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南非当警察 第1364章

作者:鲇鱼头

  “听到了吗,这家伙是南部非洲人,他的话没一句是真的,跟英国人一样,彻头彻尾的骗子!”亨利口不择言,话说出口才意识到不对劲。

  南部非洲人在法国人的心目中,形象还是很不错的,至少两次世界大战,南部非洲都给与了法国实实在在的帮助,也从来没有背叛和法国的友谊。

  至于英国吗——

  反正以亨利的经验,以往在这种时候,只要把英国搬出来,马上就能引发所有在场法国人的同仇敌忾。

  “南部非洲人从不欺骗朋友,两次世界大战,南部非洲都曾和法兰西并肩作战,我们是最值得信任的朋友。”威尔逊表情严肃,他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形式侮辱南部非洲。

  “南部非洲人的确值得信赖,上一次世界大战,我就曾作为国防军的一员,和南部非洲远征军并肩作战。”

  “我没有参与过战争,不过我的叔叔一家人都去了南部非洲,从他们的来信里,不难看出他们过得不错。”

  “亨利,至少有一句话你说错了,南部非洲人不是骗子——至少不全是骗子——”

  亨利的话起到反作用,周围的工人们议论纷纷,有人甚至开始指责亨利。

  工人们也不傻,他们只是被逼无奈,才不得不选择信任工会。

  工会本身不参与生产,只负责和资方谈判,为工人争取利益。

  这当然也是有代价的,所有工会成员,每个月都要从薪水中拿出一部分,作为会费,才能获得工会的保护。

  本质上说,亨利他们这些人,是由工人养着的。

  可是看看自己身上破烂不堪的工作服。

  再看看亨利身上的昂贵手工定制西装,怎么着都没有身处同一个战壕的感觉。

  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不应该是以这种方式表现出来。

  “相信我朋友们,有大量工作正在等着你们,你们应该投奔新生活,而不是守着这个破败的工厂,终日无所事事,这不是一个负责任的人应该做的事。”威尔逊其实比亨利更了解这些工人。

  菲丽丝基金会在此之前,也是做了大量工作的,所以才推出再就业培训计划,解决法国最棘手的问题。

  和大萧条时期一样,法国现在最重要的是让所有人都忙起来,这样就没有精力胡思乱想了。

  衣食无忧的政客有资本吵罗圈架,他们吵架有薪水可拿。

  工人一天不工作就没饭吃,一家老小都跟着挨饿,所以工作才是最重要的问题。

  就算让所有人都去扫马路,也得先忙起来。

  “我先来,我需要一份工作——”亨利都没想到,第一个站出来的居然是奥克斯。

  “奥克斯,你知道你在干什么吗?”亨利惊讶,奥克斯可是拿薪水的人,跟这些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工人不一样。

  “不需要你提醒我,我知道我在做什么。”奥克斯看向亨利的目光,让亨利感觉陌生。

  “工会要为工人争取更多利益,但首先要保证有工作可做,我们应该为工人服务,而不是将工人当做和资方谈判的筹码,如果工厂不能复工,那么我们所有的工作都将没有任何意义。”奥克斯的话让亨利遍体生寒,这都不是换份工作这么简单了,而是投敌。

  “奥克斯,你说的是真的吗?”

  “我们不是筹码!”

  “我们需要工作!”

  周围的工人情绪逐渐激动,夫人说的一点也没错,谁赢了他们就帮谁。

  “你在胡说什么,我们从来没有将工人当做筹码——”亨利反驳的声音,在越来越大的议论声中无比微弱。

  道格拉斯站在人群外,同样遍体生寒。

  拥有工人支持的共产国际,是法国支持率最高的党派。

  如果失去工人支持,那么共产国际转眼就会被法国抛弃,像爱德华·达拉第执政时那样,连党派的存在都违法。

  道格拉斯相信,菲利克斯·古安一定没有注意到这个情况。

  而人群中保持为先看着狼狈不堪的亨利的威尔逊也能证明,共产国际在法国国内的反对力量,比看上去要大很多。

  毕竟现在的法国总统,本身就是法国最大的资本家。

  “小子,告诉我,我能做些什么?”奥克斯趁热打铁,主动向威尔逊推销自己。

  “你会是个合格的管理人员,可以协助我们做一些管理工作。”威尔逊不吝啬,现在是千金买马骨的好机会。

第2533章 战斗到最后一个法国人

  有了示范效应,事情就很好办了。

  在奥克斯的带领下,数百名雷诺汽车工厂的工人当场和菲丽丝基金会签订协议,在接受再就业培训之后,由菲丽丝基金会帮忙安排工作。

  这时候工人们才知道,接受再就业培训居然还有意外惊喜,他们甚至在培训期间都是有薪水的。

  接受基金会的培训,不仅不用交钱,反而可以领钱,这种事闻所未闻,简直让人难以置信。

  说得再好听,都不如真金白银动人心,拿到钞票的一刻,所有人几乎都疯了,包括亨利在内。

  “为什么?你们为什么这样做?”亨利百思不得其解,图啥啊——

  “我们是慈善基金会,本来就是干这个的!”威尔逊正义脸,比国会议员都认真。

  慈善基金会的名字里虽然有“慈善”这个单词,不过亨利无论如何都不会相信。

  威尔逊没有解释的是,帮忙介绍工作这种事,本身就是有利润的。

  把菲丽丝基金会当成一个中介,基金会的行为就很好解释了。

  现在的法国是,失业人士找不到工作。

  而真正需要人工作的企业,同样也找不到合适的工人。

  战争进行了五年,中间四年多法国都处于沦陷状态,维希政府又已经倒台,所有资料都被销毁,重建工作进行的很艰难。

  菲丽丝基金会也确实是神通广大,汽车厂嘛,技术熟练的工人多的是,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也多得很,这部分根本不需要培训,马上就能找到新工作,如果他们愿意,甚至可以得到去南部非洲工作的机会。

  只熟悉体力劳动的工人也很容易找到工作,他们这么长时间了一直处于失业状态,一方面是因为社会还没有稳定下来,另一方面是因为轻信了工会的承诺,所以才困守雷诺车厂。

  有些个挑挑拣拣的,马上就被取消资格,现在工作多抢手的,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这个情况也马上就反馈到菲利克斯·古安这里,菲利克斯·古安第一时间去找雷纳德。

  道格拉斯想见雷纳德要预约,菲利克斯·古安不需要。

  “你当初承诺会尽快让雷诺汽车工厂复工,雷诺汽车工厂的工人才同意你接手工厂——”菲利克斯·古安摆出兴师问罪的架势,一上来就气势汹汹。

  “我确实承诺过,并且也为之努力过,可惜正是因为工人的阻挠,工厂才无法复工,接下来你是不是要问我工人为什么会阻挠?我现在就可以告诉你答案,因为有一群该死的狗东西在不停的找麻烦,有人正视图获得本不属于他们的权力和利益,他们就是原因。”雷纳德破口大骂,丝毫不顾及菲利克斯的身份。

  雷纳德话里的狗东西,也包括菲利克斯·古安在内。

  “工人的正当需求难道不应该得到满足吗?”菲利克斯·古安咬牙忍了,争吵无助于解决任何问题。

  现在选举还没有开始,雷纳德就算再流氓,也是临时政府总理,菲利克斯·古安必须给雷纳德应有的尊重。

  如果菲利克斯·古安在雷纳德的办公室里跟雷纳德大吵一架,那也恰恰是雷纳德想要的。

  “正当需要当然应该得到满足,可是不正当的呢?”雷纳德也是体面人,既然菲利克斯·古安不接茬,那就讲道理。

  “正当不正当不是你说了算。”菲利克斯·古安不上当。

  “那你说谁说了算?”雷纳德挖坑。

  “当然是工人说了算!”菲利克斯·古安被逼到墙角。

  “为什么工人不自己出钱,把工厂买下来,就可以随便他们折腾了。”雷纳德冷笑,开工厂可不是做慈善。

  菲利克斯·古安顿时语塞。

  工人要是有钱把工厂买下来,还用去工厂打工?

  “你作为临时政府总理,理应对工厂的工人负责。”菲利克斯·古安祭出大杀器,以前只要说出这句话,无往不利。

  民主国家嘛,政客的权力是从选票中获得的。

  所以得罪选票的话,是万万不能说的,否则就是自绝前途。

  “等你成为这座宫殿的主人时,再来说这种话吧!”雷纳德不担心这个问题。

  选举最起码也得到明年才举行。

  就算如期举行,就法国目前这个情况,共产国际获胜的概率远大于其他任何党派,所以就算雷纳德把所有财产拿出来平分给法国工人,法国工人也不会把选票投给雷纳德。

  除非共产国际用事实证明,他们根本没有领导法国继续前进的能力。

  “你这话敢对记者说吗?”菲利克斯·古安再出杀招。

  “当然!”雷纳德斩钉截铁。

  菲利克斯·古安还是有资源的,当天下午,雷纳德就接到《国际报》的采访要求。

  《国际报》是共产国际创办的报纸,销量还不错,在法国的影响力比较大。

  销量高不是因为《国际报》的报道有多中立客观,完全是因为价格便宜,《费加罗报》测算过,以《国际报》的售价,连成本都收不回来。

  报纸的盈利一部分靠销量,一部分靠广告。

  《国际报》是共产国际创办的报纸,广告少得可怜,少了这部分收入,确实是入不敷出。

  不过《国际报》并没有因为连续亏损停办,反而发行量越来越大。

  本来就亏本的生意,发行量越大,亏的就越多。

  不过共产国际也不担心,人家创办《国际报》,根本就不是为赚钱。

  雷纳德作为临时政府总理,不能拒绝《国际报》的采访要求,否则《国际报》的编辑,就会利用这一点大做文章。

  雷纳德也聪明,同意《国际报》采访的同时,又向其他多家媒体发出邀请,直接把单独采访扩大成了新闻发布会。

  “你们可能不知道,法国的企业,面对的竞争压力到底有多大——”雷纳德大倒苦水,跟面对菲利克斯·古安时的嚣张判若两人。

  “单就汽车行业,我们同时面对南部非洲车企和美国车企的竞争,南部非洲车企和美国车企拥有比我们更低廉的原料价格,更低的工资——”雷纳德说的是事实,这是产业规模带来的优势。

  “等等,总理先生,尼亚萨兰汽车和福特汽车的工人,领取着比雷诺汽车更高的薪水,怎么可能工资更低呢?”《国际报》的记者对雷纳德缺乏尊重,直接打断雷纳德的话。

  “你就不能等总理先生说完再提问吗?这是最基本的礼貌,如果再有第二次,就请你离开!”雷纳德笑笑不说话,负责维持采访秩序的工作人员直接呵斥。

  这就对了,身为总理,怎么可能跟这种小角色一般见识呢。

  “虽然你不够礼貌,我也可以回答你这个问题——”雷纳德表现的风度翩翩,完美符合欧洲国家对绅士的定位。

  “工人的薪水,和效率有着非常大的关系,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足够多,成本就会降低,具体到汽车上,1913年,福特汽车开始实行装配流水线,每10秒就能生产一辆汽车,雷诺汽车可以吗?”说到工业生产,这才是雷纳德最擅长的领域。

  “雷诺最擅长的是生产卡车——”《国际报》的记者小声嘀咕,生怕被赶出去。

  “那就说卡车,尼亚萨兰重工生产的卡车,核定载货量十吨,最快时速100公里,雷诺生产的卡车能做到吗?”雷纳德偷换概念,尼亚萨兰重工的卡车,在满载十吨的情况下,真跑不出100公里的时速。

  “工人希望能挣更多钱,这很正常,谁都想挣更多钱,我也想,我希望每个月的薪水可以达到100万法郎,可惜做不到,那样临时政府就要破产了——”雷纳德接地气,希望在媒体笔下,自己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高高在上的首富和总理。

  “作为法国总理,我希望能给所有法国人提供全世界最幸福的生活,这也是我的职责所在,请给我一些时间,给我更多信任,我将还所有法国人一个奇迹。”雷纳德充分吸取小胡子的经验,能不能做到不重要,饼一定要画的又圆又大。

  “关于雷诺车厂,我们所有人都在努力,争取达成一个可以让所有人都满意的分配方案,这必须建立在利益均衡的前提下,企业投资人必须保证应有的利益回报,才会有动力投资更多企业,工人也应该得到合理回报,才会更加努力工作。”雷纳德指向性很明确,不是我不让利,而是对面太贪婪。

  就在雷纳德开新闻发布会的时候,菲利克斯·古安正在面对临时政府的调查。

  法国对于社会资金的监控是很严格的,类似共产国际这样有大量资金来源不明的组织,一直都是法国政府的重点监控对象。

  爱德华·达拉第执政时,就是以资金来源不明为由解散法国共产国际。

  现在共产国际卷土重来,临时政府再次关注共产国际的资金来源,菲利克斯·古安因此被戴高乐请去喝茶。

  “共产国际的资金来自社会捐赠,每一笔捐款都有据可查,没有任何问题。”菲利克斯·古安有信心,共产国际已经在这个问题上吃过一次亏,不会重蹈覆辙。

  “只是例行调查,只要没有问题,就不用担心——”戴高乐笑眯眯,有没有问题不是你说了算。

  有些事,不上秤没有四两重,一旦上了秤,一千斤都不止。

  就算没问题,只要被调查这个情况传出去,那么也会变成有问题。

  “既然是例行调查,为什么不查民主联盟,为什么不查社会党,为什么不查中间党?”菲利克斯·古安严肃,很明显这是法国保守势力的反扑。

  法国人倾向民主,不过决不是俄罗斯的民主,也不是美国那种民主,真要学这俩的话,那法国的海外殖民地就危险了。

  法国有法国的国情,第一共和国成立后拿破仑还能称帝呢,后来又复辟,再后来又建立第二帝国,摇摆的厉害,本质上是哪种方式对法国最有利,法国人就接受哪个。

  所以共产国际在法国获得最大支持度很正常,这也不意味着保守势力的失败,时间会证明一切。

  莱茵河畔的南部非洲远征军没时间可浪费,击败凯塞林没有悬念,悬念在于究竟是那支军队,攻占德国的心脏柏林。

  所以莱茵河的战斗还没有结束,巴顿和杨·史沫资就决定派空降兵突袭柏林。

  按照盟军内部的协议,巴顿在战役发起前,例行通报英美联军。

  “占领柏林是属于我们所有人的荣耀,英军绝不会缺席!”蒙哥马利态度坚决,第一时间来到巴顿的司令部表决心。

  “第一空降师在荷兰损失惨重,你们现在还有能力派出空降部队吗?”巴顿揭伤疤,按照南部非洲标准,英国第一空降师,已经到了撤编边缘。

上一篇:将军好凶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