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南非当警察 第1381章

作者:鲇鱼头

  俄罗斯能赖英国的债,那就能赖南部非洲的债。

  帝俄欠英国才多少钱,区区几亿英镑而已。

  俄罗斯欠南部非洲上千亿兰特的债务,这钱要是赖了,罗克就算再顾全大局,南部非洲联邦政府也要发动三战。

  说白了这也是国家信誉。

  愿意还钱那就会被国际社会接纳。

  不愿意其实也没多大问题,现在先欠着,等有钱了再还,只要承认也行。

  “这不是俄罗斯的义务,我们也没理由这样做。”莫洛托夫坚决不认。

  “不如你先问问莫斯科——”罗克不跟莫洛托夫废话,你就是个传声筒,别在这儿充话事人。

  莫洛托夫确实是没有决定权。

  转天莫洛托夫再来见罗克,态度就好多了。

  “如果俄罗斯能得到完整的德国,那么我们可以承认这笔欠款。”莫洛托夫开条件,这也正常,谈判吗,漫天要价落地还钱。

  “7.5亿英镑换德国?你脸真大!”罗克都被气笑了,这价格德国人能同意吗?

  盟军愿意把柏林给俄罗斯,那是因为柏林还有负隅顽抗的上百万德军,盟军如果强攻,至少要付出十万人为代价,所以罗克才不争朝夕。

  整个德国太贵了,俄罗斯人买不起。

  莫洛托夫大概也知道自己的条件太离谱,满脸通红强词夺理:“俄罗斯在这场战争中损失了3500万人——”

  “等等,难道不是2000万吗?”罗克哈哈大笑,2000万这个数字是俄罗斯官方承认的。

  莫洛托夫目瞪口呆好一阵才嗫嚅:“2000万不包括军人——”

  “部长先生,如果要计算损失,南部非洲、美国、英国、甚至法国,损失都不比俄罗斯少多少——”罗克认真,南部非洲和美国在这场战争中付出的成本,都是以千亿为单位计算的。

  英国把老本都压上了。

  法国更是赌上了法兰西的荣誉。

  就连与世无争的西班牙、葡萄牙,都尽最大努力表示出了诚意。

  俄罗斯在战争初期跟德国眉来眼去,都到了差点加入轴心国的程度。

  所以3500万伤亡,严格说起来纯属咎由自取。

  “——你要获得什么,就注定要放弃一些东西,天上不会掉馅饼,我们之所以做出让步,也是因为俄罗斯在这场战争中的表现,值得获得我们的尊重。”罗克打一棒子给颗枣,这事要是谈成了,对莫洛托夫来说也是成绩。

  “更何况现在的担心,不仅仅来自俄罗斯帝国的欠款,你知道在这一次战争中,美国和英国,以及我们南部非洲都给与了俄罗斯巨大的帮助,我们的善意同样需要回应。”罗克委婉,善意的回应,就是乖乖还钱。

  当然还要加上利息。

  “洛克勋爵,你也知道,俄罗斯在这场战争中损失惨重,我们短时间内,没有能力偿还。”莫洛托夫被逼到墙角。

  上一次世界大战的债,莫洛托夫可以说跟现在的俄罗斯没关系。

  那这一次世界大战的债务,总没有理由推卸吧。

  跟这一次世界大战欠下的债务相比,几亿英镑都是毛毛雨啦。

  “我知道,所以我为你们设计了一套还款方案——”罗克微笑,有还款意愿就行:“——这个方案很简单,既然俄罗斯无法在短时间内偿还欠款,那么我们就将还款的期限拉长到三十年,每一年偿还一定比例,没有黄金可以以实物支付,比如粮食、木材、矿石、石油,等等等等。”

  说到还钱,罗克就太有心得了,上辈子罗克还每月都要还房贷呢。

  罗克的方案其实也不复杂,设计的方案,就卡在俄罗斯人能接受的极限上。

  换句话说就是在俄罗斯的偿还能力之内,但是又不会太轻松,俄罗斯人要是接受这个方案,那大概相当于给南部非洲和美国打30年的工。

  跟南部非洲和美国的债务相比,英国那点钱真不多。

  “三十年太久了,不行——”莫洛托夫下意识反对。

  “那就十年?”罗克弹性大,时间短也有好处,利息少。

  “不不不,是三十年太短了——”莫洛托夫马上就改口。

  俄罗斯人买房子,大概是没有房贷这回事儿的,就算有也轮不到莫洛托夫。

  所以莫洛托夫一时间没发现罗克的这个方案有多阴险。

  不过莫洛托夫也清楚,罗克提供的方案,绝对有陷阱。

  所以莫洛托夫瞬间就进退失据。

  “好吧好吧,发电报给莫斯科。”罗克心累,跟没有决定权的人谈判就是这样。

  晚上罗克还要见杜鲁门,他难得来一趟美国,日程安排的满满当当,每一分钟都很宝贵。

  杜鲁门找罗克的目的也很明确。

  南部非洲在去年就开始转产去产能,推动军转民,开启新一轮大规模基建,以应对世界大战结束后可能出现的经济危机。

  美国也有这方面的焦虑,而且比南部非洲更大。

  罗克本身就是南部非洲最大的资本家,尼亚萨兰公司军工起家,去产能军转民就是罗克一句话的事,开启大基建也有人买单,经济转型并不复杂。

  美国就很麻烦了。

  美国的军工企业都是私企,美国政府是没全力干涉的,偏偏美国这些企业对于美国国会的影响力很大,作为美国总统,帮助这些企业解决问题,是杜鲁门的责任。

  杜鲁门也郁闷。

  当初你们选的是罗斯福,可不是我。

  罗斯福风光了一辈子,板上钉钉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

  怎么轮到自己,偏偏就摊上了这个烂摊子。

  罗斯福新政,很大一部分参考了南部非洲应对经济危机的方案。

  现在杜鲁门萧规曹随,遇事不决问罗克。

  “简单啊,没有需求创造需求就是了。”罗克顺手挖坑,南部非洲是爱好和平的,这种事坚决不能做。

  “战争即将结束,哪里还有需求呢?”杜鲁门诚心求教,战争这种事,美国其实不擅长。

  美国人打仗的水平,也就欺负欺负墨西哥、加拿大这样的国家,英美战争要是没有欧洲国家帮忙,美国人也打不赢。

  就算有欧洲国家帮忙,华盛顿还让英国人烧了呢,这还是英国劳师远征,美国以逸待劳本土作战。

  众所周知的是,英国在陆军方面的水平,在欧洲根本排不上号。

  这就能看出美国的水准了。

  两次世界大战,美国也不是战争的主要参与者,每一次都是战争中后期,胜负已分才下场,说白了就是捡便宜的,打打顺风仗还行,逆风翻盘想都不要想。

  另一个时空网络上有人发问,常凯申的水平是军事家吗?

  某网友的回答很精髓,内战的时候,常凯申的水平最多就是个军阀。

  韩战的时候,常凯申的水平就是世界名将了,比麦克阿瑟高出一线那种。

  到打完三哥之后,常凯申的水平堪称旷古烁今。

  是麦克阿瑟水准不够吗?

  人家可是西点军校校长。

  所以水平高不高,那得看跟谁比。

  “就算没有战争,需求也不会消失。”罗克笑而不语。

  美国没需求,南部非洲有。

  武器装备这东西,不是打仗才需要,和平时期也有需求,只要战争的威胁还在,就得保持战备,市场肯定有。

  以南部非洲跟欧洲亚洲国家的关系,就算世界大战结束,南部非洲生产的武器装备,也不会没有市场。

  现在南部非洲已经开始兜售航空母舰了,西德尼·米尔纳这段时间忙得很,已经卖出去了六艘航空母舰,只等世界大战结束,这些军购协议就会开始执行。

  现在不行,南部非洲远征军还得用呢。

  问题就在这儿呢。

  南部非洲的航空母舰有人要,英国和美国的战列舰就无人问津。

  战列舰的时代确实是过去了,淘汰的速度令人难以置信,英国在澳大利亚决定购买两艘南部非洲航空母舰之后,也像澳大利亚兜售战列舰。

  为了吸引澳大利亚,英国不惜拿出最新式的国王级战列舰,却依然被澳大利亚拒绝,即便英国开出的价格很优惠,澳大利亚也没有考虑。

  澳大利亚买南部非洲的航空母舰,一部分原因是澳大利亚确实有需求,另一部分相当于是交保护费。

  英国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一路溃退,差点老巢都被日本占领,根本没能力为澳大利亚提供保护。

  所以如何取舍就很简单了。

  放着南部非洲的大腿不抱,难道还死抱着英国的大腿不放?

  澳大利亚可不是死心眼的三哥。

  三哥倒是挺想买战列舰的,可惜买不起,仅有的家底都拿去支援英国了。

  也就西德尼·米尔纳顾及到南部非洲海军的情绪,所以南部非洲的航空母舰只卖了六艘。

  要是西德尼·米尔纳敞开了卖,别说六艘,把现有的12艘全卖了都无法满足相关国家的强烈需求。

  “战争结束后,我们所处的世界,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大变局,这是我们所有人的机会。”杜鲁门目光闪烁,他也在下一盘大棋。

  对于美国来说,现在最大的障碍不是来自德国和日本,也不是南部非洲和俄罗斯,而是英国和法国这些老牌殖民国家。

  再具体点就是所谓的殖民保护主义。

  如果不打破英国和法国的殖民地保护,那么美国企业就找不到新的市场。

  这也是南部非洲企业的需求。

第2554章 又一个要退出的

  在打破殖民垄断这方面的需求,南部非洲并没有美国那么迫切。

  南部非洲曾经是英联邦国家,跟澳大利亚、加拿大关系都不错,商品要进入澳大利亚市场和加拿大市场,虽然要改头换面,毕竟还能进得去。

  美国商品要进入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就比较困难,毕竟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需求,南部非洲都可以满足,没必要舍近求远。

  法国控制的北非和西非也一样。

  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本土和海外殖民地的关系近乎断绝,南部非洲商品趁机随着远征军的脚步畅销北非、西非,戴高乐无力反对,因为这是南部非洲联邦政府承认自由法国的条件之一。

  前面说过,南部非洲的对外援助都不是免费的,即便打着免费的旗号,实际上也有附加条件。

  有些条件看似公平,实际上暗藏陷阱,跟些许免费援助相比,不值一提。

  比如南部非洲对自由法国的现金援助,其中仅有大约百分之五属于是无偿援助,剩下的百分之九十五都是要偿还的,而且还要加上利息。

  即便只有百分之五是无偿,南部非洲联邦政府也可以大肆宣传,不知道的还以为南部非洲给法国的援助都是无偿的呢。

  无偿援助的条件是互相开放市场。

  互相开放看似公平,实际上暗藏玄机。

  法国有的,南部非洲都有,而且数量更多,质量更好,价格更便宜,南部非洲除了香槟之外,几乎对法国商品没有任何需求。

  南部非洲有的,法国却不一定有。

  比如汽车。

  曾经法国雷诺是欧洲最大的汽车生产商,可是因为在世界大战期间和德国的合作,雷诺到现在还没有恢复生产,看上去似乎遥遥无期。

  可是法国对汽车的需求却没有减少,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随着法国经济的恢复,法国对汽车的需求还会越来越大。

  这种情况下,如果南部非洲汽车大量出口法国,搞不好雷诺就无了。

  戴高乐口口声声要保留一部分武装力量,这同样是商机。

  别的不说,戴高乐如果想组建现代空军,就一定要从南部非洲进口战斗机,自己研发也不是不可以,得看法国人的决心。

  法国的事,不是戴高乐一个人说了算,即便戴高乐是正确的,也要获得法国三级议会的批准。

  研发战斗机成本高昂,即便研发成功,性能跟最先进的战斗机相比,肯定有一定差距,所以戴高乐的构想是,从南部非洲购买发动机零部件,在法国本土组装生产,最终在南部非洲相关企业的帮助下,使法国拥有制造先进战斗机的能力。

  这里的先进战斗机,指的就是刚出现不久的喷气式战斗机。

  构想是好的,不过罗克没有同意。

  喷气式战斗机不是不能卖,时间不对,法国人想买的话,过几年等南部非洲的下一代战斗机服役了再说。

  法国已经是全世界屈指可数的强大国家了。

上一篇:将军好凶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