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南非当警察 第1248章

作者:鲇鱼头

  所有战场加起来,盟军损失不超过一万,对面德军的伤亡差不多也是这样,就这就能吹成二战最伟大的转折点,那俄罗斯战场动辄数百万人伤亡的战役是什么?

  盖文能理解英国人的心情,可是吃相这么难看,就不是是否具有荣誉感的问题了。

  摇摇头把心情放到面前的地图上,盖文尽量不去想那些让人羞愧的问题。

  “我们现在必须进攻,尽可能建立阵地纵深,否则我们将无法应对德国人的反击,我们现在的阵地太虚弱了。”杨·史沫资主张进攻,德国人的反击力度并不大,这是个好机会。

  盟军前期的战术欺骗作用巨大,德国人判断出现失误,坚信盟军会在加莱登陆。

  连绵的雨季也起到了辅助作用,德国人被当头一棒打蒙了,等德国人缓过神来,一定会组织反击,隆美尔本人还是很有能力的。

  “德国人绝对无法突破我们的轰炸机,我们现在最重要的任务是将更多部队和物资送上滩头,天气预报部门预测,晴朗的天气大概只有三天,我们要抓住宝贵机会。”伯特伦·拉姆齐海军上将有不同看法,他负责海上输送和保障任务。

  盟军现在登陆的部队几乎全部都是轻装步兵,隆美尔手下可是有六个装甲师的,万一轻装步兵遭遇装甲部队,那么结局多半是一面倒的屠杀。

  通过昨天的行动,拉姆齐上将对于下水就沉底的水陆两栖坦克已经不抱任何希望,要对抗隆美尔手下的四号五号,还是得靠南部非洲的“野兽”。

  南部非洲坦克的命名确实野,从“豹”式到“虎”式再到最新的“狮”式,和英美坦克的命名方式截然不同。

  名字虽然野了点,性能确实好,昨天南部非洲的水陆两栖坦克,只有两艘因为自身故障退出战斗,剩下的都顺利冲上滩头,那两艘故障的也被坦克登陆舰顺利收回,没有下水就沉。

  “我们目前的进度符合‘霸王’计划的要求,至少要等登陆行动发起72小时后,我们才能进行下一步行动。”蒙哥马利也不同意进攻,盟军已经同意大胡子的要求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了,还想怎么样?

  蒙哥马利是英国地面部队总指挥,盖文不知道温斯顿是否给蒙哥马利下达了一战期间,基钦钠给罗克的类似命令。

  看蒙哥马利的态度,多半有。

  “第八步兵师拥有一百辆水陆两栖坦克,拥有一定攻坚能力,可以尝试让第8步兵师向康城发动进攻。”埃森豪威尔的参谋长沃尔特·比德尔·史密斯中将阴损,第8步兵师是盟军唯一具备攻击力的部队。

  沃尔特·史密斯这个人性格冷酷,强硬粗暴,树敌很多。

  在北非的一次战斗中,小巴顿发现史密斯蜷缩在一个战壕里,于是就问史密斯在干什么。

  史密斯说他在躲避炮火。

  这让小巴顿很生气,因为正在开炮的是美军,不是德军。

  小巴顿把这件事向埃森豪威尔汇报,埃森豪威尔并没有放在心上,他不在乎史密斯是否勇敢,在乎的是史密斯冷酷无情,可以毫不讲情面地把一个不胜任工作的老朋友解职,这是埃森豪威尔最需要的。

  史密斯确实冷酷,第一刀就砍向南部非洲第8步兵师。

  “康城驻扎的是德国第21装甲师,你是想让防御力薄弱的水陆两栖坦克,去对抗拥有数十吨装甲的五号坦克吗?”杨·史沫资冷笑,好一招死道友不死贫道,美国在诺曼底有两个空降师和两个步兵师,为什么不让美军部队主动进攻。

  “水陆两栖坦克的装甲虽然薄弱,不过我们有强大的轰炸机部队,德国人的坦克只要敢从掩体里出来,就会遭到轰炸机的毁灭性打击。”史密斯认真脸,他才不会担心南部非洲军队的伤亡,一心一意为埃森豪威尔服务。

  “霸王”行动是埃森豪威尔刷声望的最佳机会,如果能用南部非洲军队为埃森豪威尔刷声望,那就太完美了。

  “你不如派出101师主动进攻,如果他们已经顺利集结的话——”杨·史沫资满脸嘲讽。

  101师这次大出风头,到现在都没能完成集结,到了史密斯嘴里,就成为101师各自为战,主动分担滩头阵地的压力。

  第82空降师表现倒是不错,就在今天早晨,82师占领了艾格里斯小镇,这是盟军在法国本土收复的第一个城镇。

  “第8步兵师的任务是保护整个登陆场的侧翼,一旦主动出击,那么我们的登陆场就暴露在德国第21装甲师面前,所以应该让奥马哈的第9军发动进攻。”盖文也认真,今天早晨又有两个美军步兵师在奥马哈海滩登陆,现在美军完全有能力进攻。

  盟军的投放能力有限,要将在英国本土集结的百万盟军以及他们的装备全部送过来至少要一个月,这还得是在临时码头不出现任何问题的情况下。

  在英国本土等待参战的部队还有上百万,先把哪一支部队送过去的决定权在指挥部。

  埃森豪威尔毫不掩饰自己的野心,第二批登陆部队几乎全部是由美军组成,明显是去刷战绩的。

  盖文和蒙哥马利都不生气,更不着急,埃森豪威尔既然心情那么迫切,那就先把美国大兵送过去。

  现在诺曼底美军部队最多,这种情况下史密斯还提议让第8步兵师主动出击,确实是有点狗。

  “第9军在昨天的战斗中损失惨重,他们需要时间休整——”史密斯肯定不同意,第9军昨天仅阵亡就2500,加上受伤的接近一万人。

  “那我们就等吧,等后天再说。”蒙哥马利坚决按照计划执行。

  那就等。

  盟军可以等,隆美尔等不起。

  6号这一天对隆美尔来说是决定命运的24小时。

  埃森豪威尔后知后觉,后来把6号这一天称为是最长的一天。

  实际上这一天什么都没有发生。

  盟军地面部队没有主动进攻,德军部队虽然想增援诺曼底,但是也确实无法突破盟军轰炸机的封锁,距离战场最近的德国第21装甲师也没有发动进攻,整个诺曼底平静的令人惊讶,只有天空繁忙得很,铺天盖地都是盟军的运输机和轰炸机。

  战斗机也有,不过他们不是主角,南部非洲的喷气式飞机甚至去巴黎上空转了一圈,德国空军依然按兵不动,倒是消耗了不少防空炮弹。

  和诺曼底的平静不同,盟军发起“霸王”行动的同时,亚平宁半岛的战斗在继续,驻扎在西班牙的南部非洲军队,也汇同西班牙军队一起向法国本土发动进攻。

  佛朗哥倒台后,西班牙王室复辟,在南部非洲军队的帮助下重整旗鼓,建立了一支大约30万人的国防军。

  训练部队是南部非洲军队最拿手的,武器装备什么的自然全部是由南部非洲联邦政府提供,西班牙政府没钱不要紧,南部非洲银行可以提供贷款,不过需要西班牙政府财产抵押,而且是利息还不低,贷出来的钱还不能离开南部非洲,必须在南部非洲本土采购物资。

  这么多苛刻的要求,换个人估计会翻脸,西班牙政府却没有选择的余地,抵押就抵押吧,只要南部非洲银行能看上,拿走就是了,这种老牌殖民帝国,虽然存在感不强,好东西还真不少。

第2388章 降维打击

  另一个时空的两次世界大战,西班牙给人们留下的唯一一个记忆点就是西班牙大流感。

  这个时空美国人没机会栽赃,西班牙的存在感却不弱,两年多的内战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前奏,冲突双方的立场,取决于意识形态的冲突。

  西班牙内战中,人民阵线的支持者是俄罗斯,长枪党和国民军组成的右翼联盟,则是得到以德国和意大利为首的轴心国的支持,其他国家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也不光彩,煽风点火推波助澜,无所不用其极。

  两年多的战争,给西班牙的社会经济体系带来毁灭性打击,战后西班牙政府被迫承认巨额债务,这是英法美等国承认西班牙政府的条件之一。

  西班牙内战期间,参战双方所获得的所有海外援助都不是免费的,俄罗斯给人民阵线的援助折合一百亿英镑,英法美给右翼联盟的援助也达到四十亿美元之巨,这还没算德国和意大利给右翼联盟的援助呢,这部分肯定不还了。

  西班牙新政府拥有南部非洲的支持,英法美将承担债务作为承认新政府的主要条件,只要西班牙新政府承担来自右翼联盟的债务,那么英法美就可以接受西班牙加入盟国。

  西班牙新政府愿意承担债务,不过对于债务的总额提出质疑,西班牙内战中右翼联盟主要是从德国和意大利获得援助,从英法美得到的援助并不多,参考当时的物价,怎么算都没有四十亿美元这么多。

  属于英法的部分确实不多,大头来自美国企业,西班牙新政府是存心恶心美国人。

  西班牙内战期间,美国人秉承中立,国务卿科德尔·赫尔下令禁止对西班牙的一切武器运售,态度在各国中是最坚决的。

  美国政府的态度最坚决,美国企业却打着“贸易自由”的旗号,向右翼联盟疯狂出售各种战略物资,方式和东亚禁运如出一辙。

  美国总是这样,政府和企业的某些行为,放到个人身上就是人格分裂,精神失常。

  美国政府下令贸易禁运,给世界各国做出了一个良好的表率。

  美国企业却打着“自由贸易”的旗号我行我素,合着生意只能你一家做,其他国家只能看,这比流氓更强盗。

  关于债务总额,西班牙政府和美国到现在还在扯皮,西班牙国内的战后恢复工作早就已经开始,这部分主要是由南部非洲企业承担的。

  西班牙军队的训练工作,自然也是由南部非洲联邦政府接手。

  这又引起了英法美的不满,全世界几乎所有主要国家都对西班牙内战进行了“投资”,南部非洲凭什么将所有的蛋糕全部端走。

  南部非洲联邦政府也会耍赖,既然你们都会自由贸易,那就干脆将西班牙军队的训练工作都委托给保护伞,由西班牙政府出面跟保护伞公司签订正式业务合同,这下总没话说了吧。

  至于西班牙政府从哪个国家采购武器装备,这是西班牙新政府的自由,谁都无权干涉。

  30万军队所需要的武器装备,毫无疑问是个天文数字,西班牙新政府为此又背负了近十亿兰特的债务。

  这笔钱是很划算的,有了军队才有加入战争的资格,只有成为胜利国,才能在战后参与分配胜利果实,最起码俄罗斯那边的债务可以赖掉一些。

  同样都是胜利国,看在都是兄弟的份上,这点钱你还好意思要?

  依大胡子好大喜功的性格,这点钱那还不大笔一挥就免了。

  西班牙的国防压力主要在西法边境,德国为了避免和南部非洲的正面冲突,在法国海军反正之后,派出军队全面占领法国的时候,特意将西法边境这一块留出来,还是由维希法军驻防。

  贝当也不傻,知道德国人的目的,连德国人都不想跟南部非洲军队正面作战,维希法军更不行,所以在长达近700公里的西法边境,维希法军只有两个师不到三万人,作用连警戒都称不上。

  西班牙这边,部署在边境附近的军队达到10万,一旦战争爆发,还有近10万人能在24小时之内抵达边境。

  在西班牙和法国之间,还有一个公国叫安道尔,这国家的面积只有四百多平方公里,人口大约两万多,标准欧洲式袖珍国家,自从世界大战暴发以来,安道尔成为维希法国和西班牙之间的走私要地。

  西班牙和维希法国分属不同阵营,肯定是不能进行直接贸易的,可是双方又有贸易需求,安道尔因此脱颖而出,甚至脱离法国获得了中立地位,因祸得福。

  安道尔历史上曾被法国和西班牙分别占领过,近代以来属于法国的一部分,不过安道尔人并不承认法国的统治,一直在试图获得独立地位。

  西班牙内战期间,法国短暂派兵驻守安道尔,战后又主动退出,于是安道尔就成为维希法国和西班牙之间的战略缓冲区。

  西班牙和安道尔之间的边境小镇埃索达,因为疯狂的走私贸易而繁荣,1939年这里还只有几户零星人家,到1944年已经发展为城镇,固定居民超过2000人。

  放在南部非洲,2000人只是个稍大点的村庄。

  在安道尔,差不多是十分之一国民。

  西班牙这边在埃索达有驻军,虽然只有一个连,已经足够起到威慑作用,毕竟国境线对面一个士兵都没有。

  整个安道尔只有不到五十名警察。

  五十名警察对于五百平方公里来说,能起到的作用可想而知,所以安道尔才成为走私重镇,警察的主要作用是收税,这也是安道尔的主要财政收入来源。

  “香槟的数量越来越少了,上个月还有150桶,这个月一桶都没有,难道都被德国人运走了?”埃索达贸易公司副总经理托雷斯很不满,来自法国的香槟,是埃索达贸易公司最重要的业务。

  不管到什么时候,美好的东西都是受人追捧的,法国香槟就是其中之一。

  有意思的是,英国是法国香槟的最大海外市场,埃索达贸易公司的业务就是从法国走私香槟,在埃索达小镇分装成瓶,然后销往英国。

  “没关系,那就从南部非洲进口葡萄酒,打上法国香槟的标签卖到英国去,依英国佬的品酒能力,大概分不清有什么区别。”埃索达贸易公司的总经理路易斯是法国人,秉承法国人的传统,随时随地不忘黑英国人。

  埃索达贸易公司业务量不大,公司成员也只有他们两个人,这样的公司在埃索达有很多,有时候甚至共用一间办公室,甚至很多业务都是重合的。

  这也没关系,法国香槟的市场这么大,埃索达贸易公司只是最不起眼的小喽啰,真正赚大钱的是那些巨型跨国贸易公司。

  “我们的这条线要断了,得找到新的业务才行。”托雷斯是西班牙人,对黑英国人没兴趣,英国人的品酒能力其实还是不错的。

  英国有资格消费法国香槟的都是上流社会人士,底层英国民众最喜欢的还是朗姆酒,南部非洲葡萄酒用来糊弄一下那些所谓中产人士还行,真正的上流社会,肯定能分辨出其中的区别。

  毕竟上流社会,尤其贵族阶层,活着的目的就是享受,工作那都是业余爱好。

  “买份报纸看看吧,你想要的业务都在上面——”路易斯法式傲慢,不爱看报纸可不行,要紧追时政。

  时下最重要的新闻肯定就是“霸王”行动了,盟军还在拼命稳固滩头阵地呢,英国报社已经迫不及待的宣布“霸王”行动大获成功,西班牙国内的报社也不甘人后,几乎所有报社都将西班牙军队攻入法国境内的新闻,作为头版头条。

  盟军发起“霸王”行动的同时,西班牙军队也攻入法国境内,维希法国边境附近的两个师根本没有丝毫抵抗,不战而降。

  法国人根本没想抵抗,两个师都是纯粹的轻步兵,根本无力对抗西班牙军队的坦克装甲车,感谢法国境内相对完善的交通设施,西班牙军队一天之内前进五十公里,跟诺曼底的盟军相比简直就是奇迹。

  奇迹也到此为止,五十公里之后,西班牙军队终于遭遇德军狙击。

  德国人名不虚传,虽然德军不是装甲兵,西班牙军队依然无法突破德军阵地,这让随后抵达的南部非洲第122师师长杜勒斯很生气。

  和诺曼底方向一样,盟军同样拥有西法边境的制空权,空军侦查表明,防守的德军部队只有一个步兵师,进攻的西班牙军队则是两个各装备一个装甲团的混成师,这都无法攻破德军防线,简直对不起保护伞公司教官的辛勤付出。

  “德国人的阵地很坚固,河道是天然的反坦克战壕,过了河之后还有雷区,我们也尝试迂回,可是找不到合适的渡河点。”西班牙国防军的达尼·桑切斯中将坦然,西班牙国防军能做到这一步已经不错了,不能要求太高。

  最起码西班牙国防军已经击败了法国人,这对于西班牙来说,意义远大于战果。

  “给空军发电报,我们需要一个轰炸机大队,集中火炮对德军阵地进行火力打击,派出工兵在河道上架设浮桥,装甲部队做好渡河准备,联系海军陆战队,我们可能需要水陆两栖坦克。”杜勒斯一连串命令,达尼·桑切斯一身轻松。

  这还真不能怪西班牙人。

  达尼·桑切斯手下没有工兵部队,也没权利协调空军配合,更没渠道联系海军陆战队,西班牙军队虽然装备了和南部非洲军队同样数量的火炮,炮手的能力却有明显差距,这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弥补的。

  自从无敌舰队之后,西班牙军队的水平就长期落后于主流国家,不管是建军思路还是装备水平都差距巨大,西班牙内战早期,战场上甚至出现了火绳枪,这玩意儿都是老古董,更应该待在博物馆里。

  这也正常,英军部队装备的李·恩菲尔德也已经服役超过40年了,依然是制式武器。

  随着南部非洲军队的参战,在桑切斯看来固若金汤的德军防线顿时漏洞百出。

  德国人已经做的很不错了,依靠有利地形构建防御工事,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依然坚持作战,可是武器装备水平的差距不是勇气可以弥补的,当联军这边的重炮超过100门之后,德军防线开始崩溃。

  南部非洲这边,只有口径超过120毫米的火炮才算是重炮。

  曾经德国炮兵也是很强大的,可惜最精锐的那部分,以及最优秀的火炮都在俄罗斯战场,西班牙这边的二线部队,普遍只装备了迫击炮,就算德国炮兵可以计算出联军炮兵的阵地,也因为射程上的差距,没能力对联军炮兵进行火力反制。

  总之就是只能挨打不能还手。

  这就很让人崩溃了。

  联军炮兵躲在德国炮兵的射程之外,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一发炮弹校正不到位就十发,上百门重炮集中打击的时候,德军阵地顿时出现了一个宽达近一公里的巨大缺口。

  重炮威力巨大,就算再坚固的堡垒,也经不住重炮的连续攻击,这一点比利时人有深刻体会,当年列日要塞就是被德国人这样活活炸开的。

  南部非洲的方式比当时的德国人更残暴,一战时期轰炸机的载弹量和精确度远不如现在,当时的轰炸机跟现在的相比就是小学生,炮兵远距离攻击还需要火力校正呢,轰炸机就是直接飞过来,然后把炸弹精准的扔到德军堡垒上。

  打完收工。

  轻松的要命。

  因为德国人缺乏防空能力,法国境内只有一些重点城市才有专业的防空部队。

  这可以算是降维打击了,以至于德国人都没有能力攻击正在架设浮桥的工兵部队。

  工兵部队架设浮桥的手法跟克里斯蒂安建筑公司一样,提前制成的预制标准件连接到一起就迅速完成,虽然重型坦克无法通过,轻型坦克和装甲车还是没问题的。

上一篇:将军好凶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