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南非当警察 第1183章

作者:鲇鱼头

  这事要是换成罗克亲自处理,德国人根本就没有丝毫机会,巴顿也不知道为什么,从来没有怀疑过罗克的能力。

  不过罗克那样战无不胜的人毕竟少,阿尔文这样有胜有败才是正常人。

  最起码阿尔文没有一蹶不振,巴顿还是很欣赏的。

  “意大利能否迅速退出战争不重要,现在意大利人的目的是拖延时间,我们不能给意大利人任何机会。”阿尔文的执行力有点问题,判断力还是没问题的。

  意大利左右逢源,继续待在轴心国内,同时跟盟军各国保持联系,无非是待价而沽。

  现在同盟国这边左右为难,切断和意大利人的联系不舍得,毕竟这是个迅速结束战争的好机会。

  可是继续拖下去,盟军也逐渐陷入被动,英美联军在拿下西西里岛之后,并没有继续向亚平宁半岛推进,这给了意大利人苟延残喘的机会,同时也给小胡子争取了更多时间。

  阿尔文这边收到的消息,小胡子正在从德国境内抽调兵力,随时准备占领意大利全境,如果德国人做到这一点,那么亚平宁半岛未来的作战将会更加艰难。

  “我分别和埃森豪威尔将军,以及亚历山大元帅通了电话,他们都不想过分逼迫意大利人,希望用和平方式让意大利退出战争。”巴顿做了很多工作,可惜成效不大。

  盟军内部也是矛盾重重,包括南部非洲也一样,各国都有私心,利益无法调和,这是所有矛盾的根源。

  如果盟军齐心合力,俄罗斯在北线拖住德军,南线盟军一起发力,那么战争不说在1943年,最多拖到明年,也就是1944年就能结束。

  现在看来距离战争结束遥遥无期。

  以前美国没参战的时候,南部非洲和英国是迫不得已才祸水北引。

  美国加入后,盟军实力远超轴心国,德国人根本没有丝毫胜算,这时候盟军内部又出现问题,只能让人徒呼奈何。

  “咱们之前和意大利人有约定,只要我们的军队出现在罗马,意大利就会退出战争。”阿尔文执意破坏英国、美国和意大利之间的谈判,即便引入德国人也在所不惜。

  在美国给意大利人开出的条件中,其中有一条是要求意大利将位于西西里岛和突尼斯之间的潘泰莱里亚岛租借给美国,条件参考马耳他岛。

  潘泰莱里亚岛位置非常重要,是连接意大利本土和北非的必经之路,如果控制了潘泰莱里亚岛,那么美国人也就在地中海范围内拥有了话语权。

  现在的地中海已经够热闹了,美国人再加入进来,直接闹成一锅粥。

  “我们不能完全信任意大利人,而且我们都知道,意大利人什么时候退出战争,并不取决于意大利人。”巴顿对意大利的情况很了解。

  意大利是否退出战争,安全取决于小胡子的意志,巴多格里奥和那什么三世说了不算。

  盟军现在因为意大利的反复裹足不前,一度喧嚣尘上的欧洲第二战场也束之高阁,现在的情况对于盟军很糟糕,即便德国完全控制意大利,也比现在对盟军更有利。

  德国彻底控制意大利的话,盟军就可以继续向北推进,总比现在这样僵持着好。

  罗克根本没关注这次失败的行动,胖光头是死是活,对于局势都不会产生太大改变,罗克现在关注的还是俄罗斯战场。

  德国人和俄罗斯在高加索的空战规模越来越大,终于引发了二战以来规模最大的对攻战——库尔斯克会战。

  伏尔加格勒战役后,俄罗斯军队乘胜进攻,收复大量失地,德军在曼施坦因的指挥下准备反击,双方都在蓄力。

  曼施坦因老谋深算,他主动放弃了一些不易防守的战略要地,诱使俄罗斯军队深入作战,俄罗斯军队的战线越拉越长,德军则在后退过程中完成兵力集结。

  五月中旬,曼施坦因指挥刚组建的南方集团军群,向顿涅茨河和第聂伯河之间的俄罗斯西南方面军发起反击。

  西南方面军遭重创,第5集团军全军覆没。

  德军开始向哈尔科夫进攻,俄罗斯被迫放弃刚刚收复不久的哈尔科夫,后撤至库尔斯克南面的奥博扬地区。

  为防止战线彻底崩溃,大胡子把第1坦克集团军从圣彼得堡南调,此外第21和第64集团军也被从伏尔加格勒调至这个方向,到6月中,战线趋于稳定。

  曼施坦因的这次反击,制造了一个以库尔斯克为中心的突出部,在突出部的北部,德国中央集团军群控制了奥廖尔一带。

  在突出部的南面,曼施坦因的南方集团军群控制了彼尔哥罗德地区,其正面是俄罗斯中央方面军和沃罗涅日方面军。

  以这个突出部为中心,一次大规模战役正在酝酿中,曼施坦因和朱可夫都在拼命调集兵力,双方集结了近300万兵力,上万门火炮,数千辆坦克和飞机。

  此时的曼施坦因和朱可夫都没有意识到,这场接下来爆发的战役,对于这场范围波及全球的战争的意义。

  罗克知道。

  尽管习惯上人们将伏尔加格勒战役,作为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实际上德军正是在库尔斯克会战之后,才彻底失去战争的主动权。

  卡萨布兰卡会议中,盟军承诺会给俄罗斯更多的援助,此后英军和美军发起西西里岛登陆作战,对俄罗斯的支援一度中断。

  南部非洲的援助则是在卡萨布兰卡会议后快速增加,来自南部非洲的各种物资,通过小亚细亚半岛和北极航线,源源不断抵达俄罗斯,塞浦路斯分舰队的军舰也开入黑海,配合俄罗斯军队在亚速海附近的进攻,6月5号,来自尼亚萨兰的飞行员王朗,驾驶着猎豹战斗机,在库班河上空击落了埃里希·哈特曼驾驶的BF109,埃里希·哈特曼本人侥幸逃生。

  这并不是埃里希·哈特曼第一次被击落,这也是个运气逆天的家伙。

  自从参战后,埃里希·哈特曼的座机已经被击落了五次,埃里希·哈特曼每一次都能幸运的活下来。

  一次两次是幸运,连续五次就不能用幸运来解释了。

第2305章 烂账

  前文说过,欧洲战场上的飞行员,不会对跳伞的飞行员射击,这才是埃里希·哈特曼能多次幸存的主要原因。

  否则以俄罗斯战场的空战强度,埃里希·哈特曼就算上帝附体也活不到现在。

  德国空军现在的处境也越来越艰难。

  在刚刚结束的库班战役中,德军损失飞机超过1100架,其中超过800架是在空中被击毁。

  俄罗斯飞行员不会对跳伞的德军飞行员开枪,地面搜索部队却不会遵守这个规则。

  很多跳伞的德军飞行员被俄罗斯地面搜索部队俘获,幸存者被扔进环境恶劣的战俘营,只有极少部分,能在战后返回德国,那已经是十几年之后的事了。

  库班战役进行的同时,哈尔科夫战火重燃。

  这么形容也不对,因为自从战争爆发后,哈尔科夫一直在战斗,仅统计大规模战役,这已经是三年内的第四次了。

  1941年巴巴罗萨计划最后阶段,德军逼近哈尔科夫。

  此时的哈尔科夫是俄罗斯工业中心,著名的T34就是哈尔科夫拖拉机厂设计生产的,该厂也是俄罗斯最大的坦克工厂。

  除了坦克工厂之外,哈尔科夫还有哈尔科夫飞机制造厂、内务部工厂、涡轮机制造厂等等。

  由于哈尔科夫的价值极为重要,小胡子曾经表示:如果控制了这个地区,那么整个俄国的经济将会崩溃。

  俄罗斯人也很清楚哈尔科夫的重要,在这个背景下,俄罗斯人实行了破釜沉舟的“工业大搬迁”,所有能搬走的机器全部搬走,搬不走的就算炸毁也不留给德国人。

  第二次战役发生在去年五月份,当时莫斯科战役刚刚结束,俄罗斯人士气正盛,部队高层对战场形势产生误判,贸然向哈尔科夫发动进攻,最终结果是7.5万人阵亡,24万人被俘,损失坦克超过1200辆,损失火炮超2000。

  德军方面损失仅2万人。

  俄罗斯人总是会在大胜之后得意忘形,伏尔加格勒战役结束后又犯了老毛病。

  两个月前,俄罗斯人组织布良斯克方面军、沃罗涅日方面军及西南方面军,再次向哈尔科夫发动进攻。

  这一次俄罗斯人动用兵力大约50万人,德军在整条战线上的兵力大约25万。

  此时的德军,因为在伏尔加格勒遭到重大损失,平均每个坦克师只有大约100辆坦克,而且大多是型号老旧的三号和四号,最新式的五号只有少量装备。

  俄罗斯这边情况更糟糕,第40集团军的师平均只有3500~4000人,第69集团军的一些师只有1000~1500人,有些师只有20~50门迫击炮作为火力支援,参照南部非洲标准,这些部队根本不具备进攻能力。

  第三次战役一共持续了不到一个月,之所以这么短时间就结束,主因在于T34坦克的神话破灭。

  T34出现在战场上的时候,一度以机动灵活,火力凶猛,防御力强大,成为俄罗斯军队的主战坦克。

  德国早期装备的三号和四号,确实是无法和T34对抗。

  不过德国人一直在研究,提升装备水平,三次战役中的五号坦克,已经全面超越T34,升级之后的四号,也具备了和T34对抗的能力。

  1941年,T34的76毫米主炮,可以轻易击穿当时德军任何一款主力坦克。

  当时间来到43年,无论是五号坦克厚达102毫米的正面装甲,和升级之后的四号坦克,T34在400米之外已经无法击穿。

  与此同时,五号的88毫米炮,和四号的长身管75毫米炮,却可以轻易在1000米到1500米距离上击穿T34的装甲。

  战斗结果一面倒,俄罗斯在第三次战役中一共损失了52个师,大约十万人死亡、失踪或被俘,14万人受伤,德军方面的损失大约1.2万人。

  可以把哈尔科夫战场看成是俄德战场的缩影,俄罗斯最恐怖的地方就在于,不管牺牲有多大,损失有多少,总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组织更大规模的兵力,给与对手持续不断地打击。

  第三次战役刚刚过去不到三个月,俄罗斯人又在哈尔科夫组建了一支庞大的部队,这一次俄罗斯人动用了7个合成集团军、2个坦克集团军、1个空军集团军,总兵力达到了98万人,这些部队一共配备了12000余门火炮和迫击炮,24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以及1300架作战飞机。

  与此同时,哈尔科夫德军的兵力依然保持原状,坦克和飞机也没有增加,第三次战役中的损失尚未得到弥补,第四次战役接踵而至。

  这种情况下就算耗,也能把德国活活耗死。

  别忘了俄罗斯在准备第四次哈尔科夫战役的时候,同时还在准备库尔斯克战役,俄罗斯在这个方向一共有190万人。

  现在知道欧洲国家为什么那么恐惧俄罗斯了吧。

  这根本不是个正常国家,是个打不死的小强,失败只会让俄罗斯更强大,德国人可以赢无数次,但就是无法将俄罗斯彻底打死。

  俄罗斯人只要赢一次就够了。

  俄罗斯之所以拥有这么强的生命力,和南部非洲的援助力度越来越大有很大关系。

  和顽固的温斯顿,以及心怀鬼胎的罗斯福不同,罗克很清楚战争已经到了最关键的阶段,这时候所有人都必须全力以赴,抛弃偏见,团结合作,才能赢得战争的最终胜利。

  卡萨布兰卡会议结束后,南部非洲在短短两个月内,向俄罗斯提供了1500辆坦克,1100架飞机,3000门火炮,以及近5000辆汽车。

  为了将这些装备送到俄罗斯,南部非洲征调了所有可以征调的船只,海军的综合补给舰和大型登陆船也被当做货船用,很多飞机经过多次转场,是由南部非洲飞行员一路飞到俄罗斯的,在抵达俄罗斯之后,很多飞行员留下来直接参战,南部非洲联邦政府和俄罗斯的关系,也进入前所未有的蜜月期。

  “非常感谢,勋爵,南部非洲是俄罗斯永远的朋友,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朋友在困难中给与我们的支援,我带来了慈父给您的亲笔信,他邀请您在战争结束后到俄罗斯做客,我们会以最高标准接待您,让您感受到兄弟般的热情——”俄罗斯驻南部非洲大使约瑟夫·瓦西里主动来到正义宫,向罗克当面致谢。

  约瑟夫·瓦西里是俄罗斯驻南部非洲的第15任大使,其中有7人是三年内更换的,仅去年一年内就更换了3任驻南部非洲大使。

  罗克也不知道俄罗斯驻南部非洲大使更换的频率为什么这么快,这肯定和南部非洲支援俄罗斯的力度没关系。

  “谢谢,我也期待着和约瑟夫先生的见面。”罗克微笑,俄罗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表现令人敬佩,南部非洲付出的是金钱,俄罗斯则是付出了数千万人的生命。

  数千万人!

  想想南部非洲自治的时候,全国人口加起来才200万,还不够俄罗斯人一次战役消耗的,所以罗克很理解俄罗斯的心情。

  另一个时空的欧美,为了某些不可告人的目的,提起二战就是俄罗斯军队在攻入德国之后强健了多少多少德国妇女,虐待死了多少多少德军战俘,抢走了多少多少德国人财产。

  欧美人从来不说,俄罗斯在二战中付出了多少代价,也不说德军在俄罗斯作战时表现的多残暴,大部分欧洲人都认为美国才是战胜德国的主力了,简直颠倒黑白。

  站在国家立场上,罗克能接受俄罗斯人在德国的行为,换成南部非洲,没准会表现的更彻底,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我们正在所有战线上发起对德国人的反击,在哈尔科夫我们有130万人,在库尔斯克我们有300万人,高加索地区的战斗还在继续,我们刚刚在圣彼得堡打破了德国人的包围,这是一次伟大的胜利,德国人已经穷途末路,他们必将为自己发动战争的行为付出惨痛的代价。”约瑟夫·瓦西里言外之意是,援助越多越好。

  罗克微笑不说话,敬佩归敬佩,一个太强大的俄罗斯,并不符合南部非洲的利益。

  “英国人和美国人不可信任,他们利用俄罗斯消耗德国人,导致俄罗斯和德国人两败俱伤,这个仇恨我们不会忘,俄罗斯人的鲜血不会白流——”约瑟夫·瓦西里话锋一转,提出的要求让罗克无法接受:“——如果可以的话,我们希望能和南部非洲分享黑海出海口,黑海对于俄罗斯非常重要,就像伊丽莎白港之于南部非洲——”

  罗克哑然实习,俄罗斯人对于土地的执念,不亚于华人。

  自从上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黑海出海口就处于国际联盟控制下。

  由于国际联盟部队主要是由南部非洲军队组成的。

  所以也可以说是南部非洲控制着黑海出海口。

  二战爆发后,巴尔干半岛国家试图入侵黑海出海口,被南部非洲军队很干脆的击退。

  之后由于要祸水北引,罗克命令黑海军队暂时停止向巴尔干半岛进攻,战事一度缓和。

  伏尔加格勒战役期间,黑海成为南部非洲援助俄罗斯的主要通道,再次引起小胡子的注意。

  在小胡子的逼迫下,巴尔干半岛国家正视图再次向黑海出海口发动攻击。

  大胡子多次致电罗克,希望俄罗斯军队能配合南部非洲军队,负责黑海出海口的防御。

  这个要求被罗克直接拒绝。

  罗克绝对不会允许俄罗斯军队进驻黑海出海口,南部非洲又不是守不住,亚瑟率领的第五集团军和塞浦路斯分舰队,有能力击退任何来自巴尔干国家的进攻,就算德国人亲自下场,南部非洲军队也不憷。

  有道是请神容易送神难,如果俄罗斯军队进驻博斯普鲁斯海峡,那么南部非洲就要和俄罗斯分享黑海出海口的控制权,这会削弱南部非洲对俄罗斯,乃至地中海的控制力。

  一旦俄罗斯人突破地中海,那么首当其冲就是塞浦路斯和十二群岛。

  以及已经被南部非洲控制的克里特岛。

  别小看这些岛屿的作用,这些岛屿的面积虽然不大,物产也不够丰富,实际上却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南部非洲现在在海外已经有了近六十个军事基地,凭借这些军事基地,南部非洲军队可以轻松抵达全球任何一个角落。

  “黑海出海口还处于国际联盟的托管中,没有国际联盟的允许,任何国家的君度不得涉足。”罗克态度坚定,估计就连国际联盟秘书长,都没想到国联居然这么有实力。

  “勋爵——”约瑟夫·瓦西里还想争取。

  “约瑟夫,现在对于俄罗斯来说,最重要的是击败德国,将侵略者赶出俄罗斯。”罗克提醒瓦西里要冷静,不要因小失大。

  送走瓦西里,秘书送来意大利的最新情报。

  就在刚刚,小胡子出动17个师德军占领意大利,意大利国王和新首相乘坐飞机逃往北非,成立流亡政府,通电加入盟军,对德宣战。

  现在才宣战是不是晚了点?

  罗克一点也不惊讶,意大利人就是这样,不见棺材不掉泪。

  “意大利国王陛下发来电报,希望能得到我们的支持,将流亡政府首都放在的黎波里——”西德尼·米尔纳表情古怪,大概是没见过这么异想天开的。

  意土战争后,奥斯曼帝国将的黎波里割让给意大利王国,的黎波里遂成为意大利王国在北非的统治中心。

上一篇:将军好凶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