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之下 第154章

作者:最终永恒

不过这种行为直接引发了另外一波死囚的暴动,影响了大量平民。

所以不能功过相抵,一直关到了现在。

但于易峰心中还是非常明白,因为这个家伙的存在,也平白省了不少事。他可以算是“自己人”,虽然做事情偏执了一些……

新人类文明有光明的一面,也有阴暗的一面。

桀骜不驯的犯人怎么整,有几个不安分的小人怎么办?放出去破坏社会稳定?当然不可能!

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啊。

所以,还不如让卡尔文直接精神洗脑。

反正,监狱里的事请……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这个前任宗教头子还真的有种传销般的洗脑能力。

一段时间后,这些不安分的犯人都开始变得老实起来。

好吧,反正无论信仰什么,总比犯罪好一些……

“是啊,按照我们的法律,已经关了五十年了,再加上某些减刑措施,刑期已满……”

许云进从手机中翻出一份资料看了看,点头说道:“不仅仅是他一个,还有许多犯人也要被释放……”

“我们接下来应该怎么办?怎么安排这群犯人,他们与社会已经有些脱轨了……”

于易峰皱着眉头问道:“他们平时的表现怎么样?不会不安分吧?”

“这倒不会。都是表现不错的,所以才会有减刑待遇……”

于易峰沉着脑袋想了想,这批人刚刚放出来,想要直接融入诺亚号社会还是有点困难的,必须要有一个过度的过程……

“要么加入军队?”

这倒这话,许云进和赵耀两人顿时面面相觑。

犯人刑满释放,竟然想加入军队?

当然不合适。

军人,必须要给予民众足够的安全性才行!

于易峰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连忙改口道:“呃……他们平时在监狱里干什么?”

“负责娱乐文化的产出!”

赵耀笑着回答道:“……制作电子游戏、写小说、拍电影……大概就是这样。全都为了宣扬你光辉伟岸的形象……”

赵耀的笑声当然不是为了嘲笑,同样作为于易峰的疯狂支持者,他只是感到卡尔文他们非常聪明。

现在的情况是全面信仰“科学”,已经不能直接宣传“上帝之子”云云。

于是这群疯子开始潜移默化的文化输出……对于这种行为,安全部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至少支持于易峰,可以保持政权的稳定,对诺亚号的平稳运行非常有好处。

于易峰皱眉摇了摇头,他已经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监狱竟然成了娱乐文化的出产地,也真是醉了……

“出狱之后,让他们开个企业,继续老本行吧,现在整体环境富裕了,人不能懒下来。还有,文化产出的内容也要宣传部审查一下,不要什么乱七八糟的都往外放……”

就这么谈话间,几位科学家已经从手术间中喜气洋洋地走了出来。

为首的罗曼博士面带喜色:“手术结果出来了,非常完美,我们也对他进行各种测试。然后将测试结果中田村博士的进行对比……”

“大脑的四则运算的计算能力,平均提升了3.2亿倍!连带着逻辑能力、推理能力、记忆能力间接提升了10%到40%……当然了,大脑芯片还有一些另外的功能,可以向外发射电磁波,直接往计算机中输入相关的数据。”

于易峰点了点头,四则运算的计算能力提升这么多,当然是正常的。连带着后边一系列数据的提升,可能是因为运算量带动的吧……

赵耀忽然奇道:“既然可以发射电磁波,岂不是可以通过脑波对话?以后我们就不需要说话了?”

“不行!”

罗曼坚定地摇了摇头:“为了安全性考虑,人脑依旧是主导,大脑芯片只是辅助,它不可以代替人脑接受信息。”

安全性原则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脑芯片的试验者也越来越多,不仅仅是原先研发的生物学家,另外杂七杂八的科学家也自愿加入试验中……

人数越多,获得的实验数据也越完善……一段时间的测试下来,它确实没有太大的缺陷。

这些试验者普遍表现出了超越常人的智力。

特别是计算方面……而因为计算量的飙升,似乎让大脑更加灵敏,又间接带动了其他功能。

试验者的语言能力变得更强,精力充沛,思维清晰,行动敏捷,甚至能在瞬间把一些平时不易留意到的细节和信息,重新组合和整理并得出推论。

结果就是……科研能力的飙升!

许多困扰了人类很久难题,竟然在短期内被攻克!

紧接着,这项划时代的科研杰作真正引发了诺亚号民众的广泛关注。

大街小巷上,到处都是人们的讨论,有支持的,也有不支持的。

有人还在研究,这些技术到底能给人类带来什么,能增加多少工业能力……能节省“深空号”多少时间。

“按照目前的试验情况看,试验者的工作效率以及科研能力,普通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当然了,这种提升很难用数字进行衡量。”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张普通的数学试卷,知识点大家都会,平时完成的时间在120分钟,平均分60分。就算资深学者,也得花费100分钟以上的时间完成,这完全就是大脑运算量的问题。”

“但在试验者的手中,完成度速度在15分钟左右,平均得分90分以上!”

“这还是因为……手写的速度完全跟不上大脑思考的速度,这才拖累了时间!”

就光凭这一项,许多学生狗、科研狗、程序猿已经在那里大呼小叫,他们跃跃欲试地,想要当一名大脑芯片的试验者!

谁不想变得更聪明啊!谁不想变得更加专注,有一颗超级大脑啊?

但也有人觉得,这种芯片可能存在某些潜在风险,甚至给人类社会带来某些危害……也包括保守的于易峰舰长!

为了解答民众心中的疑惑,政府部门特地制作了一集特刊,邀请了众多专家,向所有人讲解大脑芯片的具体功能以及其安全性。

这天晚上八点,节目开播,几乎所有人都兴致勃勃聚到了电视机的前面。

“这还有什么好辩论的啊,这肯定是好东西啊!”外星人黑一脸无语地吐槽着,然后喝了一口啤酒,不过酒吧里根本没有人理会他。

“各位观众朋友,大家好,我是维多利亚,也是本期节目的主持人。今天,我们特地邀请了大脑芯片的核心研发成员,为大家解答大脑芯片的各个问题……”电视屏幕上,一位金发美女拿着话筒,洋溢着热情的职业笑容。

“各位朋友,如果您有什么问题想要专家解答,可以编辑短信发送到10888……”

她坐在电视台靠左边的位置,而其对面的,则是一群科学家。他们是大脑芯片的核心负责人。

“各位教授,首先允许我问第一个问题,也是大家广为质疑的安全性问题:大脑芯片的能量来源是哪里,是电池吗?它的安全性能如何?是否会被强磁场、电流给破坏?”

面对这个问题,坐在最前边的罗曼博士顿了顿。

他说道:“大脑芯片已经研究了好几十年,采用了微电路技术,它的功率很小,大概是0.1-0.2瓦,与脑部的某些毛细血管相连接。所以它的能量来源是人体本身的血糖,而不是电池……”

“大家也知道,大脑本身的功率大概在10-23瓦左右,所以增加0.1-0.2瓦并没有太大的关系,人体完全负荷得起。”

“至于强磁场的问题,我们事先已经考虑到了。芯片内部采用的是抗磁性物质,利用石墨导体,基本没有金属物质,而芯片内的电流仅相当于生物电流,可以一定程度抵抗磁场。”

“所以大家放心,普通核磁共振等级的磁场,并不会对它造成任何伤害。”

“还有一点,如果磁场强度真的超越芯片的承受能力,譬如15T以上的超强磁场环境中,大脑芯片将自动关闭,这也是一项保护机制……”

罗曼博士比划着双手,继续说道:“对于需要长时间在强磁场环境中的工作者,我们会提供特殊的保护头盔……”

主持人维多利亚点点头,笑着说道:“也就是说,它侦测到不利环境后会自动关闭,是这样吧?那么……万一大脑芯片真的受损,会不会给人脑带来影响。”

“……不会。”罗曼摇头道:“为了安全性考虑,我们在设计的时候,以人脑为主,大脑芯片只是辅助。但是失去了它以后,大脑的计算量会飞速下降,你会感到很不习惯,就好像……瘸了一条腿一般……”

“这也就导致了另外的一个问题……”

维多利亚听到这里,立马质疑道:“我们会不会对它形成生理依赖?就好像某些药物一样,具有成瘾性……”

面对这个不怀好意的问题,罗曼摇头道:“生理上不会有依赖。但是心理上肯定会有……”

说到这里,他的声音稍稍提高了一些:“但我认为,这种依赖并没有什么问题……我们的人脑并不完美,如果有一样工具,能让它变得更加聪明,为什么不用呢?”

“就像我们的脚,穿上鞋子后,我们能走的更快。所以我们每个人都穿鞋,并对它产生了依赖,大家都对此习以为常……”

“我认为,大脑芯片就像鞋子一样,只是一项工具,我们应该辩证的看待。”

“它不会改变你的思维,也不会改变你的逻辑!你同样需要学习,原先不会做的题目,就算有了大脑芯片,你依旧不会做!这也是我们重点强调的,它只是一个工具,会帮助你计算,却不会帮你思考!”

维多利亚愣了愣,电视机前的所有人也纷纷讨论起来。

在这个时候,主持人收到了导播给出的一条信息。

她偷偷看了看,直接说道:“下面是观众提问环节,有观众质疑,根据哥德尔不完备定律,任何CPU的指令集都是不完备的,也就是……每个机器都存在BUG……万一,芯片接收到了电子病毒怎么办?会中毒吗?”

“中毒后会不会对大脑造成严重损伤?”

罗曼博士退下,另外一位专家接话道:“这一点我们也已经考虑了……我们的确做不出不存在BUG的操作系统。所以,所有的信息收集工作,依旧会让人脑进行。”

“大脑芯片,只是一个辅助工具,这一点永远不会改变。如果它不能从外界直接获得数据,所有的数据,都是由人脑传输给它的。”

“这样一来,接收到电子病毒的概率非常小。黑客总不可能通过人的脑子,造一个电子病毒给它?”

这倒也是,许多观众都点了点头,听懂了这位专家的说法。

安全问题永远是最重要的,这样的设计,就相当于物理隔绝了。连于易峰也认为这种设计相当有必要。

这位专家继续说道:“不过话说回来,芯片虽然不能接受信息,却可以向外发送信息,也就是发射一些电磁波。”

“就是这点功能却能够实现人机互动的质变,大脑芯片可以让动力甲更加合身,让动力甲能完全读取人类想要的动作。”

“不仅仅是动力甲,还有飞船之类……相当于实现了脑波操控!这方面的相关问题我们还在研究,基本上只是时间问题。”

这句话一出,所有人的年轻人都兴奋了起来。

“电磁波啊……”主持人维多利亚是个保守派,她有些担忧问道:“电磁波会干扰人的脑波吗?”

“当然不会!”这位专家哈哈大笑起来:“它类似于手机信号,甚至比手机信号微弱的多,毕竟整颗芯片的功率只有0.2W!从来没听说……有人的脑子会被手机信号干扰的。”

“你大可不必担忧这点!”

第四卷 归家之路

第一章 深空起航

新人类历零一六九年,七月八日。

一艘庞大的飞船正围绕着尼克斯星缓缓地旋转着。

它身上规律闪烁的灯光表明,这艘飞船正处于一次常规的检测当中。

从远处眺望,这艘飞船的形状如同一个巨大的火箭,这种圆筒形状的设计,能充分利用空间并减少质量。

与火箭不同的是,飞船中间是个椭球状的结构,构成了深空号的核心部分。

这个椭球应该是几个核爆反应炉以及“诺亚号”的所在地。

人类为了减少工程量、节省原材料以及增加核爆反应炉的可靠程度,干脆将诺亚号的一部分外船壳作为核爆反应炉的墙壁……反正诺亚号的船壳肯定能稳稳地吃下大量核弹。

这当然是总设计师丁一东教授的大手笔,况且这样的临近构造,也更方便核反应材料的运输。

至于诺亚号会不会被核弹炸烂……拜托,超新星都没有对它造成伤害,更何况百万吨级别的核弹了!

不过为了安全起见,人们还是在诺亚号里边增加了一些防护层。

如果船壳真的破损,这层保护层也能吃下几颗核弹并发出警报,以免造成毁灭性的后果。

核爆反应炉中的大型主爆炸室总共有四个,备用的小型反应炉更是有八个,分别与“深空号”的后方的四个离子引擎相连接。

这些离子引擎可以将核爆产生的高速等离子再次加速,然后喷射出去,以获得较高的推动力。

飞船周边还有16个副引擎,可以反向减速以及微调飞船运动的方向。

理论上,因为储存在诺亚号中的燃料远远多于飞船本身质量的缘故,光靠这些动能引擎,这艘飞船可以一直加速下去。

但因为飞船本身结构,设计上的最大运动速度为……0.12倍光速。

这样的亚光速,已经完全可以实现星际航行!

不过事实不仅仅如此,在主引擎上还有一些奇怪的环状构造,是最近三十年新增上去的项目……

为了这个新的发现,人类特地为此耽搁了几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