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之下 第20章

作者:最终永恒

诺亚号这么点人口,经不起几次搞事,说不定多搞几次,人心就散了。他在这方面还是非常清醒的,军权决不能丢下,我有军队,你敢搞事?

见众人坐好,于易峰发言。他只是简单说了几句,就将自己的理想与目标做了个概括。

“我们要在飞船上搞共产主义!”

“搞大工业,大生产。”

“还要提高人们的道德品质……”

特种队员们在被军队征召的时候,都是国家精细挑选过的,他们的个人品德还是很好的,也接受过少量政治熏陶。他们听到于易峰的宏大理想时,眼中绽放出光芒。

这是宏伟的目标啊!

搞共产主义也就罢了,还要将整个文明打造成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这个目标非常伟大,也异常艰难。要是真的实现了,拾金不昧,大公无私都是小事儿,每个人都跟圣人一样了。

人的什么东西最难改变,思想最难改变!三岁看到老,一个人的思想观念是从小到大,日积月累长期形成的,想要改变绝非易事。况且,现在要改变的是整个文明的思想,那就更加困难了。

“我们的文明是一张白纸,涂上什么就是什么。大家都不希望把它涂黑吧?”于易峰重重地拍了两下桌子,严肃地说道,“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带领文明走向新的境界!”

“人口少,也是有好处的!”

……

“干!一定要干!”许云进是坚定信仰共产主义的斗士,他甚至流下了激动的泪水。肖恩教授就好多了,只是把这份激动隐藏在了心里。

“同志们,我们要知道这个目标非常难,也非常遥远。我们要切合实际情况,一步步入手。”于易峰点头道。

现在整个诺亚号,还未处于物质贫乏的时代,离物质极度富裕还远着呢。所以,路还是要一步步走,第一件事就是要制定合适的经济制度,发展科技,让人们富裕起来。

那么,什么样的经济制度才合适呢?所有的人都开始讨论起来。

第一个方案:完全的“公有制”经济,然后按需分配。

按需分配,就是分配的生活资料按人头来分,不按照贡献大小来分,不按照投资额来分,每个人想要什么就分配什么,想要多少就分配多少。

但是按需分配,要求人们有非常高的素质以及工作动力。

月球基地的五万人,素质非常高,普遍学历在研究生以上。但于易峰也不敢保证,他们全部能够做到“为了理想而工作”。或许一些意志坚定的大科学家能够做到,但普通人肯定不行。如果有些人随便工作一下,就能领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了,那还了得?

如果有人拿了东西却不工作,那么这个制度就没法维持下去了。

就像肖恩教授说的那样,现在的人们还做不到消灭“欲望”,没法为了理想而奋斗,也就是素质还不够高。按需分配,目前来看,行不通!

那么,“平均分配”,所有人都吃大锅饭呢?

那肯定会导致人们的工作积极性降低。有能力的人和没能力的人都是一条道上,干多干少,干好干坏,都拿同样的东西,那肯定不行。

别看现在所有人还依旧吃着大锅饭,依旧非常积极,那是因为刚刚打赢了两次大战役,有一股精气神强撑着。几个月还可以,一年两年下去,就不行了,人们的积极性就会降低了。

完全“私有制”经济,当然不行,政府组织能力差了不说,还违背了共产主义的初衷。

所以,必须要公有制和私有制相结合……

这一次的讨论是深刻而有意义的,于易峰认为,所有的一切都可以定下来了,一场有目的大战役,就在这一刻打响了,那就是——改造全人类!

第五章 超级文明的伊始

五万人,非常少,也就一个中等规模的小镇人口,却是人类遗留文明的全部。

但这么点人口也带来了一个好处,那就是政策阻力小,民众的分歧小,于易峰的决定,无人能够阻拦!

刨去那些疯狂的、数量众多的个人崇拜者,还有一些隐性的、嘴巴里不说的暗中崇拜者,这个基数应该也不小,这些崇拜者对于易峰的支持力度可不是盖的。于易峰的政策,他们一律支持。

绝大多数的科学家对于易峰也非常推崇,这样就够了。

目前来讲,他的权力和独裁者几乎没什么差别,他完全可以将自己的钢铁意志贯彻到飞船的每个角落。想一想,也就一个镇的人口,大家都非常拥戴,难道还能集体反对不成?

不过他也不能瞎来,做得好的话,人们会更加爱戴他。做的不好,将消耗掉他好不容易积累下来的威望,时间久了,人们可能就不爱戴他了。

所以,改革向来不是件容易事儿,但在于易峰心中,却势在必得,否则,人类无法走向新的高度!

在诺亚号起航七天的时候,一场全民会议终于召开了……在这场有点儿煽动的演讲下,整个会场上充斥着于易峰的雄心壮志。

“旧人类倒下了,我们将在旧人类的废墟上,建立新的文明。”

“我们的文明,称为新人类文明!”

“新人类文明,不同于以往的任意一个国家,我们将站在历史各国的肩膀上,吸取各个文明的精华。我们,也将是最强的文明!”

“从今往后,我们将只有一个种族,统称为新人类!我们的每一个个体都是平等与自由的,和谐与博爱的火花将在诺亚号上绽放……”

“哗!”“乌拉!”“啊!”底下的人在大声尖叫着,狂欢着,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喜悦,这是如同开国大典一般的演讲啊,人们怎么能不兴奋?

“再下一步,我们还将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同时,我们要将目光放在更遥远的地方,那就是伟大的星空。我们人类,将不再局限于一颗行星,或者,一颗恒星……”

“同志们啊,工业的号角吹响了,科学家的号角吹响了!”

“我们将大力发展科技、发展生产力!”

……

于易峰从未发出过如此激情的演讲,人群也从未如此狂热过。一开始的时候会场上只有两三千人,大家都躲在房间里看直播。但后来,跑进会场的人越来越多,五千,一万,两万,直到根本挤不下,全都挤到了过道里,但后边的队伍还是越来越长……

随着一项项政策与计划的颁布,炽热的激情如同形成实质般的火焰,在人们心中熊熊燃烧起来。大家都开始咆哮、欢呼……

漫漫长夜,人们终于盼来了初升的太阳,充满了光明、温暖。

“我宣布,新人类政府,正式成立!”

随着这一句话落下,人们的情绪也达到了高潮,鼓掌、欢呼、尖叫、咆哮,各式各样的彩旗在天空中飞舞了起来。

一个新的人类政府终于成立了!

因为总共也就五万人,政府结构相对简单,设立了安全部、财务部、科技部、卫生部、工业部、宣传部等多个部门,于易峰为第一任新人类政府首领,各个部门人事由他直接指派,并对各个部门直接负责。

安全部,由军人组成,负责诺亚号的安全问题。

财务部,负责货币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包括一些统计、核销、结算工作。

科技部,非常重要的一个部门,负责审核一些科学试验的能源指标以及资源。

卫生部,负责民众的卫生健康。

工业部,负责工厂、农业园区的建设等等。

……

当然了,这个首领不是民选领袖制度选出来的,即使于易峰知道,第一次选举,甚至后面几次选举,他都会大选票比例获胜。但是,何必如此呢?他何必给自己找麻烦。

更换领袖,对于一个文明来说是伤筋动骨的事请。宇宙并非善地,整个人们文明也只是挣扎求存罢了。更换领袖,前后的政策不统一,将会浪费多少资源,造成的后果谁来负责?

再说了,于易峰也不认为谁能比他更适合当“诺亚号”的领袖,如果有,他一定会让贤。问题是没有啊……

于易峰可以保证,在他自己的任期内,他绝对不会搞腐败啊什么的,见识过星空的广阔,还要在族人内部这么点范围搞腐败,岂不是搞笑?他是真心为了整个人类文明好。

所以民选政府是不可能的。这一点他有最清醒的意识,民主有时候不一定是好事儿。当一件事真的由民众决定,那么往往最基本的民主,也会沦为对少数人的暴力、迫害。

英国还民主投票脱欧了呢,到头来,也不见得是好事……

还有,军权也得牢牢掌握在他自己手里,而且是不可限制的权利。他可不想因为军事、政治的权利分开,而导致政变什么的,即使有一点可能性也不行。

所以,安全部的部长直接由许云进担任,各个军队重要职位也由特种部队的兄弟们任职。

至于其他部门的权利,肯定是要分出去的,一来减轻他自己的工作压力,术业有专攻,得让懂行的人来干,二来,他也不想搞独裁,他现在的权利已经足够大了。

新政府还采取了众议院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政府首领的权力。不过,这个制约条件是非常苛刻的,只有他众叛亲离了才有可能。于易峰觉得这种可能性基本上是不存在的。

“新人类!新人类!新人类!”人们大声尖叫着,欢呼着,手中的彩旗挥舞。

于易峰既是诺亚号船长,也是人类首领,这是许多人乐意看到并接受的。这也是他们唯一能接受的首领。

于易峰还是非常满意人们的这种情绪的,一个富有激情的民族,才是有战斗力的民族,一个团结平等的民族,才是有资格踏入星空的种族。

当然,他不可能只是为了煽动人们的情绪就来发表演讲,宣布完了新政府的成立,他还发布了一项新的经济政策:简单经济体系!

人们的生活条件实在是太差了,每个人都住铁皮屋,十几个人共用厕所,许多生活物资干脆就没有。这样的条件,实在是太差了。

但人们依旧任劳任怨地干活,没有什么多余的话。人们都知道,他们的领袖已经尽力了,现在真的没办法享受更好的生活条件,虽然有时候会抱怨,但想想也就忍耐下来了。

于易峰心中很感动,他也知道,这种精气神是维持不了多久的。尽快地改善生活条件是第一件大事,人类,必须要更好的物质条件,才能长久的保持这种精神状态。

所以,他在这次演讲中提到,政府即将发布一种名为“新人类币”的货币,简称“新币”。只要人们在政府提供的岗位中工作,就能获得新币报酬。

新币,也就是新政府推出的货币,和以往的美元地位相当,是一种一般等价物。

在颁布新经济政策的一段时间后,政府将不再实行配给制,所有的生存保障由个人自己负责。

当然,政府也将推出更多的物资,譬如说:更好更大的房子,更多肉类食物,更多生活用品、奢侈品等等,只要有新币,就可以买到。

这一政策的实施,引发了人们的极大热情。有更好的生活,谁愿意去过差的?吃大锅饭,那是迫不得已啊。

精英民众们早就希望凭借自己的双手或者大脑去劳动。他们渴望通过努力获得报酬,获得更好的生活环境。现在机会来了!

第六章 新经济

自从新的经济政策颁布后,政府立即开始招兵买马,给人们提供大量的工作岗位。

原先的生产队被解散,取而代之的是新的企业、研究所、医院、种植园、公共服务部门等等。

整个飞船内部不再全民皆工人,而是慢慢分化出来,形成各个职业。要是以后有小孩子了,还得招聘教师,成立学校。整个新人类文明开始向正常的社会过渡。

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强制指定岗位。

劳动力过剩,在这里是不存在的,因为人口只有五万人,劳动力不足还差不多。

“野狼设计局”、“特斯拉研究所”、“超人类研究中心”、“湖光超算中心”、“超智能研究所”、“新希望种植园”、“基洛夫工业工厂”……一个个大的惊人的计划浮跃于纸面上,让人惊叹而又沉醉。

“这是专门的武器工厂,还有工业工厂!”

“还有专业的种植园,我喜欢这个地方,可以亲近自然。”

一群人围在公告栏面前,有男有女,不停地讨论着。这些计划,太让人充满遐想,而且实实在在,真正地让人感受到新政府的雄心壮志。

如果这些计划全部实施,五万人根本不够填的,至少要二十万人才能满足工作岗位的需求,所以大家正在填写工作意愿,可以尽情挑选自己想要的工作。很多人依旧倾向自己的老本行,也有人想转行。

但有些好的岗位,竞争压力也非常大。

一些俄罗斯人、乌克兰人看到“基洛夫”这三个字,仿佛想到了他们曾经伟大的苏维埃,他们的热血一下子被激发出来了,恨不得立马投身于这个工厂中,把幻想中的基洛夫空艇给搞出来……

当然,这是不可能的,现在没有那么多资源给他们搞这些东西,主要的方向,还是以“实用”为基础。

按照于易峰的计划,新的经济制度,当然不是一个完全自由化的市场经济,而是一种“计划经济”。

大多数商品由政府提供,其价格由政府直接制定。基本的生活用品非常便宜,普通人一个月的工资完全有结余。但是,香烟、酒之类的奢侈品就贵了,一个月也就只能享受那么几次。

至于新房子……还没造好呢,反正现在也没有人买得起。政府正在大力招收专业的建筑工人,工资是一千四百新币一个月,还算不错。

“按照计划,一间房屋需要一个普通人36个月的工资,也就是4万新币,大概80平米左右大小。”一位姑娘正在解释政府政策,她是最新上岗的政策解读员,“而更大的房子,可能就贵一些。还有啊,房屋不可以私底下交易。”

“这个价格看上去还可以,不能算贵,比起我们华夏国的房价还是很便宜的……”有些华夏人听了,纷纷点头,感慨房价不错,基本上每个人都买得起。至于房屋不可以私底下交易,他们下意识地忽略了,房子是拿来住的,不是拿来投机的。

“为了鼓励人们多生孩子,我们新人类政府还特地制定了房价优惠政策:夫妻两人共买第一套房,可以打七折优惠;有孩子的,打五折!”那位解读小姐继续说道,其实她自己也有些意动了,或许有机会的话可以找个男朋友了。

“也就是说。一对夫妻,有孩子,不吃不喝的话,光凭两个人的工资九个月就可以买下一套房子!当然,不吃不喝九个月是不可能的,实际时间可能更长一些……不过打五折,还是很优惠啊。”有几个普通民众开始计算,两眼微微放光,这可是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啊。

九个月买一套房!有些小情侣已经开始想着到底要不要结婚,然后生孩子了……这个优惠的力度实在太大了,没老婆、没孩子的只能眼红啊……

新政府就是透露出这个意思,没老婆的兄弟们,快点去找吧!

房屋之类的东西严禁私底下买卖。否则,一些人可能钻规则的漏子,打折从政府那里买过来,再转手卖出去……还有什么假结婚买房,然后再离婚……这些行为是严令禁止的,于易峰他们早就把所有的漏洞给堵住了。

当然了,现在的人,也没想着冒天下之大不韪,去钻规则的漏子……

最普通的岗位,一个月工资在1000到1200新币,按照岗位级别的不同,工资会依次提高,但是人们的贫富差距并不会很大。

教授级别的岗位,也就两千左右,于易峰他自己也就2400新币的工资水平。

新的货币政策采用电子货币的手段,没有任何纸币发行,每个人的身份磁卡可以存下电子货币,通过超级计算机的加密,也没有被盗刷的风险。

按照政府的指定价格,1新币的购买力大概在1斤大米或者0.7斤小麦。一个正常人,一天吃一斤粮食就差不多了,一个月消耗在30新币左右,这种基本生存物资是非常便宜的。

当然,人不可能只吃大米饭,还要吃蔬菜、水果、肉食等等,这些食品按照稀有度,价格不一。林林总总加起来,一个月300新币应该吃的比较不错了。

恩格尔系数在30%以下,可以说这种生活还比较富裕。

人消耗的不仅仅是食物,还有更多的生活用品要买,什么牙膏牙刷、脸盆、盐巴味精等等,还有人闲暇之余喜欢抽烟喝酒。烟、酒之类的东西就更贵了,一个月享受个两三次也就差不多了。

还有啊,政府规定,买不起房子的可以暂时租房子,一个30平方的单间,月租在100新币左右。

按照这样算,1200新币的工资,节约一点,一个人一个月还能存下五六百新币。

这个制度之所以叫简单经济制度,是因为新币只参与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交互。大型国有企业的运转,全都是通过计划经济实现的,并不参与到新币的循环当中。

诺亚号中的企业,并不以盈利为目的,生产的东西也都是按照“计划指令”进行,一切的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