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从改变开始 第329章

作者:一白化贝

那自然少不了吹一波CERN自己的事迹了。

不过,这些也确实是CERN所取得的成绩。

就像CERN在地下100m处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在今年6月底,运行亮度达到了当初的设计指标,也就是10^34/cm2·s对撞事例率。

并且CERN在2016年上半年,在LHC上进行的几个实验,所获取的新数据的结果,对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的研究,其信号显著度已超过第一期运行的结果。

还有就是2015年底,LHC上出现了一个质量为750GeV的新粒子的迹象,成为理论物理学家讨论的焦点。

然而很可惜的是,随着今年最新的研究数据表明,该迹象只是统计涨落造成的假象。

这些成绩或者证伪,也都在展示着CERN的实力。

或者说,在预示着新物理的诞生,会出现在CERN这里。

尽管新物理信号的缺失,已经在进一步压缩了包括超对称理论在内的各类新物理理论的生存空间。

除此之外,中微子物理、低能强相互作用物理以及暗物质寻找,是吸引陈舟更多目光的地方。

尤其是中微子物理中,可能又会诞生一个诺贝尔奖级别的成果。

这是意大利GERDA实验报告的内容,他们在报告中表示,没有探测到无中微子双β衰变。

这个结果比以前的灵敏度更高。

如果探测到这种衰变,就说明中微子是自己的反粒子,也就是马约拉纳粒子。

这绝对足够有趣。

当然,在此之前,陈舟在物理学领域的第一个重大课题,“胶球在哪里”还没有准确的着落呢。

只不过,也快了就是了。

随手关闭CERN官网的页面,陈舟准备回到自己的胶球世界。

整理了大半个月的文献资料,终于来到了这次SLAC的实验数据面前,该处理数据了。

也终于要开始动真格的了。

前面的内容,都可以说是准备。

但到了实验数据这,就真的是为下一次的实验,设置实验参数了。

陈舟刚打开资料,还没来得及展开自己钟爱的草稿纸呢,就听到了敲门声。

陈舟疑惑的起身去开门。

门外,站着的是两个意料之外的人。

陈舟看清两人的面容后,惊讶的问道:“两位师兄,你们什么时候回来的?之前的邮件里,你们还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呢?”

门口站着的两人,不是别人,正是同在弗里德曼手下读博的科伊尔和麦锡森。

这两人从上次去SLAC实验室后,就一直被弗里德曼留在了那里。

就在一周前的邮件交流中,他们俩还和陈舟抱怨说,无法回来过圣诞节了呢。

结果现在圣诞节还没到,这两人倒是都已经回来了。

听到陈舟的话,科伊尔立马促狭说道:“我们是来催你赶快处理实验数据的,克罗斯教授可是时不时的就和我们抱怨。”

“说每次给你发邮件,你都说还在处理,结果处理了这么久,你这边还是像一点进展都没有一样,他等的实在是心力交瘁……”

陈舟愣了一下,旋即轻声笑道:“马上,马上我就开始处理实验数据了,别催了……”

说到这位克罗斯教授,陈舟其实挺抱歉的。

克罗斯是那种尽职尽责型的。

在弗里德曼的那场海边之旅后,克罗斯就认认真真的履行起了一位“长者”的职责。

毕竟,他是早于陈舟来到SLAC的。

而且不管在资历,还是物理学上的学术成就,也都是高于陈舟的。

所以,克罗斯就想着能够带着陈舟,少走点弯路。

至少不能让弗里德曼失望。

相比于SLAC里,弗里德曼安排的其余人,他们也是不能输的。

却没想到,陈舟这小子回了麻省理工之后,就和消失了一样。

一点消息都没有。

只有在自己主动发邮件询问的情况下,陈舟才会告诉他“是的,数据正在处理中,回头我发你”。

几乎是一成不变的,永远是这一句话。

所以,克罗斯是又急又不知道该咋办。

这也就有了科伊尔所说的吐槽和抱怨。

对此,陈舟还是挺惭愧的。

也正是因为克罗斯的身份,陈舟无法像对待沈靖、张一凡这些同学朋友一样,去对待他。

更不可能像和杨依依一样的合作方式那样,去和克罗斯合作。

如果那样的话,陈舟估摸着自己是解释不清的。

所以,陈舟无奈之下,只好采取这样的缓兵之计。

等到自己最好把数据处理完,交出一份完整的“答卷”。

再有克罗斯进行审核,帮着修改,查漏补缺,就OK了。

陈舟有时候也在想,如果克罗斯不是SLAC的老人,不是物理系教授的话,该多好。

那他又能像使唤沈靖,使唤张一凡那样,好好的使唤克罗斯去查文献,整理资料了。

也就多了个大量工作的好帮手。

要不然自己也不至于到现在才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呀……

陈舟话音落下,科伊尔和买锡森互相对视了一眼,两人俱是惊讶的说道:“你不会真的还没有处理实验数据吧?”

在他们看来,离实验结束已经这么长时间了。

陈舟再慢,再拖沓,也不可能到现在还没开始实验数据的处理工作。

而且,他们也看过陈舟的论文。

拥有着极高数学天赋的陈舟,是对数据极其敏感的人。

在处理实验数据时,应该更加的得心应手才对。

怎么可能,这么长时间,一点进展都没有?

陈舟轻声笑道:“也不是,刚写了两个数据了,应该也算吧?”

科伊尔:“……???”

麦锡森:“……???”

第四百五十九章 不知道能不能处理完

侧身把科伊尔和麦锡森让进了屋子。

这两人一进屋子,倒也顾不上打量陈舟这并不算多么丰富的宿舍。

直接就奔着那堆着一堆堆草稿纸的书桌而去。

虽然陈舟已经亲口承认了,他到目前为止,处理数据的速度,是刚解决完两个数据。

但是他们俩还是有些不太相信。

不管怎么说,这速度,和他们了解的陈舟,一点也不匹配呀。

你要说数据有多难处理,也就算了。

可关键是,这些数据的处理,打心底里就不算多难呀。

所有的理论公式基本上都是齐备的。

采用最简单也是最笨的方法,直接往里面套,还不会吗?

就算是一位没有陈舟这样数学天赋的研究生,也应该都套的差不多了才是。

退一步说,就算这数据的处理,有些难度。

你一个一年内解决三个数学猜想的人,会被这点难度给难到?

那恐怕其他的物理学家,都可以在家休息了。

看着这两人急匆匆的模样,陈舟倒也没阻止。

实话他都已经说了,你们不相信,那就没办法了。

书桌的电脑上,正是陈舟刚打开的数据资料。

而搁着笔的草稿纸,还是一片空白。

见此,科伊尔下意识的就想翻一翻其它的,堆叠起来的几堆草稿纸。

但在他还没出手之前,麦锡森已经先说出了口:“看你这堆的成堆的纸张,我还是很难相信你真的是刚开始……”

也正是麦锡森的这句话,瞬间点醒了科伊尔。

这不是他们自己的东西,在没有得到允许前,贸然翻动,是极其不礼貌的行为。

科伊尔原本打算伸出去的手,也瞬间缩了回来。

不相信不理解是一回事,不礼貌就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听到麦锡森的话,陈舟的脸上挂着无奈的笑容:“如你所见,刚刚开始。”

科伊尔闻言,紧接着又问道:“那你这些堆着的资料,都是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资料?”

陈舟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的事,早已不是秘密。

而且在媒体的推波助澜下,几乎已经快变成人尽皆知的事了。

不管是华国国内,还是其它地方,都差不多。

再加上前阵子柯尔数论奖的助攻,在国外的学术界,传的更胜。

陈舟走到两人身边,伸手把压着那堆草稿纸的文件袋拿掉,指了指这堆草稿纸,说道:“倒也不全是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资料,还有伽罗瓦群的阿廷L函数的线性表示这个课题所涉及的资料。”

“此外,关于胶球实验课题的资料,倒也不少。我整体梳理了胶球实验课题的理论知识,还有一些课题实验的文献资料。”

陈舟说完,科伊尔和麦锡森两个人睁大了眼睛,不敢相信的看着他。

这家伙,还是人吗?

这一下子搞这么多课题,能忙得过来?

虽然不知道伽罗瓦群的阿廷L函数的线性表示是什么样的课题,但是能被这家伙看上的,应该也不会简单到哪里去。

这时,科伊尔忽然瞥到了墙角的,另外几堆草稿纸。

下意识的就指着那里问道:“那些也是吗?”

顺着科伊尔手指的方向,麦锡森也注意到了墙角堆着的草稿纸。

和科伊尔不同,他看到之后,脸上惊讶的表情,再次加重了几分。

他们都知道陈舟来这里的时间,也不过才这么几个月。

这种资料的堆叠程度,未免也太夸张了些吧?

陈舟回头看了一眼,解释道:“那些倒不全是,有部分是阿廷教授发的资料,让我完成一个问题的总结。那里有许多是那份总结的资料。”

陈舟这句话一说出口,不管是科伊尔,还是麦锡森,两人是真正的,再次被陈舟的速度,或者说是效率,给震惊到了。

这家伙居然已经悄悄的完成了一份数学上的总结报告!

他们当然不会傻乎乎的认为陈舟说的“一个问题”,只是简简单单的一个问题。

要是简单的话,这一堆堆的资料该咋解释?

况且,阿廷教授会问简单的问题?

那可是真正的代数几何大师级的人物啊!

好一会,科伊尔和麦锡森才缓过神来。

上一篇:华娱之我即是天命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