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真小道童开局 第92章

作者:喂狗的猫

真正的入道道士,都不足五百,就这还需要自己种地……

和这一比,简直是没眼看啊!当然,这是重阳宫,和遇真观,不是整个全真道,不过人家也只是个少林寺,不是整个佛门啊!

不过想想,这个貌似和自己关系不大。

一番交谈下来,这才得知,此次他们算是上层博弈的出头鸟,不过也得有彩头,所以少林输给了他们丐帮五千亩土地。

话虽如此,他们也怕坏账,周侗一个人怕搞不定,所以想邀请丘志清和白芷入伙,到时候分他们一人一成,也就是两成,二八分账!

当然了,这不是分土地,这玩意丐帮和他们拿了都没用,所以分的是钱!

而少林也只会给钱,不会给土地,这年头,土地的价格可是看涨不看跌的。

少林寺输给丐帮的土地,多为上等水浇田,开国年间都能卖到五百文一亩,现在整个京西北路,地价都在两贯到三贯一亩。

取个中间数,两点五贯,那也是……好多好多钱了!

丘志清不太想掺和,不过白芷算了一下,他们只是花点时间占个台,便能拿到大概两千五百贯左右,何乐而不为呢?

反正和尚们有的是钱!

三天后,周侗带着手下拿着钱,准备分红,原本还想抢救一下,挣扎一下的少林寺,看到眼前要账的三位,直接开心的付了钱!

隆重的送他们离开,看着三人离开的背影,激动的口水都从眼角流了下来。

丘志清想让他们换算成粮食,送到终南山真一观,可丐帮死活不同意。

主要是,就算关中的粮价没有开封贵,可也是七百文一石(大概相当于后世60斤),也就是他们要给丘志清三千五百多石粮食。

关运输就是个大麻烦,而且真一观还没人收货,要让他们帮忙看守……

最终,丘志清答应,他只需要三千石,零头都算他们的,周侗这才一举压下丐帮的反对声,同意了这笔买卖!

宋元祐八年(1093)腊月底,丘志清和白芷牵着小清照进入了汴京城。

汴京城他之前也来过好几次,不过印象都不是很好,当年最后也一次来汴京,还是当初赵昀退位,赵维登基之时。

当时的汴京,已经是在大宋手中重新恢复了生机,不过相对于眼前的汴京来说,却也还有些不够看。

走在大街上,简直和后世疫情还没开始前的商业街一般繁华,哪怕临近年关,天寒地冻,大街上依然行人如织,香车宝马往来不绝。

当丘志清和白芷,在小清照的引领下,来到他们家之时,可把小清照他娘亲王氏心疼的不行!

碎碎念的声音,透过隔音效果不好的屏风,传进了厅中众人耳中……

“这寒冬腊月的,他们夫妻俩身着单衣不怕冷,就不能为我女儿考虑考虑吗?这么小就穿这么一点……”

“娘亲,那是我师父和师叔!不是夫妻……”

“有什么区别吗?”她当然知道有区别,可感觉没区别!

……

其实小清照穿的不算少了,只是看起来没有达到她娘亲眼中圆滚滚的效果而已,所以白芷和丘志清这才遭到数落。

李格非听闻妻子的埋怨,略显尴尬,赶紧引开话题,介绍道:“冲和道长,白姑娘,介绍一下,这位是当朝学士,苏子由,亦是家师胞弟,

苏学士,这位是终南山真一观的冲和真人,这位是小女的师父,玉尘仙子……”

白芷没想到这小道消息传的这么快,倒也落落大方的和丘志清一起,给苏辙见了个礼。

苏辙,字子由,龙图阁直学士,所以可以叫他苏学士,或者苏龙图都行。

倒是没想到,苏辙回礼之后,对李格非笑道:“文叔(李格非字)恐怕有所不知,冲和道长,可是碧虚子先生的好友啊!”

李格非心下一惊,碧虚子可是自己老师苏轼的好友,那岂不是说,原本和自己平辈的丘志清,比自己还高一辈?

儒家最重礼数,李克非便要重新见礼!

却被丘志清给制止了,同时暗叹,碧虚子老道真是交友甚广啊,也没听他给自己说过,倒是在自己不知道的情况下。

把自己介绍给了他的友人,估计也是打着为他铺路,为道友扬名的想法吧!

几人说笑间,小清照被裹得跟一个小球一般,出现在众人面前时,那臭着一副小脸的样子,直接把白芷逗笑了。

就连丘志清和苏辙都不经莞尔。

众人一阵闲聊,之后便邀请白芷和丘志清过完年再走,小清照估计也舍不得这两个冬日暖阳,便也劝说起来。

白芷倒是想回真一观和冲和一起过年,可惜年关将至,大雪封路,就这几天,也赶不回去,于是便在此住下了。

看出他们有事要聊的丘志清两人,先行告退,带他们去客房之中休息。

隐隐间,厅中不时传出,诸如谁谁谁又回来了,那位可能要全面恢复熙宁之法之类的谈论……

不过丘志清有些疑惑,传言当初“乌台诗案”,李格非可是彻底站在王安石一边,差点把他老师苏轼送上断头台,怎么现在又和苏澈关系不错的样子?

对于这段历史,丘志清不太清楚细节,一般当朝都很难读到当朝的史书,丘志清大部分时候都在宋朝混。

想知道宋朝前任皇帝的记载,只能翻看宋朝皇帝的实录,这是不被允许的!

不过他记得,苏轼和苏辙这两兄弟,会不断的被贬谪就是了,这都是宋朝文人的玩法。

宋朝不擅杀士大夫,不过可以不断贬谪,你还没到地方上任,新的任命便到了,有的倒霉蛋,可能会在上任的路上,

走个好几年,其间会换好几个工作,死在贬谪路上的也不在少数!

不过这些都和丘志清没有什么关系,他也帮不了他们,毕竟当初是他们先向王安石一伙先下的黑手来着,他们遭殃,也只能说说是世道好轮回……

这个年代的汴京,可谓是年味十足,除夕当天,白芷拉着修仙的丘志清出来逛街,当然了,以白芷的容貌,面纱是必备的。

不然他们不怕麻烦,也怕给李家惹来麻烦!

还好,衙内们有他们的专属游乐场所,便不会在大冬天的上街,两人一来是买些东西回去,虽然客居在李家。

也不能什么东西都不准备不是?

期间,丘志清还去上清储祥宫中看望了一番华阳真人,两人相谈甚欢,不过临近除夕,过来上香祈福的达官贵人有些多。

丘志清说明自己的住址,便先行告退!

两人也不急着回去,一路闲逛,一不小心便到了南门南薰门附近。

正当两人准备折返之时,却隐隐间听见有个熟悉的声音呼喊,一回头,这不是之前在滁州遇到的,那个淮南东路六扇门总捕吗?

“果真是义士,还以为我眼花了呢!王大人,这便是之前卑职跟你提过的那位义士,若非当初有义士相助,卑职说不得就交代在来安县了!”

这位王大人,正是当初的滁州府知府王诏,没想到,这都除夕了,还能在城门口遇到两人,倒是颇为有缘……

第一百七十四章 真一袭击

原来杨列和王诏是一起回京述职来了。

按理来说,王诏的身份,是不会与丘志清过多往来的,可丘志清给杨列提供的情报太过关键。

让他破获大案的同时,收获亦是颇为丰厚,这才是他心甘情愿,被杨列拉着在街边吃起胡辣汤的原因。

闲聊中,杨列听说丘志清和上清储祥宫的华阳真人比较熟悉,这位可是当今皇后的救命恩人啊,心下便动了一些小心思。

“不知冲和道人可还收徒?”

丘志清心中一动,便知道他要干嘛了,委婉笑道:“贫道在终南山修行的,年后便回去!”

没想到,杨列一听,眼神更亮了几分!

大家互留了地址之后,便各自回返……

绍圣元年(1094)正月十六,元宵刚过,开封西门,顺天门前,白芷抱着小清照,和她道别!

且她约定有空定会来看她,再三保证后,这才得以逃脱魔爪,小清照看着白芷三步一回头,渐渐远去的背影。

她冥冥中有种感觉,兴许下次见面,就不知道什么时候了,不由的心下伤心,扑进母亲怀里痛哭起来……

两人走在往西的官道上,白芷一路沉默不言,丘志清笑道:“怎么?舍不得么?现在回去,兴许还能赶的上!”

“不必了……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不是么……”

“冲和道长……冲和道长……”

突如其来的呼唤,打断了丘志清接下来想要说的话,一回头,却见一人,赶着马车而来,见此丘志清和白芷,站在了一边等候。

却见来人正是杨列,其后还有一辆马车,竟然是王诏!

丘志清对此很是好奇,为何会在此遇到两人,按理来说,他们俩一个隶属刑部六扇门,一个是文官,应该没什么关系才是。

“来,志哥儿,下来见过冲和道长!”

杨列说着话,便打开车帘,从里边拉出一名有点怯懦的四岁左右小男孩,让其给丘志清行大礼,丘志清连忙搀扶。

这个大礼可受不起,和王诏以及杨列寒暄片刻之后,两人便受邀一起前行。

在一番闲聊中,丘志清这才知道,原来杨列是旁支,过继到杨家老五门下,算是杨家将的杨五郎一支,得传五郎八卦棍,以及家传刀法。

此次也是借着立功才想着回汴京,本想在汴京谋个差事,可又不想儿子在府中受欺负,正巧那天回京之时,遇到了丘志清。

至于王诏,这是因为京兆府于知府,原本就是旧党,还被弹劾贪得无厌,这下直接被贬到岭南去了。

而王诏,凭借中立的身份,以及年前的功绩,和之前在关中任职的经验,被提拔为工部侍郎,知京兆府。

两人本就有所交集,加之一起回京,于是便一起上京,王诏为了参加年初的大朝会,这才紧赶慢赶的在除夕前回到汴梁。

八天后,一行人抵达京兆府,丘志清看着眼前有点闪躲的杨志,问道:“杨兄真要如此吗?须知跟随贫道修行是很苦的事情!”

说罢摸了摸小杨志的头,静待杨列的答案。

“冲和真人应当知道,杨某添为永兴军路六扇门总捕,实在是没时间照顾志哥儿,且京兆府离道长的真一观不过区区八十里,某会经常去看他的。”

丘志清也知道,杨列也是在除夕前,和自己一番交谈之后,这才决定来京兆府办差。

不然,虽说他在天波府呆的不甚开心,也不至于带着孩子跑到千里开外的京兆府来。

和小杨志聊了片刻,丘志清便发现这个孩子应该是在同龄人中经常受欺负的,有些懦弱,不过这也可以理解。

母亲去的早,父亲又常年不在身边……

白芷对这个怯生生的小孩倒是比较疼惜,第二天一早,两人抱着小杨志便离开了京兆府。

一个四岁大的孩子,虽然有了心理准备,可临了还是哭着喊着要爹爹,没带过这么小的小孩的两人,不由有些头大。

在城门口哄了好久,愣是差点被看门兵丁当成人贩子……

而城门口的这一切,都被一双透过城垛的眼睛看在眼里,泪花闪耀,虎目含泪。

他杨列要是正有办法,也不会把这么小的儿子狠心送到真一观去,这一瞬间,不由的有些犹豫,是否把儿子接回来。

在身边待两年,便可送往族学进学……

绍圣元年(1094)正月廿四。

傍晚时分,丘志清和白芷回到了真一观。

不过一到门口,两人便感觉出一丝不对劲,让白芷抱着哭累了,正睡得香甜的小杨志,丘志清缓缓的推开了观门……

“吱~吱~呀~呀~”

颇有韵律原漆木门缓缓打开,想象中的刀斧加身并未出现,两人对视一眼,缓缓而入。

山风吹过,原本昏暗的道观此时更是起了一阵雾,雾还有越来越大的趋势!

丘志清心有所感,一抬头,看到远处山头一个人影一闪而逝!

而在丘志清注视的那个山头之上,一个华服道士正站在一块石头后面,身旁便是一个法坛。

其上呈放着一把桃木剑,外加一些香烛,还有一些燃烧不完全的黄色纸屑。

“好险,这个冲和这么邪门的么?隔着至少六里地,看了他一眼,竟然立马就被他察觉了,看来上次就是他出手的没错了!”

喃喃自语了一番,便又小心翼翼的从怀中拿出一块铜镜,手掐法诀,念念有词,很快镜子上便出现了真一观的场景。

不过他没有把视野定格在冲和身上,而是放在那些黑衣人身上!

来到三清殿前,正当丘志清刚刚把手放在门环上之时,分别从柱子上,房顶上,两边树上,同时跳出不下二十个黑衣蒙面之人。

二十人刀出鞘的几乎同时,丢出了一片飞镖,直奔丘志清和白芷!

正当他们以为势在必得之时,犹如一阵微风拂过,这些黑衣蒙面之人,挥刀下劈的动作,纷纷变得缓慢。

渐渐的停顿下来,丢出的一片飞镖,亦是停在半空中。

所有来袭黑衣人尽皆面色突变,脸露惊恐之色,哪怕六里之外,山峰之上,看着手中铜镜的华服道士,亦是咽了口唾沫,眼睛睁大,一副不可置信之色。

接下来的结局已经注定,华服道士一把收起法坛,头也不回的直接离开了终南山。

丘志清的手,最终推开了三清大殿的大门。

“噗通~噗通~叮当~叮当~”

上一篇: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