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 第127章

作者:中秋月明

最主要是换了耳麦,这些天专门为了歌舞剧自制改装了十多只耳麦,就是带到这个时候来试用的。

一出场就让所有大学师生耳目一新。

实际上荆小强自己也新。

之前在部队基层表演,很少有这样上万人规模。

而平京那几场进校园,都是很标准的演唱方式,没有像现在这样。

他也是在试验。

试验连花旗那边都没有过的,在类似这样露天音乐节演唱会上唱歌舞剧。

出来就是个单手翻!

让自己兴奋。

带点军体拳的味道打了几下,充分展现出军人身份了才接上前奏之后开始歌唱。

体育场啊。

哪怕是横着也有七八十米以上的距离,对面看台上看表演者已经跟火柴人差不多大小。

大学生们之前肯定都没怎么看过演唱会,最多只是中小学的那种舞台演出。

应该都是第一次看见有人在台上声情并茂的唱跳!

甚至跟在电视台里面看见荆小强决赛演唱都感觉大不同。

他们肯定也极少有人看过话剧。

根本看不出来这是用吟唱的方式演戏。

安宁在后台都看入神了。

杜若兰她们好点,已经被震撼惯了,主力安慰要上场的罗莉不要太紧张。

这姑娘化了妆以后坐在那浑身发抖,有种随时都会晕厥过去的感觉。

最后还是安宁听见话语声,倒回来搂住罗莉帮她舒缓情绪。

年纪差不多,安宁就是有种超乎寻常的成熟。

荆小强的表演是驾轻就熟的,他已经在各个阵地演过超过五十遍了。

每次还得刺激自己尽量新鲜兴奋起来,全靠经验。

但这种充满激情的歌舞表现形式,确实让师大学子被带入进去。

可能是第一次明白,军人不只是个符号,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有翱翔蓝天的天之骄子,也有很多默默无闻的地勤。

那同样都是有梦想,有渴望有情绪的活生生存在。

但又跟之前那些又红又专的主旋律歌曲不一样,更接地气更生动形象的传递了拥军心理。

前排就坐的师大领导们肯定看出来这个特点,频频交头接耳。

这首歌有非常大的后劲,是能够留下印记的那种里程碑!

但真正的里程碑,应该是罗莉。

荆小强还是在整台节目上下意识的用了点心思。

杜若兰她们表演的是最常见最普通的舞蹈形式,接着两首最常见的演唱形式。

他来冲击的,就是歌舞表演。

而罗莉表演的,再进一步,真正加上了剧。

因为这舞台没有幕布,一架学生寝室最常见的高低铁架床下面加装了万向轮,被两个故意包头包脸一身黑衣,以示是透明的道具人。

源于RB能剧的後見(こうけん)人员。

又很新鲜,这难道就是戏剧学院的特点吗?

整个体育场上的师生们都把脖子伸长了,非常好奇又期待的想看清听清这是什么呀?

更主要是距离有点远的,就看不清那铁架子床上是什么……

是俩姑娘呀!

寂静一片的体育场上空,忽然就回荡起有些空灵的那种儿歌唱腔。

其实是录的杨小娥唱腔,因为这是用的吴语演唱《外婆桥》。

类似童谣的无音乐童声:

摇啊摇,摇啊摇,摇到阿剖脚……

阿剖请我柒拧糕……

声音戛然而止,下铺的罗莉穿着睡衣一下翻坐起来,急切的东张西望:“阿嬷?!阿嬷?”

上铺的潘云燕睡眼惺忪探头:“啊?又做噩梦,又想家呀?”

罗莉忽然有点抽泣……

话说,她身材娇小,在这种远远的根本看不清表情的演出中,只能凭身材表现柔弱感。

安宁你那屁股大,天赋高的身材,这时候裹着睡衣演这个,合适吗?

那明明是一代年轻人青春荷尔蒙的唤醒剂。

怎么可能演出这种让现场大学生们共鸣的思乡情?

全场肯定怎么都想不到还有这种表演方式。

看那娇小的姑娘起身,坐在床沿边。

用身体传递情绪……

这绝对是很高端的表演技巧了。

罗莉却在这时候展现出来,用肢体表达呆呆的感觉,让七八十米外的观众都能感受到这个演员的情绪!

趿拖鞋的时候,因为恍恍惚惚,两三次才把拖鞋穿上,但身形并不摇晃,只是有点烦躁使劲梳弄下头发。

传递出半夜梦见亲人的情绪。

真正的旋律这时候响起,罗莉……对口型吧。

在演唱功底上,她还是差得很远。

还是吴语,但改良了下保证都能听懂:

“摇啊摇,十五摇过春分就是外婆桥;

盼啊盼,阿嬷阿嬷的甜甜叫;

炒啊炒,米花糖挂嘴角总是吃不饱。

美啊美,小脚桥上翘啊翘……”

十足软糯的苏南吴语,仿佛是梦中的回忆。

别说整个现场了,连后台戏剧学院学生们都激动万分,相比荆小强那个太熟练的狂想曲唱跳。

这个已经明显带着剧情色彩的歌唱,绝对是创举!

罗莉似乎已经豁出去了,或者说是进入了角色,靠在铁架床上喃喃的的唱,抬头看着好像窗外的月光。

所有人眼前都有画面感了!

掌声忽然如暴风骤雨般席卷而过!

潘云燕后来形容,我就演了个尸体么,躺在那啥都看不到。

这姑娘也绝,就装着好像听见了室友的歌声,悄悄探头撑住脸颊在那看得“出神”。

不过她还很有心机的撑住是下颌骨,这样保证她漂亮的脸蛋不变形,让坐得近的观众们全都注意到,哟,美女嘛。

所以等这俩从“床”上下来,谢幕退场到后面,荆小强立刻就是给潘云燕屁股一巴掌!

叫你抢戏!

你根本就是个背景板、配角儿,这时候抢什么戏。

换哪个导演都要骂人!

但来不及解释,荆小强自己又要上。

换了件豪雅衬衫和牛仔裤,松垮垮的再挂条领带,带点嬉皮士的样子上台唱《I Do it for You》。

他的负担确实重,几乎就是每隔一个节目出来镇住场面。

然后尽可能让自己的同伴们试验各种表现场面。

也算是用心良苦了。

但这一刻,几乎所有的观众,居然还在回味刚才那段如天籁之音的童谣演唱。

太容易勾起大家的想念了。

第168章、原来这就是金奖的实力

于是,就从罗莉这个节目开始。

后面间隔出现的每一个非小强表演节目,都给现场观众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

首先就是杜若兰上台,挎着民谣吉他唱西北版的《遇见》。

事后总结,没想到罗莉那个表演如此成功,早知道杜若兰也按照歌舞剧里面的来设计场面了。

只是想让罗莉来试试看,所以杜若兰又回到了民谣歌手的场景。

但现场又证明了这改不改都无所谓。

她漂亮啊。

而且挎着的吉他背带,可不勒出了非常清晰的事业线么。

两边挤得都快把三指宽的背带都淹没了!

一件宽松的白T恤,里面穿了件黑色长袖绒衣,把袖子使劲拉长开孔挂在中指上,就营造出妖艳袖套的轮廓。

看似随意的长发盘起来。

潇潇洒洒的抱着吉他唱“额倚见色,会有怎样滴对白,额等滴人,她在多远滴未来……”

天啊,整个现场就跟爆炸了似的!

什么青歌会金奖,都不如荷尔蒙管用。

俏皮,深情又开朗的样子。

唱得怎么样都不重要了。

几乎所有安排用相机拍摄的镜头,不知道是师大摄影社还是大学宣传部门的,全都无声无息的往台下靠近,尽可能近的想拍摄。

有两个之前就在台边转悠的,居然厚着脸皮上台特写了!

杜若兰还是有美女的台风,笑着沉稳的给出最美角度……

这让荆小强站在后台挠头,是不是下次有表演机会的时候,真要把这姑娘带上,唱得虽然从专业角度一般般,但是可以当偶像派呀。

她起码还没鼻音呢。

结果杜若兰唱完之后,全场居然爆发出喊再来一个!

荆小强之前都没得到这个待遇!

当然,更有可能是观众们知道他会频繁出场,没那么紧缺感。

这惊鸿一瞥的大美女,就这么消失了,会让很多男青年怅然失所的。

荆小强都在后台跟潘云燕他们笑骂成一片了!

什么唱功,什么技巧,什么歌舞创意,都没有美色管用!

潘云燕还是自信:“等着看我的!”

等荆小强顶着一片失望,上去唱了一首“冷雨夜”,如果不是他唱,估计台下都会喝倒彩了。

下来就换潘云燕上去,唱《同桌的你》。

我的天,比刚才杜若兰的场面还要爆炸!

上一篇:全世界只有我正常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