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 第459章

作者:中秋月明

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从音乐网站到手机音乐播放或者音乐论坛APP,他肯定会实时做出调整跟上科技浪潮。

一定不会让这份报纸落伍,无论是用什么样的形式,牢牢占据风口浪尖的主导地位!

想想吧。

如果没有这份报纸,荆小强现在再牛逼,一年一张专辑,那又如何?

在全国范围内名气再大,赚再多钱,能影响改变的始终很有限。

始终只是个舞台上的歌手,只是个赚钱机器。

没法获得真正的影响力。

在荆小强不愿意身背官职的前提下,这是最好的中间道路。

只是对于他这个大家一致赞同的方向,三位长辈提出了三种完全不同的实现途径。

穆春雷最强调要从音乐扩展到文艺,兼容并包的全面发展,由沪海市牵头搞出百花齐放的大格局,这方面他当然能从沪海是那边搞定刊物编号。

周晴云却认为要专注在音乐上,走音乐学院的专业报刊道路,成为行业内公认的学术阵地,她有信心也有关系把各种校内刊物手续拿到。

最后苏明敏才是最清楚荆小强的:“怎么可能把这样的音乐报刊放在沪海,这个道理你问下成老先生就明白了,至于音乐学院专业刊物那也太小瞧了你的志向,走文工系统才是最靠谱的,文工团独立于官宣系统之外,能够给你提供最坚定的保证,你跟曲老,李团他们汇报下,高校摇滚社本来就是他们帮你牵头的,这一年多都看着你做得让人放心,我想是没有问题的。”

不需要问成老太,穆春雷只是稍微那么在市里面提了下,就有好几个部门赶着想承揽这个项目。

这是巨大的业绩啊。

荆小强反而立刻退缩了,身为百老汇工会特别专员,他很明白这种舆论工具一旦被当成斗争枪杆子,那就是见血的刀,非常非常锋利跟危险。

可他明明只想做音乐,只想让更多人听到更好的音乐,所有的出发点只是最基本的音乐影响力。

这是有巨大区分鸿沟的差别。

所以毫不犹豫的还是选择跟文工系统合作。

只是没想到电话打过去,曲老和那位李团居然顺势拿捏了:“你想办音乐报纸?没问题呀,我们自己都有份文工报可以把班子转交给你,但……你是不是把《雪原谷》给我们文工系统排出来?”

曲老都六十多了吧,要挟这话的时候居然乐得哈哈大笑,满满的那种快点到咱碗里来呀。

荆小强就宁愿跟他们打交道。

哪怕这些位都穿着军装,但每一位都是音乐家、歌唱家、表演艺术家出身,大家都明白所有的求同存异在音乐范畴。

马上答应下来,那就得立刻去平京谈交接。

出色到他这样的男人,想成天在女人孩子身边转悠,肯定是不行滴。

成玉玲当然识大体:“早去早回,奶奶说你心里明白道理,所以做事我不会担心的。”

荆小强听出来:“那就是在作风问题上,还是有担心了?”

成玉玲赶紧撇清:“哪有,你什么样我还不清楚,好自为之啦,毕竟随着你的建功立业,会遇见越来越多优秀的人,甚至还可能有更支持更需要你的人,你自己要把握好。”

陆曦关心的是:“白小姐还没回来吗,我这边销售旺季走不开,谁照顾你呢,让小安跟着一起吧。”

荆小强忍不住低头看了眼,老子好不容易放个假,说得我好像离了女人就没法生活自理似的。

“几天的事情!我就去交接下报社,排练新歌舞剧的项目,可能还是要拉人来沪海排练,毕竟这出戏还是要在沪海首演,未来也要作为歌舞中心的主打剧目……”

陆曦奇怪:“你跟我解释这些做什么?”

对啊,老子解释个屁,荆小强趾高气扬的摸一把儿子的饭碗,走人。

可安宁也是差不多的语气:“啊?我这边已经开组了,你把司机、保姆带过去,再……再把兰玲带上吧,她本来就是文工团出来的,正好电影杀青以后有空档,过去给你当秘书助手,上回电影立项跟他们打交道,还是很需要有人做事,万一需要些水磨工夫跑公文,可以把她留在那边。”

说起来安宁也才二十岁,十七岁就去鹏圳打工,十八岁委培进沪戏,二十岁就独立去办影业公司。

这姑娘独立能力不是一般般。

反正都一堆人了,荆小强问杜若兰跟潘云燕去不,毕竟要对接歌舞剧组,带俩打手更方便。

区别就来了,杜若兰问清楚:“单独陪你去走走还行,一堆人就算了,我现在跟着电影剧组学东西呢,茜茜姐这边的剧目很快要公演,你早点回来,我就不去玩了。”

潘云燕要去,只要是玩,她就没有不喜欢。

还能去看她自己的新别墅呢,多好。

于是荆小强即刻飞平京,清一色的娘子军!

包括兰玲在内,四位退伍兵。

两位从成妈妈乡下来的厨娘保姆,带着罗妈的叮咛嘱咐,第一次离开沪海外出就是去平京!

还坐飞机!

别提多紧张兴奋了。

对潘云燕这妖媚子恨不得挂先生身上的举动,都能视而不见。

兰玲也装看不见,还到后舱招呼好自己的前战友,虽然不是一个系统,但那种经历过的气息很亲切。

几位退伍女兵虽然也很朴实,但好歹都曾经是在空军序列,对航空器不那么陌生,主要是激动。

还称呼兰玲是首长!

荆小强全程都在反思,自己怎么会落到这个地步。

他也问过成叔和陆二哥从乡下跟退伍兵里不能找点男的来嘛,结果一个说酒吧都不够用,另一个更理直气壮的工地上更急需。

所以到了平京,就先得买车。

大户人家的成本真的高。

但又不得不承认这样的生活是真的舒坦。

晚上回来他就有现成的饭菜吃了。

办理各位工作人员在别墅小区出入证手续的时候,物业方都有点呆滞。

可能在平京都还没见过,这种职业化家政人员的出现。

太专业了。

荆小强直接买了辆最便宜的奥拓当买菜车,又买了辆最合适的切诺基当工作车。

司机带潘云燕先回小区,三套别墅的清洁装饰购置安排是个大工程。

潘云燕很乐于干这个,哪怕她那别墅首先是作为歌舞中心、唱片公司、影业公司等等所有相关企业的驻京办。

她也乐滋滋。

完全还是个孩子心思。

兰玲在副驾驶就成熟得多,认真谈工作:“文工报我们以前基本上都不看,上面全都是官话套话,但是每个文工单位每个月都有发,最后都用来当废报纸卖了。”

荆小强很了然:“就是搞个形式嘛,但在我们手中,会变成非常有用的东西,你这次主要的工作内容是挑选合适的歌舞剧苗子,但排演到底是在沪海还是平京,你争取下,我不想老往平京跑。”

兰玲腰板笔直,跟标枪似的短促坚定:“是!”

荆小强都没啥可瞟:“放松放松,我们不是部队的上下级关系,是……”

忽然觉得还是要跟美女们保持好距离:“工作关系更自由些,你已经不在部队,未来也是要走影视表演,这次的电影体验怎么样?”

兰玲根本就没得放松:“非常感谢您给我这次实现梦想的机会,而且第一次正式出演就是女一号,还跟乔恩这样的世界明星合演,收获非常多,我总结了下,有如下三个方面……”

双手交叠放在身前,半侧身面对荆小强长篇大论。

这就是当过兵的优势。

只要原本是铁,进了兵营就有很大几率会炼成钢,如果本身是玉,更有可能被琢磨成器。

当然狗屎送到哪里都没用,连泥巴都能烧成砖。

人家都这么尊重了,荆小强总得四目相对下:“嗯,非常好……呃,你还是把安全带系上。”

这年头全国上下都没这个概念意识。

终于借着姑娘低头系安全带,荆小强注意到,真平得就像砖一样。

他这老蛇皮只会关心这。

第546章、全球输出不香吗

但事实证明,安宁这个影业公司老总的安排无比正确。

彻底把董事长的名声打响了。

对兰玲来说,她就是衣锦还乡。

哪怕不知道她其实已经主演了一部明星电影,起码现在她已经代表荆小强回来选拔人手了!

当初她可就是个文工团小文艺兵舞蹈员。

要争先进争表现有业绩有功劳,才有可能进到军艺学习。

现在居然换她来挑人。

大家都趋之若鹜的黄金机会,甚至堪称改变命运的鲤跃龙门机会。

现在掌握在她手中。

这样翻天覆地的地位改变,对文工团和军艺的青年军装们来说,简直就是活生生的榜样。

既然没几个敢像兰铃这样强行退伍,重新去参加艺考高考。

但贴身紧逼荆小强,就很有可能获得这样乌鸡变凤凰的变迁。

绝对的投入回报比超高!

谁不想呢?

到了军艺,荆小强带着兰玲走下还挂着临时车牌的切诺基,穿过众目睽睽的校园,直接到领导办公室拜见。

紧接着各路领导纷纷汇集,简短的开会,系领导这个级别就带着兰玲去跟所有相关表演专业见面初选。

荆小强要留下来跟两位大佬细谈报社的事情。

手续上还是很复杂。

毕竟文工团的机关报刊,当然有刊号,但级别非常高,起码外面文宣部门管不了。

曲老的意思是拿去拿去,经过滚社的一年多发展,也是对荆小强的考察。

充分证明他带队靠谱,做事沉稳。

把高校摇滚在全国人民心目中带到了一个和国外截然不同的健康光明高度。

这就等于是先做出了成绩,再来谈往后发展,就很放心。

但这么做,荆小强肯定要有个正儿八经的职务,毕竟机关报刊那都是带着让人梦寐以求的编制。

不可能让他这么个拿着学员证的家伙来带。

那绝对不行。

荆小强知道自己的把柄在哪里,怎么可能来玷污了神圣的徽章。

他那点破事儿,放在艺术家里可以糊弄过去,放到军职是可以砍头的,旁边这位不也沾了点这个,一直落人口实吗。

但他也不慌:“社会挂靠,算增刊,之前不是一个月一份的月报么,我们增刊是周报,你们月报出你们的,周报是这样……”

边说,边抓了办公桌上的纸笔勾画报头,大大的音乐俩字儿,旁边好小的文工报仨字竖着套红。

这就变成了文工报社内部的事情了,共用一个刊号,但这是文工报社许可了的事情,那其他主管部门就无话可说。

本来就没谁敢伸手,这么做进一步消除了别人说闲话的可能性。

曲老一辈子都是词曲作家,对这种擦边球不娴熟:“可以这样操作吗?”

李团四十多岁,作为歌唱家更接近实操:“应该没有问题,我看到有其他机关单位这么做,但你这个音乐报的主题是什么,围绕什么来保持群众的关注呢?”

荆小强转手就是份人情:“我的老师,沪海音乐学院周晴云教授,已经从九月开始招生通俗歌曲声乐专业,为了步子不跨得过大,现在叫美通一体化,美声通俗一体化,开学以后我会参与这边的教学工作,音乐报就是作为这份让通俗歌曲登上大雅之堂的学术、普及阵地。”

这话简直说到了曲老、李团的心窝子里,是他俩陪着砖儿台在近十年前取下通俗歌曲这个名字啊!

李团虽然是唱民族的,但通俗歌曲越是发扬光大,他俩就越是名垂乐史!

就算曲老淡泊名利,沪音能够把通俗音乐推动成为专业主流,也绝对是让国内音乐界耳目一新的大举措!

他俩从感情上就是站在通俗歌曲这边的。

立刻鼓掌。

荆小强还没完,从运动裤里摸出两张CD:“这是我在焦盆出的《雪原谷》电影原声大碟,全新制作,全球最顶尖水准,然后这张是在HK制作的通俗歌曲演唱专辑,也算是HK最高技术水准,您二位可以回头欣赏下,通过这两张专辑的水准,我拿到了焦盆和HK两地歌舞剧的合作方,这将带来什么呢?”

两位基本都是在国内在文工体系内的大佬,聚精会神的看荆小强在刚才那张草稿纸上做加法:“HK歌舞剧团现在每年可以给我们提供五十名左右的各岗位劳务输出,我一分没赚,让这些参与者获得了年薪十万到几十万的收入,而且每年只有四五个月的赴港工作时间,我自己有两百万港币,这点钱已经足够让沪戏歌舞剧专业办得有滋有味,可这跟焦盆的土豪作风比起来,就是小巫见大巫……”

上一篇:全世界只有我正常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