深空之下 第208章

作者:最终永恒

“近百年来,我们研究纳米技术,已经相当、相当吃力……我们的科学家都是天才,真正的天才,但他们已经感受到了几乎无穷的复杂度,这项科学的推进如此缓慢……”

“我在想,因为巨量的复杂度,当最顶尖的天才,也没办法推动以后的科技时,一个文明,是否就停滞不前了?”

“这样的停滞,几乎是永久性的……因为科技停滞的时候,其水准并不足以提升文明个体的智力。这就是一个死循环了。”

百合子若有所思,并没有正面答复:“或许存在这个可能。难道……提升智力,是一门极度极度困难的学科,比纳米技术,基因技术更加困难?”

“好在……我们的纳米技术,依旧在缓慢发展,就算没有完美素,也应该不是我们的智力极限……”

“唉,基因动力学,可能就是我们的极限了。简单的脑袋,难以理解更加困难的学科……这很正常。”

于易峰隐隐感受到了宇宙中,关于智力壁垒的最终定律,又透过窗外,望见了漫天的星光。

晦涩难懂的宇宙,如此冰冷、残酷,一个种族的极限,或许在诞生的时候,就已经注定。

蚂蚁能够理解人类的学科吗,猴子能够理解人们的微积分吗,很显然,不能……

“……难道完美素的存在,就是更好地破解智力壁垒吗?”

“至少,人类还在前进,而且这种前进还能持续很久,这已经是不错的事情了……”

想到这里,他摇了摇头,放弃了这些胡思乱想。

他直接走出舰长室,巡查“深空号”。

这一次的飞船检修工作,最大的目的是:大规模更换曲率引擎,以实现更高的速度!

……5倍光速!

在这一段时间里,一位名叫“卡瓦拉”的天才科学家,构建出了一个更加优化的曲率泡数学模型,理论上能够达到5.17倍的超光速水准。

这个曲率模型是人们自行提出并优化的,终于摆脱了抄袭绿光人的“窘境”。

经过长期实验,并确认其稳定性后,人们已经开发出新一批的曲率引擎,正准备用上。

实际上,跑了这么远的距离,想要回头已经不可能。

这里是猎户悬臂与人马悬臂之间的恒星稀疏带,最近的一颗矮黄星,也在二十光年开外的地方,散发着微弱的光芒……

从这个距离看,所有的星星都没了主次之分。

如果一个人,走到飞船外边眺望星空,不借助深空号本身的光芒,他会惊讶地发现,除了星空,完全就是漆黑一片。

这种漆黑,是伸手不见五指的那种……

是的,可以看见天空中的星星,但是,看不见自己的手!

光子在这里的密度,实在是太低太低了,就算物体反射出了光子,人眼的识别能力,也没办法辨认。

深空号依旧保持严格的无线电静默状态,只是依靠本身的惯性在运动着。许多工作人员正在飞船内外忙碌地工作着,整个船体发出有规律的信号灯。

整个引擎更换计划,需要持续两个月的时间,不过人们并不担心。毕竟已经超光速飞出了四百光年,在对方的侦查速度依旧是“光速”的情况下,根本搞不清楚人们跑到了哪里。

“对方不知道我们跑到了哪里,但是可以估计我们的大概方向,他们或许在某些恒星附近守株待兔,等待我们资源消耗完的时候……他们的航行速度比我们快多了!”

“哦,哦……看看引力波望远镜发现了什么,因为超光速带来的信息紊乱,这两艘行星级飞船正在倒着后退?好吧,应该是几十年前的引力波痕迹。”天文台的汤姆逊教授托着下巴,笑着说道。

“实际上,它们可能埋伏在哪个恒星……想要伪装成某刻行星吗?”

这种行星级别的飞船,在前几十年的维修时,还经常能观测到,引得大家一惊一乍的,现在已经越来越少了。其实这些都是几十年前的影像。

好吧,对方可能也搞不懂,为何小小的“深空号”能坚持这么久的时间。

对方也不知道,这种低级文明,竟然会有引力波望远镜这样的东西。

“或许我们可以寻找一些小规模的陨石带补充资源……”

“概率很低啊……可以用长波雷达探测一下,要是找到一两颗小陨石也是不错的。”一位年轻学生望着黯淡的星空,轻声说道。

汤姆逊教授不可置否地笑了笑,当然了,这样的幻想只有年轻人身上才会有。

茫茫太空,突兀出现单个陨石的概率是极小的,比中彩票的概率低得多。深空号飞了这么久,也没有撞到过任何陨石。

太空中的陨石,要么被恒星的引力捕获,成为彗星。要么,因为引力的关系,相互吸引,扎堆出现,这时候就可以用引力波望远镜观测到。

像现在这样,引力波望远镜观测无果的情况下,想要找出质量更小的流浪陨石,概率真的不大。

至少前几次停下来检测的时候,他们全都一无所获。

“你可以尝试一下,用超长波雷达吧……顺便确认一下前进路线是否有障碍……”

就算概率很低,汤姆逊教授也没有阻止这些兴致勃勃的年轻人。

他们开始聚扎在雷达前,孜孜不倦地往各个方向寻找着……

寻找着……

寻找着……

“啊!啊!快看那里,那里有……”突然间,有人惊叫起来。

奇迹出现了,只是几个小时的时间,雷达竟然观测到了一个不明的小点!

而且,在人类够得到的地方!

这一次连汤姆逊教授都惊动了,急急赶了过来,一颗陨石可是无聊漂泊日子中,不错的调剂品。

“从反射率来看,很可能是一颗充满了金属元素的陨石,好运气啊……不过体积并不大,大概只有三十来米长……咦?”

“形状有点儿奇怪,不规则,暂时不能扫描出……距离我们大约87.6万公里。”

“速度很快,每秒36.8千米,远远超出了一般恒星的环绕速度……不可思议,难道是行星撞击时溅射出来的吗?”

“……你管这么多呢,先向上申请吧!快把它定位住,别丢失了!”

这几位年轻的天文学家兴奋地议论着。

这可是他们一百多年来,第一次探索到流浪陨石!也可能是深空号,近百年第一次补充物质!

这样的小事当然不需要惊动于易峰。军方工作人员得到这个消息后,也是来了兴致。他们立刻根据自己的权限,出动了几艘小型无人机,想要捕获这颗小型陨石。

蚊子再小也是肉,就算只补充几千吨的物质,也是不错的……

但无人机接近“陨石”后,事请的发展很快超出了人们意料。这些军人以及天文学家们大吃一惊。

一份份紧急报告不停地往上打,同时也传递到了于易峰的电脑屏幕中。

他点开报告一看,顿时心中一愣。

“什么?一个太空探测器,距离我们的飞船八十六万公里?”

根据无人机的近距离照片显示:这个圆形探测器,有着四块宽宽长长的太阳能电板。

中间是圆形柱体,尾部还有一个离子喷射器,也就是,力度只能托起一张纸的那种星际引擎……

这和人类的以前发射的,也就是地球时期曾经发射的探测器,非常像!

不过很显然,这个探测器已经耗尽了所有能源,没有任何的电波发出,就这样在宇宙空间中漫无目的地漂泊着,然后,被人类好运地遇到。

甚至……探测器表面的金属都不再光滑,变得坑坑洼洼的,太阳能电板也不再发电。

这些现象只能说明,这个大型探测器,在宇宙中已经漂泊了好久好久……

久到……已经彻底坏掉了!

于易峰在心中琢磨了一阵,终于打定了决心:“捕获!”

第九十七章 1.5亿年前的礼物

捕获一颗陨石,只不过是一件科研上的小事,只要做好微生物的检测工作就行。

但捕获一个外星探测器,已经上升到了与地外文明接触的程度,成为了外交上的大事。

所以,不到一刻钟的功夫,众多科学家、军方人士以及智囊团成员已经集中到了舰长室中。

“小心一点,尽量不要弄坏了!”一位专家正在指挥这次行动。

无人机无法自动完成这么复杂的捕获工作,必须人们指定相关的目标,发送相应的指令计划。

从屏幕上的计算数据可以知道,这个古老的太空探测器,正因为惯性高速运动着,速度大概是每秒36.8千米。

这个速度已经是普通火药子弹的数十倍,动能相当惊人。为了避免把它直接弄坏了,人们想采用一种更加怀柔的捕获方式。

“保持差不多的速度,对,就是这样。慢慢接近,再近一点,再近一点……看到那根杆子了吗,应该是承重杆……现在双方的距离是多少?”

“89.9米!”

“好的,保持这个距离……对目标位置发射微型钩爪!”

“三、二、一……发射!”

因为信号的延迟关系,几秒钟后,微型钩爪才发射出去。

静寂的宇宙,没有任何声音,也不可能听到金属碰撞的声音。不过人们却是从屏幕中看到,金属钩爪已经顺利环绕着杆子,绕了好几圈,成功绕住了那根杆子。

顿时,舰长室发出一阵小小的鼓掌以及欢呼声。

柔软的纳米绳子系在承重杆,然后探测器由无人机带动着,缓慢转动方向,试图将它拉近深空号。

“舰长,是想要快一点还是慢一点?我们怀疑这个探测器实在太古老了,承重杆难以承受非常大的力道。”

“慢慢来吧,用保守一点的方案。”于易峰沉思了一会,说道:“反正深空号还需要停在这里更换引擎,不急的。”

很快,军方估算出了具体数据,整个拉回的过程,需要两天的时间。

“两天啊……那么大家先回去吧,照常工作。”

不过人群却没有立刻散去,而是兴致勃勃地讨论着。许多人正在屏幕前方,好奇地打量着这个探测器。

在无人机强光的照射下,外部结构已经一清二楚。

这是一个典型的深空探测器,引擎以及能源装置,占据了体积的绝大部分。

深空探测器的显著特点是,在宇宙中长期飞行,地面不能进行实时遥控,所以必须有一定的自主导航能力;向行星系外飞行,远离恒星,所以同时采用了太阳能光帆以及核能源系统。

最后一点,它要承受十分严酷的空间环境条件,需要采用特殊防护结构。

“唯一不同的是,引擎后方的那个装置,似乎装着一个……减速伞?说明这个探测器,曾经有能力在有大气的行星中登陆。”

“……但从总体构造上看,极有可能是一个低级文明的对外探测器。一个非常有魄力的低级文明啊,竟然想要用探测器,造访另外一颗恒星系统的另一个星球……这一奇思妙想,可能需要几万年的时间吧。它们等得了几万年吗?”

“不过,它们好像失败了……探测器并没有到达另一个恒星领域,便已经损坏,一次失败的科考。”

听到这一番讨论,于易峰将目光移向遥远的星空……

他感慨道:“和曾经的我们,地球文明一样,这个文明对无边的宇宙感到好奇、迷茫,然后对外发射的探测器……想要寻找冥冥中的一些真相。”

一位专家点头道:“是的,而且这个探测器,里边好像装着一些东西……应该是一些资料……”

“关于本身文明的资料。”

讨论出这个答案的时候,舰长室中忽然产生了一阵沉默。

人类竟然发现了,一个低级文明的对外探测器!

许多第一代的老人,回忆起曾经的遥远记忆,齐森森产生了几乎同样的联想……

这种感觉,很难用言语表达。

于易峰心中,也有一丝小小的感动。

人类的地球时期,曾经发射过同样的探测器,代表着人类对宇宙的美好幻想,以及期待。

譬如说“先驱者10号”与“先驱者11号”探测器,上面分别携带着一个镀金铝质金属盘。

这种金属盘上,记录着一些图案和信息,告诉可能存在的外星智慧生命:该探测器来自于何处,以及何时发射。

而“旅行者1号”探测器上,更是携带了一张铜质磁盘唱片,据说可以在太空中,保持十亿年不损坏!

唱片里边有着大量的内容,有时任美国总统、时任联合国长的问候,也有各种不同语言的问候,各种音乐等等……

如今,这么一个类似的礼物,由另一个低级文明,发送到了新人类文明的手中。

这个探测器,如同一个低级文明的外交官,向人类无声地诉说着,他们对遥远星空的好奇、迷茫以及孤独……

或许,他们在疑惑,为何星空如此黑暗;

或许,他们也在为了迈向星空而奋斗着。

这种感觉,非常奇妙,所有人的心中都有一丝丝的触动。不因为,人类是目前的优势方,而是因为,人类,同样曾经是低级文明,同样有过相同的情绪……

慢慢长路,因为缘分,才能相互遇到……

从探测器的体型上看,里边的资料或许比人类发射的更多一些。而且它们的准备似乎比人类更加充分,但是很奇怪,从表面上看,他们的技术,并不比地球人强,比不上尼克斯人,甚至比不上迪格人……

这是一个地外文明,耗费了巨大的经济代价,在茫茫宇宙中孤独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