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好凶猛 第382章

作者:更俗

“……”刘武恭到淅川赴任才半个月,除了县衙及县尉司的官员、衙役,县城里还真认不得几人。

刘武恭瞅那人衣衫破旧,脸庞黑瘦,身量也不高,总之其貌不扬得很,被侍卫抓住后却没见多少惊谎,眼神却游离闪烁朝院子里东张西望,不像是纯看热闹的邻人,便要将人先抓到县狱关押起来再行审问。

董妻这时候惊慌走出来,告饶说道:“陈松泽乃妾身兄长,定是关切使君到来,绝无歹意,还请二位郎君手下留情……”

人是制司侍卫抓的,对县里各色人物熟悉的县尉衙役、胥吏都没有资格靠近院子。

刘武恭这才知道闹了一大乌龙,连忙让人给陈松泽松绑,说道:

“原来是陈松泽陈郎君啊,多有得罪!”

韩圭这才认真打量陈松泽起来。

他知道陈松泽早年在淅川县衙任吏,是个八面玲珑的人物,但董成被削职为民之后,陈松泽受牵连被逐出县衙,之后又与人争讼,陷身牢狱之中,最后几乎是倾家荡产才得以脱身。

陈松泽除了是董成的妻兄外,制司这段时间将州县涉及私盐、通匪以及土地争讼等事的卷宗都调过来,发现陈松泽确实有牵涉到几桩走贩私盐的旧案之中,并非淅川县有人蓄意栽赃诬陷。

韩圭却是第一次见到陈松泽其人,拱手说道:

“使君与董大人乃是故旧,这次特地将董异辟入制司任吏,也早闻陈松泽郎君之名,待要叫人去请陈松泽郎君去饮宴呢……”

第二十章 旧吏

陈松泽听闻靖胜侯、制置使徐怀进淅川城后,没有前往驿馆落榻,而是在侍卫人马的簇拥下,直奔妹婿董成住处而来,他第一念头也是以为徐怀要找董成清算前仇旧恨。

他没有敢直接走到巷子里凑前打听消息,而是悄悄走到隔壁院子里窃听动静,直到董成随徐怀他们前往驿馆,他才从院墙那边探出头来张望,这时候才被值守的侍卫抓了个正着。

这会儿听韩圭说徐怀此番前来乃是找董成叙旧,要将董成之子董异辟入制司任吏,陈松泽料定事情不会这么简单,拱手问道:

“董异年少聪颖,苦读不辍,然无望于仕途,只能寄食私塾为业,实在可惜,今日得使君赏识,实乃大幸——不知这位大人尊姓大名?松泽拜上。”

“韩圭,制司长史司主簿,”韩圭说道,“使君素重董公品行高洁,然董公居于陋巷,左右鱼龙混杂,难保不被敌探窥视,特着我与刘县尉差遣人手环护左右,确保无人能干扰到董公的清静。”

大越立朝以来,为了尽可能分散、限制文武将吏的权力,在官制上对官称与职事进行分离,搞了一套勋阶、寄禄官、职官以及差遣彼此分离、互不相等的复杂体系。

徐怀在京襄制置安抚司还是尽可能使官职与实际职事统一起来。

像韩圭所任长史司主簿,实际就是执掌典令文函、参议政务等事,不会再在主簿官职之外再另搞勾当典书等差遣名头。

当然了,陈松泽即便不知道制司新规,却也知道长史司主簿乃是制司主要属官之一,是实权派人物;民间也盛传韩圭乃是制置使徐怀麾下的主要谋吏。

韩圭以长史司主簿身份,拉着刘武恭留下来安排董宅附近的侍卫安全,这里面意味着什么,陈松泽还是清楚的,绝对不会是路经淅川、邀请故旧吃一顿饭这么简单,当下只是朝韩圭作揖谢礼:“有劳韩主簿操劳了……”

“诸事吩咐下去就行,没有什么操劳不操劳的,我们还是要赶去饮宴。”韩圭笑道。

“素闻使君令名,乃大越真英雄豪杰也,松泽今日能得一见,真三生有幸。”陈松泽朝驿馆方向拱拱手,爽朗说道。

在刘武恭看来,韩圭担忧董成及其家人的安全,制司、县尉司安排一些人手,然后再由董成妻兄、在淅川县颇有人脉的陈松泽多盯着一点最为合适,但没有必要将陈松泽也拉去饮宴。

虽说今日的饮宴,会特地找一些耆老、士绅代表参加,以示徐怀体察民意之心,但除开这些特例,并非随便什么人都有资格在徐怀面前喝酒吃肉的。

刘武恭以为韩圭是客套,但陈松泽却没有半点推辞,叫他感到奇怪,心想他陈松泽县衙厮混这么多年,一点眼力劲都没有,什么场合都要往里凑?

当然,陈松泽不知推辞,刘武恭也不会当面说什么。

陈松泽之前是被侍卫揪进院子里来的,还看不出异常,但在韩圭、刘武恭交办好诸多事,一并步行前往徐怀下榻的驿馆,见陈松泽走路时有些瘸。

韩圭好奇的问道:“董公适才没有说陈郎君有腿疾?”

众人走进院子都没有说几句话,董成自然聊不到妻兄陈松泽身上,韩圭还是看过陈松泽的卷宗,并没有记录他腿疾之事。

“三年前在狱中吃了些苦头,此时却没有什么不便了,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陈松泽浑不在意的说道。

韩圭记得卷宗里写三年前陈松泽是牵涉私盐旧案而遭审讯,之后只是被逐出县衙,却没有写他受刑之事,反倒是前年与人争讼,陈松泽被关入县牢大半年之久才得以脱身。

韩圭示意身后侍卫牵马过来,让陈松泽乘马而行。

“却之不恭。”陈松泽说道,大大方方就跨上马背。

徐怀要求将吏没有公务在身,在城中尽可能不要乘马,更是严禁驰马,以免扰民。

因此刘武恭都是陪同韩圭步行,反正距离驿馆也就几步路,这时见陈松泽竟然大大咧咧跨上马背,变成他与韩圭帮着陈松泽牵马而行,都忍不住要瞪他几眼;却是韩圭毫不在意。

三人很快赶到徐怀落榻的驿馆。

宴席还在准备之中,也派人去邀请耆老、士绅代表,知县余涟、县丞周鲤等官员正陪同徐怀、史轸、徐武碛、董成等在此饮茶,看到陈松泽随韩圭、刘武恭而来,余涟、周鲤等淅川县官员微微色变。

徐怀、史轸平时要处理的事务太多,不可能面面俱到,也不了解陈松泽的详情。

这时候看到韩圭将董成妻兄陈松泽也拉过来饮宴,待他坐过来,史轸悄声问道:“你怎么将他也拉过来?”

“……”韩圭将他看过的卷宗告诉史轸,悄然说道,“我邀他过来饮宴,他话语间虽无张扬、卖弄,却是不忤,也无推辞,说不得是个人物;再看余知县、周县丞他们的反应,显然跟陈松泽是旧识啊……”

史轸微微一笑。

徐怀肯定要用董成,而且不是一般的用,陈松泽想要谋个一官半职,照道理来说日后有董成提携就足够了,但就算迫不及待想要出人头地,也应该先在韩圭面前有显露。

然而陈松泽两者皆不是,却又不卑不亢的登堂入室,在席间坐下饮茶也泰然自如,再联系到卷宗所录诸事,叫史轸都禁不住高看他一头。

片晌后有官员进来禀报:

“宴席已经准备齐当,并尊使君令,特邀耆老、士绅八人而来,以便使君体察民意……”

“大家就前往宴厅相饮!”徐怀起身说道,居前走往宴厅,与邀请过来的耆老、士绅代表见面。

淅川位于秦岭东脉伏牛山南麓的崇山峻岭之间,丹江、淅水及淇河从其境穿过,携带上游泥沙,于地形低陷的山谷丘峡间沉积,形成大片的平川,也是淅川县主要的耕地来源。

淅川的乡族士绅大量侵占隐瞒的肥沃田地,大多位于丹江、淅水、淇河的沉积河谷地区,也是这次田亩清查的重点。

邀请赴宴的耆老、士绅代表,基本上都是淅川的大地主,他们是不敢忤逆靖胜侯、制置安抚使徐怀的威势,但都黑脸坐在席间,无人愿意曲意奉承。

邀请耆老、士绅代表饮宴,本来就是只是表一下姿态,看他们这般脸色,徐怀心里多少有些不快,心想他娘以后再也不找这些龟孙子做这些表面文章。

余涟等人多少能看出徐怀心里不快,也就刻意忽略这几个耆老、士绅的存在,尽找别的话题找徐怀等人敬酒。

诸多人依次敬过酒,轮到陈松泽时,他一瘸一拐走到堂中,举杯瞥眼扫过坐在一旁的耆老、士绅代表,跟徐怀朗声说道:

“这些混帐东西不知大祸即将临头,不知道使君百般心思乃是保全其家小,却窃窃怀恨使君察其私侵不义之田,实在可恨,还请使君将这些不识抬举的混账东西逐出宴厅,以免扫了使君的酒兴!”

耆老、士绅虽然不敢忤逆徐怀,沉默坐在一旁饮酒,这时候听陈松泽张口就骂,还要将他们赶出去,对陈松泽自然是怒目相向。

余涟、周鲤等人只想小心翼翼应付差遣,等明日徐怀离开淅川县城就好,这时候看到陈松泽站出来挑事,要将耆老、士绅逐出宴厅,直觉头皮发麻,大感头痛。

见徐怀眉头微蹙,余涟连忙站起来打圆场道:“陈公等人身体有所不适,请使君许他们先退下歇息……”

徐怀微微一笑,挥手示意余涟坐下,颇有兴致打量了陈松泽两眼,笑着说道:

“古人云: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你说在座众人不知大祸即将临头,那你就好好跟他们说叨说叨,总不能什么都不说,直接就将他们驱逐出去吧——那样的话,外人听了还以为我御民有多苛责呢……”

“草民被驱出县衙后无以为业,勉强走贩一些山货谋求生计,却也与行商游贾以及山野的猎户药农有些接触,得知虏兵正在蓝田以北招兵买马,都说虏兵接下来就要打蓝田,”

陈松泽说道,

“草民细想也是,顾使君统精兵守御蓝田,对踞川陕之敌而言有如芒刺在背。现在新的汗王已经登基即位,他们要进一步图谋大越河山,怎么都得先令他们自己的形势变得舒服才是,蓝田是虏兵一定要夺下的,不然他们占领整个陕西路都不得舒服。草民就在想,蓝田一旦失守了,商州与东川路的联络就会被崇山峻岭分隔开,顾使君多半也不会再尽心尽力去守商州。这么一来,虏兵可不就直接打到淅川了?使君不辞辛苦,奔波于淅川的崇山峻岭部署防务,此外,也只是想着将各家私下侵占的不义之田拿出来弥补军资,安定军心,说到底也是保护这些混账东西跟他们的家小不被虏兵践踏,他们却还满心怨恨,不是不开眼、不识抬举吗?”

第二十一章 刀

陈松泽这席话有如一块石头砸入平静的湖水,顿时就掀起阵阵波澜。

陈松泽这席话首先是针对淅川耆老、士绅所说,甚至连斥带骂,他们脸色当然更加难看,第一念头就认定陈松泽乃是胡说八道,但慑于徐怀的威势,都强忍住内心的忿恨,不去理他。

淅川所面临的局势,制司当然有跟淅川县官员有过详细的分析,也恰是如此,制司才打算在荆紫、西峡直接设立级别略高于县尉司的都巡检司,计划建造多座军砦,与淅川城组成京襄西部防线,然而余涟、周鲤等地方官员却并不认同,只是被动的跟着制司的命令行事。

此时听陈松泽这番言论,他们也没有什么触动,只是胆颤心惊的认定制置使要借陈松泽在淅川掀起什么波澜。

这一刻他们只是怕自己会牵涉其中。

史轸、徐武碛、韩圭等人此时却毫不介怀陈松泽的狂态,颇为欣赏的打量着他其貌不扬的外表。

徐怀、史轸等人高瞻远瞩,且有军情司一整套的斥候刺探体系在运作,自然不难摸清楚赤扈人在这个冬季的战略意图与侧重点。

相比较之下,当世民众受限信息闭塞,即便是饱读诗书文章的士子,也是罕有人能对全局有什么清晰的认识。

赤扈南侵之前,朝廷两次北征伐燕铸下千古大错,当时的主战派不乏郭仲熊、董成、刘衍等将吏,便是活生生的例子。

陈松泽能有这番言论,可见是真不简单。

当然了,陈松泽乃是董成的妻兄,这番见解有几分乃是董成的因素,还有待观察。

“我看诸老脸色皆有不佳,兴许是身体真有不适,今日饮宴就到此为止,无需强饮……”

徐怀见诸耆老、士绅还是一副不开窍的死爹模样,他也实在没有兴致再跟他们虚与委蛇,也下令撤了酒宴,示意余涟、周鲤等官员与耆老、士绅一并离开,不要再留在驿馆碍眼了。

“使君真是好度量,还是给这些不识抬举的混账东西留了些颜面,”

待待卫撤出残炙冷羹,换上新沏的信阳茶,陈松泽犹是一脸愤愤不平的说道,

“想当初使君坐镇荆州,从汝蔡调集兵马粮食,经南阳、襄阳以讨湖寇,时日稍稍久了一些,乡族士绅乃至州县好些人说话都有些阴阳怪气。而如今淅川都要大祸临头了,这些混帐家伙却浑然不觉,犹窃窃心念不义之私利,怨恨使君,可见竖子真不堪与谋也……”

徐怀哈哈一笑,说道:“现在州县之事错综复杂,想想一点点理顺,还是需要乡族士绅配合,一时间不理解,制司还是需要多些耐心。”

徐怀白天车马劳顿,夜里还有公务要处理,董成、董异以及陈松泽也是稍坐片刻就请辞离开。

“这个陈松泽还真是不简单啊,董异未必是学其父,说不定学的是他这个舅舅,”在董成等人离开后,韩圭忍不住感慨道,“可先着军情司了解一番陈松泽的过往,给个差遣,看他除了嘴皮子厉害外,是不是真有几分过人的手腕……”

“你们安排吧。”徐怀点头允道。

陈松泽起初故作狂态训斥耆老士绅,那番言论有可能是董成所授,但接下来所说的话涉及到制司的根本,则断然非董成所想了。

建继帝驾崩之后,徐怀诱捕郑怀忠父子以及劝文横岳离开襄阳,并借招抚湖匪之事对荆襄地区形成实质性的控制,迫使朝廷做出让步,同意设立半藩镇化的京襄路。

这一点不仅令绍隆帝对制司猜忌深重,令士臣、缙绅对制司不假言辞,就连朱沆也特地令其子朱芝从华陵辞官回归建邺,胡楷、钱择瑞等一干故旧也从此断了与徐怀的私下联络。

徐怀今日登门去见董成,起初是能看得出董成顾虑重重,宁愿错过重新入仕的机会,也不想跟楚山有太深的牵涉,却是其子董异迫不及待接了徐怀的问话,董成才最终低头。

虽说董成态度转变也快,但中间也是有犹豫、挣扎的。

却是陈松泽直接触及到这个根本了。

说到底也是士绅及士臣群体的短视以及长期以来的隔阂、戒备,为避免日后掣肘使收复中原之事功溃一亏,最终促使徐怀下定决心实质性的控制整个京襄地区,促成楚山在面对强敌之际,不依赖于朝廷就拥有自力更生的能力与战略纵深。

说到士绅与士臣群体的短视,今日淅川县士绅及官员的态度,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郑怀忠、郑聪父子率神武军调往淮南之后,守御商州以及通过洛水上游诸城寨牵制河洛敌军的重任就交到顾继迁手里——其时顾继迁率部据险守御子午道以北有子午峪以及蓝田等地,牵制进入渭水沿岸的敌军,蓝田又是南下商州的门户,防区的调整是合理的。

然而这次赤扈骑兵主力再度南下,会同在川峡、河淮等地扎根下来的降附兵马,实力得到进一步的增强,从种种迹象都能判断,赤扈人未必会急于对淮南、汝蔡发动大规模的攻势,但一定会集结精锐兵马大举先强攻西秦、东川在秦岭北部的军事据点,确保他们在川陕的形势彻底完备起来。

顾继迁所部东川路兵马,在秦岭东段以北鄂县、蓝田所占据的几个军事据点,直接威胁到赤扈人对京兆府(长安、咸阳等地)的控制,是赤扈人这个冬季必取之地。

一旦东川兵马在秦岭北麓的几个军事据点失守,商州与东川路的联系就会被切断。

顾继迁一直拖到今年秋季,才想着组织民夫进入商州西南的鹘岭山一带,想着开辟金州与商州之间的栈道,但时间上已经有些迟,至少今年冬季不要指望能成。

一方面顾继迁并不愿意将商州以及武关移交给京襄防守,同时京襄此时也没有能力多接手一条防线,徐怀就需要考虑东川路在鄂县、蓝田的军事据点相继失守、鹘岭栈道一时半会又无法打通,东川路在商州的驻军会不会坚守下去,还是说选择从淅川借道撤回金州(东川路制司所在)。

倘若是后者,淅川以西就会直接与占领商州的敌军接壤。

徐怀这次直接在荆紫、西峡设立都巡检司,而非次一级的巡检司,就是抢在敌军正式发动冬季攻势之前,在南阳以西设立一道防线。

这条防线有两处最为主要的隘道,一是丹江河谷,一是重阳河谷,荆紫寨与西峡塞扼守其间,大越立朝以来就设立巡检司以扼山岭要冲,防御私贩山寇,淅川城则位于淅水下游的平川之上。

就整体来说,三座城寨面对有可能蜂拥而来的敌军主力,是远远不够的。

这个冬季,制司计划将东洲寨较为精锐的三万军民迁往淅川安置,其中青壮男丁逾万,一方面围绕荆紫、西峡以及淅川城建筑二十座屯寨,加密丹江及重阳河谷的防塞密度,一方面确保在敌军入侵时,能很快从屯兵组织足够的人手参与城寨的防守、反击。

然而一方面建造屯寨需要占用大量的田地,一方面三万军民安置下来,需要十五到二十万亩的田地进行屯垦,才能扎下根来。

这些都需要对淅川等地私占田亩进行彻底的清查,然而进行适当的耕地置换。

除了刘武恭得徐怀授意,到淅川出任县尉,掌握县兵外,制司在给淅川县的函文之中也多次强调其中的利害关系,但余涟、周鲤等官员却不认同,暗中议论制司不过是假借强敌的名义,将精锐兵马从汝蔡申三州部署到腹地来,加强对地方控制的同时,还藉此趁机强化与东川路的地域界线。

余涟、周鲤等人在清田、乡兵操练以及迁民建寨等事上有意懈怠,不肯配合,甚至坐视地方士绅暗中搞事。

徐怀这次亲自赶到淅川视察荆紫、西峡两都巡检司的建设情况,主要还是想敲打一下余链、周鲤等人。

在这一点,陈松泽的认知是很难得的。

史轸见徐怀对陈松泽也颇为满意,建议道:“陈松泽愿意为使君效犬马之劳,我看淅川好些有疑点的案子,可以翻出来查上一查?”

蓝田、商州不守,淅川就要直接面对蜂拥而至的敌军,史轸担心简单的震慑未必管用,利害纠缠之下,乡族士绅都未必没有通敌的可能,他还是主张对淅川进行彻底的清洗。

现在正好有陈松泽这把刀主动递上来,正好也可以试试这把刀锋不锋利……

第二十二章 旧案

徐怀次日一早就在侍卫兵马的簇拥下溯淅水而上前往西峡,喧闹一天的淅川城也恢复往昔的平静。

淅水在伏牛山南麓的群岭之间冲积出长逾百里的平川,淅川城建于平川之间,西临淅水、东踞牛尾山,受地形限制,城池南北长逾六里,东西向却仅五六百步,异常的狭仄。

牛尾山西高东低,有如牛尾伏于淅水之畔,淅川城的东城墙有一段筑在牛尾山西麓的缓坡上,地势较高。

陈松泽清晨一瘸一拐走到东城墙之下,这里地势较高,视野越过西城墙,能看到从北缓缓南下的淅水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