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提取副作用 第170章

作者:骑猪去挖坑

“托姐姐从香港给我带的LV包包到手啦,爆款真的太难买了!”

全都是各种买买买和外出旅游的炫富内容,配上九宫格高清大图。

跟水滴筹上面的求助信息一对比,简直就像一个大巴掌狠狠扇在众人的脸上。

啪啪啪!反复不停,脸都扇肿了。

直播间瞬间沉默了,半响之后,彻底沸腾了!

“CNM,果然是个大骗子,亏我还动了一丝恻隐之心。”

“我竟然还觉得她可怜,也不知道可怜的到底是她还是我。”

“你妹的,又来欺骗老子感情。”

“果然越漂亮的女人越会骗人,再也不敢相信女人了。”

“这跟女人有什么关系,筹款的男骗子也不少。”

“这什么狗屁平台,发起募捐都不进行审核的吗?也太离谱了。”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水滴筹是个商业机构,在医院天天都有地推帮着申请捐款呢,他们有提成的怎么会卡审核,只有提款的时候才会随便检查一下,这个女的做戏做全套,很容易蒙混过关的,到时候成功提现20万,治好病以后还能喜提爱马仕包包,平台也收了服务费,简直就是赢麻了。”

“说到底还是募捐平台不作为,审核制度不完善,才导致有漏洞可钻,诈骗问题一再出现。”

“这种筹款骗局,我已经见怪不怪了,反正我现在除了三清慈善基金会,其他机构一毛钱都不会捐。”

较真哥痛心疾首道:“大家说得没错,你们不知道,现在针对平台的审核漏洞,居然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灰色产业链,可见,现在昧着良心赚钱的人,真心不少。”

“从编写文案,到伪造病历,再到上传资料,实名认证,都可以造假,甚至还可以花钱雇人转发,各个环节通力合作,这样的团队默契,真是令人大开眼界啊。”

“为了揭露这个诈捐产业链,我亲自卧底假病历群,获得第一手假资料,然后实测了水滴筹,爱心筹,轻松筹三大网络筹款平台。”

“卧槽,我惊奇地发现,哪怕用虚假诊断证明和住院证明,都能轻松通过三家平台的身份证明审核,医疗证明审核,不但能对外发起筹款求助,而且在三家平台上全都成功提现了。”

他一边放出聊天记录截图,一边吐槽道:“简简单单的几个步骤,就可以轻松开始你的众筹之路,肆意消费不知情者的善良。”

“想起以前,网络还没这么发达的时候,很多人得了重病,家里是真的一贫如洗,除了向亲戚朋友借钱,就没有办法了,就这样也是杯水车薪,钱不够用。”

“现在有了水滴筹这样的平台,按道理应该是能让更多的病人,在陌生人的帮助下,重新拥有新的人生。”

较真哥面色沉痛,摇头叹息道:“聚沙成塔,聚水成涓。要知道,一个人的力量并不大,但是千万个人的力量,足以改变命运。”

“但是,如此行善积德的平台,却因为流程和审核上的漏洞,演变成了骗局遍地的诈骗平台,甚至还成为了某些犯罪分子的赚钱渠道,我真是深深感到惋惜。”

直播间的弹幕不住滚动,粉丝们一个个都很激动。

“莫名其妙就成为了被利用的对象,说实话,真的会感到十分窝火。”

“当善良一再被利用,被消费,最终的恶果,就是真正需要的人将不会得到救助。”

“正是因为这些骗局越来越多,越来越普遍,导致即使看到募捐信息,除非是真实了解过情况的以外,我也只能置之于不顾。因为,我的善良,不想成为别人的敛财手段。”

“虽然金额不多,但是,当善良被辜负,我宁愿选择漠视,至少不会受到伤害。”

“骗捐行为盛行,被当韭菜收割的感觉非常糟糕。我害怕有一天,大家都开始效仿他们,吸网友的血,鼓自己的钱包,整个行业被搞得乌烟瘴气。最终,再也没有人愿意伸出援手,那将会何其悲哀。”

“这个世界的骗子再多,也多不过真正有苦难的人,我还是愿意伸出援手,只要有一分钱能拿来救命,我便情愿做1000次傻子。”

“楼上,你是个善良的人,祝福你,希望你的善心不被辜负。”

较真哥看着直播间的弹幕,他也沉默了。

过了好一会,他脸上露出一个神秘的笑容:“大家不用这么灰心丧气,其实也还是有真正经得起考验的募捐平台的。”

“接下来,我就要为大家展示真正的技术了。”

他熟练地在手机上打开龙图APP:“你们看,三清药业的龙图APP上线了一个募捐功能,如果你家里很困难,又生了大病,没钱治疗,就可以在通过平台审核后,生成一个募捐链接,可以转发出去,接受大家的捐助。”

“这个募捐有条件限制,要求必须是大病,治疗费用高昂,同时又要家庭困难,无法负担才能申请,不过有一个好处就是,如果病人人脉不够,募捐不到多少钱的话,三清慈善基金会可以帮你报销一定的费用。”

“大家应该都很清楚,这个平台本来就可以上传病历资料,住院证明,医药收据等等,并进行实名认证。”

“我之前也用买来的第一手假资料传了上去,实名认证之后,就开始申请筹款求助,结果,我卡在审核这一关,死活也通不过去。”

“第一次,审核说我资料作假,诊断证明显示的身体状况与我实际年龄不符,而且治疗花费与申请金额有较大出入,不够精准,要求提供整个治疗方案以及费用。”

“厉害啊,家人们,我的假资料居然蒙混不过去。”

“所以我特意找了一位熟识的医生,重新给我做了一份更真实的病历资料,传了上去。”

“第二次,结果还是被拒了,审核说我没有提供财产资料,必须提供纳税记录,同时授权查询征信和社保缴纳情况。特么这也太严格了。”

“我捏着鼻子提供了以后,第三次,竟然还是被拒。说查到我收入超出平均水平,财务状况良好,不符合募捐要求,然后由于被拒次数太多,直接把我拉黑了。”

较真哥打开申请募捐的页面,上面赫然出现了鲜红的‘审核不通过’五个大字。

下面的‘重新申请’按钮已经变成灰色了。

他一脸无奈地说道:“这我是真没办法了,彻底废了自己的号,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有通过审核。”

“如果有人能够通过审核的,恭喜你,中大奖了,你肯定是货真价实的困难人群,绝对值得大家的帮助。”

直播间粉丝们哄堂大笑,气氛顿时欢乐起来。

“啧啧,大哥这次真是下了血本,竟然花了几百块买假资料。”

“三清这募捐审核也太严格了吧,这要是农村的穷人,完全不懂这些,压根都通不过好吧。”

“但是这样让人很放心,把所有的投机取巧分子都删掉了,起码我知道自己捐出的钱,能够到达真正需要的人手上。”

“可能是宁缺毋滥吧,要知道做慈善,信任是最重要的,如果因为审核不严造成骗子横行,导致信任崩塌,那才是最可怕的灾难。”

“人少点就少点吧,我不在乎,只要不骗我就行。”

“三清这慈善做得太棒了,简直是吊打一众同行啊。”

“三清:让我来教你们怎么做慈善。各大筹款平台:我谢谢你啊!”

“龙图APP上是面向病人的募捐平台,三清的慈善基金会官网也能够进行捐款,那是面向捐助者的,上面信息也非常透明,我每个月都会去捐几百块,反正是非常放心。”

“说得我都心动了,我也准备去捐笔钱,算是一点小小心意。”

较真哥的这次打假行动非常成功,很快就被剪辑成视频转发出去,迅速引起全网热议。

尤其是各大募捐平台和三清在审核方面的对比,直接让网友们惊呼出声。

“卧槽,牛逼,这审核跟政审有得一比了。”

“募捐的审核本来就该这么严格,其他平台简直才是离谱。”

“从某种意义上讲,募捐跟借钱也差不太多,你如果去向银行借钱,难道不需要提供各种证明和财产资料吗?”

“说得好,三清简直就是一股清流,这股诈捐之风就该严查,最好能把骗子们都送进去。”

“爱了爱了,我宣布以后我的捐款只给三清!”

网友们说到做到,当即就有不少人跑去给三清慈善基金会捐款,然后拿着捐款证明喜滋滋地离开。

第二百四十八章 亩产千斤的超级大豆

鲁省,先正达的一个农业基地。

总裁汪德走进一个快速育种植物车间,瞬间感到一股清凉惬意,里面温度适宜,光照充足,将外面的酷热完全隔开,完全就是一个四季如春的小世界。

他已经带着他的种子团队成员,在这里呆了好几天了。

每天除了工作,就是废寝忘食地呆在快速育种植物车间里,跟大豆专家们一起观察和等待。

等待着今天的到来。

而今天,就是基因大豆收获的日子。

期待多年的种业翻身仗,马上就要见分晓了。

他不自觉地感觉到一丝紧张,不过看看四周架子上的培养槽,一片绿意盎然,心情顿时又放松下来。

很快来到熟悉的大豆培植区,入目所及是一片代表丰收的黄色,心情顿时大好,嘴角也情不自禁地上扬。

走进一看,叶片已经开始脱落,茎秆干黄,土壤上有零星的豆粒散落。

最让人欣喜的则是植株上密密麻麻的豆荚,颗颗饱满,枯黄干脆,用手轻轻摇晃,能听到里面籽粒碰撞荚壳的清脆声音。

这些大豆已经彻底成熟,正是收获的最佳时候。

“开始吧,让我们一起享受这收获的喜悦吧。”

汪德看着周围等待的人群,一挥手,下达了收割的命令。

豆荚一颗颗裂开,金黄色的大豆如流水般在工作人员的手中聚集。

很快,所有的大豆都被收割,装箱。

接下来,就是激动人心的时刻。

刷刷!

所有人的目光全都看向一个地方。

收获的大豆开始了秤量。

大家屏息静气,等待着最后的结果。

这次试种的大豆有3个品种,都是根据国内已有的几种高产大豆进行了基因编辑,然后又优中选优挑选出来的。

现在就在根据不同的分类进行秤量,然后计算每个品种的亩产量。

一位大豆专家大约是等不及了,自行凑了过去,紧盯着电子秤上的数字。

“品种GD001,总重量31.2公斤,单层栽培架综合产量每平方米0.78公斤,相当于亩产……517公斤!”

专家口中喃喃自语,熟练地换算着结果,数字一出来,顿时全身一震,目瞪口呆。

他快步上前,再三检查,确定工作人员没有弄错,这才放下心来。

随之而来的就是狂喜,他扭头大喊道:“天啦,亩产千斤的大豆,这,这可是破了记录啊,你们快过来看这个超级大豆!”

全场哗然,所有人激动万分地涌上前去,围着大豆看个不停。

每个人脸上都是抑制不住的狂喜,笑声,议论声此起彼伏。

整个植物车间变成了个大菜场,无比喧嚣。

汪德矜持地笑了笑,当真正的结果出现在面前时,他反而没有想象中那么兴奋了,就像长途跋涉登顶的登山客,看过绝顶的风光后,就要开始考虑下山的事情了。

他大声道:“别心急,把其他两个品种也都一起秤一下。”

众人瞬间安静下来,一个个无比期待地看向其他两个品种的大豆。

结果很快出来了。

另两个品种,一个亩产800多斤,一个亩产900多斤,产量都很惊人,不亏是精挑细选的高产品种。

当然,产量最高的还是GD001,亩产1000多斤,可谓是破了国产记录。

要知道,小麦,玉米,水稻亩产超过1000斤是很正常的情况,但种植大豆一般比较低产,亩产超过500斤就算高产了,一般情况下亩产在400斤左右浮动。

而大豆有史以来的最高产记录是在鹰国的密苏里州,在2007年种植出了亩产1388斤的大豆。

但是这种产量是不可复制的,且不说鹰国种植的转基因大豆品种,当年的大豆能够获得如此高产,除了土壤肥沃以外,当时的气候也十分适合大豆的生长,如此多的因素叠加,才能出现这个产量。

而这还是鹰国的转基因大豆的产量,若是国内的原生大豆,产量就更低了。

无论是平均产量还是最高产量,华夏都与鹰国存在不小的差距,这其中既有环境因素的制约,也有种植模式和大豆良种的原因。

国内种植的大豆为原生大豆,近几年大豆的平均亩产量仅有265斤,与鹰国大豆的435斤的亩产量,有着不小的差距。

更不用说跟鹰国中西部高产地区800~1000的亩产量相比了。

抛开亩产,再看一看最高产量。

黑省是国内最重要的大豆种植区,是名副其实的东北粮仓,在那里的高产田块中,大豆的亩产量能进一步提高到500多斤。

而就在去年,黑江省农科院大豆研究所的‘河农71’实验田,实收5.2亩,平均亩产672斤,刷新了东北三省大豆的高产纪录。

在19年,疆省试验田的大豆还创下了895斤的亩产,这也是我国目前最高的大豆亩产纪录。

在黄淮海一带,一些大豆品种的平均亩产也高达618斤(百亩测产),籽粒饱满,蛋白含量高,外观性状好,深受当地农户欢迎。

然而,以上这些试验田中的少数高产案例并不具有普遍意义,无法代表国内大豆生产的整体水平。

国内大豆的均产都处在200多斤左右,高产区大豆产量也只有500多斤,尚未有亩产超过1000斤的先例。

不论均产还是高产,国产大豆亩产都只有鹰国大豆产量的60%。

整体而言,我国和鹰国的大豆在单产和最高产量上都有着不小的差距,国产大豆还有很大的增产空间。

上一篇:古神在低语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