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南非当警察 第153章

作者:鲇鱼头

  就算摆资格,罗克的资历也不差,别忘了罗克可是第一批随阿德到德兰士瓦上任的官员,而警察局又是约翰内斯堡成立的第一个政府机构,所以整个德兰士瓦,都没几个人比罗克的资格更老。

  “别骄傲,进入大规模生产阶段只是开始,接下来你们还要继续研究发动机,目标就是更小、更强、更可靠,你们还要想办法提高生产力,保证生产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总之你们要做的工作还多着呢。”罗克给鲍比·霍尔特泼冷水,就是要有永不满足的精神,才能取得长足进步。

  “放心吧勋爵,我们的口号就是永不满足。”鲍比·霍尔特还是有冲劲,罗克的订单或许还有感情成分,鲍比·霍尔特希望未来能把摩托车卖到欧洲去。

  这个理想不难实现,德兰士瓦现在也是英国领土,虽然英国政府一度执行单一的殖民地经济体系,但是这一政策现在已经名存实亡,加拿大、澳大利亚的经济都有了长足进步,南部非洲当然也一样,只要摩托车的质量过硬,那么要卖到欧洲去很容易。

  真正制约摩托车发展的不是政策,自由贸易旗帜下,政策不是问题,真正制约摩托车发展的是此时糟糕的交通状况,英国已经是全世界最强大的国家,依然没有做到用公路把本土城市全部连接起来,很多城市内的路面都还没有硬化,其他国家更不用说。

  不过这并不影响罗克对摩托车的热情,能不能把摩托车卖到欧洲先不说,就目前德兰士瓦对摩托车的需求,就足够鲍比·霍尔特扩大生产规模,等摩托车的生产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到时候再开发欧洲市场也不晚,否则罗克就很有可能为他人做嫁衣。

  想想看,鲍比·霍尔特都知道把摩托车买回来研究,欧洲那些正在生产摩托车的企业肯定也会这么做,整个摩托车的市场,必定会经过一个阶段的野蛮生长周期,然后才慢慢稳定下来,罗克希望的是,紫葳镇的摩托车能在这个野蛮生长周期建立更多的技术优势,这样才有资本在未来做大做强。

  “差点忘了,我来介绍,这位是戴勒姆公司的工程师卡尔,你们现在多了一项新任务,我给你弄来了一辆轿车,把这辆轿车也给我拆了。”罗克肯定不会忽略轿车,这同样是一个崭新的空白区域,1900年,全世界所有的汽车企业加起来,也只生产了9504辆汽车,所以这个行业同样是大有可为。

  1903年,美国的福特才刚刚成立,在此之前,很多汽车生产企业还都是家庭手工作坊,德国人尼考罗斯·奥托在这方面做出了极大贡献,他主动放弃了自己的四冲程发动机专利,任何人都可根据需要随意制作。

  所以说,罗克现在开始研究汽车一点也不晚,福特要到1913年才开始实行流水线生产,如果罗克抓住这个机会,未必就不能取代福特在汽车行业中的地位。

  不是未必,几乎是一定。

  “卡尔先生,你好——”鲍比·霍尔特主动和卡尔握手,卡尔的注意力却都在停放在工厂展示大厅内的摩托车上。

  “真不可思议,这是你们做出来的摩托车?”卡尔没想到,南部非洲居然有生产摩托车的能力。

  不,这不是简单的生产,卡尔眼前的摩托车,和卡尔以前见过的任何一辆摩托车都不一样,这已经是颠覆性的重新设计,比单纯的生产更加困难。

  “是的,这就是我们自己生产的摩托车,我们叫它‘小怪兽’,因为更大的怪兽在尼亚萨兰。”鲍比·霍尔特哈哈大笑,“怪兽”是曾经在紫葳镇惊鸿一现的拖拉机。

  “怪兽?”卡尔一头雾水,感觉自己已经和世界脱钩。

  “是的,怪兽,那是一台使用柴油发动机的拖拉机,和小怪兽一样拥有无限潜力,制造那台‘怪兽’的是鲁道夫·狄赛尔先生,你一定听说过这个名字。”鲍比·霍尔特与有荣焉,对于欧洲人来说,南部非洲就是穷乡僻壤,现在穷乡僻壤却拥有了超过欧洲的技术,这确实是让鲍比·霍尔特非常自豪。

  “鲁道夫·狄赛尔先生,我当然听说过,不过我听说他好像已经去世了。”卡尔在比勒陀利亚呆的时间比较长,确实是和世界有着一定程度的脱钩。

  “不不不,并没有,鲁道夫·狄赛尔先生身体很好,他现在在尼亚萨兰,主持对拖拉机的生产和改进。”鲍比·霍尔特马上纠正,鲁道夫·狄赛尔是鲍比·霍尔特心目中的神,鲍比·霍尔特不允许任何人诋毁鲁道夫·狄赛尔。

  因为信息不畅,这个时代的流言还是很恐怖的,很多时候当事人对于流言根本无法澄清,也无法及时回应,鲁道夫·狄赛尔来到尼亚萨兰并没有大肆宣传,所以很多人就认为鲁道夫·狄赛尔已经去世。

  “上帝保佑,这可真是个好消息。”卡尔也不想鲁道夫·狄赛尔出事,鲁道夫·狄赛尔虽然出生在法国巴黎,但是却是德国人。

  “还有更好的消息,鲁道夫·狄赛尔先生研究的柴油机不仅仅要用于拖拉机,未来还会应用在汽车上,或许过不了多长时间,我们就能见到使用了柴油机的汽车。”罗克主动介绍,虽然现在的柴油发动机并不适合用在轿车上,但是用在卡车上却没问题。

  和轿车相比,卡车明显具备更高的实用价值,不管是在民用领域还是在军用领域,卡车都有很广泛的应用前景,和轿车相比,卡车现在是标准的空白,欧洲的那些家庭手工作坊还没有来得及开始对卡车的研究,德国的戴勒姆公司虽然在1896年就已经生产出第一辆卡车,但是因为不具备实用性,所以连戴勒姆都没有对卡车进行进一步研究,如果罗克加大对卡车的投入,那么卡车的前景比轿车更好。

  另一个时空,第一辆使用柴油机为动力的卡车要等到1924年才会出现,生产者就是德国的MAN公司,也就是现在的德国奥格斯堡机器制造厂。

第189章 大行其道

  连未来大名鼎鼎的MAN此时都比手工作坊强不了多少,尼亚萨兰发展柴油汽车真的前景广阔,戴勒姆公司生产的第一辆卡车,也就是在“板车”下面安装了一个蒸汽动力的发动机,根本连卡车的影子都没有,罗克稍微改进一下,就能让卡车具备真正的实用价值,对于英国这样地广人稀的国家来说,卡车的前景简直不要太好。

  “那么,我们还有必要研究汽油发动机吗?”鲍比·霍尔特有点犹豫,罗克送来的这辆汽车,使用的就是汽油发动机,在鲍比·霍尔特看来,既然尼亚萨兰已经拥有柴油发动机,那么就没有必要在汽油发动机上浪费精力。

  “当然有,柴油发动机和汽油发动机不是一码事,最起码在短时间内,柴油发动机无法彻底取代汽油发动机的地位,两者各有优劣,应用领域不同,我们不能抛弃任何一个,要齐头并进。”罗克肯定不会抛弃汽油发动机,和汽油发动机的未来相比,养一个研究团队并没有增加多少特别支出。

  这年头的研究团队和未来不一样,欧洲的那些手工作坊,没准连个研究团队都没有,类似德国奥格斯堡机器制造厂遮掩的企业,在研发上的投入也肯定无法和尼亚萨兰相比,拥有鲁道夫·狄赛尔这样的人才,在柴油发动机方面,尼亚萨兰已经拥有无与伦比的优势,现在的短板就是汽油发动机的研发团队了,这也不是无法弥补,只要罗克舍得花钱,要组建一个世界一流的研发团队并不困难。

  “好吧,我们会把这两汽车拆掉,不过一辆肯定不够,如果可以的话,能再给我们买几辆更好,产品也不要仅限于德国,法国和意大利也在生产汽车,特别是法国,多买几辆法国生产的汽车吧。”鲍比·霍尔特提要求,既然要研究,那肯定就要博采众长,拆一辆汽车肯定不够,鲍比·霍尔特研究摩托车,还给玩坏了好几辆呢。

  “没问题,过几天就会有更多的汽车过来,到时候让你拆个够。”罗克大方,只需要拆几辆汽车就能拥有生产汽车的能力,这个生意太划算了。

  返回约翰内斯堡的时候,罗克带走了两辆鲍比·霍尔特工厂生产出来的“小怪兽”摩托车。

  虽然鲍比·霍尔特坚称,罗克可以直接把摩托车骑回约翰内斯堡,鲍比·霍尔特可以保证路上不会抛锚,但是罗克还是没有冒险。

  不是罗克信不过鲍比·霍尔特,罗克已经注意到,虽然“小怪兽”上使用了减震设施,但是千万不要对这年头的减震设施抱有太大希望,紫葳镇和约翰内斯堡之间的公路还没有修好,罗克不想跟自己的屁股过不去。

  回到警察局,两辆“小怪兽”马上就吸引了所有人都目光。

  鲍比·霍尔特还是挺有商业概念的,和欧洲生产的摩托车不同,“小怪兽”的机器外面有一层包裹完整的外科,鲍比·霍尔特又细心地喷了一层黑色的喷漆,看上去“小怪兽”就棱角分明张牙舞爪,很有工业设计的独特美感。

  “亚亚,去找几个人,到操场上对摩托车进行不间断测试,一直到报废为止。”罗克信不过鲍比·霍尔特提供的数据,总要眼见为实。

  “好的勋爵——哦,什么是不间断测试?”亚亚挺不好意思,这个名词对于亚亚来说太新颖了。

  罗克无奈,又对亚亚仔细解释了一下,然后整整一个下午,摩托车就围着警察局的操场不停地转圈。

  罗克不管测试过程,只要测试结果,把测试的任务交给亚亚,罗克转身去了比勒陀利亚和约翰内斯堡之间的洛克农场。

  洛克农场是德兰士瓦境内面积最大的农场,总面积达到11万英亩,罗克准备在洛克农场内种植中草药,以满足医学院对中草药的研究需求。

  说到种植中草药,以前约翰内斯堡在这方面根本没人会,所以罗克只能裹足不前,现在有了苏冼这样的专业人士,罗克终于可以大展身手,梁鼎新多方收集的药种也终于派上用场。

  “爵爷,约翰内斯堡的气候还是很适合大部分中草药种植的,部分不适合约翰内斯堡种植的中草药,我们也可以从其他地方购买,苏先生已经在想办法,不过具体情况还需要等一段时间才有结果。”巴克知道罗克的心情,但是这种事急不得。

  罗克对中草药的需求确实是很急迫,苏冼来到约翰内斯堡之后,罗克就往洛克农场调来了五百多名工人供苏冼使用,这五百多名工人绝大多数都是非洲人,虽然罗克不提倡使用非洲人,但是现在也不得不承认,非洲人真的是很好用。

  曾经罗克因为对未来的恐惧,极度反感在约翰内斯堡使用非洲工人,以至于罗克名下的洛克金矿和鳄湾水库连一个非洲人都没有。

  现在罗克也开始逐渐面对现实,使用华裔工人,每人每个月至少要支付三镑的薪水,使用非洲人只要一镑就够,罗克自己坚持己见,也不得不考虑股东们的利益,看看亨利,法瓦尔特的水泥厂和钢铁厂使用非洲工人赚的钵满盆满,洛克金矿因为有秘密也就算了,鳄湾水库这样的大工程,只靠华裔工人真的不合算。

  人工费用太贵了!

  所以到了洛克农场,虽然罗克不情愿,但是也不得不大量使用非洲工人。

  说起来,在这方面罗克还是受克里斯蒂安启发。

  在罗克看来,非洲人最大的毛病是懒惰和不思进取,但是随着克里斯蒂安创造性的大量使用非洲裔监工,非洲工人的效率还是不错的,虽然还是比不上华裔工人,但是和布尔人、印度人相比,非洲工人绝对的物美价廉,所以罗克才会在洛克农场使用非洲工人。

  “没关系,不着急,三两年之内,能在约翰内斯堡培养大部分中草药就行,实在无法培养的,就去其他地方购买,总之我要中医在约翰内斯堡发扬光大。”罗克有理想,以前从来没有人如此大规模研究中医、中草药,罗克现在第一个吃螃蟹,看看能搞出来个什么局面。

  其实一直以来,中医和中草药受到的重视都不够,历朝历代的统治者虽然对中医也有过扶持,但是扶持的规模和力度都远远不够,堪称杯水车薪,对于中草药的重视程度也不足,很多医生还需要独自一人进山采药,偶尔有药商种植药材,也只是被经济利益驱动,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罗克现在拿出来几十万亩地用来种植中草药,约翰内斯堡的顶级中医人才虽然只有苏冼一人,不过梁鼎新前前后后已经为约翰内斯堡送来了百余名中医方面的人才,这些人或许技术上不如苏冼,但是对中医肯定不是一无所知,有这些技术人才在,不说约翰内斯堡的中医水平能达到一个多高的程度,至少规模种植中草药是没问题的。

  其实中医的研究也不是多困难,只要舍得花钱,那些传统的中成药,按照流传下来的配方反复试验,总是能找到一个合适的配比。

  至于实验对象嘛——

  南部非洲多得很,这可不是说人啊,而是南部非洲有数量茫茫多的野生动物,这些野生动物能为实验提供足够多的数据。

  “三两年肯定没问题,咱们有足够的土地,有足够的工人,三两年时间,足够培育出数量充足的中草药,到时候如果医学院能跟得上,那就没有问题了。”巴克也有信心,到目前为止,罗克做事还从来没有失败过。

  “人,主要还是人,从现在开始,你就要为医学院选拔合适的学生,现在就把他们送到苏先生身边学习,中医人才的培养有点慢,你还要和苏先生商量一下,怎么样加快这个过程。”罗克担心的还是人,这方面用钱没办法解决。

  其实关于中西医结合,罗克也有过自己的思索,传统中医讲究“望、问、诊、切”,这主要是个经验积累的过程,所以中医才会年龄越大越值钱,就是因为只有见过足够多的病例,才能拥有丰富的经验。

  相对来说西医就简单得多,二十一世纪中医的“望、问、诊、切”,大多数都已经被机器取代,特别是诊断这方面,已经基本上全部被机器取代,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经验的缺失,有经验的医生越来越少,或者说,顶级的医疗资源越来越珍贵,所以机器才会大行其道。

  罗克希望的模式是,尽可能使用机器为医生提供更多的参考,但是在治疗手段上,还是更多要采用传统中医方法。

  相对于中医来说,西医的手段才是太糙,对病人的伤害太大,很多药物的后遗症也太多,这些方面中医拥有西医无法取代的优势,也正是因为培养中医人才更困难,未来西医才有机会大行其道。

第190章 信了罗克的邪

  五百多人一起动手,效果还是出类拔萃,和那些在矿井里工作的非洲人相比,至少洛克农场里的非洲人没有生命危险,而且洛克农场的后勤还算不错,给付薪水也相当及时,所以这个工作还是很不错的,至少农场里的非洲人都挺满意。

  当然这里的不错是看跟哪儿比,跟那些白人经营的金矿相比,洛克农场里的条件确实是不错,但是和洛克金矿相比,洛克农场的待遇就差多了,比如最简单的一道土豆炖牛肉,在洛克金矿,可能就是牛肉炖土豆,而在洛克农场,那就是牛肉汤炖土豆。

  也已经很难得了,至少洛克金矿真的用牛腿骨熬了骨头汤,这方面还是真材实料的。

  “每个营地内有一百名工人,配五名非洲裔或者是华裔监工,和两名华裔技术员,以及五名后勤服务人员,这样的营地在农场里一共有五个,那边两栋独立的房子就是技术员的,一般情况下是他们的家人在负责后勤,这边的仓库里居住的是工人,农场里不仅仅种草药,还要适当种植一些农作物,饲养一些家禽牲畜,我们争取是在两年以内,保证农场的自给自足。”巴克对农场有详细的规划,现在农场还需要购买食物,这肯定不是常态。

  66万亩的农场,耕地数量是非常充足的,种植中草药要使用轮耕技术,也就是一块地种植了中草药之后,三、五年之内都不适合继续种植中草药。

  但是这段时间并不影响其他农作物的种植,小麦玉米大豆什么的,每个营地都有一百名工人,这些工人总不能闲着,农闲时候拔草捉虫,养牛种树什么的,总能找到事做。

  其实洛克农场的模式,就是罗克在尼亚萨兰实行的农庄模式的翻版,只不过尼亚萨兰农庄里的农民是华人,到了约翰内斯堡就成了非洲人。

  这种模式的好处是更有规划,更有利于统筹,但是缺点也很明显,好在罗克不会一直使用这种模式,到了缺点大于优点的时候,罗克也会想办法改进。

  具体到洛克农场,这种模式相对于普通的农场而言,肯定是优势巨大,普通的农场限于人力资源,根本不可能进行规模化种植,除非约翰内斯堡的农场进入机械化时代。

  洛克农场这种模式就很有利于规模化生产,农场想要自给自足其实很容易,一百多人都去种土豆,不需要两、三年,几个月下来,依靠土豆的产量马上就能自给自足,只不过罗克现在根本不在乎维持农场运行的这点钱,放着大有“钱”途的中草药不种而去种土豆,这才是本末倒置。

  “这个营地里的两个技术员一个叫李岩、一个叫马侠,崔岩家原本在京城也是世代行医,他父亲就是崔都,留在紫葳镇准备将来进入医学院,崔岩是崔都的长子,虽然技术不如崔杜,但是也已经有了开馆行医的资格,马侠以前是学徒,来到约翰内斯堡之前还没有出师,没有座管行医的资格,好在辨识药材的本事还不错,所以也当了个技术员——没办法,咱们的人还是少。”巴克稍有尴尬,这就是约翰内斯堡目前的现实,有政策,有资金,但是没人没技术。

  1899年,第二次布尔战争爆发,1902年,第二次布尔战争结束。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1901年,战争结束。

  布尔战争结束后,德兰士瓦和奥兰治就开始进入重建状态,奥兰治的重建虽然缓慢,但是战争总算是彻底结束,普通人的生活不会再受到战争影响。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给清国也造成了巨大破坏,破坏程度不亚于布尔战争给德兰士瓦和奥兰治造成的伤害,和德兰士瓦、奥兰治相比,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结束后,清国北方却迟迟没有进入重建状态,反而因为俄国人和日本人的冲突雪上加霜。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到1904年,也就是明年,俄罗斯和日本之间就将爆发日俄战争,这场战争的主战场就是在清国。

  清国的情况是如此恶劣,导致越来越多的华人对清国彻底失望,继而选择离开清国来到约翰内斯堡。

  李岩和马侠已经接到巴克的通知,就在用于办公的木楼前等待,明显看出李岩是一大家子,马侠却是孤零零一个人,可怜得很。

  “已经着人力资源公司那边去接马侠的家人,过段时间就能来约翰内斯堡团聚。”巴克在罗克耳边轻轻提示。

  罗克还是热情,远远地脸上就堆满笑容。

  李岩和马侠远远的就抱拳躬身施礼。

  关于礼仪,罗克肯定是不会特殊强调,甚至表面上对这方面根本不关注,但是巴克组织了一个这方面的组织,正在对华人的传统礼仪进行整理,也在约翰内斯堡的华人之间进行普及,这种不是官方出面的方式其实更有利于礼仪的推行。

  “各位下午好——”罗克主动打招呼。

  “爵爷下午好——”回答的声音不整齐,但是声音洪亮,把罗克都吓了一跳。

  进入木楼,陈设和一般家庭使用的木楼还是有区别,原本的厨房和客厅打通成了接待区,卧室自然就是办公室,二楼是储藏室和资料室,也有可供员工临时休息的休息室,功能还算齐全。

  落座的时候,罗克肯定是要坐主位的,李岩和马侠就规规矩矩坐罗克对面,态度比紫葳公学的小学生都端正。

  李岩的妻子主动奉茶,不是产自清国和印度的茶,而是产自约翰内斯堡本地。

  罗克都让梁鼎新搜集中草药了,茶树当然也不会忘记,茶叶现在也不是清国特产,英国人早就偷偷把茶树弄到印度,搞出来了不伦不类的印度红茶,也就是英式下午茶的主角。

  约翰内斯堡的茶叶现在产量很低,质量也不够稳定,这都可以理解,正常情况下,茶树三年后才能少量采摘,十年后进入盛产期,约翰内斯堡现在的茶树都是从清国移植的,想要喝到纯粹是约翰内斯堡生产的茶叶,还要再等个几年。

  罗克道了谢,巴克主动寻找话题,气氛慢慢热烈起来。

  “和咱们大清相比,约翰内斯堡的气候确实是迥然不同,咱们清国一到冬天就大雪纷飞,这边几年都不下一次雪,有些药材肯定不能种植,就算种勉强出来,药效和以前的草药肯定也不一样,如果要用,那祖宗传下来的药方就要改良——”提到中草药,李岩就滔滔不绝,能想到改良药方,水平已经很不错了,至少比那些挂羊头卖狗肉的老军医强得多。

  “不过话又说回来,咱们这种种植中草药的方式,只要气候合适,产量肯定就没问题,一次性几亩十几亩的种,种一次就能用很多年——”李岩还不了解规模化种植的概念。

  “咱们种植中草药可不是为了药房的那点用量,你们也看到咱们的农场有多大了,这么多工人,也不会几亩十几亩的种,一次性至少要几十上百亩,我已经让人在清国寻找那些疗效显著的药房,医学院以后的一个重要任务,是用这些药方做成中成药,然后规模化生产对外销售——”罗克描述的这种模式,在李岩看来简直闻所未闻。

  传统中医的行医模式就是医馆,想发展到医院的规模都非常困难,罗克这方面有无与伦比的优势,用行政的力量推动中医的发展,效果李岩根本无法想象。

  “现在的医疗卫生,在全世界都还处于一个刚刚起步的初级阶段,医疗卫生这个行业将来肯定是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医生的社会地位也会越来越高,西医治病的方法还是糙了点,和咱们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没法比,你们将来有机会也要到医学院去进修,在这里当技术员只是暂时的——”罗克还是给画饼,这其实也不是坏事,关键在于画的饼能不能兑现。

  到目前为止,所有罗克画的饼都已经兑现,巴克在这方面深有体会。

  农场里的这些技术员,其实也是权宜之计,现在的约翰内斯堡,马侠这样的学徒都是非常稀少的,让他们当技术员就是浪费,过上一段时间,农场肯定还会调整,类似李岩、马侠这样的人,还是要到医学院去系统学习,技术这方面,隔几天抽时间过来指导一下就行了。

  “好好做,你们也看到了咱们的农场几十万亩地,都用来种药材,就咱们这点人累死也是干不完的活,现在约翰内斯堡周围已经没有了空余的土地,也就咱们这几十万亩地,还有多少只狼盯着呢,你们要是干得好,将来爵爷会拿出一部分土地作为奖励,这可是难得的机会。”巴克也是诱之以利,华人对土地的渴望什么时候都不会衰减,和土地相比,前途、钱财什么的真的不是那么重要。

  和早期来到约翰内斯堡的华人相比,现在的华人想在约翰内斯堡购买农场已经是越来越困难,也就是偏远地区,还有一些农场可以选择,约翰内斯堡近郊已经根本不可能。

  那些信了罗克的“邪”的人,现在基本上都有了恒产,不信的人就惨了,他们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

第191章 呯呯炮

  罗克和巴克醉心于研究中草药的时候,安东和马丁正忙着算计比利时人。

  自从刚果自由邦决定将坦葛尼喀湖割让给“罗德西亚”之后,尼亚萨兰和刚果自由邦的边境地区终于恢复平静。

  和面积达到三万两千九百平方公里的坦葛尼喀湖相比,面积只有5100平方公里的姆韦鲁湖就不那么引人注意。

  姆韦鲁湖同样位于尼亚萨兰和刚果自由邦边境,当初尼亚萨兰和刚果自由邦发生冲突的时候,拉拉率领的祖鲁人一度占领了姆韦鲁湖全境,只可惜最后和刚果自由邦和谈的时候,邓肯并没有主张对姆韦鲁湖的权利,结果现在按照国际惯例,姆韦鲁湖就是尼亚萨兰和刚果自由邦一家一半,这让安东和马丁非常不满。

  “邓肯那个老杀才就该杀,造船是一把好手,谈判的本事就不行,这姆韦鲁湖比起北海一点也不差,凭什么就这么白白便宜了比利时人?不行,咱们得想办法把姆韦鲁湖占下来。”安东站在刚刚运抵姆韦鲁湖的“东湖号”水警船上,看着烟波浩荡的姆韦鲁湖痛心疾首。

  姆韦鲁湖也是淡水湖,富含鱼类和水鸟,同样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

  华人开发尼亚萨兰就是沿着湖泊和河道进行,姆韦鲁湖同样也在尼亚萨兰的开发计划中。

  水警船是尼亚萨兰造船厂刚刚研发出来的,船上使用了尼亚萨兰本地生产的柴油发动机,排水量300吨,固定成员20人,船上装备了尼亚萨兰兵工厂生产的马克沁37毫米速射炮,也就是布尔人在布尔战争中使用过的“呯呯炮”。

  1868年的“圣彼得堡宣言”和1899年的“海牙会议公约”中规定:爆炸弹丸重量必须大于400g,所以“呯呯炮”为了符合这一规定,就采用了37毫米口径。

  平心而论,“呯呯炮”的威力还是不错的,367米每秒的初速,4110米的最大射程,弹头使用了装有17克混合炸药的爆破弹头,威力大概和未来的枪榴弹差不多。

  和马克沁重机枪一样,马克沁37毫米速射炮同样使用标志性的帆布弹带供弹,并且带有一个木制弹盒,这其实就是个放大版的自动榴弹发射器,但是射程比未来的榴弹发射器远得多,第二次布尔战争期间,英国远征军就吃了大亏。

  尼亚萨兰现在已经拥有生产马克沁重机枪的能力,那么继而生产马克沁37毫米速射炮也是顺理成章,罗克已经命令尼亚萨兰兵工厂要进一步减轻马克沁37毫米速射炮的重量,同时想办法增强爆破弹头的威力,在尼亚萨兰兵工厂无法生产火炮之前,马克沁37毫米速射炮就是尼亚萨兰军队的重武器。

  “东湖号”上,一共安装了三挺马克沁37毫米速射炮,船头两挺,船尾一挺,因为船上使用了可以进行360度旋转的底座,所以可以进行360度射击,这在南部非洲的内湖来说绝对是大杀器,非常有利于尼亚萨兰水警争夺南部非洲内湖。

上一篇:将军好凶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