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南非当警察 第143章

作者:鲇鱼头

  “五十米都不大够,现在预留出足够的空间,以后才不会更麻烦,卡莱米都已经是咱们的地盘儿了,把目光放远点。”马丁把罗克的语气和神态学了个十足,不过罗克说话的时候很少抽雪茄,马丁却雪茄不离口。

  “卡莱米还不是咱们的地盘儿呢。”伊塞亚·尤利塞斯忍不住吐槽。

  “也是哦——对了,咱们要给卡莱米改个名字,抹掉比利时人的所有痕迹,这样卡莱米就会彻底成为咱们的地盘儿,新的名字叫什么,你是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毕业的,你来想。”马丁大方的让出命名权。

  英国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是英国国王乔治二世在1741年批准建立的,温斯顿就是毕业于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这是全世界著名的四大军校之一。

  哦哦哦,伏龙芝还没有成立呢,所以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是世界三大军校之一。

  “让我来取?好啊,就叫尤利塞斯好了。”伊塞亚·尤利塞斯气不打一处来,这也太儿戏了。

  “尤利塞斯吗?也不错,比卡莱米好听多了。”马丁没意见,尤利塞斯就尤利塞斯吧,反正比“马丁港”好听。

  马丁,搞不好会被人认为是靴子。

第164章 上帝

  另一个时空,马丁靴出现于1945年的德国,原本是一位医生为了自己崴脚的朋友更好恢复设计的,后来因为穿着很舒服,所以意外流行。

  这个时空,罗克当然不会等到1945年才让马丁靴出现,约翰内斯堡盛产各种皮料,从便宜的羊皮、马皮、牛皮,到昂贵的鹿皮、鳄鱼皮、蟒皮,约翰内斯堡一应俱全,具备生产马丁靴的一切条件,所以约翰内斯堡去年就开始生产马丁靴,各种短筒、中筒、长筒应有尽有,成为约翰内斯堡现在最畅销的产品。

  很早以前,约翰内斯堡警察局就已经开始采购使用黑色漆皮的马丁长靴和短靴,作为约翰内斯堡警察局的标配装备,长靴是为骑警准备的,巡警和突击队员都是使用短靴,比以前的皮鞋好用多了。

  尼亚萨兰沿袭约翰内斯堡的传统,马丁靴也成为尼亚萨兰民团的标配,马丁因此很郁闷,因为很多人认为是马丁发明了“马丁靴”,所以马丁靴才叫这个名字。

  其实真不是,这个名字就是罗克的恶趣味,和马丁没有任何关系。

  换成其他人,使用这个名字,马丁多半是要找他说道说道的。

  罗克这样做,马丁却连个那啥也不敢放,马丁靴就马丁靴吧,其实听习惯了也挺好听的,好像原本就应该叫这个名字。

  尼亚萨兰建设港口和城市,现在已经有了一定的模式,城市内的下水道一定要又高又宽,两侧要有便于通行的通道,以便于下水道工人检修,下水道顶部还要留出预留空间,方便将来安装电缆,现在尼亚萨兰人都知道这是为将来安装电线和电话线做准备,谁都不知道这些空间未来还有其他用途。

  建设城市的时候,不管城市的规模大小,主街道的宽度一定要在50米以上,副街道的宽度最少也是二十米,宽度在十米以下的小巷,在尼亚萨兰基本上不存在,因为尼亚萨兰对城市绿化的要求很高,街道两侧每隔五米要种树,道路上还要区分出来人行道和行车道,街中心还有绿化隔离带,街道窄了,真的不够用。

  卡莱米——尤利塞斯的标准也是这样,虽然就像伊塞亚·尤利塞斯说的那样,尤利塞斯现在还不属于尼亚萨兰,但是马丁坚信,尤利塞斯未来一定是属于尼亚萨兰的,所以现在马丁就对尤利塞斯高标准严要求,先把基础打好,以后尤利塞斯的发展能不能配得上50米宽的街道再说。

  退一万步说,罗德西亚北部师现在俘虏了超过4000刚果人,总不好把这些刚果人养在监狱里,白白消耗粮食吧,这不符合尼亚萨兰的做事风格,尼亚萨兰一向是雁过拔毛——

  不,尼亚萨兰一向是人尽其用,不能浪费任何一点点人力资源。

  “我现在能体会到殖民的幸福了,怪不得这么多人愿意来殖民地,咱们在这里就像是上帝一样。”伊塞亚·尤利塞斯看着如同工蚁一样勤奋的刚果人情不自禁感叹。

  不勤奋不行,尼亚萨兰人不是上帝,所以不会白白养着这些俘虏。

  尼亚萨兰人同时也不是恶魔,所以监工的都是尧族人,这些尧族人是罗德西亚北部师的夫役,因为科技还不够先进,所以这个时代的所有部队行动都要使用大量的夫役,他们平时喂马、扛弹药、做饭、洗衣服什么都干,到了紧要关头,也能够拿起武器上战场。

  当然了,在罗德西亚北部师,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在非洲,罗德西亚北部师和敌人战斗的时候,大概率不会打到需要夫役参加战斗的程度,虽然这些夫役都很乐意。

  夫役参加战斗是有额外报酬的,一场战斗下来,除了额外报酬之外,夫役在战场上缴获的物资都归个人所有,并不需要上缴,所以跟随罗德西亚北部师的夫役,都很希望能有上战场的机会。

  这一点,对于罗德西亚北部师的士兵来说也是一样,西方的部队一直以来就没有缴公这一说,所以西方国家的军人都很期盼战争,期待在战争中一夜暴富。

  这种思想的指引下,士兵们的积极性是有了,自然也就无法要求部队军纪严明,尼亚萨兰也不例外,罗德西亚北部师自从进入尼亚萨兰,平均每人已经往尼亚萨兰寄回价值一百镑的财物,这已经相当于英国一个中产阶级一年的收入,战争红利可见一斑。

  “你体会的还不够深刻,等这场仗打完,你会爱上这里的。”马丁才不屑于和普通士兵争抢财物,对于马丁他们这些将领来说,战后的奖励才是最大的收获。

  罗克在钱这方面从来不吝啬,当初在开普敦就跟随罗克的兄弟们,现在最起码也是个占地上千英亩的农场主,换算成公制,上千英亩已经是六千多亩,凭借这些土地,农场主们也万事无忧。

  当然了,要想保住这些财富,罗克的强势是前提,而上下一心是罗克保持强势的基础,所以,在尼亚萨兰遭遇战争的时候,才会有所有人的同仇敌忾,这和每个人的利益都是息息相关的。

  具体到马丁和伊塞亚·尤利塞斯,战争结束后,尼亚萨兰肯定会获得一大笔好处,罗克到时候也不会吝啬,该给马丁和伊塞亚·尤利塞斯的好处,罗克会给的很足,足到让马丁和伊塞亚·尤利塞斯感到意外,这样未来尼亚萨兰发生战争时,才有人愿意为尼亚萨兰战斗。

  就在马丁和伊塞亚·尤利塞斯闲聊时,一个正在码头上工作的刚果人不知道因为什么,惹恼了正在监工的尧族人。

  两个监工过去把那个刚果人揪出来,按倒在码头上就开始用鞭子抽。

  不远处就有持枪警戒的尼亚萨兰民团战士,但是民团战士就像没看到一样,根本没过来干涉。

  现场的刚果人对这一切麻木不仁,虽然被打倒在地的刚果人正在惨叫哀求,但是没有人帮忙求饶,所有人都下意识的加快了动作,避免被监工抓典型。

  这样的一幕,每天都会发生,甚至就算那些刚果人没犯错,监工的尧族人也会找茬殴打某个倒霉的刚果人,这是杀鸡骇猴,只有这样,工程的质量和速度才能得到保证。

  其实也没有打多狠,尧族监工毕竟不是残暴的比利时人,要是换成比利时人,现在那个倒霉的刚果人应该已经被砍掉双手,然后被扔进海里。

  尧族监工只是虚张声势,抽几鞭之后就把那个倒霉的刚果人撵回去继续工作,然后两名尧族监工笑嘻嘻的去找旁边看热闹的民团战士要烟抽。

  毕竟雪茄不是人人都能抽得起的,香烟在尼亚萨兰民团是配发物资,每名士兵每天都有一包烟的配额,这个配额尧族夫役就没有,只是属于战士们的福利。

  “再过些年,这些人会不会恨咱们?”伊塞亚·尤利塞斯看着眼前发生的这一幕,还是于心不忍。

  “你以为他们现在就不恨?”马丁不怜悯,这年头,谁都没有资格怜悯其他人,现在占据上风的是尼亚萨兰,所以尼亚萨兰可以为所欲为,如果是刚果自由邦占据上风,那么比利时人会比尧族人更狠:“所以我们要一直赢下去,只要我们一直胜利,就算这些人恨我们,他们也不敢反抗。”

  罗克很久以前就像马丁他们灌输这个道理,“尼亚萨兰”不需要人见人爱,人见人怕对尼亚萨兰更有利,这个时空,罗克不希望白人提起尼亚萨兰,就只会用“勤奋、善良、与人为善”评价,罗克更希望白人用“彪悍、勇猛、强硬”这些形容词来形容尼亚萨兰。

  说句不好听的,白人的战斗力其实就那么回事儿,很久以前,游牧民族在逃往西方之后,往往会在西方大杀四方。

  那还是游牧民族已经被打得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所以才会万里迢迢到欧洲,如果是当时的东方帝国要攻略欧洲,那么现在的欧洲还能不能存在?

  估计很困难。

  巡视完工地,马丁和伊塞亚·尤利塞斯又回到港口附近的军营,这个军营是一个城堡式的综合建筑群,修建城堡使用的全部都是大理石和花岗岩,也不知道比利时人为了修建这座城堡花了多少钱,消耗了多少人力资源。

  现在这一切都成了尼亚萨兰的战利品,和帐篷组成的临时营地相比,城堡住起来当然更舒服,罗德西亚北部师和尼亚萨兰民团都住在城堡里,那些尧族监工和俘虏住在城堡旁边的营地内,马丁现在连侦察兵都不派,尧族人主动承担了这个任务,因为在侦查的时候,尧族人也可以有所收获。

  伊桑·巴雷特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尧族侦察兵发现的。

  虽然伊桑·巴雷特信心满满,但是很明显,伊桑·巴雷特是个眼高手低的家伙,因为这家伙一路行来,沿途没忘记烧杀抢掠,这导致伊桑·巴雷特抵达尤利塞斯的时候,已经是一月下旬。

  说实话,马丁都等急了。

第165章 乌合之众

  伊桑·巴雷特不是不明白兵贵神速的道理,怎奈雇佣兵们来到刚果自由邦也是为了发财的,所以部队的速度就实在是提不起来,金沙萨距离尤利塞斯1500公里,沿途还有运河可供利用,雇佣兵们却足足走了一个月,这要是换成罗德西亚北部师和尼亚萨兰民团,从上到下都要接受军纪惩罚。

  不仅如此,因为沿途抢来的东西实在是太多,雇佣兵们抵达尤利塞斯的时候,人数已经从最初的3000人,增加到现在的超过7000人,多出来的那4000人,是帮雇佣兵们运送财物的刚果人。

  不过这个消息,马丁和伊塞亚·尤利塞斯并不知道,所以马丁对这支雇佣兵还是非常重视的。

  “超过七千人的部队,人数超过了我们七倍,所以我们现在很有必要把周围的部队全部调回来,并且通知拉拉的部队向我们靠拢。”伊塞亚·尤利塞斯有点担心,尤利塞斯现在的部队还不到一千人,虽然这一千人都是精锐,但是要对抗乃至消灭七倍的敌人还是力有未逮。

  至少在伊塞亚·尤利塞斯看来是这样。

  刚果自由邦境内共有300罗德西亚北部师教导营,以及800尼亚萨兰民团,这些人并不全在尤利塞斯,还有一部分士兵在坦葛尼喀湖南部的莫丽罗,那里同样有一个港口在修筑。

  拉拉的部队则是在600公里外的卢本巴希,这个距离太远了,就算现在通知拉拉向尤利塞斯靠拢,恐怕拉拉的部队也无法赶在雇佣兵抵达尤利塞斯之前抵达。

  “呵呵,才七千人而已,别着急,别着急,我们这点人,要把敌人一口吃掉有点难,那就慢慢吃,多吃几口。”马丁不担心,在葡属东非,尧族人也曾经历过现在的局面,当时尧族人的战斗结果并不能让罗克满意,现在马丁要打出个样板给伊塞亚·尤利塞斯看看。

  葡属东非内战时期,葡萄牙人从彭巴出发,去解救被尧族人包围的马普帕,结果被尧族人沿途骚扰袭击,最后付出重大伤亡,终于成功抵达马普帕。

  葡萄牙人突围的时候,尧族人又在沿途重兵设防,结果困兽犹斗的葡萄牙人在绝境中爆发出了强大的战斗力,成功突围回到彭巴。

  现在的情况和葡属东非当时的情况差不多,不过雇佣兵们面对的敌人却和当时葡萄牙人面对的敌人不一样,马丁还是有信心击败比利时人的,至于能否歼灭,这要看比利时人是否配合,以及一定的运气。

  简单的战术通报会之后,一队队罗德西亚北部师的士兵,和尼亚萨兰民团的战士离开尤利塞斯,和当初的尧族人一样,对比利时人进行沿途骚扰袭击。

  和当初的尧族人不同的是,尼亚萨兰人的装备更好,士兵的训练程度也更高,面对的敌人也不一样。

  雇佣兵听上去名头挺唬人,其实就是一群乌合之众。

  当初葡萄牙人是为了解救被围困的同胞,所以才能克服困难,坚持向马普帕前进。

  现在的雇佣兵们是被金钱诱惑来的,他们来到刚果自由邦唯一的目的就是为了钱,一旦战局不利,别想指望雇佣兵们会战斗到底,他们不临阵溃散就不错了。

  伊桑·巴雷特其实也知道雇佣兵的情况,但是伊桑·巴雷特无力改变现实,如果强迫雇佣兵们丢掉抢来的财物轻装上阵,恐怕雇佣兵们会马上哗变,这个结果是伊桑·巴雷特承受不了的。

  但是如果就这样去尤利塞斯,恐怕也无法赢得胜利,到时候损兵折将不说,沿途抢来的财物也会变成尼亚萨兰人的战利品,这同样是伊桑·巴雷特绝对无法接受的。

  所以在临近尤利塞斯之前,伊桑·巴雷特还是要动员下,大战在即,总不好继续这么松松垮垮。

  “把我们的钱交给其他人保管?这绝不可能,我不信任他们,天知道我们在前线浴血奋战的时候,他们会不会带着我们的钱偷偷溜走!”听到伊桑·巴雷特的建议,比利时人罗伯特·诺里斯立即表示反对。

  伊桑·巴雷特的建议是把抢来的财物由一部分人集中保管,其他人轻装上阵,等到战后参战部队再领回自己的财物。

  这样一来就引发一个问题,如果某个雇佣兵在战斗中阵亡,那么他的私人财产就成了无主之物,所以保管财物这个工作还是很有诱惑力的。

  “看看这些人,他们哪怕是睡觉,也会枕着自己抢来的东西,让他们把自己的钱交给别人保管,这比要了他们的命更让他们难受。”英国人查尔斯·格雷戈里语带嘲讽,这支雇佣兵确实是乌合之众,离开金沙萨不久,查尔斯·格雷戈里就预感到情况不妙。

  佣兵无国界,所以英国人也有可能参加比利时人组建的雇佣兵,对英军部队发动进攻。

  这种事很正常,离开欧洲,大家就都是为了生活奔走的普通人,国家的概念此时并不和几十年以后那样深入人心。

  查尔斯·格雷戈里说的没错,现在雇佣兵们正在一个村庄里休息。

  村庄里的青壮年都被比利时人赶进种植园,村子里只剩下一些老弱病残,雇佣兵们来到这个村庄之后,把所有人都从房子里赶出来,纵然如此,房子还是不够分,很多人就在村子里席地而卧。

  环境如此恶劣,没有分到房子的雇佣兵们骂骂咧咧是必然的,雇佣兵们的脾气都不太好,打架斗殴也是在所难免,所以村子里就乱的很,人声鼎沸的就像是集市一样热闹。

  为了防止奴隶逃跑,村子周围点燃了巨大的篝火,十几里之外都能看得见,这让查尔斯·格雷戈里感觉愈发不妙,这么大的声势,要瞒过尼亚萨兰人是不可能的,但是尼亚萨兰人现在居然没有任何反应,这不正常。

  “尼亚萨兰人正在重建卡莱米,那里的物资堆积如山,到处都是财富,据说尼亚萨兰军中是有女人的,尼亚萨兰的医护兵差不多都是女人,有华人,也有布尔人,难道你们就没有什么想法?”伊桑·巴雷特对卡莱米垂涎欲滴,在伊桑·巴雷特看来,卡莱米不仅代表着财富,还代表着荣耀,以及征服者的为所欲为。

  “尼亚萨兰人还是挺有钱的——”

  “把尼亚萨兰人全部干掉,卡莱米的一切就都是我们的——”

  “我感觉已经迫不及待了——”

  提到钱和女人,军官们顿时热情起来,他们从欧洲万里迢迢来到刚果自由邦,可不是为了全人类的和平。

  “在那之前,我们还是好好想想怎么击败尼亚萨兰人吧——”查尔斯·格雷戈里忍不住提醒,现在说的再好听都没用。

  查尔斯·格雷戈里的话音没落,不远处突然传来急促的重机枪射击声,查尔斯·格雷戈里听得很清楚,这是马克沁重机枪的声音。

  “敌袭!”

  “准备战斗!”

  “熄灯,熄灯——”

  军官们顿时乱作一团,有人一脚踢翻了桌子,桌上的油灯在地上摔成碎片,桌子随即燃烧起来。

  没有人关注油灯,查尔斯·格雷戈里一脚踢开屋门,猫着腰来到一棵大树后谨慎观察。

  不止是一挺重机枪,距离村庄不到一百米,至少有三挺重机枪在咆哮,村子周围的篝火为他们指引着目标,篝火之外却是一片黑暗,情况非常不妙。

  “反击,反击,罗伯特、查尔斯,整理你们的队伍,准备反击!”查尔斯·格雷戈里能听到伊桑·巴雷特在咆哮,但是效果并不明显。

  不到一百米的距离上,重机枪的威力还是很大的,村子里不多的房屋都是木质结构,很快就被子弹引燃,变成熊熊燃烧的火炬,将雇佣兵们照的无所遁形。

  这个时代的部队,一般都没有接受过夜战训练,两军对垒,都是先排好队形,然后向对方前进,最后排枪射击。

  向尼亚萨兰这种趁夜偷袭,查尔斯·格雷戈里以前从来没有经历过。

  而尼亚萨兰的重机枪射手绝对是经过训练的,哪怕再黑夜中,他们的射术也不错,查尔斯·格雷戈里身边就不断有人倒下。

  让查尔斯·格雷戈里惊讶的是,尼亚萨兰的重机枪射手居然是在用点射,而不是长射,这分明是精锐机枪手才具有的技能。

  三挺重机枪整整咆哮了十分钟,查尔斯·格雷戈里推测,每一挺重机枪都最少打空了五个弹箱,然后枪声停止,袭击结束。

  自始至终,雇佣兵们都没有发起有效的反击。

  袭击结束后,查尔斯·格雷戈里惊讶的发现,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三挺重机枪给雇佣兵们带来了最少400人伤亡,超过一半当场阵亡,另一半受伤的,估计也活不了多久,雇佣兵们出发的时候可没有带医生和护士,所以受伤,基本上等同于死亡。

  至于雇佣兵们沿途掠来的奴隶,他们已经全部趁乱逃走,连带着雇佣兵们沿途抢来的财物也被带走不少,这下雇佣兵们有足够的理由向尤利塞斯发动进攻了,否则,他们就将一无所获。

第166章 狗不理

  仅仅一次偷袭,3000雇佣兵就只剩下2500多人,实在是损失惨重,照这个速度下去,距离尤利塞斯的这最后几十公里,还不知道雇佣兵们能不能走完。

  别小看这区区几十公里,刚果自由邦大多是热带雨林,几十公里路程可能要走好几天,这也就意味着,接下来的几天里,雇佣兵们随时可能遭到袭击,如果这种规模的袭击再来几次,恐怕到不了尤利塞斯,雇佣兵们就会彻底崩溃。

  “扔掉辎重,全速前进,尼亚萨兰人不敢和我们正面对抗,所以只能卑鄙的偷袭,我们要在尤利塞斯和尼亚萨兰人决战,我们一定能赢得胜利!”伊桑·巴雷特不知道是不是被打坏了脑子,现在居然还坚持认为,雇佣兵们的战斗力比尼亚萨兰人更强。

  查尔斯·格雷戈里和罗伯特·诺里斯们面面相觑,眼里都有深深的担忧,就连最激进的罗伯特·诺里斯都不敢迎合伊桑·巴雷特。

  “整理部队,我们马上出发!”伊桑·巴雷特决定立即出发,拖了时间越长,变数就越大,伊桑·巴雷特不敢冒险。

  “我们现在还有很多伤兵,如果不把他们安置好,恐怕会影响到部队的士气。”查尔斯慢条斯理,如果可以的话,查尔斯现在很想返回金沙萨,然后离开刚果自由邦,这辈子都不再回来。

  “把伤兵留在这里养伤,等我们占领卡莱米,再把伤兵接到卡莱米救治。”伊桑·巴雷特冷酷,说的话连自己都不信。

  雇佣兵们没有医生和护士,就算有,大口径重机枪造成的伤势,医生和护士的办法也不多。

  就目前这个时代的医疗水平而言,一旦士兵受伤,医疗手段往往极为有限,轻伤还好说,挺一挺就过去了,如果是重伤,有无法截肢的情况下,那就伤兵就只能等死。

  在昨天晚上的突袭中,有超过200名雇佣兵受伤,伤势严重的超过100人,到现在袭击过去了四个小时,已经有过半的重伤员伤重不治,如果把剩余的重伤员留在这里,那么等于是宣布了他们的死刑。

  “伊桑,我们不能那样做,否则部队会哗变的。”查尔斯提醒伊桑·巴雷特,雇佣兵们都是极端自私的,如果他们发现向卡莱米进攻弊大于利,那么这些雇佣兵多半会一哄而散。

  “那么你说我们该怎么办?放弃任务?那我们就成了特么的笑话!”伊桑·巴雷特破口大骂,所以之前吹过的牛,现在都化身成一记记响亮的耳光打在伊桑·巴雷特脸上。

上一篇:将军好凶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