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南非当警察 第566章

作者:鲇鱼头

  “美国海军的‘兰利’号航空母舰已经服役。”班布里奇·科尔比简直愤怒,那么大一艘船就停在纽约,英国代表团到纽约的时候难道看不见?

  “兰利”号航空母舰原本是美国海军的“木星”号运煤船。

  日德兰海战中,航空母舰的作用受到各国广泛关注,美国从南部非洲订购航空母舰的同时,决定将“木星”号改装为航空母舰用于实验。

  “木星”号虽然只有5500吨,但其较深的船舱却有利于建造机库。

  诺福克海军船厂承担了改造任务,改装完毕之后的“木星”号被重命名为“兰利”号,编号CV-1,标准排水量11050吨,满载排水量14700吨,最大航速15节,其上铺设有长165.3米、宽19.8米的全通式飞行甲板,载机34架。

  “航空母舰的总吨位可以参考主力舰吨位,比例依然是5∶5∶3∶1.75∶1.75,计算下来美国和英国可以建造总吨位不超过135000吨的航空母舰,日本为81000吨,法国和意大利一样的60000吨。”班布里奇·科尔比抛出方案,跟主力舰一样毫无新意。

  “不行,大英帝国在主力舰上已经做出巨大让步,在航空母舰上,大英帝国必须拥有更多吨位。”罗克强烈反对,13.5万吨真不够,英国现在也充分认识到航空母舰的作用,已经装备的两艘航空母舰,在加上准备建造了两艘,吨位就已经超过十万吨。

  南部非洲还想装备航空母舰呢,就算鲸湾舰队和爱德华舰队各一艘,13.5万吨也不够用。

  “那就参照主力舰吨位放大,13.5万吨不够那就15万,15万不够就20万。”班布里奇·科尔比不意外,罗克的态度也在班布里奇·科尔比的预料之后。

  南部非洲不重视主力舰众所周知,所以罗克在主力舰上不争不抢。

  南部非洲真正重视的是航空母舰,全世界第一艘航空母舰就出现在南部非洲,南部非洲的舰载机技术独步天下,美国都要从南部非洲购买舰载机进行研究。

  “这样的话,我们在这里开会还有什么意义?大家都回去造军舰好了,想造多少造多少。”加藤友三郎咬牙切齿,美国和南部非洲都是不差钱,南部非洲不造主力舰是因为不想造,真相造也不是造不起。

  日本则是真的造不起,一个八八舰队就已经吸干了日本在世界大战期间的所有收获,再加上航空母舰——

  估计天皇本皇都得去卖血。

  “六万吨确实少了点,十万吨差不多——”阿尔贝·萨劳跟罗克杠上了,法国也从南部非洲订购了一艘航空母舰,后期不排除自己建造的可能性,六万吨其实不少,符合法国的海军实力。

  真给法国十万吨,法国也用不完。

  “那就16万吨。”罗克同意班布里奇·科尔比的建议,16万吨英国肯定用不完,可以分一些给南部非洲。

  罗克的要求也不高,英国现在两艘航空母舰,加起来五万吨,再给英国三万吨,足够英国再建一艘。

  这样南部非洲就能拥有八万吨的份额,两万吨级的“德兰士瓦”级航空母舰可以建四艘,鲸湾舰队和爱德华舰队各两艘。

  妥了!

第1162章 亏心

  和主力舰吨位造成的巨大争议相比,各国关于航空母舰的吨位数量很快达成一致,英国和美国的总吨位都是16万,日本是9.6万吨,法国和意大利各7万吨,原则上新建航空母舰标准排水量不得超过2.7万吨,并且不准安装8英寸(203毫米)以上火炮。

  和另一个时空相比,除了航空母舰的总吨位多一些之外,华盛顿海军会议并没有取得显著成果,会议最后形成的《海军条约》,和巴黎和会后形成的《凡尔赛合约》差不多,有效期只有15年。

  无论如何,《华盛顿海军条约》为各国海军争取了一段时间的和平期,各国再此期间也终于能喘口气,把更多的精力用在恢复国计民生上,剑拔弩张的国际气氛顿时为止缓和。

  “《凡尔赛合约》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和平,《华盛顿海军条约》也一样,等着瞧吧,15年之后,军备竞赛的规模会比现在更大,波及范围更广。”欧文的评价还是挺客观的,美国雄心勃勃,日本蠢蠢欲动,英国老而弥坚,法国和意大利不甘心就此沉沦,还有的打。

  这时候英国代表团已经在返回英国的路上,此行成果丰硕,不仅达成了《海军条约》,美、英、日、法四国还签订了《关于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条约》,通称《四国条约》;最后还签订了《九国公约》,各国在太平洋地区的争议暂时告一段落。

  《四国条约》的有效期为10年,条约规定:四国“互相尊重它们在太平洋区域内岛屿属地和岛屿领地的权利”,“缔约国之间发生有关太平洋某一问题的争端”而未能通过外交途径获得满意解决时,应召开缔约国会议解决。缔约国在太平洋区域的权利遭受任何国家威胁时,缔约各国应全面进行协商,以便“联合地或单独地采取最有效的措施”应付局势。

  《条约》还规定:“1911年7月13日英国和日本在伦敦缔结的协定应予终止。”

  英日同盟就此终结。

  “《海军条约》还是有好处的,至少在一段时间内保障世界和平,15年以后的事,谁能说得准呢——”罗克心情不错,《海军条约》签订后的这段时间有一个专用名词叫“海军假日”,这个“假日”当然不是度假的意思,而是指各国海军从盲目追究吨位和火炮口径,开始向技术和威力方面倾斜。

  说到技术,英国在海军方面的技术储备还是挺不错的,毕竟是领先全世界数百年的“日不落”帝国,英国一旦发力,美国先不说,最起码日本还是不够看。

  有些事,罗克没办法跟欧文明说。

  如果再来一次世界大战,皇家海军实际上因为缺少对手,并不能发挥太大作用,反而是要为东印度提供保护的南部非洲海军,即将面对日本的强力挑战。

  罗克现在的态度很明确,《海军会议》只规定了各国主力舰总吨位,对于辅助舰艇并没有明确规定。

  这就给了罗克钻空子的机会,南部非洲不装备主力舰,但是可以装备大量的驱逐舰、轻重巡洋舰,一样能代替主力舰的作用。

  至于航空母舰,南部非洲未来会生产大量的远洋运输船,如果有需要,这些运输船就可以很轻松的改装成航空母舰,不说每一艘都搭载一两百架战斗机,哪怕只能搭载五六十架,蚂蚁多了也能咬死象。

  让罗克欣慰的是,日本国力虽然有所增强,但是日本海军将领的思维僵化,顽固守旧,依然不重视新技术新武器的发现,盲目追究一战之前的“口径即正义”,继续在巨舰大炮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别看现在的战列舰动辄三四万吨个个都是巨无霸,跟日本未来要建造的“大和”、“武藏”相比都是弟弟,“大和”级战列舰的标准排水量64000吨,满载排水量72810吨,是人类历史上有史以来吨位最大的战列舰。

  日本在战列舰上的执着,严重影响到日本的舰队发展,“大和”号战列舰好歹还参与了战争,“武藏”号战列舰则是连敌人的影子都没看到,就被美军的舰载机击沉,成为海军史上最大的悲剧。

  罗克接下来还要为南部非洲海军争取更多利益,16万吨航空母舰英国肯定是用不完的,分给南部非洲一部分,也可以减轻英国政府的压力。

  皇家海军装备总吨位为50万吨的主力舰,实际上压力也不小。

  如果英国政府不堪重负,那么南部非洲也不介意从皇家海军接受个三五艘,为皇家海军减轻一些压力。

  “美国人真奢侈,我刚刚听到一个消息,美国准备把完成度差不多75%的‘华盛顿’号战列舰当做靶舰击沉,这要是能卖给咱们南部非洲海军多好。”小斯多遗憾的,“南达科他”级战列舰标准排水量43,200吨,装备12门50倍径16英寸主炮,比英国最大的“胡德”号战列舰还要大一圈。

  美国建造的六艘“南达科他”级战列舰,除了要被当成靶舰击沉的“华盛顿”号战列舰,其他五艘都要拆毁当做废铁出售。

  美国最大的“废铁”收购商是日本。

  日本海军就是靠着从美国“收破烂”,打造了世界第一流的海军舰队。

  “你去联系美国政府,把那几艘船体买下来,只要承诺改造成民用船,美国政府肯定会同意。”罗克不安好心,凭什么“废铁”都要被日本收走,南部非洲也想“收破烂”。

  千万别小看“收破烂”这个职业,收益只有地铁乞讨可以匹敌,正经上班族跟人家没法比。

  之所以南部非洲以莫桑比克王国和西非的名义购买法国那几艘“诺曼底”级战列舰,没有引起美国、日本的强烈反对,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诺曼底”级战列舰的各种数据,实际上远远落后于主流战列舰,即便是建成,对美国、日本的超级战列舰也不会构成太大威胁。

  “南达科他”级战列舰不一样,除非“南达科他”级战列舰改装成民用船,否则一旦建成,就会对美国和日本的舰队构成巨大威胁,到时候全世界就不止是“BIG 7”,而是“BIG 12”,这是美国和日本绝对无法接受的。

  “我去试试,买两艘拖回来改成游艇,装上几门火炮专门用来炸鱼。”小斯有野心,43200吨的游艇——

  真有钱!

  比小斯更有钱的大概也就美国海军了,实际上美国海军拆毁的军舰不止六艘“南达科塔”级战列舰,按照《海军会议》的规定,美国正在建造的六艘“列克星顿”级战列巡洋舰,除了两艘改装成航空母舰之外,其他四艘也都要拆毁。

  “列克星顿”级战列巡洋舰,标准43,500吨,满载44,638吨,动力系统为180,000马力(注:疑为轴马力)电力传动蒸汽轮机,最大航速35节,可以说是目前全世界跑得最快的军舰。

  这么大的吨位,跑得还这么快,以至于“列克星顿”级战列巡洋舰装备的十门50倍径14英寸主炮都无关紧要,美国政府确实是有魄力,换成英国政府,多半不舍得。

  换成英国政府,根本没实力同时建造这么多战列舰,战列巡洋舰,也就美国人这么财大气粗。

  “你可以试试看,要是改装成游艇的话,你还要专门修建一个可以停靠的港口。”欧文哈哈大笑,四万多吨的战列舰,吃水深度差不多要十米左右,一般的港口还真进不去。

  “没关系,我允许你可以停靠在爱德华军港。”罗克也挺像看看,如果“南达科他”级战列舰被改装成游艇,到时候美国人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呵呵,不用,我自己有港口——”小斯不给罗克和欧文嘲笑他的机会,别忘了小斯可是南部非洲首富,整个罗德西亚都是南非公司的。

  罗克这时候才想起来,当初尼亚萨兰和罗德西亚瓜分葡属东非的时候,罗克是把贝拉和索拉法都划给了罗德西亚。

  贝拉和索拉法都是天然良港,可以停靠“南达科他”级战列舰这样的庞大战舰。

  相对来说,爱德华港则是那些非洲裔工人一锹一锹在赞比西河口挖出来的。

  不过现在爱德华港的规模已经远超贝拉和索拉法,作为南部非洲在印度洋周边最大的港口,爱德华港到现在依然没有停止建设,不管是从城市规模,还是从人口和经济实力上来说,在尼亚萨兰都仅次于洛城。

  这一路风平浪静,等英国代表团抵达伦敦的时候,已经是11月22号。

  11月的伦敦,依然是大雾弥漫云蒸雾绕,污染程度和前些年相比更加严重。

  罗克也是无语,乔治五世和国会议员们也知道伦敦的污染很严重,不过他们到了冬天都待在乡下的别墅里,不会受到雾霾的侵扰,所以也就放任不管,导致情况越来越糟。

  这要是在南部非洲,别人不说,伦敦市长肯定是要问责的。

  每年冬天,伦敦都要因为空气污染死亡成百上千人,最严重的时候一年好几千,就这还世界文明中心呢,亏心不?

第1163章 想得美

  对于伦敦的雾霾,小斯和欧文早已习以为常。

  雾霾是不可能杀人的,那些死去的人都是因为其他原因正常身故,不是因为雾霾,自然也就没有治理雾霾的必要。

  既然无法解决问题,那问题就不存在,这跟直接解决提出问题的人有异曲同工之妙。

  其实伦敦别说每年死几千,死几万也跟罗克没关系。

  所以罗克下了船就坐车直奔郊区庄园,在市区没有任何停留。

  还好,肆虐全球数年的美国大流感终于消失,这病来的奇怪,消失的也很奇怪,怪不得后来很多人认为病毒会自动消失,多半根源都在这儿。

  当然也可能是推卸责任。

  作为尼亚萨兰侯爵,罗克在伦敦郊区也有庄园。

  世界大战期间,罗克趁机低价收购了很多资产,这个庄园以前属于某个商人,罗克买下这个庄园后,庄园的名字也随即被改为洛克庄园。

  洛克庄园的占地面积接近450英亩,中心位置的城堡有六百多个房间,一队保护伞公司的职业雇佣兵长期驻扎在这里,负责整个庄园的安全。

  罗克抵达伦敦的当天晚上,英国财政大臣斯坦利·鲍德温来访。

  “洛克,政府财政已经不堪重负,我们之前达成的协议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以后每年支付的利息或许要从5500万英镑,减少的4200万英镑。”财政大臣来访,一开口肯定是为了钱。

  英国在世界大战期间从南部非洲的借款以及欠款,加起来好总额超过四十亿英镑,每年5500万的利息真不多。

  南部非洲去年的国防预算,恰好是5500万。

  “部长,这事儿您应该去找卡佩夫人,找我没用。”罗克不接茬,南部非洲和英国政府商定的还款协议很复杂,不是说少就能少的。

  “为什么没用,你刚刚为海军争取到五十万吨的主力舰总吨位,海军马上提出要建造纳尔逊级战列舰,减少的这1300万,被海军拿走去造船了。”斯坦利·鲍德温早年经商,子承父业当选议员,从此步入政坛。

  世界大战期间,斯坦利·鲍德温担任安德鲁·博纳·劳的国会私人秘书,之后担任财政部长财政秘书。

  担任财政部长财政秘书期间,斯坦利·鲍德温致力鼓励富裕的人自愿捐钱给国家,好让英国在大战后有能力偿还战债,期间,他曾以“FST”(财政部财务秘书)的名义,在《泰晤士报》撰文,他本人也以身作则,捐出自己财产的五分之一,以帮助英国度过难关。

  安德鲁·博纳·劳担任英国首相后,斯坦利·鲍德温被任命为财政大臣,负责和南部非洲的还款谈判。

  罗克在华盛顿参加华盛顿会议期间,安德鲁·博纳·劳健康恶化,被检查出罹患喉癌,声音微弱到几乎听不见。

  现在安德鲁·博纳·劳已经决定辞去首相职务,有可能接任首相职务的人选有两个,其中一个就是斯坦利·鲍德温,另一个是刚刚担任英国外相的寇松。

  对,就是那个曾经在担任印度总督期间,和担任驻印军队总司令的基钦钠闹得很不愉快的那个寇松。

  这么算起来的话,罗克作为基钦钠的嫡系,跟寇松也有仇。

  所以罗克在首相人选上,也是天然有立场的。

  “纳尔逊级战列舰的数据怎么样?”罗克还真不知道纳尔逊级战列舰的具体数据。

  英国现在的主力舰总吨位已经超过《华盛顿海军条约》规定的52.5万吨,皇家海军要造的纳尔逊级战列舰,吨位肯定超过三万吨,而且也不止只造一艘,这样的话,皇家海军的主力舰总吨位就将远远超出《华盛顿海军条约》的规定。

  “标准排水量36000吨,满载排水量43140吨,45000马力,三座三联装16英寸主炮——皇家海军要建两艘。”斯坦利·鲍德温如数家珍,数据确实是强大,只要资金到位,再强大点,皇家造船厂也能造出来。

  罗克头大,《华盛顿海军条约》规定,自《华盛顿海军条约》签订之日起,各国新造主力舰标准排水量原则上不能超过35000吨,纳尔逊级战列舰的数据明显超标。

  当然这不是问题,没有人在乎这些细枝末节,《华盛顿海军条约》还规定各国新造辅助舰艇,标准排水量不得超过一万吨,主炮口径不得超过8英寸。

  然后就出现了一大堆9500吨左右,主炮6英寸的奇葩战舰。

  这些军舰原本的设计方案,都足够承载8英寸,或者是9英寸主炮,《华盛顿海军条约》到期后,于是纷纷换装。

  “总吨位怎么办?”罗克现在还不知道英国海军的计划。

  “52.5万吨太少了,这样的话,我们至少要拆除20艘战列舰,才能把主力舰总吨位控制在52.5万吨之内——等两艘纳尔逊级战列舰建成后,还要拆毁至少四艘战列舰,才能给纳尔逊级战列舰腾出吨位。”斯坦利·鲍德温也头大,军备竞赛的时候拼命造无畏舰,现在要全部拆毁,这花的可都是纳税人辛辛苦苦挣得血汗钱。

  英国即将拆毁的战列舰,很多都才刚刚服役没几年。

  比如即将要拆毁的“阿金库尔”号战列舰1914年才建成,该舰是历史上拥有最多主炮塔的战列舰,满载排水量30860吨,原本属于奥斯曼帝国,世界大战爆发后被英国政府没收。

  这些刚刚服役没几年的强大战列舰,因为《华盛顿海军条约》就要统统被拆毁,实在是败家啊。

  按照《华盛顿海军条约》的要求,“阿金库尔”号战列舰和其他20艘战列舰一起,即将面对被拆毁的命运,舰上的1120名皇家海军成员面临失业风险,表现优秀的还有机会留在皇家海军,到其他战舰上继续服役,表现较差的那些肯定要退役了,这一次,皇家海军估计要大出血。

  不过这对南部非洲来说是好事,南部非洲即将得到四艘“诺曼底”级战列舰,但是南部非洲海军严重缺少人才。

  “即便拆毁20艘战列舰之后,皇家海军依然保留22艘战列舰,其中21艘前日德兰型,一艘后日德兰型,这对于英国政府来说同样是巨大负担。”斯坦利·鲍德温的话好像意有所指。

  罗克不说话,认真分析斯坦利·鲍德温的态度。

  22艘战列舰,对于英国政府来说确实是负担。

  听斯坦利·鲍德温的意思,好像是想把一部分战列舰布置到南部非洲,这样一来南部非洲就要负责相关费用,英国政府的财政压力会相应减轻。

  这个问题想都不用想,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政府撤走了南部非洲的所有驻军和舰队,前往法国参战。

  这些部队和舰队离开南部非洲容易,再想回来不可能,南部非洲已经有自己的海军,不需要皇家海军协助防守。

  当然如果英国政府是想把战列舰送给南部非洲,那罗克说不得就笑纳了,虽然罗克不想造战列舰,但是英国装备的那些战列舰还是很香的。

  话说跟英国装备的战列舰一比,罗克从法国弄来的那几艘“诺曼底”级战列舰简直就是渣渣。

  不过大改之后的“诺曼底”级战列舰还是挺不错的,大改之前,“诺曼底”是战列舰。

  大改后,“诺曼底”已经成为标准的战列巡洋舰,作用不同,价值自然也就不同。

  用步兵兵种衡量,战列舰就是重甲骑兵,速度快不快不重要,血厚能抗防御高才是核心。

上一篇:将军好凶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