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好凶猛 第243章

作者:更俗

当然,景王赵湍前往襄阳开衙设府,并非周鹤、朱沆、钱尚端、高纯年、许蔚、刘致远、顾继安、乔继恩、钱择瑞、马思静、钟应秋等人随行,以及胡楷、王番等人在蔡州、襄阳接应就可以了。

景王赵湍需要有一支庞大而精锐的兵马拱卫、护驾。

也只有如此,才能震慑地方势力咸服,才能令荆湖、江淮、川蜀等地监司及地方势力景从。

而景王赵湍前往襄阳开衙设府,也必然将成为赤扈人重点打击的目标,拱卫襄阳及南阳盆地的防线建设,也必须现在就充分考虑。

要不然,赤扈人派出一万精锐骑兵,直接兵临襄阳城下,他们还玩什么?

目前张辛、邓珪所领的宣武军第一、第二厢,乃是景王赵湍自赴巩县主持防御之后,在守陵军基础之上重编的嫡系,无论是防御巩县,还是渡河北上、增援沁水、东进泽州,都证明有一战之力。

然而宣武军规模太小,汰弱留强,勉强有六千精锐可用,作为拱卫兵马,是远远不够的。

此时汴梁已陷,京畿以南除了楚山大营之外,仅有胡楷在蔡州所组织、杨麟作为统兵官的蔡州军,总计仅有一万三千余众,也远远无法支撑襄阳北面的防线。

郑怀忠、高峻阳、周鹤、高纯年等人主张继续从西军抽调精兵强将,护随景王南下;毕竟西军在与党项人接壤的边州,还部署大量的兵马守御,并没有完全抽出。

徐怀之前都没有表达什么意见,此时朗声说道:

“许府君、文将军率十万军民守御太原,形销骨立而不坠其志,其心之诚,日月可鉴,而太原军民,也乃大越最为赤诚之军民,臣徐怀斗胆请殿下召文将军速归蒲坂委以重任,统领拱卫兵马,护卫殿下前往襄阳!太原军民亦应迁往襄阳安置,为殿下定鼎御虏之资!”

虽说徐怀抵达蒲坂后,赵范也同车而乘,他都没有机会跟钱尚端私下通气,但他这话一出,钱尚端、许蔚、刘致远以及朱沆等人都纷纷建议景王将文横岳召来蒲坂、委以重任。

文横岳、许蔚以及太原十万军民对大越的忠心义胆,这是谁都没有办法质疑的。

这时候总不会有人站出来,说文横岳、许蔚以及钱择瑞等人曾抗旨不献太原,是心存异志吧?

太原军民经历如此严峻而残酷的考验,却能不改其志;而在经历如此严峻及残酷的考验之后,他们对大越的赤诚之心也会变得更加的坚定。

要不然,他们之前付出那么大的牺牲,将变得毫无意义。

在这一点上,钱尚端、张辛等景王府嫡系,甚至都是远远不如的。

景王赵湍唯有在许尉、文横岳、钱择瑞等人率领太原军民前往襄阳开衙设府,他登基之后的帝位才会真正的稳固起来。

徐怀的建议,自然不是郑怀忠、高纯年、周鹤、高峻阳等人所想,但这层窗户纸捅开来,他们也都意识到只能支持此议。

他们很快就转过神来,一并劝景王速召文横岳,出任宣武军都统制,并将太原守军悉数编入宣武军,以为襄阳拱卫。

徐怀接下来又建议景王召杨祁业、郑晋卿、高易、顾明海等人编入宣武军为将。

这些人都出身将门,乃是杨麟、郑怀忠、高峻阳、顾继迁等统兵将帅的子侄,用他们为宣武军将,一方面确保杨郑高顾等军头级人数在襄阳,在大元帅府、在景王赵湍身边拥有直接的影响力,保证景王赵湍与这些军头级人数私下的联络感情,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是以这些人为质。

当然,杨祁业、郑晋卿、顾明海等人也是将门后起之秀,能协助文横岳、张辛、邓珪更好的统领宣武军,更好的组织襄阳及南阳地区的防御。

这一点,郑高顾杨等人也不会拒绝,甚至乐意派更多的子侄到景王身边任事,也有助大越收复疆域之后,巩固各家在大越的权势。

至于襄阳北面的防御,其实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桐柏山及以东包括信阳在内的光州地区,这一地区不仅控制着南阳盆地的东侧门户,还控制淮河上游,保持与淮南地区的联系。

徐怀功勋卓著,特别是为景王鞍前马后,功绩最著,郑怀忠等人也无法再压制他,建议将楚山县并入光州,正式设立楚山行营,以徐怀出任楚山行营兵马都总管兼知光州;在楚山行营之下,重新编设天雄军,以徐怀出任天雄军都统制。

与天雄军禁军编制不同,行营是作战机构,掌握某一方面的兵马调度及作战权柄,可以节制、统领一厢、数厢乃至数军兵马以及地方厢军、乡兵。

徐怀出领天雄军都统制,这是掌握天雄军的将权。

他同时出任楚山行营兵马都总管,则是掌握淮水上游防线的帅权;兼知光州,则同时还掌握地方军政权柄。

虽说地盘比陕西小了不是一点半点,但从此往后至少从大义名份上,徐怀则已经从军侯晋级到节帅了。

而在南阳盆地的北面,郑高等人则建议以杨麟为大将,整合蔡州军以及从京畿往南突围出来的刘衍、解忠、顾琮等部残兵,组建蔡州行营,重建骁胜军,守御蔡州、许州。

而对于契丹残族,大家也主张应萧林石的请求,允许他们借道关中,举族迁往秦州(天水)。

石海、乌撒鲁等契丹将领,还是不愿意拿已经屈指可数的契丹丁壮,为大越卖命,去对抗兵锋一时无两的赤扈铁骑。

秦州远在陕西西部,在六盘山、秦岭之外,他们举族迁往秦州,契丹残部可以暂时远避战事,休养生息。

景王赵湍以及郑怀忠等人同意萧林石的请求,一方面是徐怀奔袭太原,萧林石不仅正式表明他们与赤扈人敌对的立场,还直接使萧燕菡、陈子箫等人统领天雄军俘卒参与作战,事后也表示愿意将天雄军俘卒都交出来,甚至答应捐出此时各部紧张的万余匹战马;另一方面,郑怀忠、高峻阳接下来还从边州抽调更多的精锐兵马补充到东线来,在六盘山、秦岭以西,就需要有一支军事力量,确保党项人不会犯蠢……

第一百六十八章 划清界线

帝京尽陷敌手,朝臣帝君宗室皆成胡虏阶下之囚,山河破碎,大越社稷倾倒,形势可以说是恶劣之极。

迎景王赵湍前往长安登基,看似对关陕军事集团最为有利,但问题在于,待蔡、许等地被虏兵攻占之后,关陕与荆湖、江淮的联络被直接切断,他们有什么信心,能命令荆湖、江淮的地方官员,不计一切代价的将数以百万计的粮秣,千里迢迢从汉中、川蜀绕道送往关陕?

虽说此时河洛、关陕等地还有逾二十万兵马可以调度,但比以往任何时刻都更迫切需要东南、荆襄、川蜀等地的粮秣支撑。

从这一点上,景王赵湍前往襄阳开衙设府,并在襄阳登基,也是符合关陕军事集团(西军)利益的。

此外,郑怀忠、高峻阳执掌河洛、陕西行营兵马都总管,今后又会将诸多制约他们的监司裁并掉,以便他们最大限度的调动关陕、河洛地方的人力、物力,抵抗赤扈人的进袭,可以说是大越立朝以来对武将最大限度的放权。

而将太原守军编入宣武军,使文横岳在张辛、邓珪之上执掌宣武军拱卫圣驾,作为折中方案,至少能叫郑高周吴等人接受。

倘若不是如此,难道让徐怀统领兵马护送景王赵湍前往襄阳登基,他们就高兴了?

这才是他们真正不愿意见到的局面。

没有根本利益上的冲突,一些小分歧在当前关头,也不值得大家烦心劳神在景王面前争个面红耳赤——景王这段时间也证明他不是任人拿捏之辈,因此前往襄阳开衙设府的诸多大策,众人很快便议定下来。

徐怀午后进城,直奔大元帅府,众人一边用宴一边谈事,其间将席宴撤去,更换茶汤,之后又感到饥肠辘辘,着人烧烤羊腿摆上桌案充饥,等诸多事大体商议完毕,已是半夜。

明月当空,没有那么寒冷,但屋檐院墙之上还积有残雪。

郑怀忠留赵范在蒲坂,参与后续事宜的讨论,他在侍卫的簇拥下直接从南城门出城,渡河后经淆函故道赶往洛阳,部署洛阳以东巩县、虎牢以及汝州梁县、郏城等地的防御。

高峻阳也连夜率护卫离开蒲坂,赶往汾水北岸的河津。

河津与蒲坂同为关中门户,但在当前势态下,河津的战略地位更为突出。

此外还有两拨信使,一拨信使从西城出城渡河,快马加鞭赶往延州南部,传诏文横岳速至蒲坂统领宣武军;一拨信使携带大元帅府及徐怀的军令赶往猗氏,着徐武碛、王举率领五千人马先行渡河,经洛阳、汝州开赴许州。

文横岳抵达蒲坂之后,率宣武军护送景王赵湍南下,熊牛山与嵩山之间的汝州梁、郏城等县是必经之地。

然而赤扈人夺取汴梁,京畿附近无兵马能遏制赤扈人的兵锋,而在许州南部、汝州东部以及蔡州等,仅有胡楷、杨麟率蔡州军接纳从京畿突围而出的少量京畿禁军防御。

虽说目前赤扈人还没有立即往京畿西南、东南方向进行战略扩张的意图,但景王赵湍经汝州东部、蔡州西部地区南下襄阳的侧翼,此时是绝对谈不上安全的。

现在不仅需要郑怀忠加强汝州(划入河洛行营)梁、郏城等县的防御,先令徐武碛、王举等人率五千兵马先去与胡楷、杨麟所部会合,也是确保景王赵湍能顺利、安全前往襄阳。

徐怀还需要在蒲坂多留两天,景王赵湍有事情找他商议,但他在百余侍卫簇拥下追赶大队人马,总是快的,不虞没有办法亲自赶往许州统领兵马加强侧翼的防卫。

……

……

来到驿舍,徐怀也无暇歇下,石海还有事要找他说,拉上萧燕菡以及临时从猗氏召回来的陈子箫、张雄山、韩路荣等人,在天气冷冽的驿舍院中坐下。

石海入座之前,从怀里取出一封信,递给徐怀,说道:“我族决意西迁秦州,事前没有跟军侯事前商议,萧帅着我携此函给军侯,还请军侯见谅!”

徐怀拆开萧林石的信函细看起来。

契丹残族迁往秦州,萧林石会接受大越的任命出任秦州防御使,名义上隶属于陕西行营,实际上还会保持半独立的地位。

契丹在灭亡前,曾长期从云朔等地抽调青壮与赤扈人作战。

这使得契丹在云朔的族人,青壮男丁比例很低。

契丹灭亡、云朔失陷,还有一批本族精锐随萧统、萧干等人投降赤扈人,这进一步降低契丹残族中的男丁比例。

虽说吸纳西山蕃胡,使得契丹残部规模有所增加,但西山蕃胡在朔州被徐怀狠狠收拾了一顿,前后有近三千最精锐的健锐为徐怀所歼灭,后续乌敕部还从西山蕃胡脱离出来,追随徐怀南下。

契丹残族虽说目前规模超过十万人,但青壮男丁甚至都不到两万人,其他都是老弱妇孺。

这是契丹残族所面临最为残酷的现状,即便萧林石胸臆间还有雄心壮志未灭,他也只能强按住。

萧林石在信中也提及郑怀忠、高峻阳还不具备在赤扈人强大攻势下守御河洛、关陕的实力,判断他们在经历挫败后会往川蜀撤退,借助川蜀的地势之除,牵制赤扈人,随后赤扈人一方面会集结更为强大的兵力侵入江淮,同时也会腾出手来征讨党项,他希望徐怀能早早为这一局面考虑。

为避免郑高周吴等人对徐怀的猜测,萧林石这次会将萧燕菡以及一部分契丹族军将召回,但同时也会正式将陈子箫、张雄山、韩路荣等汉将驱逐出去,希望徐怀能善待。

徐怀将萧林石的信函递给陈子箫、张雄山、韩路荣三人看。

陈子箫、张雄山、韩路荣三人看过信后,先一起朝西北方向跪拜叩首后,又朝徐怀跪拜:“陈子箫、张雄山、韩路荣愿誓追随节帅,还望节帅莫弃!”

“快快请起!”徐怀说道,“入楚山便为楚山袍泽!”

以往云朔地区依附契丹的汉民,比契丹人、渤海人以及诸蕃部族加起来都要多,同时契丹在西京(云朔)、南京(燕蓟)推行汉制任用汉官、编大规模的汉民参加防御已经有二百年。

因此,像陈子箫(韩伦)、韩路荣、张雄山等汉将在契丹军中也拥有不弱的地位,至少不会受到明显的排挤;曹师雄、曹师利还有机会坐镇一方面。

现在的情况是西迁秦州的契丹残族里还继续依附的汉民已屈指可数,就算萧林石对陈子箫、韩路荣、张雄山等将信任有加,但已经不可避免他们被边缘化的现实。

在萧林石看来,眼下也许是陈子箫他们与契丹人“划清界线”的最佳时机。

陈子箫、张雄山、韩路荣等人随萧燕菡统领天雄军俘兵参与奔袭太原作战,萧林石当时就找他们表露相关意思,他们此时看到萧林石的信函,也没有太大的震惊。

离开契丹残部,天下之大除徐怀之外,又有谁值得他们追随?

……

……

蒲坂驿馆此时入住太多人,诸多侍卫只能与徐怀在一栋院子里睡下,史琥被迫与入睡打起呼噜惊天动地的牛二睡一间屋。

不过,史琥连日赶路,今夜不需要他在院子里值守,沾床就呼呼大睡过去,不知道过了多久,被牛二推醒,讶异这憨货还没有睡着,竟然鬼鬼祟祟的凑到他的床头。

“什么事情?”史琥不解的问道。

“你听……”牛二说道。

“……”史琥倾耳听见萧燕菡在院子里跟值守的侍卫说话,疑惑的看向牛二,不知道这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值得这憨货将他从睡梦里推醒?

“萧郡主进院子里问军侯有没有入睡,还不让人通禀,就要去见军侯,你不觉得这里面有什么问题吗?”牛二警觉的问史琥,“再说了,半个时辰前大家还坐一起喝茶,有什么事那时不说,却偏偏等军侯睡下偷偷跑过来?不行,我得将她拦住!”

史琥一把将牛二抓住,骗他道:“之前分开时,军侯暗中跟萧郡主递话,还有秘事私下商议,你这憨货莫去搅事,快睡快睡!”

第一百六十九章 先行

徐怀再醒过来,天光已大亮,佳人已去,但满怀香腻之感未消,仿佛一场炽热之极的梦幻,还萦绕不去。

良久过后听到院子里有人走动,徐怀才披衣起身,推门窗户,见史琥走到院子里正询问侍卫他有没有起床,问道:“什么事情?”

“萧郡主与石海将军已经动身出城了,不来跟军侯辞行,特地叫我过来说一声。”史琥禀道。

徐怀侧头看去,白灰剥落的院墙之上是悠悠青空,此值山河破碎,也不知道此刻一别有无再见之时,也禁不住满心惆怅。

片晌之后,景王赵湍派人来请,徐怀匆匆洗漱过,便带上史琥、王章二人赶往府衙。

周鹤、高纯年、钱择瑞、许蔚、朱沆等人正谈堂上,与景王商议事情。

景王赵湍着人端来绣墩着徐怀坐他身边。

昨日夜里商议大策,景王与众人今日所议便是具体的实施细节。

也不可能等到景王赵湍抵达襄阳之后,再往诸路派遣使者。

那样的话,动作太慢了。

今日至少就要将遣往川蜀、荆湖传信的使者确定下来,并立刻动身前往各地,邀请川蜀、荆湖遣使到襄阳会合,共商大计。

大越立朝之初,灭后蜀国初置西川路(成都府),之后行政区经过一系列调整,最终川蜀一分为四,分为益州路(治成都)、利州路(治汉中)、梓州路(治梓州)、夔州路(治夔州)。

川蜀四路,又合称“四川”路,后世四川之名便由此而来。

大越立朝初,就在潭州、鄂州置荆湖南路、荆湖北路,国兴二年曾将荆湖南路、荆湖北路合并为荆湖路,但不久又予以分置。

荆湖、川蜀距离襄阳最近,同时也是西路战场最为直接的腹地纵深,第一步要先取得这六路监司的支持,景王赵湍到襄阳开衙设府以及最终在襄阳登基称帝,才有意义。

而且同时还需要这六路监司立时集结兵马、调运粮秣、军械,以支持关陕、河洛以及京畿南部的战事。

当然,这六路并没有受到战事的直接冲击,目前还是受士臣集团绝对统治,包括江南东路、江南西路、淮南东路、淮南西路、两浙东路、两浙西路等等皆是如此。

这时候便能体现出周鹤、高纯年等名望士臣的作用来。

不要说此时还完全不受士臣群体认可的徐怀,就算是郑怀忠、高峻阳二人,对川蜀、荆湖、淮南、江浙等地的影响力都是极其有限的。

周鹤、高纯年此时作为新朝既定的宰相、执政人选,值此大越存亡之际,也没有懈怠,也看不出他们一大把年纪有什么疲惫不堪的地方,相反还很精神矍铄。

周鹤、高纯年此时已经拟定前往荆湖川蜀传信的使者人选,还将他们在六路监司担任重要差遣的故旧名单列出。

这件事议定,许蔚、朱沆便带着刘致远、钟应秋等人去草拟令函。

这些事是徐怀此时插不上手的,只是坐在一旁听他们议论。

这时候景王赵湍才闲下来招呼徐怀,询问萧燕菡、石海辞行之事:

“萧郡主、石海将军刚过来辞行西归,你可有送一送他们?”

“昨夜议事回驿舍,石海将军与萧郡主便说了辞归之事。徐怀连日奔波,太过疲惫,适才还没有来得及起身,就听说他们已经出城了。契丹西迁之族,没有多少汉民,陈子箫、张雄山原本云朔汉家子弟,忧往秦州没有立身之所,没有随萧郡主、石海将军一起归去,想着跟随徐怀前往楚山任将,还请殿下恩准……”徐怀说道。

“楚山及光州守御之事,乃襄阳东门户,非你不能胜任;而天雄军、光州兵马都监司任用军将以及州县官佐,悉由你一人决之!”景王赵湍说道。

楚山行营所辖军将以及光州地方官员,悉由徐怀一人决之,所授权柄可非一般的大。

景王赵湍这话,叫陪坐在一旁的周鹤、高纯年二人听了都是眉头深皱,但他们都忍住没有吭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