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大公主 第798章

作者:湛阳

然后在表盘上写上数字,就能让飞行员直观的了解到目前飞机处于什么样的高度。

这东西在未来其实已经属于淘汰产品了,李月辰在国外学习小飞机驾驶的时候,基本上都换成了电子高度表,跳伞的时候也一样。

只不过这个时代没那个条件,所以只能靠这种老古董了。

不过这也是相对而言,对这个时代来说,这种老古董反而应该算是一种黑科技。

一边讲解的同时,还不忘了画个简单的示意图,来让他们更加直观的有所了解。

工匠们也都牢牢记下来,遇到不懂的地方也会积极提问。

但真要说起来,比起那压气机,还是这高度计要简单的多。

他们决定先把这个简单的东西做出来,至于说压气机,估计还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行。

……

从初八上班一直到正月十四的这几天时间里面,李月辰几乎每天都在工程院跟他们讲解关于飞机的知识。

到正月十四这一天,终于算是把第一部分讲完了。

他们先把这些东西做出来就行了,等搞定了这些,再去考虑飞机本身的问题。

而且说实话,在这个年代制作飞机,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的确很难。

单单说飞行本身其实很容易,只要有发动机,知道飞机的机构原理,做出来就很简单。

难点在于,如今没有无线电,无法为飞行员做引导。

这就需要飞行员必须拥有极为高超的驾驶技术和胆量才行。

飞机的飞行速度是很快的,所以还需要很高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飞机的平飞速度就已经可以突破七百公里了。

俯冲速度更是已经接近了音速,只是碍于那个年代的技术限制,无法突破音障。

而那个年代的飞机,大多数的材料就是木头!

所以现在制作飞机的前置条件是足够的,无非就看能做到什么程度而已了。

李月辰在自己知道的飞行型号之中挑选了不少方案。

比如说,莱特型飞机。

但来特型飞机结构太过简陋,如今应该能做更好的。

随后又想到了贝诺华,世界上第一架客运飞机,也是世界首条定期运行的航班。

但贝诺华飞机只能乘坐两个人,飞行员和一个乘客。

而且速度不快,飞行距离也太短了。

考虑到如今的工艺水平,李月辰最终决定制作贝兰卡飞机。

贝兰卡飞机在1931完成了从日本到漂亮国的远距离飞行。

是世界上最早的不着路远距离航行的记录保持者。

当然了,说是这么说,一开始还是先制作莱特型飞机就好。

毕竟,比起飞得远和飞得高,首先目的是必须先飞起来才行。

直接就开始玩大的,万一到时候实验失败了,那可要浪费不少时间和金钱。

于是将来特型飞机的图纸交给他们之后,李月辰宣布放假,有什么事情等上元节过后再说。

今天已经正月十四了,李月辰打算早点回去,晚上去街上逛逛看花灯。

明天还有烟花可以看,也不知道那帮烟花匠们经过一年的蛰伏之后今年又能做出什么新花样。

不过这时裴匪舒却走了过来:“殿下莫要忙着走,今日有新器物给殿下看。”

“哦?做出什么新物件了?”李月辰顿时来了兴趣。

裴匪舒摆了摆手,后面的一个年轻人马上推着一个四个小轮子的机器走了过来。

李月辰一眼就认出来了,的确是割草机!

“可以啊,真给做出来了!”李月辰夸奖了一句,随后直接摆摆手,“走,去试试!”

“是!”裴匪舒连忙答应一声。

一群人来到了工程院外面,河边基本上都有大量的杂草,可以做实验。

在李月辰的示意下,裴匪舒将一瓶柴油倒进了油箱里。

随后拉住绳子猛的一抽,发动机马上发出了一阵低沉的轰鸣声。

裴匪舒开始推着车子往前走,所过之处,原本长短不一的草地已经都变成了薄薄的一层。

而扁平的车身下,切割出来的杂草直接就被装进了车子后面的拖着的麻布袋里。

车子的运行也很流畅,至少目前来说,看不出什么明显的问题。

看着裴匪舒像个得到了新奇玩具的小孩子一样推着车不断往前走,时不时的拐个弯,李月辰微笑着点了点头。

随后让他停下,将他叫来面前:“好了,既然此物能行得通,那就开始研究机械农具吧。”

“是,属下这就回去组建项目组!”裴匪舒回答道。

不得不说,跟李月辰相处的久了,他也学会了不少未来的词汇。

见识过工业的力量之后,已经年近六十的裴匪舒仍然每天精力十足。

就想着怎么能研究出更多有用的东西来。

随着公主提出的那些奇思妙想一个个的实现,裴匪舒也想看看,究竟还能做出多少神奇的东西。

……

回到了公主府之后,天色还早,李月辰趴在桌子上给老妈写信。

说明了一下已经制造出了割草机的事情,同时又说了说自己打算制造飞机计划之类的。

其实按理说李月辰是打算让老妈回来的,毕竟李重润马上结婚了,想让她回来参加婚礼。

不过武则天对孙辈其实没有太深的感情,毕竟从小也没见过几面。

虽然身上都有自己的血脉,但总是没什么亲近感。

所以武则天就没有回来,想着想着就在振州过年吧,懒得折腾了。

而四哥李旦就留在振州照顾老妈,不过派人送来了礼物。

也不是啥太贵重的,就是珊瑚而已,但好歹也是一份心意不是。

总之,这次李重润的婚礼,想要让一家人聚齐是不可能了。

而且这还仅仅是开始,随着以后的皇室的改革,能完全聚在一起的时候,恐怕也只有学生时代了。

稍微大点了,被分到不同的军区去,恐怕一生都没有几次能齐聚的机会了。

……

当天晚上,李月辰带着上官婉儿和两位姐姐嫂子上街去看花灯了。

由于她本人在民间太过出名,所以为了避免被人认出来,今天破天荒的穿了女装。

虽然说身边一堆护卫肯定也能看出来不是普通人,但至少不是平时那样打扮的话,也不容易被看出真实身份。

所以今天的李月辰穿了一条青色的襦裙,外面是一件棕色的大氅。

从材质上来说,应该是胸皮制作而成,保暖性还是相当不错的。

李月辰不喜欢化妆,所以仍然是素面朝天的。

不过好在皮肤白,不需要化妆来让气色显得好。

平日里万年不变的高马尾也变成了这个时代大多数女子都会梳的望仙髻。

这种发型一般都是三十岁以后的女子才会梳的,虽然她从外表看来怎么都不像是个超过三十岁的。

但李月辰也不喜欢刻意去扮年轻,毕竟万一遇到晚辈了,打扮的太年轻显得没有威严。

不过虽然不化妆,但作为公主,头上倒是插了不少一看就很贵的发饰。

今晚上街,就不打算骑马或者乘坐马车了,散散步也挺好。

身边的护卫们也脱下了军装,穿上了普通侍女的服装,不会太过显眼。

而除了伊喽茹之外,其他护卫们都没有带枪,只是在裙摆下的大腿上挂着一把斧头而已。

至于伊喽茹,则是将霰弹枪挂在肩膀上,保证随时可以拿在手里。

如今民间也没人认识这玩意儿,不用担心会造成恐慌之类的。

看到了最多就会觉得是某种特殊的冷兵器而已。

来到了大街上,宣城公主忍不住说道:“近些年这人是越来越多了。”

“户部管理户籍,阿姊应当知道人口增长了多少吧?”李月辰问道。

宣城公主微微点头:“实际说起来,增长的几乎都是外来人口。东都本地人虽然也有所增长,但如今都是孩子居多,这几年倒是外地客商来往频繁了不少,还有更多胡人……”

“都是来做生意的?”义阳公主有些好奇。

“不会,也有一部分因为各种原因过来定居的。”裴清婉回答道,“全体经商的,也就只有粟特人而已。”

粟特人李月辰倒是知道,居无定所,擅长经营之道。

从人种来看,应该属于中亚那边的,皮肤比较黑,但跟非洲人的黑不一样。

非洲那边黑的程度比较深,而且皮肤也是所有人种里摸起来最细腻的。

中亚人比较像是被晒黑的那种黑,介于古铜和黑之间,而且五官也更接近黄种人。

说起来,在大唐定居的粟特人是不少的,很多甚至都已经是好几代移民了,已经完全成了汉人。

不过喜欢做生意的基因没那么容易改变,大多数人仍然以经商为生。

宣城公主一边看着街边的花灯一边说道:“不过说起来,最近胡人的确是多了不少,有些人还托关系来户部询问,能否得到大唐户籍呢。”

“哦?阿姊是如何回复的?”李月辰问道。

“经过调查,这些询问户籍之人大多都是在本国犯了罪逃出来的,故此并未同意。”宣城公主回答道。

李月辰笑了笑:“嗯,这些人不必搭理。但若是有人才愿意加入大唐户籍,倒是能酌情考虑。”

说到底,大唐的民族政策的确开放包容,但也不能什么人都放进来。

在本国犯了罪的那些,就算来到了大唐,一样也不可能是什么好鸟。

几人就这么边聊边走,看着街边造型各异的花灯,时不时的让护卫将相机拿过来拍个照。

李月辰心中想着,这些照片,应该在千年之后都会成为考古资料吧。

第八百二十二章 年轻的外表

众人在街上边走边聊,时不时的对那些悬挂在栏杆上的花灯品鉴一番。

由于如今生活富足,就算是普通的平头百姓,也能拿个灯笼上街了。

至于说街道上悬挂的花灯,更是千奇百怪,什么样的都有。

也得益于经济形势一片大好,故此还能带动专门制作花灯的匠人收入增加。

有了钱,自然会消费,所以今年在外面摆摊的人也都小小的赚了一笔。

“所以啊,钱就是这么流动起来的,总体量虽然不变,但子民却能变得富足起来……”李月辰给上官婉儿解释着其中的原理。

虽然这只是金融学里的基础知识,但放在这个时代,已经非常超前了。

而上官婉儿对这方面没有宣城公主那么懂,听着李月辰的解释,才能完全理解下来。

义阳公主也听得津津有味,随后说道:“这都已经能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了。”

当然是专门学科,只是李月辰自己也不懂金融,这方面的学科,只能等后代们自己去慢慢完善吧。

她能做的,也就这么多了。

几人行走在街上,无疑是一道非常靓丽的风景线,让不少行人都会忍不住侧目看上两眼。

只不过看过之后又会马上低下头,毕竟几人身上的衣裳就能看得出绝对不是普通人。

当然这只是对于普通人而言,对某些纨绔子弟来说,上元节也是上街搭讪撩妹的日子。

上一篇:遮天:自中皇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