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南非当警察 第386章

作者:鲇鱼头

  温斯顿从椅子上气哼哼的站起来,一支手插着腰用凶狠的眼神看罗克。

  罗克不怕,半躺在椅子上洋洋得意还晃着二郎腿,求人就要有求人的态度,温斯顿之前找过基钦纳,希望能得到本土刚刚训练完毕的新兵,但是基钦钠不同意。

  基钦钠不仅仅是不同意在达达尼尔海峡开辟第二战场,也不同意往比利时投入更多兵力,相反基钦纳希望开辟东线战场,从东普鲁士打开局面。

  罗克模模糊糊能够感觉到,基钦纳是希望德国和法国两败俱伤,然后本土训练的军队从东线登陆一锤定音。

  这个想法有点阴暗,但是如果成功,那么世界的走向会和罗克熟知的完全不同。

  “两个师,最少需要两个师。”温斯顿无可奈何,他原本是希望得到四个师的,包括骑兵第三师在内。

  “温斯顿,考虑清楚,一旦攻击达达尼尔海峡失败——”罗克也是很无奈,另一个时空温斯顿正是因为达达尼尔海峡战役的失败被迫辞职,虽然后来的调查表明,达达尼尔海峡战役失败不是温斯顿的原因,但是这场战役也成为温斯顿个人永远无法摆脱的污点。

  达达尼尔海峡战役失败的重要性就在于,打破了英国皇家海军在海上纵横近百年打遍天下无敌手的神话,从此英国海军开始走下坡路,这个严重后果总是需要一个替罪羊。

  “不可能失败,我们的情报表明君士坦丁堡防御空虚,奥斯曼帝国的军队被牵扯在大马士革和俄罗斯方面,我们正好趁虚而入,这是我们最好的机会。”温斯顿现在根本没有考虑过失败,他被诱惑冲昏了头脑。

  “没有什么是绝对的,我们知道君士坦丁堡的重要性,柏林和维也纳同样知道,所以如果是我们占领了君士坦丁堡,那么我们就会成为众矢之的,如果是俄罗斯帝国得到了君士坦丁堡,占领军同样会被围攻,而且我们也别想通过占领君士坦丁堡逼迫奥斯曼帝国投降,奥斯曼帝国已经将首都迁往小亚细亚半岛,小亚细亚半岛才是我们正确的攻击方向。”罗克绝对不会放弃到嘴的肥肉,攻占大马士革,埃及的危机也会同时解除,这个好处温斯顿不会看不到。

  “给我两个师,我就支持南部非洲吞并西南非洲和坦葛尼喀,还有大马士革,只要你能攻下来,就是你的。”温斯顿开条件,这个诱惑是罗克无法拒绝的。

  “两个月后,你会得到两个师——”罗克终于松口,两个月后,大马士革的战斗应该可以结束,到时候罗克就可以从大马士革抽调兵力。

  “成交!”温斯顿心满意足,一次大规模登陆作战,需要很长时间进行准备,两个月时间刚刚好。

  罗克在伦敦待了一个星期,等回到法国的时候,英法联军已经被迫停止新年攻势。

  霞飞和佛伦齐将这一次进攻称为是“新年攻势”,寓意不错,但是结果糟糕,短短一个星期内,英法联军全线伤亡达到十七万人,也就是德国人自身也出现了问题,所以才没能及时反攻,要不然英法联军会遭到更严重的损失。

  英法联军勾心斗角的同时,德国内部也是矛盾重重。

  接替小毛奇的法金汉需要一次重大胜利证明自己才是德国的救世主,新年伊始,德国又有四个军的新兵可以派往前线,在这些部队的使用上,德军内部出现重大分歧。

  战争爆发后,德军在东线进展顺利,东线指挥官兴登堡和他的参谋长鲁登道夫希望法金汉能将更多的部队投入东线,奥匈帝国的总参谋长康拉德也希望德国能向奥匈帝国派出援军,协助奥匈帝国的军队和俄罗斯帝国的军队作战。

  法金汉拒绝了所有要求,他先是拒绝了康拉德的冬季攻势,然后又拒绝向东线派出援军。

  兴登堡和鲁登道夫这时候已经表现出强烈的个性,他俩将第九集团军的三个半师调往奥匈帝国,配合奥匈帝国的部队作战。

  法金汉为此向威廉二世提出抗议,要求将兴登堡和鲁登道夫解职。

  兴登堡和鲁登道夫也向威廉二世抗议,要求更换德军总参谋长。

  赋闲在家的前任总参谋长小毛奇也在兴风作浪,他在首相贝特曼·霍尔韦格的支持下试图东山再起,皇后奥古斯塔·维多利亚和皇太子威廉也不喜欢法金汉。

  重重矛盾之下,威廉二世保留了法金汉总参谋长一职,但是解除了法金汉的战争部长职务。

  这个看似折中的选择其实更糟糕,既损害了法金汉的权威,又没有把其他人安抚好,德军就在这个时候迎来了霞飞和佛伦齐的“新年攻势”,英法联军的进攻迫使德军内部暂时搁置争议,这个结果恐怕连霞飞佛伦齐都没想到。

  “新年攻势”的失败,造成的另一个更严重的后果是法军要把福煦率领的第九集团军抽调到香巴尼加强防御,这也就意味着佛兰德斯只剩下英国远征军独自作战。

  这对于英国远征军来说未尝不是好事,虽然英国远征军内部也是问题重重,但是英法联军并肩作战的时候,指挥系统是非常混乱的,常常英国远征军的阵地旁边就是法国第九集团军的阵地,然后第九集团军的阵地旁边又是南部非洲远征军的阵地,部队之间互不统属,沟通不畅,指挥系统一团乱麻。

  在新年攻势中,英国远征军也损失惨重,在新年攻势中“表现不佳”的南部非洲远征军实力几乎没有受到任何损失,所以第九集团军调走之后的佛兰德斯,南部非洲远征军终于成为佛兰德斯最强大的部队。

第756章 悄悄的进村

  丛林社会永远是实力为王,实力强大才有足够的话语权,以前英法联军不需要征求南部非洲远征军的意见就可以组织新年攻势,法国第九集团军调离佛兰德斯之后,英法联军再想在伊普尔组织新的攻势,就必须先得到罗克的同意。

  要不然就凭佛伦齐手中的那点部队,他什么都做不了。

  罗克回到法国的时候,南部非洲远征军已经开始接手法国第九集团军的阵地。

  英法联军的阵地是环绕着伊普尔形成的半圆形,伊普尔的北侧和东北方向的一部分是比利时军队和英国远征军防守,东南方向和南侧是由南部非洲远征军负责,在法国的六个非洲师,五个负责正面防御,103师和201、301三个师负责德军稍微薄弱的南侧,骑兵第二师和第11师全军的预备队。

  罗克的指挥部设在距离伊普尔只有40公里的敦刻尔克,这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因为“发电机行动”声名大噪,现在还只是一个小镇,罗克把加莱的野战医院搬到敦刻尔克,同时在敦刻尔克修建了野战机场和后勤基地。

  敦刻尔克距离多佛尔也很近。

  “新年攻势中霞飞元帅和佛伦齐元帅多次要求我们派出部队配合英法联军进攻,我们只派出了炮兵部队配合联军进攻,并没有排除其他部队,现在有人认为是因为我们的不配合,才导致新年攻势彻底失败,为炮兵第一师囤积的炮弹在新年攻势中消耗一空,想再次发动进攻最起码要等到半个月以后。”罗克在伦敦的时候,保罗·科克尔是南部非洲远征军的大管家。

  “我们的部队是以防御为主,把东侧阵地的部队调回来充当预备队,把骑兵第二师和第11师派上去防守。”罗克能理解某些人的心情,死伤十几万人却没有任何收获,总是要有人背锅。

  不过想找南部非洲远征军背锅不可能,预备队就是用来填坑的,哪里危险去哪里,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炮兵第二师已经在鲸湾登船,一个星期后抵达法国,我们有必要成立师属炮兵部队,然后将师属炮兵部队集中使用。”保罗·科克尔积极提议,第二师抵达法国之后,南部非洲远征军就将拥有两个炮兵师,装备的还都是英法联军急缺的大口径野战炮,所以霞飞和佛伦齐肯定会眼红。

  为了保证对炮兵部队的指挥权,所以很有必要将炮兵师分拆,然后再集中使用,这样谁都找不到借口。

  “那就分拆,告诉唐璜和魏征,他们的任务是守住阵地,没有命令不许进攻。”罗克严令部队,世界大战还得打好几年呢,现在就要开始挖战壕。

  另一个时空,伊普尔战役前后一共进行了三次,分别是在1914年、1915年,和1917年。

  这一个时空估计不会打的这么惨,但是也要做好长期战斗的准备,完整的防御体系不可或缺。

  稍晚些时候,罗克在伊普尔见到佛伦齐。

  佛伦齐最近和伦敦频繁联系,他希望得到更多的援军,英国远征军在新年攻势中损失惨重,佛伦齐现在手下的部队还没有罗克手下的部队多,他这个英国远征军总司令实在是有点尴尬。

  罗克不想刺激佛伦齐,所以没有佩戴维多利亚十字勋章,不过佛伦齐还是很有风度的向罗克表示了祝贺,毕竟谁都知道想获得英国最高荣誉有多难。

  和获得维多利亚十字勋章难度相当的,大概就只有全世界历史最悠久的嘉德勋章,不过嘉德勋章对于罗克来说同样没多难,只要南部非洲远征军能保持现在的表现,那么嘉德勋章也在向罗克招手。

  “我们在新年攻势中又损失了三万人,战线却没有向前推进,战争部对我们的表现很不满,接下来我们要做点什么,挽回战争部对我们的信任。”佛伦齐很有危机感,他现在的处境,就跟马恩河战役前的霞飞差不多。

  马恩河战役爆发前,法国政府正在讨论是否有必要更换总司令挽回败局,马恩河战役拯救了霞飞,所有的质疑全都消失了,但是经过伊普尔战役和新年攻势,对霞飞的怀疑再次出现。

  佛伦齐也一样,来到法国之后,英国远征军的表现并不出色,马恩河战役中英国远征军鲜有表现机会,伊普尔战役中英国远征军伤亡过半,但是并没有获得想象中的大胜,佛伦齐现在的压力很大,基钦纳正在考虑开辟东线战场,这就充分证明了基钦纳对佛伦齐的失望。

  佛伦齐离开英国前,基钦纳提醒过佛伦齐要注意保存实力。

  这之间虽然发生了一些问题,导致英国远征军不得不和德军硬拼到底,但是一系列的战役表明,佛伦齐并没有完成基钦纳的要求,英国远征军也没有获得应有的荣誉,所以很可能佛伦齐会比霞飞更早被解职。

  “我们现在最好什么都不做,去年年底和今年初的战斗表明,准备不充分的前提下,向德军阵地发起进攻除了增加我们的伤亡之外没有任何作用,我的建议是等——”罗克没有危机感,就算罗克表现的再差,阿德也不会撤销罗克的远征军总司令职务。

  罗克离开南部非洲之后,阿德邀请老元帅霍普金斯重新出山,担任南部非洲本土总司令,不过霍普金斯年纪太大,身体也不太好,不能处理工作,国防部的工作具体是由德里克·多德负责。

  这两个人都不具备取代罗克的能力,马丁更是差得远。

  “等待不能赢得胜利!”佛伦齐着急上火,罗克能感受到佛伦齐内心的焦虑。

  “贸然出击只会损兵折将!”罗克坚持原则,进攻也不是不行,但是要以罗克的方式进行。

  见面不欢而散,为了照顾佛伦齐的心情,罗克还是向佛伦齐承诺,如果发现机会,就会命令部队进攻。

  机会很快就来了。

  一月的佛兰德斯正是隆冬季节,地面早就已经冰冻,去年秋季积累的海水和雨水也变成寒冰,十五号,佛兰德斯出现浓雾,大雾越来越浓,能见度不到十米,罗克在十五号凌晨向骑兵第二师师长唐璜和第11师师长魏征下达攻击命令。

  “炮兵什么时候开始攻击?”魏征还以为罗克要发动一场新年攻势级别的战役。

  “没有炮兵。”罗克的答案让魏征瞠目结舌。

  “没有炮兵怎么进攻?”魏征现在已经堕落了,这个时代的战争,任何一场战斗发起之前,都要进行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火力打击。

  “悄悄的进村,打枪的不要——”罗克是让骑兵第二师和第11师去偷袭德军阵地,浓雾就是最好的保护色。

  “老魏,想想咱们在军演的时候都是怎么干的——”唐璜在保护伞,早就已经习惯了在没有火炮掩护的情况下主动发起进攻。

  魏征恍然大悟。

  这几年南部非洲国防部经常组织军演,保护伞公司的雇佣兵经常被拉出来扮演假想敌,为了赢得胜利,国防部的将军和保护伞的高管无所不用其极,偷袭是家常便饭,夜战司空见惯,要不然南部非洲军人装备了那么多手枪呢,就是为了在贴身肉搏的时候更有效的干掉敌人。

  没谁规定肉搏的时候不能用手枪,日军拼刺刀前也不会先退子弹,而是关掉步枪的保险防止误伤。

  为了增加射程和杀伤力,步枪的子弹都是尖头弹,近距离一发子弹穿透三四个人很正常,手枪则是使用圆头弹,击中目标之后很难造成穿透伤,子弹会停留在目标体内,这样就有效防止了贴身肉搏中的误伤。

  “夏雾晴,冬雾雪,大雾之后很可能就是大雪,我已经命令其他部队同时进攻,在德军反应过来之前尽可能扩大战果,然后在大雪降临之后稳固防守,为了保证战役的突然性,你们的进攻没有火力掩护,这时候就别管什么绅士不绅士了,把敌人干掉就是最好的绅士。”罗克兵行险着,英法联军刚刚在新年攻势中损失惨重,需要时间恢复实力,德军怎么也不会想到南部非洲远征军会在这时候发动进攻。

  《孙子兵法》第一句就是兵者诡道也,奇正相生,相辅相成,英法联军和德军是正面对抗硬打硬拼,南部非洲远征军偶尔偷袭一次也是可以的。

  就在罗克下达作战任务的时候,前线部队已经做好了出击准备。

  南部非洲国防部这些年经常搞一些这个时代的军队根本没有的训练科目,比如夜间紧急集合长途拉练,抵达作战位置之后还要马上投入作战,这些训练科目在这个时代的欧洲军队都是非常陌生的,南部非洲的军队却都已经习以为常。

  第11师的攻击部队是第一旅和第二旅,参与进攻的部队一共一万一千人,这么多部队要在天亮之前做好攻击准备,没有长时间的严格训练根本做不到。

  英法联军如果要组织进攻,单单是动员部队都需要一个星期。

第757章 遭遇战

  11师第2旅洛城第二步兵团也在进攻部队的序列中,作战命令下达半个小时后,上士鲁伊斯和下士韦尔森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

  “不要带背包,会影响到你的行动,把多余的东西全部扔掉,带好你的手枪和工兵铲,贴身肉搏的时候,手枪和工兵铲比刺刀更好用,弹匣要多备几个,不够的话就去找军需官,把保险关好,如果因为走火导致行动失败你就直接自杀算了,把手榴弹挂在胸前,记住我让你扔的时候你再扔,冲锋的时候跟紧我和韦尔森下士,记住教官在训练场上教你的东西,保住你的命,等战斗结束你就是老手了——”鲁伊斯在出发前仔细叮嘱二等兵汤米,汤米明显有点紧张,他一手拎着已经上好了刺刀的步枪,一手拎着工兵铲,手枪就在胸前的枪套里。

  和其他人一样,汤米的身上也披着一个白色的床单,这样会在浓雾中更难被发现,第11师要在凌晨五点半出发,六点之前抵达作战位置,六点准时发动进攻。

  “把这个喝了,喝之前你是南部非洲的,喝了以后特么南部非洲是你的——”下士韦尔森把手中的伏特加递给汤米,汤米二话不说一饮而尽。

  和鲁伊斯、汤米的李·恩菲尔德不同,韦尔森装备的是尼亚萨兰军工集团和勃朗宁联合设计的BAR。

  BAR的全称是“勃朗宁自动步枪”,这是南部非洲国防部确定的第一种单兵自动武器,和通用机枪相比,BAR使用30发弹匣虽然火力有所不足,但是重量仅为6.5公斤,虽然比重量不到4公斤的李·恩菲尔德重不少,但是拥有更猛烈地火力,可靠性也相当不错,不管是任何天气都很少发生故障,所以南部非洲军中装备了大量的BAR,极端情况下可以当做班用火力使用。

  五点半,没有军哨,也没有军鼓,官兵们鱼贯离开战地,向对面的德军阵地前进。

  汤米所在的战斗小组是洛城第二步兵团的先锋,韦尔森小碎步慢慢往前挪走在整个队伍的最前面,鲁伊斯和汤米跟在韦尔森两侧形成保护,步枪的保险虽然没有打开,但是刺刀都已经上好。

  大雾愈发浓重,视线最多只有两三米,两三米之外什么都看不清,韦尔森刚刚离开阵地不久,突然听到对面的浓雾中有动静,可能是有人踩到地上的枯枝,发出枯枝折断的声音。

  然后韦尔森就听到一声刻意压制的呵斥声。

  德语!

  听到这句德语的时候,韦尔森瞬间感觉都发都已经竖起来,一股近似电流的感觉从脊椎骨一直通到后脑勺。

  毕竟是老兵,韦尔森没说话,后背靠了一下鲁伊斯,然后就半跪在地把手中的自动步枪端平,手指就放在保险销上,只要拨一下就能打开。

  鲁伊斯直接放下手中的步枪,掏出手枪的同时反手拽出工兵铲。

  汤米默默掏出一枚手榴弹。

  几乎是突然间,韦尔森面前就出现了一个戴着尖顶头盔,眉毛和胡子上沾满寒霜的德军士兵。

  距离只有两三米,德军士兵大概也没想到会撞上韦尔森,一瞬间瞳孔瞬间放大,长大了嘴巴都来不及嚎叫,直接挺直了刺刀向前突刺。

  呯!

  鲁伊斯抢先开枪,韦尔森打开保险的同时大喊“敌袭”,然后就扣动扳机。

  就在韦尔森开枪的同时,鲁伊斯也接连开枪,目标不是韦尔森对面的士兵,而是面前一片虚无的浓雾。

  汤米手中的手榴弹也终于丢出去,别管能不能炸到人,往对面扔就对了。

  几乎是一瞬间,原本寂静的冬夜突然间枪声大作,爆炸声、嘶喊声、嚎叫声恍若地狱。

  韦尔森打空了自动步枪的弹匣,先掏出防毒面具戴上。

  无烟火药虽然名义上是无烟,实际上发射的时候还是会有硝烟,大雾弥漫的环境里,硝烟不能及时散开,味道能呛死人,韦尔森很清楚的听到前面的浓雾中有人在剧烈咳嗽。

  “冲,冲锋,全力冲锋——”军官们当机立断,和进攻时军官很少参与的非洲师不同,第11师全部是由子弟兵组成,作战的时候军官要跟随部队一起前进。

  韦尔森不说话,更换新弹匣之后没有急着冲锋,向前方连续打空了三个弹匣才猫着腰小碎步往前走,沿途只要看到德军尸体,不管死没死都不忘记补枪。

  这个工作很快就被汤米和鲁伊斯接手,补枪这种事,使用刺刀更方便,子弹要留着对付活着的德军。

  两军之间的阵地,其实也就二三百米远,全力冲刺的话,一分钟就能冲过去。

  战场上肯定不会全力冲刺,前进的地面上铺满了德军士兵的尸体,很多德军士兵还没死,正在痛苦呻吟,意志顽强的德军士兵在身边有人经过的时候会拉响身上的手榴弹,爆炸声此起彼伏,进攻部队同样伤亡惨重。

  抵达德军阵地五十米,已经能隐隐约约看到德军阵地前燃烧的篝火。

  这时候都不用军官提醒,所有的士兵都掏出手榴弹,喊一声一二三同时往前仍,两轮之后才是真正的冲刺。

  同样想偷袭远征军阵地的德军也已经做好了防御准备,马克沁重机枪在正面防御的时候还是很有威力的,第一批冲出浓雾的远征军士兵纷纷被击倒,但是后续的远征军士兵奋不顾身,重机枪马上就遭到手榴弹的密集轰炸,无数拎着工兵铲和手枪的士兵纷纷跳进德军战壕,战斗陷入残酷的肉搏战。

  韦尔森的自动步枪这时候也失去了作用,在打空了最后一个弹匣之后,韦尔森将手中的自动步枪向一个大胡子德军士兵狠狠砸过去——

  大胡子德军士兵不避不让,任由自动步枪砸在身上的同时,挺直了毛瑟步枪向正在拔手枪的韦尔森突刺——

  呯!

  鲁伊斯一枪将大胡子士兵撂倒,汤米嚎叫着将刺刀狠狠捅进大胡子士兵的胸口。

  这时候汤米才理解,为什么教官在形容刺刀捅进身体的时候,会使用“嚯”这个声音。

  人的身体,特别是重要的胸部,外围有胸骨保护。

  刺刀在捅进人体的时候,刀刃会从胸骨上刮过去,这时候就会发出“嚯、嚯”这种声音,而不是“噗、噗、噗”的那种剁猪肉。

  大胡子士兵生命力顽强,临死的时候紧紧抓住汤米的步枪。

  汤米拽了下,根本拽不动。

  “扔掉步枪,掏出你的手枪和工兵铲——”鲁伊斯一脚将大胡子德军士兵的尸体踹倒的同时没忘记提醒汤米。

上一篇:将军好凶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