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之下 第150章

作者:最终永恒

也希望这些观点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带来一些思考。而不是像普通网文那样,看过、爽过也就算了,留不下任何的东西……

当然了,本书还是跳脱不出网文的范畴,不可能像大刘的《三体》那样的实体书,走悲剧路线,瞎几把虐心,否则这本书的订阅成绩肯定更加辣鸡。

我本身并不喜欢悲剧,又不喜欢写悲剧故事,所以只能给人类加一些金手指,又写了一大堆乱七八糟的社会制度变革等等,企图让笔下这个文明,突破“大过滤器”。

虽然这些内容很严肃,很不讨喜,但是没办法,必须要写,否则这个故事只能卡在大过滤器下面了。

后来想想,就算这样,金手指好像还是不够强大,要是突破到星际文明后只剩下主角一个孤零零活着,也太没意思了。

想来想去,只能硬生生加进来一个外星生命体“黑”,结果被人说是毒点;又加了尼克斯文明,还附带了点长寿技术。

当时我就想,如果成绩太差,第三卷就这样结束其实也还不错……至少这一刻,人们还是有信心的,反正能不能突破,还是两回事,还有大量的变数。

我也没办法啊……说实在的,还是人类太弱小了。不加金手指,就没法写了。

这个大过滤器,就是我对费米定律的解答,不知道大家满意否?

不管怎么YY,最终,我们还是要回归现实,生活确实很不美好,但不美好,我们也要面对。

地球在太阳系里就是一粒灰尘,太阳系在银河系里也就是一粒灰尘。我们的文明太弱小了,就是灰尘上生存的一个细菌而已。

幸运的是,我们有太阳,有着几乎永恒的太阳能,不用背负尼克斯文明的凄惨命运。

就算我们是永远的低级文明,至少因为太阳的存在,我们应该……能够活下去,这是我们是好运。

应该吧……其实我也不知道……

科学家霍金说:“如果不逃离这个脆弱的星球,我认为人类的生存时间还剩下不到1000年。”

大家都当成笑话,甚至媒体的转载,大都是为了吸引眼球。有些人还借着霍金的名义,捏造谣言。

反正吸引眼球,总是能赚钱的。

但是,谁知道呢?

或许1000年以后的人,会将这句话当成最终的预言?

宇宙中的伽马射线爆,或许下一秒就将所有人杀死?

好了,不说这些沉重东西了。

再接下来会有一卷番外篇,过度这几百年,大概七八章的样子,然后开启第四卷。

期间可能要过年了,更新速度可能会慢下来,而且我也要整理一下后边的大纲,毕竟临时决定继续往下写,后边没有大纲容易崩……

在第四卷中,我们将直接开启星际的旅程,开始寻找下一个“地球”的旅行。

主角们也将寻找下一个家园。

在整个过程中,我们会见识到更多的文明,或是低级文明,或是星际文明……

因为各种原因,低级文明也有异常强悍的,星际文明也有异常软弱的。

甚至……还有星际文明之上的人类难以理解的奇怪文明,和人类开个玩笑就跑了。

捉弄星际文明成了他们最快下的事。

或许,我们还会看到某个和人类长得一模一样的物种,甚至连遗传物质都几乎无二,他们生存在另一个“地球”,被大过滤器困扰着。

到时候怎么办呢?

是直接殖民占领,还是同化?

这些问题,我们在第四卷再进行解答……

百年计划

星星之火

“拉尔娜拉火力发电站的第一期工程完成了!配套的钢铁厂也已经完成,该地区已经开始挖矿、发电、冶炼等自给自足的工业活动。”

于易峰看到这份报告时,顿时眼睛一亮。

这是新人类文明的第一座大型地热能电站,建立于“拉尔娜拉火山”。

这座超大型火山曾经在三千年前猛烈喷发过,在当时造成了巨大的环境灾难。

那次火山爆发也杀死了地底的大部分生物,将许多地底空洞给堵了回去。

距离火山喷发到现在,区区三千年的时间,虽然地底生物重新出现,但其规模以及数量还不足以形成连绵不断的地下洞穴。

所以发现这一地点后,人们果断在这个地区挖矿,并建立了相对应的炼铁厂、发电站!

整个炼铁厂、电站实现完全自动化工作。

毕竟发电、炼铁这种工业都属于“傻大笨粗”的自动化设备。人类远程遥控一下就足够了。

“可是还有火山喷发的可能啊!”

于易峰忧心忡忡地说道,虽然之前已经做了大量的调查,但是……概率这种东西,谁知道呢?

万一呢?

“舰长,世界上没有必然安全的事请。”

“拉尔娜拉火山的喷发周期在两万年到三万年,现在只过了区区三千年,短期再次喷发是小概率事件。但是对比可以获得的庞大能源……这种风险还是值得啊!”

站在办公桌前的工程西蒙森说道:“这个地热能发电站,一年能够生产两千亿千瓦时的电能!如果是火力发电站,需要七千万吨的化石燃料!”

“七千万吨啊!光这样一项,我们就能减少大量运输成本……”

“再则……那里有大量的矿石资源,可以边挖边冶炼,方便!如果将矿石运来运去,平白又增加工程量!”

于易峰点了点头,这些道理他都明白:“好的,我明白了,西蒙森工程师,那么第二期工程,按照计划开始吧……”

“不过要小心地下的空洞啊,我们宁愿浪费一点时间,也要将位置选择安全,知道吗?”

千叮嘱万嘱咐后,这位工程师告辞,于易峰独自一人陷入了思索当中。

新人类文明自从开始“深空计划”后,对对化石能源珍惜到了极致。

根据地质学家的估算,尼克斯星积累的化石燃料是地球的一百多倍,但是绝大多数蕴藏在深海底,难以开采。

剩下的部分,也就是地球上的十倍左右,看上去似乎很多很多,但“深空计划”的工程量实在太大了……光是四个主要的反应炉,每个都有珠穆朗玛峰的两倍那么庞大,简直异常疯狂!

“资源,应该是够的,这颗星球的易开采铁资源在四千亿吨。能源……应该也够吧。”

于易峰仔细地看着报告,一边思索着。

建造这个大飞船,人类难以精确估算其中究竟需要多少能量……不过按照简单的测算,需要用掉尼克斯星1.2万亿吨的可燃冰,相当于地球储备化石燃料的1.2-1.8倍。

“再加上我们能够打包带走的,还可以剩余很多给蜥蜴人嘛……”

于易峰心中想着,“真是运气它们了,好运的种族……”

当然了,人类离开后,这群蜥蜴能不能发展到星际文明还是两回事……

“太难了……”一想到大过滤器,于易峰心中对它们不抱有太大的期望。

反正不管怎么说,地热能电站的建立还是很有必要的,一般火山带都有庞大的矿物资源。

不仅仅为了节约能源,也为了减少工程量,建立电站后,就能实现挖矿、发电、冶炼的三位一体工业体系。

这样的星星之火,已经渐渐蔓延到整个世界。

甚至少量高智商的蜥蜴,也参与到这次工作中……

在黑暗的宇宙中,行星上的化石能源是一根小火柴,如果能够点燃,那么将会获得整个森林;如果不能,就会困死在星球上!

“咚咚咚”,门外响起了敲门声。

“请进!”于易峰道。

是肖恩教授,诺亚号中的宣传部长,他现在负责蜥蜴土著的思想教育工作,特地来于易峰的办公室汇报工作。

当然了,蜥蜴土著的教育还是非常重要的。

只要花费少量的力气普及初等教育,就能获得大量的初级劳动人口,这是非常合算的事请。

特别是蜥蜴种群内部还出现了“教师”这种职业,实现内部的自我教育,这样一来对人类就更省事了。

“目前这些蜥蜴土著还很正常,没有任何躁动的苗头出现。人类的建筑对它们来说就是天堂,这些蜥蜴……甚至连反抗的动机都没有。”

“反抗……也得有更多的利益才能反抗啊?先不说会不会被镇压,反叛人类后,它们吃什么用什么?继续过原始人的生活吗?”

面对于易峰有些担忧的目光,肖恩解释道,“一切的反抗都是需要动机的。”

“所以了……我们只提供一些初等教育知识,也只实行雇佣制度。它们种族的内部事宜我们不干涉,如果它们不想干了,直接就可以走人。”

“……甚至回到村庄开工厂也没太大的关系!问题是,可能吗?没有足够的技术积累,没有足够的人才,它们开不了工厂。社会演变的时间还是太短暂了,它们只是原始时代啊……”

肖恩教授笑着说道:“……而且目前它们接触到机器人的时间越来越多,接触人类将越来越少。接触地少了,人类的形象也越来越神秘。”

于易峰看了看手中的资料,有些感慨道:“都过了这么久的时间,它们依旧没有出现商品经济,也没有大量手工业的出现。实际上相当于……整个民族都在为人类打工,是我们想当然了。”

“就算蜥蜴内部出现了某些工厂,也只是某些食品工厂或者服务行业,它们的商品不可能竞争地过人类的高质量商品……这样一来,大工厂一开设就会快速倒闭,自然不会出现民族工业。这有点像大清国末期的时间段……”

“它们想追赶我们,太难了,几乎不可能。”

“离开了人类,它们的生存条件会迅速变差,甚至回归原始。所以它们也失去了反抗的动机……所有的反抗都是文明内部剥削的反抗,和人类没什么关系。”

“这就是经济上、实力上的碾压吗?甚至不用战争,不费吹灰之力……就简单奴役了一个文明。”于易峰愣愣地想着。

“是的,地球时期也出现过这样的历史,不过双方的差距没有那么大。那么等我们离开后,你觉得应该怎么对付这群可怜的蜥蜴呢?它们的经济体系会迅速崩溃……”

肖恩教授问道。

“这个还没想清楚。”于易峰笑了笑:“还早着呢,不急,看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变化……”

……

注:这是一些番外片段,剧情可能不连续,但还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的。

张鹏与黑(原第130章)

张鹏、吴昊、齐大勇这三位好基友正聚在餐厅里,一边吃着花生,一边喝着白酒,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每个人似乎都遇到了烦心事。

在宇宙中漂泊的五年时间,对于整个人生来说,也是一段不算短暂的时间。

许多人从二十多岁,步入三十多,从幼稚迈向成熟。

特别是吴昊、齐大勇两人,已经结婚生子。

他们再也没有那么多空闲的时间,用来吹牛打屁,下一代的出生改变了他们的人生,只能一天到晚忙着工作、照顾孩子。

而张鹏本人也已经找好女朋友,准备步入婚姻的殿堂……

不过,今天却是个不同寻常的日子,这几个哥们倒是难得抽空聚了起来。

小小的方桌上放了几瓶白酒。他们几人除了干杯的动作,其他的什么也没有……

辛辣的白酒灌下,整个喉咙如同火焰燃烧,呛得鼻涕眼泪一并涌了出来……他们并不会喝这种酒,却还是在喝。

没有吹牛打屁,也没有平时的玩笑话,而是各自喝着闷酒,各怀心事。

仿佛……天塌了一般。

“唉”张鹏暗地里叹了一口,他有些纳闷,也有些自嘲。

他张鹏什么时候也有了这么强的社会责任感,也有着想要当英雄的一天?

各自家里都没有出事,老婆孩子都很正常,也没有给哥儿们戴绿帽。

但大家都感觉心底被一块大石头压住,沉甸甸的喘不过气。

是啊,喘不过气。

这么久的时间,快十年了吧……这几位最后的“富二代阶级”,终于也被“诺亚号社会”彻底同化。

他们告别了过去,成为新人类文明的一分子。

特别是各自有了家庭和孩子后,他们再也没有了以往的玩世不恭以及逆反心理。

男人三十而立,三十多岁了,是时候应该成熟。

地球上的曾经,早就过去了,该忘掉的也应该忘掉。

“基因哲学”说得对,“繁衍”确实是人生的主题之一。

没有结婚,没有孩子的男人很少能够成熟,因为没有承上启下的重担,所以没有力挺千钧的肩膀;因为没有失败和成功的情感历练,所以没有驾驭情感婚姻的缰绳。

“繁衍”对于人类来说,不仅仅是得到快感的一刹那,后边还有一连串的麻烦事,还有一连串沉甸甸的抚养工作,是人生的一大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