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南非当警察 第1166章

作者:鲇鱼头

  敢威胁南部非洲人,是要付出代价的。

  认识不到这一点后果很严重。

  “先生,请不要这样——”军官左右为难,站在他的立场上,罗伯特实在太过分。

  虽然坎贝尔少校也很过分,不过并没有造成严重后果。

  罗伯特不允许其他人接手坎贝尔少校,这简直就是谋杀。

  “刚过去的五分钟内,已经有三名伤势严重的伤员死亡。”罗伯特不让步,他的技术再好,也得一个一个来。

  “里面那位先生刚才指定要我亲自为他进行手术,这是我的工作,你们不要插手。”罗伯特表情平静,说的话却让人不寒而栗。

  天知道他什么时候才有时间亲自为坎贝尔进行手术。

  坎贝尔现在可还在流血呢。

  “抱歉,威廉上尉——”威廉带来的医生意外的听话。

  “乔治医生,里面等待手术的是坎贝尔少校——”威廉惊讶极了,你可是第一集团军的军医,不是第17装甲师的军医,不用听从罗伯特的命令。

  “抱歉威廉上尉,罗伯特教授是我的老师——”乔治看向罗伯特的目光充满激动,身体瞬间挺得笔直,斗志昂扬:“教授,第一军医学院31届毕业生,学号19310507,格兰特·乔治向您报道。”

  “你好格兰特,很久不见——”罗伯特表情迷茫,明显没什么印象。

  这也正常,1931年那都是十年前的事了,第一军医学院每年学生上千人,罗伯特不可能每个人都记得住。

  但是学生对于自己的老师,肯定印象深刻。

  “你为什么没有在南部非洲军队工作?”罗伯特也是在学校里的时间太久了,对于南部非洲军队的情况不够了解。

  格兰特马上表情尴尬。

  南部非洲军队的医疗系统也是很卷的。

  南部非洲有四个军医学院,每年毕业学生数千人,不可能每个人都有机会进入南部非洲军中,只有最优秀的才能加入,不够优秀的就只能自谋生路。

  当然医生这个职业不用担心毕业既失业,南部非洲民间,以及其他国家对于医生的需求还是很强烈的。

  比如格兰特,他的技术水平即便无法进入南部非洲军队工作,去英国找一份工作还是很轻松的,而且待遇并不比在南部非洲差。

  英国的医生收入可是很高的。

  “来吧,让我看看你这些年都学了些什么——”罗伯特给学生留面子,主动化解尴尬。

  格兰特马上笑逐颜开,丝毫不排斥打下手的工作。

  威廉上尉不再说话,对于南部非洲医生这个群体又有了新的认识。

  刚才这一会儿就死了三个人,那么再多死一个也正常。

  坎贝尔少校的行为,已经突破野战医院的底线,威廉上尉也很反感。

  事后坎贝尔或许会被追究责任,但如果因此离开军队,那么这对于坎贝尔来说搞不好是好事。

  所以,如果坎贝尔因此死亡,那么也不会有人被追究责任,毕竟活着的坎贝尔对于大英帝国来说是耻辱,伤重而死的坎贝尔却是大英帝国的英雄。

  所以如何取舍,其实很简单。

  等待救治的伤兵实在是太多了,等罗伯特重新走进手术室的时候,坎贝尔已经被装进裹尸袋。

  “太遗憾了,坎贝尔少校死于失血过多,这不是我们的责任,因为战争部没有为我们准备足够的血浆。”格兰特表情严肃,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战争部从来没有准备充分过。

  “那确实遗憾——”罗伯特摘下手套,他的衣服已经被鲜血和汗水浸透,整整六个小时,罗伯特参与抢救了27名伤员,伤员全部活了下来。

  这很不容易,英军战地医院的条件并不算好,跟南部非洲的战地医院相比甚至堪称简陋,能在这种条件下完成百分之百的成功率,罗伯特教授确实技术精湛。

  这不是挽救了27个生命,而是拯救了27个家庭。

  和27个家庭相比,过程中有些瑕疵也就可以理解了。

  梁昊就是这么跟巴顿解释的。

  野战医院毕竟人多眼杂,坎贝尔少校的真正死因,还是不可避免的流传开来,引发的争议越来越大。

  站在坎贝尔少校的立场上,罗伯特教授自己放任不管,还不允许其他人接手治疗,这种行为无异于谋杀。

  亚历山大勋爵还是有能量的,伯爵、上院议员,家族中多人在英国·军政部门任职,和英国王室还有亲戚关系。

  上一次世界大战中,一心镀金的英国贵族成员损失惨重,这一次世界大战,贵族阶层从军的人少而又少。

  贵族高高在上,就算没有军功,依然可以享受贵族阶层拥有的特权。

  如果在战场上战死,除了家族得到荣誉之外,自己什么都得不到。

  所以比起家族贡献,还是老老实实当个播种机吧,前线太危险了,爱谁去谁去。

  乔治六世对这个情况心急如焚,大英帝国的利益不能完全依靠平民阶层的孩子去维护,贵族阶层就算装模作样,也得做出表率。

  所以乔治六世的大公主,未来女王也穿上军装。

  坎贝尔是少有的深入一线作战的贵族成员,在得知坎贝尔受伤后,英国贵族阶层集体沸腾,都已经打算将坎贝尔作为国家英雄开始大肆宣传了,结果却以这种方式死在战地医院里,真让人措手不及。

  坎贝尔的家人异常愤怒。

  他们还是有理智的,罗伯特教授是南部非洲人,坎贝尔的家人得罪不起。

  格兰特和第一集团军的其他军医却是英国人,他们居然放任坎贝尔少校在手术台上流血过多死亡,这绝对是谋杀。

  这件事也引起了北非盟军高层的关注,巴顿第一时间把梁昊叫到阿尔及尔,询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过程就是这样,那个该死的家伙居然向我们的医生开枪,我如果在场,我会直接开枪毙了他——还好我们的医生够聪明,不过还是浪费了一针宝贵的麻醉剂,让我来说,直接一棍打晕比较好。”梁昊根本没当是回事,北非盟军每天都有数百人阵亡,贵族子弟的生命,难道就比平民家庭的子弟更宝贵?

  对于南部非洲来说,肯定是第一军医学院的教授更宝贵。

  虽然南部非洲的教授,比欧洲高等院校的教授多一些,那也不是随便某个人可以威胁的。

  早知道是这样,梁昊根本不会派人去帮助第一集团军。

  这件事发生后,梁昊第一时间联系了安德森,要求安德森妥善处理。

  没想到事情还是传播开来,这肯定会影响到南部非洲和英国的关系,以及盟军之间的合作。

  安德森应该为此负责。

  “我不是说结果,我是说过程,难道罗伯特教授就不能用更稳妥的方式处理吗,比如抢救无效——”巴顿更黑,跟他比罗伯特就是白莲花。

  “罗伯特教授是专业人士,你不能要求他成为一名复合型人才——”梁昊更无辜,术业有专攻嘛,不能对罗伯特教授要求更多。

  “好吧,你要保护好罗伯特教授,不要再发生任何意外。”巴顿的担心并不是多余,不要高估英国贵族阶层的道德底线。

  “您放心吧,以后我绝对不会让我们的医生和护士参与到这一类的破事里。”梁昊明显误解了巴顿的意思。

  巴顿也懒得纠正,挥挥手让梁昊自便。

  不参与也好,热脸贴凉屁股的事,南部非洲从来不做。

  回过头来巴顿面对亚历山大,态度又截然不同。

  不是英国的亚历山大勋爵,而是北非盟军的亚历山大副司令。

  “罗伯特教授自从抵达第一集团军的战地医院之后,连续工作六个小时,抢救了27个人,连口水都没顾上喝,回去之后就病倒了,你要不要询问一下被罗伯特教授救活的那27个人,问问他们对罗伯特教授的看法。”巴顿怒不可遏,英国国内的贵族起哄就算了,你这个北非盟军副司令也拎不清,老糊涂了吗?

  “元帅,我没有责怪罗伯特教授的意思,我是希望格兰特医生能回到他的工作岗位上,他毕竟是第一集团军的成员。”亚历山大不是来追究责任的,而是来要人的。

  罗伯特教授还是很懂人情世故的,格兰特医生拒绝威廉上尉的命令,任由坎贝尔少校死在手术台上,事后肯定会被追究责任。

  所以罗伯特教授在返回第17装甲师的时候,把格兰特医生和另一名医生一起带走,名义上是交流技术,实际上是保护起来。

  坎贝尔少校的家人没能力追究罗伯特教授的责任,格兰特医生则处于巨大的危险中,即便只是可能,罗伯特教授也不会虎头蛇尾。

  “呵,让格兰特医生回去,接受军事法庭的审判吗?”巴顿同样要保护格兰特,即便亚历山大理由正当。

  “没有人审判特兰特医生,第一集团军有太多伤员,他们需要医生的照顾。”亚历山大其实也无奈,国内的压力越来越大,南部非洲人又这么强硬,坎贝尔确实该死,他应该死在战场上。

  “你可以把伤员送回阿尔及尔接受治疗,第17装甲师已经开始对突尼斯的进攻,他们接下来也需要更多的医生。”巴顿坚决不交人,如果把格兰特交出去,会造成极恶劣的严重后果。

第2284章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巴顿要是把格兰特交出去,以后再碰到类似事件,那些原本倾向于南部非洲立场的人,就要好好考虑一下了。

  还记得小斯成立的罗德奖学金吗,格兰特就是通过罗德奖学金,才能来到南部非洲读书,而且还是入学难度极高的第一军医大学。

  如果没有罗德奖学金的帮助,出身平民家庭的格兰特,就算成绩再好,也根本无力承担第一军医大学高昂的学费。

  每年通过罗德奖学金来到南部非洲读书的外国学生多达上百人。

  这些人毕业之后大部分加入南部非洲国籍,留在南部非洲工作。

  也有很多人选择回到祖国,但无论如何,他们都对母校和罗德奖学金保留着一份感激之心,这种感情随着时间的发酵,造成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大。

  比如格兰特就经常对他的学生说,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去南部非洲工作学习一段时间,这对本人的能力会有极大提高。

  在第一军医大学期间的学习经历,也成为格兰特最美好的回忆,他无数次梦回母校,魂牵梦绕。

  在英国国内,和格兰特一样有过南部非洲学习经历的人有数百人。

  他们前往南部非洲学习的方式可能不同,专业也不一样,但是他们对南部非洲的感情很深,格兰特甚至和一些有共同经历,志同道合的人成立了一个俱乐部,虽然这个俱乐部只有大约60名成员,却都是各行各业的精英人士。

  这样类似的组织,在英国国内还有很多个。

  巴顿坚持保护格兰特的原因就在于此。

  如果巴顿把格兰特交给亚历山大,那么会让英国国内很多人寒心的。

  信任和好感需要长时间投入才会产生,破坏却只在一瞬间。

  巴顿说得也是事实,第17装甲师确实是已经开始向突尼斯展开进攻,随着时间的推移,伤亡不可避免的越来越多,第17装甲师也需要更多医疗力量。

  梁昊没时间应付安德森,梅赛和其他意大利将军们不一样,经历过血腥的俄罗斯战场考验,梅赛的态度很坚决,意志顽强,不会轻易认输。

  第一集团军的遭遇也证明,梅赛不是易于之辈,他的战术相当高明,抵达北非之后,对意大利军队的调整也有一套,在梅赛的整合下,部分意大利军队已经恢复战斗力,不再向以前那种半死不活的样子。

  “阿尼姆和梅赛一定会死守突尼斯,这是一场硬仗,我们得做好充分准备,不能轻敌大意,犯英国人犯过的错误。”梁昊战术重视,能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哪一个不是一时人杰,没一个易于之辈。

  都不用说别人,胖光头的历史评价够低吧,这家伙实际上抓机会的能力强得很,内斗也是一把好手,要不然也不可能成为意大利总理。

  “地中海舰队和塞浦路斯分舰队已经封锁突尼斯附近海面,德国人和意大利人已经成为瓮中之鳖,我们只需要把突尼斯围困起来,就可以把德国人和意大利人活活耗死——”出席战前准备会议的小巴顿精神不佳,自从隆美尔被调回国养病之后,小巴顿就兴致缺缺,态度明显不够积极。

  这也不能怪小巴顿,他也是不得已。

  美国第二军和英国第一集团军是一对难兄难弟,都在德意联军手上吃过大亏。

  小巴顿接手弗雷登道尔的职务,担任第二军的指挥官,上任之后小巴顿才知道第二军的情况有多糟糕。

  艾斯纳姆一战,第二军损失惨重,丢失了百分之八十的坦克和装甲车,第六师被彻底打残,恢复实力至少需要三个月。

  现在第二军已经撤回阿尔及尔休整,小巴顿不甘心缺席北非最后一战,拼凑了一个装甲旅主动请战,这个装甲旅还是比较有实力的,装备的是南部非洲提供给盟军的外贸型坦克,这批坦克是埃森豪威尔通过英国人得到的。

  小巴顿希望从南部非洲购买装备的报告提交给华盛顿之后,惨遭驳回。

  美国并非没有能力生产坦克,即便“豹”式那样战斗全重超过40吨的“中型坦克”,给美国一些时间,美国也可以生产出来。

  所以从南部非洲购买坦克,是美国的相关军火商绝对不可接受的,在美国的南部非洲资本,在这件事情上也没有过多发表意见。

  企业大到一定程度,难免会有利益冲突发生。

  在美国的南部非洲资本,也要对自己的利益负责,尼亚萨兰银行的利润再高,也不会分给高盛哪怕一分,连个感谢配合的锦旗都不给,体现到尼亚萨兰公司内部的财务年报上,如果利润差距过大,那么就是高盛的管理层不够合格。

  到时候高盛的管理层怎么解释,说我们为了将更多的利润留给南部非洲企业,主动放弃了来自美国战争部的订单?

  当美奸也不能当的这么明显。

  华府对于北非战事还是很重视的,为第二军补充的坦克全部都是“谢尔曼”,不过要抵达北非还需要一定时间,最起码得一个月之后。

  小巴顿等不了这么久。

  恰好一批英军购买的坦克抵达阿尔及尔,小巴顿和埃森豪威尔就将这批坦克半道劫走,装备给第二军。

  南部非洲坦克的性能确实好,不过第二军的坦克手总需要一些时间才能适应,所以小巴顿不赞成马上就向突尼斯发动进攻。

  “英国第八集团军正在向突尼斯推进——”法国第二集团军指挥官鲁迪·富尼耶中将不希望拖延时间,拖来拖去战功都被英国人抢走了。

  鲁迪·富尼耶在阿尔及尔出生,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一直在法属北非服役,法国战役期间,鲁迪·富尼耶作为少将率领北非第四师回法国参战,部队尚未抵达法国本土,法国就停止抵抗了。

  这不怪鲁迪,甚至不能怪法军的动员速度太慢。

  只能说德国人的推进速度足够快。

  快到法国人都来不及投降的程度。

  “我们还等什么呢,以我们的实力,可以轻松击败德国人和意大利人,占领突尼斯,结束北非的战斗。”来自西班牙的何塞·戈麦斯将军积极发言,可惜没有人重视他的意见。

  没有人愿意错过北非最后一战。

  弗朗哥倒台后,西班牙新政府加入盟军,也派出部队配合盟军作战。

上一篇:将军好凶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