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提取副作用 第569章

作者:骑猪去挖坑

方院长麾下有十来个外科科室,骨干团队有上百人,还有专门的内镜中心。

而冯院长带了6个外科医生,本院的骨干团队就已经是倾囊而出。

再加上在医院留守的外科团队,整个医院能做手术的估计两只手都数得过来。

“老冯啊,其实你的想法是对的,其实基层医院才是手术机器人最能发挥优势的所在,你这趟绝对没白来。”

“你知道吗?有了手术机器人,大大降低了手术难度,完全可以补齐基层医院缺少优质外科医生的短板。”

许是多年未见,方院长表现得非常热情,一直在滔滔不绝地介绍着手术机器人的具体临床情况。

“等会你去手术室观摩一下,就能明白我的意思了。”

“好,想到马上就要见到真机了,我就觉得好激动,心脏都跳得格外快。”冯院长咧着嘴说道,脸上的笑容格外灿烂。

他鬓角斑白,头发乱糟糟的,脸上残留的胡茬层次不齐,看着有些不修边幅。

但身上的黑色西装却穿得异常笔挺,一丝褶皱都没有,看得出来平时非常爱惜,也非常重视这次会面。

一行人来到手术室,换上手术服,走了进去。

一眼就看到了正中央的那台崭新的手术机器人。

此时,一名患者横卧在手术台上,主刀医生在控制台前控制着手柄,正在进行一台单孔远端胃切除手术。

一旁的大屏幕上,实时播放着手术画面,由医助进行监控,随时将情况向主刀医生反馈。

冯院长一个箭步冲了过去,来到大屏幕前,他的目光饱含着渴望,仿佛艺术家来到博物馆,准备观摩一副世界名画。

过一会,手术画面有了变化,血红的组织布满了整个屏幕。

“这是缩放功能,机械臂上装有特殊的镜头,可以把物体放大10倍,提供超清视野,能够让医生看清肉眼难以捕捉的细小组织。”

方院长站在一旁,担当起了解说的重任,细心地讲解着。

冯院长情不自禁地点了点头:“确实看得够清楚。”

他目光转向控制台前的医生,忍不住走了过去,观看起他的操作来。

只见这名主刀医生,眼睛盯着前方屏幕,手指则放在手柄上,通过捏,放,转动手腕,等几个动作,就轻松地完成了手术操作。

通过脚踩的踏板,则可以在不同的机械臂之间切换自如。

看了一会,冯院长只觉大开眼界,连声喝彩。

方院长笑道:“三清可以提供培训,按照我的经验,经过二到四周的培训,应该就能上手了,当然后续还要从易到难,再经历实操才行。”

冯院长听得连连点头,两眼放光,不停地赞美着手术机器人给他带来的震撼。

“看起来很厉害,整个过程就像开车一样,可以打方向盘,还可以踩脚踏,感觉学起来没有太大的难度吧。”

“我看那个机械臂的稳定性很好,动作也没有什么延迟,看起来确实不错。”

“这高科技的东西就是好啊,我们医院一定要买两台回去,否则就要被时代淘汰了。”

他越看越是心惊,已经暗暗下定了决心,回去以后无论如何也要跟上级打报告,把经费申请下来。

哪怕其他方面过得拮据一点,也要搞定两台手术机器人,提升本院外科医生的手术能力。

实在不能忍受这种跑起步来,瘸着一条腿的状况了。

要是不把手术提升上来,以后遇到病情复杂的病人,本院根本解决不了问题,永远只能往上级医院转诊。

往往在这样的转诊过程中,许多病人的生命就这么被耽误了。

在他二十多年的职业生涯中,这样的惨痛案例不断发生,每思及此,都让他感觉痛彻心扉。

“对了,其实还有一个针对基层医院的大杀器,因为我这里缺乏条件,所以没来得及试验。”

方院长似乎突然想起了什么,补充说道:“那就是远程手术功能。”

“打个比方,以后你的医院有了手术机器人,如果遇到疑难病症了,单靠自己的能力无法解决,可以向我们医院请求支援,要求专家会诊。”

“我们的专家会诊之后,给出适合的手术方案,还可以通过网络连接,隔着两千多公里,操控你们那边的手术机器人,给患者直接做手术。”

“这样一来,基层医院再也不怕找不到专家做手术了。”

“而专家也不用辛辛苦苦跑去飞刀,极大地提升了效率,缩短了患者的治疗时间。”

“毕竟,坐几个小时飞机过去的时间,已经可以完成一台远程手术了。”

冯院长瞬间大喜:“竟然还有这种好事,那可再好不过了,这下我们要买手术机器人的决心更加坚定了。”

“话说回头我找你们医院求救,你可别把我拒之门外啊。”

方院长顿时笑了:“老冯,我拒绝谁,也不能拒绝你啊,当年在学校,我们可是形影不离的好兄弟。”

“再说了,你不还有上级医院吗?”

冯院长笑了笑,没说什么,转头又看起了手术过程。

半个小时后,手术完成,冯院长特意凑到患者跟前看了看,见识了一下机器人的自动缝合技巧,以及细小的微创切口,更是赞不绝口。

接下来的时间,他带着医院的手术团队,直接泡在了手术室,学习各种手术技巧。

甚至还上手试驾了手术机器人,有了更深刻和真实的体验。

而带来的6名外科医生,每个人都试着使用机器人做了一例最简单的手术——割阑尾。

一周时间很快过去,就在冯院长即将踏上归途的前夜,方院长带着一名不速之客,敲响了他的房门。

“老冯,有件天大的喜事。”

“三清想给偏远地区捐赠几台手术机器人,试验一下远程手术功能。”

“这不巧了吗?你不就是从偏远地区来的吗?”

“怎么样,有没有兴趣?”

嘎吱一声,门开了。

冯院长穿着睡衣出现在门口,一脸狂热地看了过来。

第六百四十六章 5G的正确打开方式:超远程机器人手术

甘省,关市人民医院。

33平米的标准手术间内,摆放着一台崭新的手术机器人,连机械臂上的塑料薄膜都还没撕掉。

冯院长站在门口,看着正在忙碌的安装人员,笑得合不拢嘴。

他身后围着一群人,将手术室大门挤得满满当当,一双双眼睛里射出了好奇的光芒。

“院长,这就是你说的手术机器人?看起来好酷炫啊。”

“哇,以后我可以用这个做手术了?”

“有培训吗?我还不知道怎么用呢?”

“听说这个很厉害,什么手术都能用。”

“不会就这么一台吧,我们六个科室轮流用一台吗?那岂不是每周每个科室只能用一天?”

“有一台不错了,有些简单手术,用腔镜就可以做啊,便宜又好用,同样也是微创,根本用不到手术机器人。”

“说得也是,我算了下,一天能用机器人做8台手术呢,我们科室一天也没那么多高难度的手术,还是够用的。”

“没事,院长说了,这个国产机器人不贵的,以后上市了再给咱们买两台,过几年每个科室都配一台。”

“太好了,光想想就好期待。”

医护人员们七嘴八舌地讨论着,脸上洋溢着欢乐的笑容。

眼看着手术机器人安装好以后,又开机调试了一番,确定没问题以后,大家才兴奋地冲了过去。

你摸摸,我摸摸,就跟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样,看哪都很新鲜。

6名进修过的外科医生,脸上浮现出一丝自信的笑容,给同事们讲解着机器人的组成结构。

冯院长挥挥手,全场顿时安静下来。

他清了清嗓子,说道:“下午开始,三清的技术人员会给相关科室上培训课,先上三天理论课和操作课,然后是两周的实践课。”

“记得抽时间去上课,课后还要考试,成绩优秀的有奖励,不合格的……”

说到这,他停顿了一下,露出一个凶狠的表情,喝道:“不合格的重罚!”

这番话瞬间把所有人给震住了,大家表情也变得严肃起来,齐齐点了点头。

“知道了!”

“一定考好,不让冯院失望。”

“您放心,论考试我最在行。”

冯院长满意地笑了。

这时,他眼角余光扫到门口,看到几名穿着电信制服的工作人员,立马迎了上去。

“你们是电信的人吧,快请进,我这儿正等着呢。”

当头的是个面色黝黑的中年汉子,第一眼就看到了室内摆放的手术机器人,顿时惊叹道。

“冯院长,这就是你说的专属5G手术室吗?这玩意看起来真的很高科技啊。”

冯院长笑眯眯地摸了摸下巴上的胡茬,说道:“这是我们刚引进的最新款手术机器人,三清的,牌子货。”

“医院考虑到以后可能长期存在远程手术需求,所以就打算建设一个专属5G手术室,要从场所和设备上保障远程手术的顺利进行。”

“你知道的,手术过程中,万一出现网络信号问题,那可是了不得的大事故,所以必须要尽可能做到万无一失。”

电信的人脸色变得凝重起来,他们虽然知道医院要建设5G手术室,但一直以为是搞搞远程会诊什么的,没想到竟然是远程手术。

这要是万一出点问题,造成手术中网络信号中断,一刀切到了别的地方,比如主动脉啥的,那岂不是自己也有责任。

想到这里,他们顿时感觉压力山大,背脊上都凉飕飕的,惊出了一身冷汗。

旁边站着三清的技术人员,见大家脸色不对,赶紧解释道。

“这个你们放心,我们的机器有安全保障功能,足够为手术保驾护航。”

“万一信号中断,机器无法接收外部信号,会采取紧急措施,将手术暂停,让现场的医生接手继续做,而不是全部仰仗远程医疗。”

“针对这一点,我们会对医生重点培训的,让他们熟悉我们的机器,了解这一应急措施,绝对不会让患者承担风险,更加不会出现什么医疗事故。”

听了这话,电信的人都齐齐松了口气,一颗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

冯院长更加满意了,乐呵呵道:“还是你们想得周全,不愧是大公司,技术力量就是强。”

当下,电信人员马上工作起来,花了一下午时间,安装好了专用的5G网络设备。

随后,又跟三清技术人员一起调试机器,确定远程手术的功能无误,延迟缩短可接受程度,才结束了一天的工作。

第二天,冯院长一大早就急急忙忙赶到手术室。

今天要做远程手术测试,他从起床开始,就一直处于兴奋状态。

在技术人员的帮助下,手术机器人调试到了最佳状态,时针也指向了8点半。

方院长的电话准时到来:“老冯,我们这边准备好了,你那边怎么样?”

冯院长扯着嗓子喊道:“我这边也准备好了,你让两边技术人员先对一下。”

很快,双方的技术团队都达成了一致,远程手术实验正式开始。

冯院长这边地处祖国大西北边陲,与昆市的直线距离高达2800公里,这么远的距离,也只有在5G的高速网络下,才能开展手术。

不到3分钟,这边的手术机器人就连接上了昆市手术室的控制台。

老规矩,还是先从动物实验开始,一只小猪仔被端了上来,发出哼哼唧唧的声音。

一针麻药下去,小猪顿时沉默了,安详地躺在手术台上,接受摄像头的检阅。

当小猪的全身图像出现在昆市那边的屏幕上时,全场发出了一声欢呼。

“第一步成功了,接下来检测一下延迟。”

“不错,哪怕隔着3000公里,机器人依然能将患者的图像实时传递到远在昆市的大屏幕上。”

“有了5G技术,时间延迟缩短到了0.1秒,主要是距离的原因,光纤最快速度就这样了。”

“如果有更快的传输速度,时间延迟肯定还能再缩短。”

“不过0.1秒的延迟也非常不错,起码远程手术是真的能用了。”

“以前远程手术无法实现,主要是网络延迟时间太长,医生看到的画面是患者两三秒之前的镜头,这样操作一有失误,就容易出医疗事故。”

上一篇:古神在低语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