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之下 第197章

作者:最终永恒

这些本来就是消耗类型的敢死队!

如果有一两架无人机能牵制住人类,那绝对就是……战术上的胜利!

“连曲率导弹都舍得用的敌军,难道还舍不得一些无人机吗?这些疯狂赶路的无人机,一定会赶来的!”

“当然了,这种超光速的无人机,理论上肯定比曲率导弹更慢一些……”一位军事专家在频道中焦灼地分析着。

因为无人机想要真正战斗,一定需要减速脱离曲率泡,否则蒙着眼睛,看不到外边,还怎么战斗?

等着一头撞到恒星吗?

但想要脱离超光速,不是说按一下开关那么简单,也需要很长一段距离以及时间……只要有了这个减速的过程,它们的出现,必然比导弹要慢好多。

所以,对方选择用曲率导弹,进行最快速度极限轰炸一波……能轰炸掉“深空号”更好,如果轰不掉,那就要依靠后来登场的无人机来弥补。

这种战术,当然没什么逻辑上的错误。

但在这一刻,于易峰真正感受到了一股浓浓的杀机,从遥远的空间中传来,冷汗从后背源源不断冒出。

无人机……可比超光速导弹更加致命啊……

可是真正……军事实力的比拼!

对人类来说,永远有那么多想象不到的突发事件,第一次的星际战争,人们的经验还是太少了,实力还太差,技术也不高,一切都要靠推测来解决……

还好,人们及时想到了各种情况,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弥补。

飞船上的许多士兵也开始有些焦躁,万一他们被吊着的时候,对方的无人机出现,那可就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

简直和砧板上的鱼肉没什么差别!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一小时后,一万三千艘高速“宇燕”,以及一百二十艘“利维坦”已经绕了一个大圈,赶赴前方战场,距离“迪格114”一百万公里的地方。

“泰坦”反倒落在了后边。

各种离子引擎喷射的蓝光点点,照应在黯淡的宇宙中,这些飞船开始编制一个超大型的攻击方阵。

在宇宙战争中,第一是精度,第二才是火力。

没有精度,火力再强也没有用。

而“宇燕”飞船的储备能源并不多,没有配备高强度的激光,只有一些基础电磁炮。

但理论上说,电磁炮的威力,比激光更强一些,动能武器的杀伤力不可小觑,更何况这些弹药还是超小型核弹。

这些电磁炮的最高速度,高达每秒一万公里,差不多是光速的三十分之一,最低速度也就是“宇燕”本身,不经过加速就可以丢出去,依靠本身惯性杀伤敌人。

弹药的构造也很简单,如同穿甲弹一样小巧,依靠本身的强劲动能,就能引发内部微量红汞核弹的爆炸,造成二次杀伤。

通过卫星可以看见,在第一次的集体射击中,一万三千艘高速“宇燕”齐齐冒出火星,编织出了大约两万平方公里的火力网。

以往的大量演习,现在终于派上用场,而且人工智能的精确控制,已经不是人类能够比拟的了。

两万平方公里,这样的覆盖面还算不错。

当然了,这一次射击只是试射,只是向着目标区域胡乱发射一通……

很快,这些飞船调整好位置,向着坐标方向急速飞行。这些高速飞船,试图拉长与“深空号”之间的战线,以拖延更多的时间!

原本,人们并没有打算释放小型无人机,也不打算发射电磁炮,因为这玩意比起激光,速度还是太慢了,根本打不到对方几光天之外的主力战舰。

但现在则不一样,它们可是用来防御敌方疯狂的无人机啊!

人们以“宇燕”方阵为基层攻击力量,“利维坦”可以抛射大当量核弹,是中层掩护力量;躲在后边,缓缓运动的“泰坦”才是高端战力。

深空号中还储备着两千艘“宇燕”飞船,用来预防不时之需,工业工厂正在紧急生产专用炮弹。好吧,这可能算是临时抱佛脚的行为,不过也没有人多说什么……多一枚炮弹总是好的!

时间流逝,每一秒都是那么煎熬,在一片紧张与忐忑中,于易峰他们的飞船……终于被吊上来了!

最后一艘飞船的回归,意味着……所有人口都集中在了深空号!

而且,盖亚生物抓捕计划全部成功……人们终于可以跑路了!

“哈哈……是我们稍快一步!”

脚上踩着踏实厚重的深空号,于易峰提心吊胆的心理忽然放下了大半,他豁然有一种回家了的轻松感,情不自禁咧开了嘴笑了一声。

“回家了!”

“深空号,将离子引擎提升到极限!”

他对着通讯器,高声下达命令,透过玻璃窗,他还看到了百合子如释重负的笑脸。

“回家了,回家了!”

许多士兵也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他们的身影普遍摇晃了几下。这种喜悦简直难以形容,如果不是环境特殊,他们真的想狠狠地在甲板上跳几下。

被吊在半空中的时候,如果敌方无人机忽然出现……那种提心吊胆,谁都不愿意再尝试一次。

不过,所有人很快又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一切危机还没有过去,还不能高兴太早。

当然了,理论上,敌方无人机不会在导弹结束后,短短三个多小时出现,它们毕竟是需要减速的……

只要脱离了亚光速,无人机会被人们快速侦测到!

第七十八章 美好的未来

紧接着,一个大玻璃缸被搬了上来,周边挤满了围观人群。

他们正对着“玲”啧啧称奇,有些人还想伸进水中摸两下。

这群疯狂科学家永远是不怕死的,就算战争很可能爆发,他们还是急急地赶到这里,探头探脑的地观望着“玲”。

而“玲”也在同样在观望人群。

各种新奇的景象,充满金属光泽的现代化设备,冲淡了她的思乡情绪,哎呀,好多人……真的好多好多人,而且都是比较和善的那种,看他们那种充满了喜爱的目光!

果真是喜爱的目光啊!

玲已经学会了察言观色,隐约知道哪种表情是喜爱,哪种表情是厌恶……她也同样开心地望着疯狂生物学家们。

看来,于易峰果然没有骗她啊!真是她的好伙伴啊!

“生态环境准备好了吗?”于易峰没有第一时间和百合子说话,而是对着一位专家问道。

“好了!当然准备好了!全封闭隔离环境,海水的成分和迪格114的海洋完全相同,里边配备了一定量的迪格星海洋生物……还有一些本土藻类。”

这位博士立马兴奋说道:“放心吧,隔离生态环境和迪格114几乎一样……她应该非常适应。现在就是生态圈融合的问题,理论上问题不大,这些藻类细胞的免疫能力非常强大,也不会致病……”

博士巴拉巴拉说了一大串,意思就是,没什么问题,要相信专家。

既然他这么说,于易峰干脆放下心,不再过问。

一群工作人员七手八脚地操纵机械,将玻璃缸转移到一个大型磁悬浮平台。大型磁悬浮平台快速移动,再次将玻璃缸转移到,人类特地准备的生态湖泊中。

一刻钟后,看到待在湖泊中正在欢快跳动,并没什么不适的“玲”,于易峰心中也是长长松了一口气。

她正在好奇地打量着各种稀奇古怪的人类社会,许多东西她在视频中见过,还有许多是没有见过的,好奇的同时,又带了一丝亲切感。

有几个特异安排的小孩子,正隔着玻璃窗玩玩具,玩的开心的时候就会狂笑,这一幕幕让她暂时忘记了自己的故乡,心情变得非常好。

她就喜欢听这种小孩子狂笑的声音。

几位与她熟悉的教育专家开始和她说话,各种教育视频开始播放……

好吧,历经千辛万苦,无论怎么样,人们都不会把她放回去了。

执行了一半的教育计划,还得继续……

“我先去其他地方,你们先忙……”

于易峰看到一切都尘埃落定,对着小圆球说了一句,转身离开了这个湖泊。反正她正玩的高兴着,也没怎么理睬于易峰的离去。

“关于这个‘盖亚生物’的相关事宜,终于可以告一段落了……”

于易峰摘下头盔,用手擦了一把脸上的汗水,不自觉感慨了一下,不知道这些细密的汗珠,是激动的还是累的,随即又迅速带上头盔。

紧接着,他拿起附近货栏上的一瓶饮料,塞入动力甲的一个凹槽中。头盔里边弹出一根吸管,让他“咕咚咕咚”吸了起来。

痛快!

虽然深空号里边的气温永远不会太炎热……于易峰还是感到了一身的汗水。

这种感觉,或许……激动、劳累兼而有之吧。

风险和利益永远成正比,如今,人们已经成功了一大半!

一想到“玲”各种神奇的能力,他就一阵暗爽,拿来挖矿?拿来富集黄金?太浪费了,这些功能简直低端,机器人就可以做到……人类可不像迪格人那样傻。

“玲”最大的功能,还是各种尖端纳米产品的制造以及……

攀科技!

只要培育得当,因为极高的智力,她本身是最最优秀的科学家!

独自一人就能攀升到L3的存在,当然得利用啊!

教育才是一等大事!工业上的事请,暂时不用着急。

况且,她从海洋那么大的本体,变成了这么一个小湖泊,已经失去了绝大多数的工业能力,湖中本身还没有繁殖出多少藻类……所以了,这个无比强大的生物工厂,暂时还不能投入到工业当中。

“不急,不急!”

“不算什么大事,反正能解决的事都不算事……”

即便培育“玲”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但对于一个文明来说,十年,二十年都不算什么,完全等得起。

于易峰走出房间的时候,心中还是大为舒畅的。如果不是还处于危机当中,他甚至想得意地大笑两声……

所有的冒险都是值得的,明天,绝对绝对是辉煌而又灿烂的!

只要,只要人们能够顺利跑路……只要过的了最后一关啊!

“于舰长,我们需要更多的水,这个湖泊太小了……”

“关于外星生态圈与诺亚号生态圈稳定、融合问题……”

走过这个拐弯,就看到蜂拥而来,一脸狂热的生物学家,他们一下子跑出来大量乱七八糟的问题,似乎想要说些什么。

于易峰摆了摆手,脸色一正:“好了各位,所有的事请以后再说……”

“现在大家还没有脱离危险,战争随时可能发生,时间紧急,我只简单说几句。第一,盖亚生物‘玲’是一个智慧生命,我宣布,从今往后……她也是新人类文明的一份子!”

“第二,希望大家好好对待她,好好照顾她,不要让她生病,不要让她闹情绪,就像培育自己的孩子一样……”

“她不是实验室中,任意摆布的实验对象,明白吗!”

看到于易峰严肃的表情,这些生物学家纷纷称“是”,他们倒也没有太多的想法,只是想好奇地想参观……呃,研究一下而已。

“好了,有什么重要的先汇报给罗曼博士……还有凯丽等几位专家。我相信你们有分寸,也能处理好……”

“……接下来的生态圈问题还要拜托大家。”于易峰缓了缓情绪,适当安慰了一下这些学者。

随后,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舰长室中……

时间在等待当中,一点一点地流逝,“深空号”的核爆炉、离子引擎功率全开,喷出了极为明亮的离子火焰。

面对一个极度强大的对手,人们在这个时候根本顾不得隐藏,只要能够快速逃跑就成。

现在最终战略目标都达成了,不跑就是傻瓜!

还打个毛线!

就算击落对方的大量飞船,人类连一毛钱利益都没有,难道还能留下了捡垃圾不成?

难道打赢了,就能证明自己的强大?!

人们心知肚明,光凭对方的出手力度看,打赢的概率是很低很低的。

跑啊,不跑是傻瓜!深空号,快点跑啊!

第七十九章 一触即发!

人们当然想快点逃跑。

但“深空号”的体积以及质量实在是太大了,意味着……它的加速度必然十分有限,最多最多也就1米每二次方秒。

四十公里,百亿吨的体量放在这里,如果加速度再高,无论是船体材料还是引擎之类,全都承受不住。

它不可能做到,像小型飞船那样呼啸着几十个g的加速度,只能这样一点一滴的缓缓加速着,如同蜗牛爬行。

实际上,这个加速度并不慢,但对比广漠的宇宙,还是远远不够。

“怎么样,还是不能用曲率引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