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之下 第13章

作者:最终永恒

“譬如说,你们国家的两弹一星元勋钱教授就写过相关书籍。”

“根据研究,这种拥有超自然能力的人,通常情况下,大脑与普通人类有异。这种大脑异变的人类,更应该说是一种微妙的进化,是人类适应自然的体现。”

“我父亲认为,这样的人,通常来说有宗教信仰,意志非常鉴定,接受完美素改造的成功率或许更大一些。”她的父亲便是罗曼博士,研究完美素已经四五年了,可以说是这方面的权威。

这个说法于易峰倒是第一次听说,低头沉思起来。

他这么多年执行任务下来,也见识过一些特殊人士,像什么发电的,力大无穷的,能悬浮的。但终归来说,这些特殊人士并没有电影上那么夸张,发电的还不如一条电鳗,能悬浮的也就坚持两三秒钟……难道这类人,能受得住完美素改造?

于易峰将信将疑。

对于完美素,他当然也有一定的想法,根据已有的例子,它能将人类改造成更强大的超人类。对比之超人类,普通人类实在是太弱了,无论是智力还是身体素质方面都差了一大截。

最关键的是,超人类有着普通人难以企及的环境适应能力。

这种适应能力是全方位的,譬如说,于易峰这几天在读书,在不停地用脑,很明显的,他感觉自己的脑袋越来越聪明了,进步惊人。

当然,普通人也有越用脑越灵光的说法,但不会像他那么进步夸张。

又譬如说,他以前体能训练的时候,轻轻松松就超越了吉尼斯记录,身体潜能仿佛无止境一般,越来越夸张,直到后来达到一个比较高的数值后,进步速度才慢慢降下来。

说白了,就是潜力问题,超人类是远大于人类的。

如果真的要进行星际级别的航行,于易峰巴不得把所有人都改造成超人类。宇宙是冰冷而又残酷的,所有的星系不可能像太阳系那样和蔼亲切。如果人类在需要补充资源的时候,遇到一个十倍地球重力的星球,怎么办?

十倍的地球重力,以人类孱弱的身躯根本没有办法承受,又没有足够的技术手段进行采矿,怎么办,难道只能等死?所以只有依靠超人类,才能更好地适应宇宙环境。

再说了,人类短短一百年不到的寿命实在太短了,指不定一次航行,就老去了一大半人,只有进化成超人类,寿命增加十倍以上,才勉强有资格在银河间漫游。

于易峰把这个念头压在了心底,他可不是那种目光狭隘的人,仅自己一个超人类,然后在普通人中称王称霸。其实这没什么太大的意义,超人类力气再大,也比不过一台推土机,脑子再聪明,也算不过超级计算机。

只有所有人类都进化为超人类,整个种族才会有一种本质意义上的突破。

“这么说,卡尔文就是有特殊能力的人了?难道他接受完美素改造的成功率更大?”于易峰心中想道。接受完美素改造,不成功就是死,但目前还没有成功的例子,最好的结果是成为植物人……风险太大了啊。

“我们基地还有没有这种特殊人士了?”于易峰问道。

“额……或许,有吧。”百合子沉默了一会,突然脸红了,吞吞吐吐地说道。

这个情商低的女孩子表现的非常不自然,于易峰还是第一次看到她这种表情。他虽然有点好奇,但还是识趣地不再问下去了,反正完美素的事情现在也没时间去琢磨,还得放在以后再说。

“咚咚咚”这时候,突然有人敲门。

“请进!”

推门进来的是许云进,他急急忙忙地说道,“队长,我想把月球会给取缔了!”

第三十三章 月球会

“月球会?怎么了?”这个词已经好久没有出现在于易峰面前,他想了想才回忆起。

许云进的年龄比于易峰还年长个几岁,三十出头一点,是特种部队里年纪最大的,他的思想观念也更加偏向传统,他认为月球会这样的组织,人数众多,影响力又大,如果不能够掌控在自己手里,就应该取缔掉。

这也是他们一开始执政经验不足的一种体现。月球会是卡尔文一手创办的,本意是宣传“地球爆炸、上帝之子”之类神神鬼鬼的东西。现在他本人都被抓进去了,再加上这个组织也没宣传什么负面内容,大家也就没把它当做一回事。

但现在,加入月球会的人越来越多,一千,两千,甚至五千、一万!负责基地安全的许云进终于感到不对劲了,人数越多,影响就越大,要是真的形成一股新的政治力量,是有可能颠覆现在的政权的!

他暗中调查了一番,才稍稍放心,这个组织还是太松散了些,怎么说呢,相当于原先的几个月球会的核心成员组了一个QQ群,然后,人们因为某些原因加入了这个群,于是便成为了月球会的一员。

大企鹅公司还是厉害,将公司开到月球,虽然地球炸了,但不影响月球通讯,QQ还是能用的。

就是这么简单,没有什么成员活动,也没有什么开会啊什么的,都是线上交流,相当一个交流群,形成新的政治力量,短期来看是不可能的了。

但许云进还是不放心啊,他打入卧底,继续调查下去,心中感觉越来越诡异,里面的人竟然在疯狂地搞个人崇拜,崇拜的对象还是他们的队长,于易峰……

“你看看这本小说,也不知道什么人写的,名叫《星空之下》,现在还在连载。”许云进将一份邮件发送到于易峰的手机里。

于易峰点开来一看,内容是地球爆炸之后,最后几万人类在月球苟延残喘,然后在主角的带领下强势崛起,文笔还烂,就这么个狗血故事,在如今这种情况下却非常受人欢迎,特别是其中的主人公还有自己的一点影子。

就这样,越来越多人陷入了一种狂热的崇拜之中,相信于易峰会像故事主角一般,带领人类走向神级文明……

对于这种现象,于易峰真是哭笑不得,这都什么和什么啊,太莫名其妙了,他丝毫没有处理这方面的经验。

“队长你看,现在是工作时间,群里没什么说话的。一到晚上,哗啦啦的一大串,男的女的都有。”许云进停顿了一下,“怎么说呢,什么祷告啊,祈祷啊……还有相亲的,唉,我这不知道怎么说。”

“反正我觉得吧,这群人肯定是你的坚定支持者,对你的执政是有好处的,他们肯定会坚定不移地执行你的政策。但这种行为又有点过分了……我隐隐有点不安,但是又说不出个所以然……”

许云进皱着眉头说道,他是个纯粹的军人,想了半天也没明白为什么,只能怪自己文化水平低了。

于易峰沉思了一会,缓缓说道:“按照你说的,他们肯定把我完全神圣化了,认为我是完美的,做的一定是对的,容不得别人一点反对。这样一来,反倒会造成群众之间的分化、对立!”

“另外一方面,如果我以后做错了什么,在他们眼中不完美了,就可以引发信仰崩塌,到时候可就麻烦了!”

“说得对,队长你一语中的!”许云进欣喜地说道,“那么,直接把这个群取缔了怎么样?”

“那不行,你这样太粗暴了!而且指标不治本啊。”于易峰头疼地说道,“不行,我可不想当元首,所有事情一个人说了算,我也不想搞独裁什么的。”

“必须要想个办法,还得稍微怀柔一点的。”

两个人绞尽脑汁想了起来。许云进是个大头兵,根本不会有好办法,于易峰只能郁闷地自己一个人想。

对基地首领带有一定的崇敬之情,于易峰觉得并没有什么问题,这也是非常正常的,但是上升到个人崇拜,就不见得怎么好了。

宇宙这么大,人类随时都有可能遇到危险,必须集合所有人的智慧,生存的几率才更大一些。但任其发展下去,到时候根本没有人敢反对自己,所有事情都自己一个人说了算,谈何而来的集体智慧呢?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或有一得,搞独裁,肯定是不行的,于易峰不认为光凭自己的智慧,能带领人类走下去。

然而,产生个人崇拜的原因十分复杂。按照书中的知识,小农经济和小生产习惯势力,是产生个人崇拜的主要社会经济根源。

马克思说:小生产者他们不能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他们的代表一定要同时是他们的主宰,是高高站在他们上面的权威,是不受限制的政府权力,这种权力保护他们不受其他阶级侵犯,并从上面赐给他们雨水和阳光。

说实话,基地里的政治制度,和君主制度没大差别,大多数事情都是自己说了算,于易峰认为,这才是根本原因。军权,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其他权力,也掌控地非常牢固。

就拿诺亚计划来说,方案虽然都是科学家们定的,但最终还是得于易峰首肯了才行。大家每天干的活,是计划好的,吃的穿的用的,都是他一个人说了算,可以说,已经是绝对的权力了。

有了这种权力,产生个人崇拜也是理所当然的。

其实,他对权力这种东西根本就不热衷,也没有让他产生高人一等的感觉,这些权力,反而让他一天到晚忙的要死,恨不得分担一点出去。

但是没人接替啊!原先热衷政治的、当官的,被卡尔文搞死了,剩下的也因为谣言事件清除了不少,不可能把权力分给这些歪瓜裂枣。至于大科学家,大工程师,他们到了这个程度,都是在自己领域极为专注的,对政治也就不太在意了。

也不可能随便提拔一名普通工人吧,谁信服啊,岂不是乱了套?所以,一切还得自己先扛着,至少诺亚计划完成之前是放不下了。

当然了,如果真的建立另一套政治体系,他也不可能完全放弃权力,秉着对人类负责的态度,他也不认为有人能比自己做的更好。像这种随时都可能灭族的危急时刻,如果完全民主化,天天勾心斗角的,那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吗?

“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建立一个比较合适的政治体系,还有一定的经济制度。”于易峰正儿八经地道。

“啊?为什么?”许云进不解道,怎么扯到政治,经济上去了?

“你啊,平时得多看看书,学习文化!”于易峰笑着解释了一遍,许云进终于稍稍听懂了些。

“重新选举领导,队长你肯定也是高票当选,这个肯定没问题。要是换个人,我们军中的人也不答应!但是,现在这个当头肯定不能弄这个改革啊,人们全靠一口气撑着呢,一改革,气就散了!”许云进摇摇头道。

“经济改革也不行,放到这个时候不是添乱吗?”

“那怎么办?”许云进苦思冥想,愣是想不出办法,除了直接取缔那个群,还有啥办法?

“唉,我想想……你们先打入那个群,组个小团体,互相抱团,用言语开导一下。”于易峰其实也没什么特别好的办法,只能瞎扯道,“然后,联系那个写小说的作者,要求他把主角写的真实一点,人性化一点,比如说饿了偷吃几个鸡腿啊,泡两个妹子啊……这样子应该可以吧……”

“明白!”许云进做了个军礼,“可这样乱写,有人会弃坑吧?”

“弃坑了,我们的目的不就达到了吗?还有,多在群里发起点相亲的活动,我们缺人口。”

“好吧……队长,你牛逼……”

第三十四章 晚会

转眼间,100天的时间过去了。这一天对于整个基地的人来说是一个喜庆的日子,每个人都是满脸的笑容,领着政府发放的新衣,拿着充足的粮食,包括大米以及各种各样的蔬菜,甚至还有一点肉食!

今天,也是农业改造计划正式竣工的日子。生产结果比预计中的更加好,100天的时间,人类一共得到了两万五千吨的主粮以及三万多吨的蔬菜,足够整个基地吃上三年的。

至于分到的肉食,基本上都是鸡肉。速成鸡一般40多天就能出栏了,虽然都是用蔬菜喂大的,比较瘦弱,但是有肉吃总比没有好。对于现在的人来说,肉类食品已经算得上是贵重物品了。

工人们一个个眉开眼笑,比起高能压缩食物,吃一顿香喷喷的大米饭是多么奢侈的事情啊,从今往后,每天都能吃大米饭了!

为了庆祝这一次的巨大丰收,基地里还举行了一次盛大的晚会,包括矿坑作业人员,制造人员也都参与了活动,当然了,必备的留守人员还是得有,不过可以采用分班的形式进行休息和娱乐,保证每个人都参与到。

晚会的食物并不复杂,包括糯米团、烧麦、包子、饺子、发糕等等,各式各样应有尽有,采用自助餐的形式,不限量,每个人都可以尽情吃个够。

当然,如果吃不惯中餐,西餐也是有的,也有三明治、烤面包可以选择,但种类就稍微少了那么一点。

这次晚会比起地球上任何一次晚会都要来的贫乏,因为人们并没有这么多物资。但对于所有人来说,这次晚会已经很让人满足了,他们也知道基地目前的情况,再也不能要求更多。

一想到以后会更好,会有更加丰盛的伙食,他们心中就充满了期待。

基地管理层几乎拿出了所有的库存食物,包括烟、酒、糖、有各种饮料,还有各种冷冻的肉类等等,这些奢侈品本是基地里原先的高层领导才能享用的,在地球爆炸后还也遗留了一些,这一次,一并全都拿了出来。

这些奢侈品用完了,可就好久没得享用了,虽然诺亚号也有生态园区,而且更加庞大,但新的种子播撒下去,没个一年半载是没办法收获的。

对于这些奢侈品,肯定没法无限量供应,每个人都是定量的,凭借身份磁卡刷一次后才能领到一份。当然,各种主食、蔬菜则可以随意品尝,尽情享用。

多亏了生物实验室的存在,人类保存了大量不同品种的生物。否则人们的食物来来回回永远只有这么几样,那也太惨了。不过现在,人们还没有精力来大规模养殖这些东西。

譬如,一些海鲜贝类,生物实验室还有一些活着的标本,但现在哪来的海水啊,根本没有养殖的条件,只能好好供着,期待着以后技术发达了,再把它们大规模养殖起来。

还有一些淡水鱼,现在已经养着了,在粮食改造完成后,终于有足够的东西喂养它们,估计一年就能成熟。

还有猪啊、羊啊、牛啊,这些动物的繁殖能力还是比不上鸡、鸭、鱼,只能等它们把种群慢慢扩散大了,才能进行宰杀,至少还要好几年的时间吧。

不过,要是连生物实验室都没有的物种,大概率是灭绝了,以人类现在的技术,也没有办法将它们复活……这真是一大遗憾啊,对于吃货来说,少了很多能吃的东西。

晚上六点,大型晚会正式开始。没有什么特别的套路,甚至连主持人都不怎么专业,但人们还是非常期待,疯狂地忙碌了三个月,人们需要一晚上的休息,一晚上的释放。

主持人上台,随便说了几句煽情的话,接下来就是各式各样的才艺表演。

这些人都是经过海选的,质量还算可以。举办方不可能让鬼哭狼嚎、五音不全的人上来。当然了,因为人们根本就没有排练的时间,不管是正规性还是专业性都不可能和那些正规节目相比,但是胜在全民参与啊!

有人唱起了全世界著名的流行歌,有的人献上一支舞蹈,有人表演起魔术,场面甚是火爆,其中不乏多才多艺的者,赢得一阵一阵热烈的掌声。

“Country roads……take me home……To the place……I belong……”有一位姑娘上台,唱起了故乡的歌,让人不禁暗暗掉下了眼泪。

人们想起了秩序崩溃的那几天,想起了基地里粮食不够后的惊悚感,甚至想起那再也回不去的故乡,怎么能不黯然伤神……

有的人小声啜泣了起来,故乡啊,亲人啊,没有了,都没有了,永远也见不到了。

但是我们活着的,还是要活下去啊……会场的气氛一度有点儿压抑。

这时候,又有两位小伙子上台,一人弹吉他,一人演唱,歌可能是自己编的,词是改编自《银河英雄传说》中的《圣徒》:

“我们是圣徒,亲爱的先生。

在追寻渺远未来的征程中,我们义无反顾。

或许要翻过世界尽头万年积雪的蓝色山脉,

亦或是穿越喜怒无常的大海。

心如圣徒,身涉万险,

舒适、坦途从来与我们形同陌路。

灵魂展翅直面未知,

勇气在侧追寻激险。

我们饱尝冷暖饥渴。

然后活着,去迎接下一个黎明与挑战。

只有这样,才能找到内心的安宁。

才能睿智的告诉众人:

‘我曾经在最遥远的山巅俯瞰众生,

在那里得到圆满与顿悟,我身体力行,体会冷暖饥渴。

然后活着,去迎接下一个黎明与挑战。

终于,我找到内心的安宁。’

我将睿智的告诉众人:

‘我曾经在最遥远的山巅俯瞰众生,

在那里得到圆满与顿悟,是灵魂深处真正的顿悟。

那是我生活的全部意义。

更是我发自内心的选择!

我们的征程是星辰大海!’”

很显然,这不是什么流行音乐,也不是什么古典音乐,应该是这两个小伙子自己编的谱子,其中还带着一丝青涩的感觉,但给人的感觉却格外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