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之下 第205章

作者:最终永恒

“……是的,理论上,冬眠确实能够增加有效寿命!可以让人一生中,清醒的时间增加。”

“但实际上不能这样算啊,因为冬眠之后,细胞新陈代谢降低,8小时的睡眠是不充分的……是的,远远不够……细胞新陈代谢速度会减缓,需要更长时间的睡眠才能恢复疲劳。”

“所以请大家不要把冬眠仓当成普通的床。一天8小时的休眠是不充分的!”

“需要睡80个小时以上,才能当做正常睡觉……当然了,这80个小时的衰老也可以忽略,理论上还是能够增加少量可利用寿命的。”

一位政府工作人员正在介绍新的冬眠设备。

但经过这番解释后,从心底里,人们还是更加喜欢深度冬眠模式……

虽然说,寿命这种东西,放在现在,好像没什么可以担心的,毕竟有完美素作为后盾。

但大家还是喜欢这种看上去比较“健康”的东西……虽然它需要睡很久很久的时间。

这样一来,深度休眠的冬眠仓……好像又被慢慢接受了。

而第二种方法,把人直接冷冻起来,听起来就相当古怪,也更难接受,需要更长时间的引导……

“总而言之,这些都是低级文明的思维桎梏,冬眠仓对于绝大多数星际文明而言,都是非常常见的东西。”

实际上,在听说这件事的第一时间,于易峰他本人一定程度也产生了思维定式。

新奇的东西总是需要时间去接受,人类进入星际文明,还太短太短了些,从某些方面讲,还相当幼稚,某些思维停留在低级文明的阶段。

不过,随着时间的慢慢流逝,人们总是会适应……适应自己的角色,适应银河,适应……宇宙!

而政府的存在意义,当然是为了更好的引导,引导人们进行这种心理上的适应。

第九十一章 纳米狂潮

时间在繁忙的工作中慢慢溜走,战争带来的影响也被慢慢抚平,一切都在朝着正常的方向发展。

转眼间,距离“迪格114”的星际大战已经一年。

这一年的时间,深空号终于被大致修好。当然了,也只能是大致……各种武器设备的恢复根本没有这么快,各种细节问题,估计还要磨上好几年。

看到愈发减少的物资仓库,于易峰这位掌舵就愈发不爽,他总有一种坐吃山空的烦躁感……

而且,最近统计的资源使用量再次超标,让他有一种怒气无处发泄的感觉。

资源,就是生命啊!

但无论怎么样,深空号总归是需要修补的……

经过几次紧急转弯后,飞船已经脱离了最大的危险区,依旧保持在超光速状态,窗外的图像似乎从来都没有变过……

无法探测到外界的任何东西!

不知道“迪格114”在敌方愤怒之下,有没有被核平,也不知道后边还有没有敌军……

于易峰长长叹了一口气。

有担忧的事儿,当然也有欢喜的事。

这一年,是大战过后需要休养生息的一年。更重要的是……科学的脚步,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

“……纳米机器人是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不仅适用于战争,也适用于民生工程。以我们目前的技术,可以研究制造10000纳米,也就是红细胞体积的简单纳米机器人……”

“它的难点主要分为制造以及设计两方面。制造难点,可以通过盖亚生物‘玲’来解决,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主要就是设计问题……”

“……纳米机器人分为:可自我复制与不可自我复制两种……”

在台上的是物理学家菲利克斯,他正在红光满面地解释一篇新发表的重大论文……关于纳米技术的重大理论突破!

他们利用“玲”,制造出了一个非常非常小的……红细胞大小的硅基芯片!

台下有几位专家正在一脸狂热地提问,似乎某些问题挠到菲利克斯的痒处,他一边说,一边还手舞足蹈比划着。

“……实际上可复制的机器人更加复杂,因为复制是熵减过程。所以纳米机器人,要想如同生物那样进行自我复制或者工作,必须从开放的环境中摄取负熵,也就是……摄取可利用的能量!”

“是的,能源是我们目前的重点研究方向……”

深空号曾经受到过这么多纳米机器人的入侵,就算全部被强电流以及高温毁灭,也有一些没有损坏完全的,这些小东西被收集起来后,成为最好的研究对象。

这份划时代论文,不知是战争带来的巨大压力,还是科学家们灵光一闪带来的结果……

“正如大家看到的这张图像,为了解决能源方面的问题,我们首先用化学药剂来供应能量。我们可以通过电脑的计算,模拟整个复制过程……”

“一个可自复制的纳米机器人漂浮在一瓶化学制剂中,里边有充足的能源以及材料,可以供它自我复制。”

“起初,第一个自复制纳米机器人在100秒内完成复制,第二个复制机器人在相同的时间内进行复制,这样两个复制成四个,四个变成八个,速度按递增倍数增长……”

“如果这瓶化学制剂不断地增加注入,不进行控制的话,在一天之内这些机器人会复制出1吨重的机器人,几天之后其数量的递增将是很可怕的……”

“……当然了,用化学药剂作为能量来源,局限性还是太大了……所以,我想,是否可以通过研发无线能源传输技术,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

会议结束后,于易峰又是一脑地头昏脑涨出来了,实际上,后边涉及到了大量的公式以及专业术语,几乎每个人都晕乎乎的。

人家一年的劳动成果,也很少有人能几个小时听懂。

于易峰只知道,这种会议中,能源以及结构设计方面的问题,依旧是个难点。

“红细胞大小的芯片,算速度慢的可怜……”

不过,开了个头,总是好事。

在会议中,科学家们集体认为,可以利用盖亚生物“玲”本身的能力,来制造纳米机器人。

所以制造技术的难点可以暂时跳过,主要还是设计方面的问题。

这本身就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如果让“玲”打造战舰、大炮,简直就是最大的浪费!

其中,设计的难点重重,还有许多难关需要攻克,可以说是一套全新的理论。不过,纳米机器人带来的遐想……还是非常美好的,这也给研究者们带来了最大的动力。

“科学家正在根据分子病理学的原理,研制各种各样的可以进入人体微观世界行走的纳米机器人,有望用于清除有害物质、修复损坏基因、激活细胞能量、维护人体健康和延长人类寿命……”

“这种医用纳米机器人,目前还处在起步研究阶段,大到长几毫米,小到直径几微米。大概有二十七个研究组正在弄这些东西……”于易峰查看着资料,轻声念了出来。

“目前还没有什么进展,但可以肯定的是,未来几十年内,纳米机器人将会带来一场真正的革命。它会让人们更加长寿,战胜几乎绝大多数病症。人类也不需要惧怕外星细菌。”

“不仅如此,纳米技术的大胆应用设想还包括:利用纳米机器将获取的碳原子逐个组织起来,变成精美的金刚石……虽然金刚石的需求量并不大,反正是一种构想吧……分子的重新组合。”

“既然金刚石可以……其他的应该也可以。将空气分子重新整合为需要的,部分……这很不错吧,我们用纳米机器人直接造一辆辆汽车、飞船!”

于易峰自顾自说着,神情变得有些兴奋:“……这不就是玲拥有的能力吗……”

“这很难……”百合子摇头。

于易峰不为所动,又开始激动地说道:“无论怎么样,纳米机器人在军事、民生……无论哪个领域,几乎都能用到啊,几年。你觉得需要几年时间?”

百合子摇头,有些没好气地说道:“一个不从事科研的人啊,你真是把问题想地太简单了。纳米机器人这么小,很难储备大规模的能量,也很难执行复杂的任务……”

“凭空用纳米机器人打造一艘战舰……这种外行话你也说地出来。”

“你觉得一个纳米机器人,与一艘宇燕对比,哪个更加复杂?”

“毫无疑问,是纳米机器人!”不等于易峰回答,百合子自顾自给出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答案:“一个最简单的纳米机器人,比宇燕,复杂一千倍,一万倍!”

她摇了摇头,又叹了口气:“你知道吗,一个人体红细胞,相当于最简单的细胞。如果想从原子、分子级别开始捏造,复杂度已经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但它只有几种简单的功能:运输氧气,也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

“一个纳米机器人呢?凭我们的能力,只能比红细胞更加简单……从最微观层面打造机器人,和捏造一个微观生物细胞有异曲同工之处啊!难,真的很难!”

“如果想同时操纵百万亿个纳米机器人,打造一艘复杂飞船……建议你还是别想了,这需要多大的计算量以及复杂度?”

“操纵机器人,打造一块正方形的铁块倒是有点可能……是我们现阶段需要实现的第一目标。”

于易峰不以为意地摇摇头,哈哈大笑道:“人当然得有梦想,如果能用纳米机器人打造战舰,那么,工业产能就完全不是问题了……虽然……即使在L4级文明,也很难完成这个梦想,但是万一实现了呢……”

“现在只有一年啊,我们未来,还有很长很长的时间。”

于易峰说到这里,话锋一转,“说起来,你们决定怎么解决能量储备问题?”

谈到科学上的问题,百合子非常认真地说道:“第一,是无线能源传输,相当于用磁场传递能源,这个方案是呼吁度最高的,最简单的方案。”

“第二,本身可以接触到的有效能源……也就是化学药剂,譬如说医用纳米机器人,可以利用血液中的血糖……”

“第三……当然是利用卡西米尔效应中的真空零点能!这种才是最终极的能源啊,不过理论方面,还有很多东西要进行突破……”

“我们现在就是从仿生学方面入手,想让纳米机器人,模仿一些简单的细胞功能……这是一个大挑战,无论是各种理论,还是技术……”

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这个姑娘并没有沮丧,反倒有种信心满满的感觉。

第九十二章 战时冬眠方案

事请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

当于科学家们兴致勃勃地研究纳米机器人,想要冲击L3文明的时候,一份报告突然砸到了于易峰的头上,让他烦躁无比。

“……综上所述,修补深空号的资源总量,超标了18.7%……它的受损程度比我们想象中更加严重一些,许多可回收利用的东西都不翼而飞,可能遗失在了宇宙空间中。这使得工程师们不得不填补更多的资源,以修理我们的母舰……”

实际上,在修补深空号大量残缺部位的时候,他就隐隐有些预感,有一些资源好像超标使用,但却没多想。

因为深空号肯定是要修的,花多少代价都得修,而且得尽善尽美,因为这一次的航行可是要几百年啊。

不过,到了最终统计结果的时候,他还是有一些措手不及。

“甲烷不够了,这么多甲烷在战争中用地差不多了……钛、锆等金属资源使用严重超标?”

资源的超标使用,意味着,必须要腾出一部分原本计划中的东西,来弥补这个空缺。

超标18.7%,实际上是很大一个数字,大到可以……生产一千艘“宇燕”!

毕竟,深空号40公里的体量可不是盖的!

于易峰对此深深叹了一口气。

“老于啊,小型战舰的生产是绝对不能停止的……你也看到了,以我们目前的军事水准,小型战舰的方阵队列,以及近距离厮杀才是杀伤力最凶狠的。”

“我们可不能缺少资源就不生产了啊……”

“2000艘宇燕是必要的,否则要是真的遇到情况,连炮灰都没有……岂不是全部完蛋?”

许云进正跟在于易峰身后喋喋不休地说着,一路跟他走到了舰长室,甚至还越来越激动。

“好了好了,这个我知道。军方的资源,不会少给你!一分都不会少。”于易峰有些纳闷地说道,然后“砰”地一下,关上了舰长室大门。

在这种逃命状态,军用物资绝对不能少,他心中是知晓的。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无人机不仅是主要攻击手段,还是炮灰,在逃跑的时候必不可少。

事到如今,只能挪移科研资源、生活物质还有备用资源,这三个之中的一个了。

但无论哪个,他都有些为难。

科研资源?

不可能的,那群科学家非得闹翻天不可,现在可是研究纳米机器人的关键时期。

生产纳米机器人,的确用不上多少资源,但各种观测仪器,譬如说扫描隧道显微镜,还有各种精密机床,要用多少资源啊……科学家们可不满足,全部依靠“玲”来进行生产。

生活物质,难道让民众生活的更加差一些,去掉一些功能性机器人?

特别是有机资源的缺乏,真是一件麻烦事,从无机物到某些有机物的合成,从工业角度讲非常不合算。消耗大量能源合成有机物,性价比极其低下。

至于……备用资源,实际上是真正到了生死存亡时刻,才能用的东西。

现在还没到那个时候!

于易峰烦恼啊……要是物质充沛就好了!

如果能休养生息,发展个几百年,人类或许已经相当强大了!

许云进看到于易峰搔头摸耳的样子,嘿嘿一笑道:“……停下来挖矿,那是不行的。万一被追上一切都白搭了。有了绿光人的例子在前,鬼知道这个毁灭者文明,有什么其他的方式追踪方法,我们最好还是不要停下来挖矿。”

“所以我建议,大家还是集体冬眠吧,跑出上百上千光年,安全了再慢慢发展。反正冬眠的时间……根本就不算时间,一觉睡过去,这段无聊的时间也算这样度过了。”

于易峰也不说话,他很是无奈地从屏幕上点出了几份请愿书,然后又弹出来一大堆统计表格。

“你看看,关键是……这群人着急啊,要他们睡个一年半载的,简直要了他们的老命!你看看,还有这些物资材料申请,好大一串……相关资源调度部门都跑到我这里来诉苦好多次了。这样下去,还怎么度过这几百年?”

上面是一大堆大科学家的署名,都想要长期从事科研工作。

科学家们虽然没有什么政治实权,但他们的影响力还是非常大的,而且这个社会还是全民讲科学的社会……他们的意见,不能不重视。

许云进脸色古怪地看了半天,才叹口气道:“现在没有足够的资源,总不能任他们胡闹吧。你是首领,还是他们是首领?一纸命令下去,还不是乖乖去冬眠……”

于易峰拍了拍许云进的肩膀,笑着说道:“不一样的,老许啊,你现在还停留在低级文明的独裁思想角度,太粗暴了。到了现在,所有的一切都要讲道理,我们不能这么粗暴啊!”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每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就享受极好的社会福利,也就是说,不需要为生活物质这方面担忧。人活着,不再是为了生存,而是为了更多其他的东西。而精英化教育的实施,引导着人们不沉迷于物质,引导着人们团结互助,热爱自己的文明。与此同时,也将人们思考的方向,从个人角度,提升到文明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