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南非当警察 第698章

作者:鲇鱼头

  罗克还记得他小时候时,最大的梦想就是得到一辆遥控挖掘机,铲子会上下飞舞的那种。

  1925年的孩子,跟罗克小时候差不多,如果市面上有遥控挖掘机,那么很多孩子们都愿意把自己的圣诞礼物换成这个。

  说白了就算遥控潜艇不具备军事价值,应用到玩具上,随随便便也能变成百万富翁。

  胡佛瞪大双眼张大嘴,罗克的话对于胡佛来说等于是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只可惜这扇门又被罗克随手关上了。

  “都已经这么有钱的人了,连小孩子的钱都赚——”胡佛这时候才意识到他刚刚错过了好几百万。

  这也不能怪别人,尼古拉·特斯拉1898年就申请了无线控制技术的相关专利,并且在纽约中央公园的湖里对无线控制技术进行了公开展示,获得了巨大成功。

  可是这样出色的技术却没有人愿意投资,尼古拉·特斯拉居住的3327房间有一个巨大的保险柜,那个保险柜里不知道锁着多少已经申请却没有投入应用,甚至还没有来得及申请的技术。

  另一个时空,尼古拉·特斯拉刚刚去世,美国的外国人财产管理局就迫不及待的搬走了尼古拉·特斯拉的所有研究资料以及私人物品,按说尼古拉·特斯拉在1891年就已经成为美国公民,外国人财产管理局对尼古拉·特斯拉的财产并没有管辖权,可是美国政府就这样做了,而且还做得堂而皇之。

  尼古拉·特斯拉人生后45年的研究资料,到现在依然处于绝密状态。

  2018年美国FBI公开了一些有关尼古拉·特斯拉的资料,其中一份资料表明尼古拉·特斯拉真的不是地球人,而是金星人——

  就过分!

  罗克不管尼古拉·特斯拉是不是金星人,只要尼古拉·特斯拉能为罗克带来利益就行。

  啊不,在今天这样一个和谐美好的日子里,怎么能把利益挂在嘴边上呢,应该说只要尼古拉·特斯拉能造福全人类就行。

  罗克也不是什么投资人,而是纽约人旅馆3327房间保险柜的资料搬运者。

  晚上在约翰·卡尔文·柯立芝为罗克举行的欢迎晚宴上,罗克向约翰·卡尔文·柯立芝提出,希望邀请尼古拉·特斯拉前往尼亚萨兰大学讲学,这也是南部非洲和美国文化交流工作的一部分。

  “当然可以,没问题——”约翰·卡尔文·柯立芝答应的很痛快,并没有把尼古拉·特斯拉放在心上。

  1925年的当下,尼古拉·特斯拉也已经破产22年了,用风烛残年来形容尼古拉·特斯拉一点也不过分。

  尼古拉·特斯拉放弃交流电专利的时候,全美国都在歌颂尼古拉·特斯拉的高风亮节,那也已经是30年以前的事了。

  破产之后,尼古拉·特斯拉就消失在人们的视线里,连报刊杂志都对尼古拉·特斯拉的事迹没兴趣。

  再加上有些人有意无意的打压,美国人已经忘记了尼古拉·特斯拉这个人,连卡尔文·柯立芝都不知道尼古拉·特斯拉的真正价值。

  “那太棒了,我们完全可以在教育和医疗等方面进行更紧密的合作,和南部非洲相比,美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哈佛和耶鲁都已经存在了数百年,美国在教育领域有很多东西值得南部非洲学习,南部非洲这些年的教育发展也很快,出现了例如尼亚萨兰大学和约翰内斯堡医学院等一批优秀高等学府,前年尼亚萨兰大学的阿布教授带队到美国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学术交流,我们完全还可以做得更好。”罗克摆事实讲道理,你看我们尼亚萨兰大学的校长都可以来美国交流,你们的一个破产商人去南部非洲也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是的,尼亚萨兰大学和约翰内斯堡医学院都很棒,潘兴将军从欧洲回来之后,跟我聊起南部非洲军医在世界大战期间的表现,称赞他们的工作卓有成效,南部非洲联邦政府才成立不到20年,就有这么出色的成绩,请转达我对海尔伍德勋爵和马蒂尔达勋爵的敬意。”卡尔文·柯立芝对阿德和菲利普还是很尊重的,这很正常,英国的一切在美国都颇受追捧,尤其是在所谓的美国上流社会,对英国,以及旧大陆的追捧简直到了病态的程度。

  就在刚刚不久前,一位号称是奥斯曼帝国的公主来到美国转了一圈然后神秘消失,后来美国政府调查,至少有数百名美国人受到这位奥斯曼帝国公主的诈骗,财产损失高达数百万美元。

  罗克也不知道那位奥斯曼帝国公主是怎么诈骗的,不过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多半也是“我,秦始皇,打钱”这种套路,或者是所谓“被查封帝国财产”,这一类的传言,在美国也很有市场。

  “谢谢,我们南部非洲在很多方面,和美国都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比如在东南亚,我们完全可以进行更紧密的合作,共同应对某些新势力的挑战——”罗克说的一点也不隐晦,这里的新势力不用问是谁,问就是日本。

  华盛顿海军会议后,日本海军获得了超过法国海军和意大利海军的主力舰总吨位,在“长门”和“陆奥”先后交付之后,日本海军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

  海军的长足进步,刺激日本朝野的野心疯狂膨胀,现在的日本,已经把整个太平洋都看成自家的自留地,在英国势力逐渐萎缩的当下,美国在太平洋地区,正在面对日本的强力挑战。

  东南亚也一样,南部非洲得到樟宜海军基地后,印度洋舰队堂而皇之的出现在马六甲海峡,现在东南亚就是一团乱麻,各国势力混杂,英国、美国、法国、日本、葡萄牙、东印度,现在又加上南部非洲,热闹的就跟马六甲海峡一样。

  “是的勋爵,这方面我们确实可以进行更紧密的合作,我已经召回伦纳德·伍德将军,并且任命麦克阿瑟将军担任新任美国驻菲总督,你们在世界大战期间就有过不错的合作,相信一定能更好的维护美国和南部非洲在东南亚的利益。”卡尔文·柯立芝出人意料,他貌似是不知道罗克和麦克阿瑟之间的关系。

  严格说起来,罗克和麦克阿瑟之间并没有大国多少交道,世界大战期间美国远征军并不受罗克管辖,最多也就点头之交。

  不过麦克阿瑟的关系之硬,还是让罗克感到惊讶,美国和南部非洲在东南亚的摩擦,麦克阿瑟要负很大责任,这样都能不退反进,罗克也只能感叹这很美国。

第1429章 非战公约

  美国名义上以公平公正标榜,实际上也是家族政治,所谓四大家族分别是:亚当斯家族、罗斯福家族、肯尼迪家族和布什家族。

  麦克阿瑟出身名门,他父亲老麦克阿瑟是美西战争时期的名将,曾担任驻菲律宾总督,一战前后好几任美国陆军参谋长都是老麦克阿瑟的门生,所以麦克阿瑟才能屹立不倒。

  罗克对美国的情况很清楚,对麦克阿瑟的背景也很了解,这并不是美国特色,全世界都一样。

  转天,罗克和卡尔文·柯立芝乘坐同一辆火车抵达华盛顿,正式开始对美国的访问。

  在火车上,罗克和卡尔文·柯立芝聊起“道威斯计划”的执行情况。

  “我们需要一个相对强大的德国平衡欧洲大陆,这一点我的态度和首相斯坦利·鲍德温阁下是一致的,一个弱小的德国不利于世界和平,在欧洲问题上南部非洲和美国页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再一次重演,我们的世界承担不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伤害。”卡尔文·柯立芝的理想是好的,只可惜有点盲目乐观。

  “当然,我们都不想看到世界大战再次爆发,不过矛盾并没有彻底解决,仇恨依然存在,德国重新崛起之后,战争的阴影将再次笼罩世界。”罗克担心的不仅仅是英德、法德之间的矛盾,还有俄罗斯和欧洲的矛盾。

  联合干涉失败后,俄罗斯人正厉兵秣马卧薪尝胆,就算同盟国和协约国没有形成,俄罗斯和欧洲之间也会爆发战争。

  “是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只有一个,那就是门户开放和利益均沾,德国之所以挑起世界大战,根本目的也是为德国商品寻找更广阔的市场,这方面美国和南部非洲的利益也是一致的,我们都有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需要广阔而繁荣的市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打破就有格局,迎来一个自由、平等、公正的新世界——”卡尔文·柯立芝卖力推销,他说对了一部分,南部非洲也希望拥有更广阔的市场,但是罗克可不想开放英联邦。

  1899年,美国政府正式提出门户开放和贸易机会均等。

  表面上看,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是针对清国,实际上美国更重视贸易机会均等,目的和德国一样,也是为了打破英法确立的殖民地体系。

  莽撞的德国人选择了战争这种方式,美国人就比较聪明,威廉二世不知不觉中成为美国的代理人,只可惜美国并没有抓住机会,反而成全了南部非洲。

  美国在世界大战中就是两边下注,直到德国败相毕露才加入战争,红果果的摘果子。

  当时的欧洲还没有被彻底打残,有拒绝美国的底气,美国人的阴谋才没有得逞。

  “当然,门户开放也是我们南部非洲希望的,不过在那之前,我们还有一些问题没有解决,需要更多的时间寻找更适合的方式。”南部非洲现在是既得利益者,不可能同意美国的门户开放。

  全世界最大的单一市场在亚洲,最大的经济体却是英联邦,虽然美国的商品也可以进入英联邦市场,但是要缴纳更多的关税,美国商品的竞争力原本就不如南部非洲,加上运费和关税,成本居高不下,华尔街的大亨们也撑不住。

  罗克的态度就很明确了,美国人想得美,南部非洲也不傻,门户开放可以,美国和南部非洲可以联手敦促欧洲国家放开国内市场,英联邦就算了,那是南部非洲的自留地,美国人不能碰。

  “我们已经开放了拉美,你们也应该开放非洲——”卡尔文·柯立芝不满罗克的油盐不进。

  “非洲一直是开放的,随时欢迎美国资本的进入——当然我这话只代表我个人的意见。”罗克确实是油盐不进,非洲可不是南部非洲说了算,法国在非洲也有庞大的殖民地,英法联手,基本上就是个水泼不进的局面。

  至于拉丁美洲,那也不是美国开放的,南部非洲资本挥舞着现金支票杀入拉美,随便哪个国家都不会拒绝。

  对于拉丁美洲,南部非洲企业只是购买资源,并没有倾销商品。

  这也是为了不过分刺激美国人,美国人一向把美洲视为自己的自留地,实际上受美国影响最大的只有墨西哥,南美也是欧洲的传统势力范围,美国人在南美的优势并不大。

  罗克和卡尔文·柯立芝并没有在火车上达成任何共识,分歧太大,不是三两句话可以解决的。

  就在罗克和卡尔文·柯立芝前往华盛顿的时候,提前来到美国的杨·史沫资,已经和美国国务卿弗兰克·凯洛格进行前期接触。

  罗克和卡尔文·柯立芝是高屋建瓴,不会谈南部非洲和美国的具体合作细节,这些事是由杨·史沫资和弗兰克·凯洛格再谈。

  在英国的时候,为表彰杨·史沫资对“英联邦”这个概念的贡献,乔治五世向杨·史沫资颁发了嘉德勋章。

  和弗兰克·凯洛格见面的时候,杨·史沫资又有惊人之举,他向弗兰克·凯洛格提出了关于《非战公约》的构想。

  在法国的时候,处于对欧洲和平的关心,杨·史沫资就和法国外长白里安提起过《非战公约》,得到了白里安的强烈共鸣。

  巴黎和会之后,形成了以《凡尔赛合约》为主的凡尔赛体系。

  华盛顿海军会议之后,海军假日时代到来,又形成了以《四国条约》和《九国公约》之内的华盛顿体系。

  这些体系都是对旧有格局的修修补补,并不能为世界带来真正的和平。

  杨·史沫资提议的《非战公约》,核心是:缔约各国谴责用战争解决国际争端,并废弃以战争作为在其相互关系中实施国家政策的工具;缔约国之间的一切争端或冲突,不论性质和起因如何,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解决;任何签字国如用战争手段谋求利益,即不得享受公约给予的益处。

  说人话就是大家商量好都不打架,有问题可以坐下来用谈判的方式和平解决,谁敢先动手,所有缔约国就不跟他打交道。

  这个时候提出《和平公约》,正中法国人下怀,法国人刚在马达加斯加的问题上被搞得灰头土脸,有了《非战公约》,法国至少可以落个“爱好和平”的好名声。

  从这一点上也能看出,罗克看人的眼光没错,杨·史沫资确实是最佳外相人选。

  “可以,但是美国要保证美国在美洲的利益——”弗兰克·凯洛格部分同意杨·史沫资的建议。

  美国在美洲的利益,其实就是詹姆斯·门罗在1823年发表的门罗主义。

  门罗主义的核心是强调美国在美洲的利益,即欧洲列强不应再殖民美洲,或涉足美国与墨西哥等美洲国家之主权相关事务。

  而对于欧洲各国之间的争端,或各国与其美洲殖民地之间的战事,美国保持中立。

  不过战争如果发生在美洲,美国会视为敌意行为。

  “当然,我们南部非洲也要保证某些地区的幸福和完整。”杨·史沫资也针锋相对。

  美国有美国的利益要维护,南部非洲也有自家的自留地。

  这里的自留地就是南部非洲联盟了,美国把美洲当成是自家的后花园,那么南部非洲联盟也是南部非洲的核心利益所在,对南部非洲的和平和安全具有特殊和重大利益关系,因而保卫这些区域不受攻击,必须视为一种自卫措施。

  法国也同样有自己的诉求,要求保留在法国盟国遭受攻击时给予支持的权利。

  说白了就是法国不会主动发起战争,但是当法国的盟国遭受侵略的时候,法国必须参战。

  “可以!”弗兰克·凯洛格和杨·史沫资一拍即合。

  弗兰克·凯洛格是美国著名律师,曾经担任过地方检查官、全美律师协会会长,联邦参议员,驻英大使,以及国际联盟常设法庭法官。

  美国虽然没有加入国际联盟,但是却加入了国际联盟下属的常设法庭,这充分证明美国对国际事务的野心,以及对国联被英法控制的不甘心。

  这一时期的美国,在国际事务上多少还有点顾忌,遮遮掩掩不敢太放肆。

  再过几年就不好说了,美国人的野心总会膨胀到无法遏制的地步。

  在《非战公约》这个问题上达成一致,谈判逐渐深入,这时候弗兰克·凯洛格提出一个出人意料的问题,要求南部非洲联邦政府公开有关南美资源方面的资料,和美国政府共享。

  世界大战刚结束,南部非洲的一些企业就开始对南美的资源进行勘探,同时购买了大量资产,哪怕暂时没有能力开发,最起码也不让别人开发。

  这时候美国的一些企业才发现,他们在南美的开发上已经落后于南部非洲,比如铁四角——

  美国企业甚至不知道铁四角的铁矿储量到底有多少,这就让美国人无法接受。

  恐怕知道了更无法接受。

第1430章 总理的行李被扔在停车场

  弗兰克·凯洛格对《非战公约》的热衷程度远超杨·史沫资想象,一定程度上《非战公约》的意义和《凡尔赛合约》是重合的,都是试图用谈判取代战争,去解决国家之间的纷争。

  美国并没有加入国际联盟,这就导致美国在国际事务上的话语权严重不足,这肯定不是美国想要的,杨·史沫资这个时候提出《非战公约》,正中美国人下怀。

  其实对于英法控制下的国际联盟,罗克也非常不满,在战后恢复中,国际联盟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小亚细亚半岛到现在还乱成一团,国际联盟也并没有成功制止法国对马达加斯加发起的战争,杨·史沫资提出《非战公约》,也是试图换一种方式,看看南部非洲能不能对国际事务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说白了就是南部非洲联合美国,正在试图取代英法对世界的主导地位。

  罗克和卡尔文·柯立芝还没有回到华盛顿,弗兰克·凯洛格就分别向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亚、爱尔兰、新西兰、印度等国发出邀请,希望过多的国家加入《非战公约》,并且希望形成一个基于《非战公约》的联盟。

  这里又能看出美国的不安好心,邀请加拿大、澳大利亚、爱尔兰、新西兰也就算了,毕竟这几个在刚刚宣布的《贝尔福宣言》中都是英联邦自治领,邀请印度是什么意思?印度可是英国殖民地,根本没有作为一个独立国家在《非战公约》上签字的权利。

  要是按照美国人的逻辑,那么菲律宾也有权利在《非战公约》上签字,这恐怕是美国人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的。

  说白了还是双标。

  对于美国和南部非洲的联合邀请,各国还是非常重视的,罗克和卡尔文·柯立芝返回华盛顿的当天,威廉·金乘坐飞机几乎同时抵达,美国和加拿大确实是近。

  还是落樱湖畔的半岛,威廉·金抵达华盛顿的第一时间就来找罗克。

  “《非战公约》是杨·史沫资部长主动提出的?”威廉·金并不惊讶,他对南部非洲迟早会取代大英帝国的地位早有心理准备,只是没想到南部非洲居然这么急迫。

  或者说,没想到杨·史沫资居然这么急迫。

  这也不能怪杨·史沫资,如果现在是维多利亚时代,那么杨·史沫资会对大英帝国忠心耿耿,可惜大英帝国已经辉煌不在,杨·史沫资就算再忠诚,也最多就是个“裱糊匠”,不可能成为“铁血宰相”。

  能成为“铁血宰相”的人是罗克,可惜罗克对大英帝国的忠诚更有限。

  “对,《凡尔赛合约》的效力正在失去,我们不能任由战争的阴影重新笼罩全世界。”罗克本人也很矛盾,他不希望看到二战爆发,但是更希望打破现有的世界格局。

  如果第二次世界大战不爆发,那么想要打破现有的世界格局还不知道要等多少年,没准罗克都等不到那一天。

  可是世界大战的破坏力在哪儿摆着呢,上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尚且历历在目,随着科技的发展,下一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带来的破坏会更严重。

  这也是很多时候罗克言行不一的根本原因,看到人们在战火和饥饿中挣扎,罗克会发自内心的痛恨战争。

  可是看到殖民地那些残暴的殖民者和麻木不仁的当地土著,罗克又希望再来一次世界大战,彻底打破殖民体系。

  “《非战公约》恐怕也不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威廉·金不抱太大希望,野心这东西,不是一纸合约可以限制的。

  “至少我们可以延缓最终决战时刻的到来,就像现在的海军假日时代一样。”罗克也承认《非战公约》意义不大,可是总不能什么都不做。

  虽然《华盛顿海军条约》和《凡尔赛合约》一样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作用还是有的,英美日在建造了BIG 7之后,就停止了建造超级战列舰,各国也总算能喘口气恢复民生。

  只可惜现在的“海军假日时代”,是为了未来更残酷的竞争做准备,《华盛顿海军条约》是有时限的,等到各国恢复实力,恐怕会不约而同撕毁《华盛顿海军条约》,到时候世纪初的军备竞赛还会重演。

  “不能对《非战公约》抱有太大希望。”威廉·金担心南部非洲会自废武功,那样加拿大的安全会第一个受影响。

  英国执行全球战略收缩之后,南部非洲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大英帝国武力不足,在刚刚结束的帝国会议上,威廉·金已经承诺会大幅裁军,用一部分军费支付南部非洲在哈利法克斯的驻军费用,这对南部非洲和加拿大来说是双赢。

  澳大利亚连加拿大都不如,世界大战后澳大利亚就将50万澳新军团全部就地解散,战争部在澳大利亚成了一个象征性部门,全国兵力加起来只剩四个营,加起来不到3000人。

  “放心吧,无论如何,南部非洲不会缩减在哈利法克斯的驻军,我已经下令海军陆战队向哈利法克斯增兵一个旅,绝对保证加拿大的安全。”罗克肯定不会学英国战略收缩,撤出哈利法克斯容易,再想回来就难了。

  另一个时空,也正是因为英国的战略收缩,美国趁机攻城略地,填补大英帝国战略收缩后导致的权力真空。

  南部非洲更激进,在大西洋和印度洋频频出手,接手哈利法克斯和樟宜海军基地之后,南部非洲的势力范围正在不断扩大。

  “那太棒了,国会已经通过《裁军法案》,未来加拿大最多保留两个旅,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发展民生上。”威廉·金总算放心了点,相对于加拿大99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来说,两个旅的作用跟没有差不多。

上一篇:将军好凶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