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真小道童开局 第239章

作者:喂狗的猫

不懂就问,刚好官道旁边的农田中,便有劳作的乡民。

自然要一解心中疑惑。

“哦你说这个酸枣树啊,听说是因为我们州牧特别喜欢酸枣,这个枣树啊,是经过特别培育的,听说就连州牧府门口,都种了两颗呢……”

州牧府门口种着两颗酸枣树?

这当然不是真的,不过此时,需要书生自己去看看。

对于这位老乡的说法,书生觉得,他大概率是被人忽悠了。

要么就是在忽悠自己,不过忽悠自己没有意义。

回到自己的马车之中,书生忍不住问同行的另一位书生,“元直兄,不知并州牧命人在道路两旁,栽种酸枣,这是何意?”

对此,被称之为“元直”的书生,却是有些眉目。

“大概是为了能给路上行人,提供一些食物吧。”

他这还真没猜错,丘志清便是出于解渴,以及充饥的考虑。

这才把自己培育多年的酸枣树,散播出去,让各个郡县,在官道两旁,种满了这种酸枣树,一来是当做道行树。

二来,也是当作一种备用食物,秋季解渴水果。

见自己同伴,一脸沉思之色。

元直便不再说话,他自然知道,自己这位同伴,并不是在思考自己适才的这番话。

毕竟这么简单的作用,他不会想不到。

他估计在想着,怎么把自己拉入并州牧帐下,给他打下手吧,不过他出门前,便已经打定主意,要去冀州帮刘备。

自然不可能,随他一起附着这位并州牧。

之所以同行,不过是听闻并州晋阳藏书楼中。

有各式书籍,数十万卷,其中还有蔡伯喈重新校订的东观藏书。

以及各个世家之中,抄……抢救出来的珍本古籍。

还允许所有人借阅,因此他才打算,前往晋阳,在藏书阁中,好好提升一番自己,如此,才能更好的为大汉出力。

至于出力的方式,他刚开始之时。

是非常肯定,直接投靠刘备的。

而今一路走来,说实话,他有些动摇。

因此,与自己这位同行友人的话语,也变得少了,他怕自己在他的劝说下,改变了自己的初心,转投丘志清门下。

虽然如此也并没有什么不好。

可就如同你心心念念的东西,你不看上一眼,总觉得不甘心一般。

他也想去看看刘备的所为,再说。

之前还有一个幽州牧可选,而今听说,刘虞也下台了。

被公孙瓒以勾连胡人罪名,给遣送回了长安……

这日,丘志清正在办公。

侍卫来报,言称一位自称“颍川郭奉孝”之人,投来拜帖。

这位书生自称,可以帮助丘志清一统天下。

丘志清虽然对一统天下兴趣不大,可是对这位号称能够帮助自己一统天下之人,却是兴趣不小,毕竟这个年头,大家还是要脸的。

他倒要看看,这位号称鬼才的家伙。

到底有什么本事,敢说要帮助自己平定天下。

不多时,侍卫便将一名高瘦的书生,带到丘志清办公所在……

第三百二十六章 诸方混战

一炷香之后,书房中的话音,变得稀疏起来。

丘志清端坐桌后,看着端坐在自己面前之人,面容消瘦,眼中却是神光绽绽。

一副热血精神小伙的样子,丘志清还是比较满意的。

就从他方才,对于自己的形势解析来看,着眼于全局,落子于局部,不得不说,是一位战略战术上的天才人物。

不知是否刚出道的原因。

竟然还故意留了几个漏洞,这是在考校自己吧?

事实就是如此,丘志清随意提点一些“不足”之后,这才问道:

“奉孝是想为安定天下,出一份力对吗?”

适才,正对丘志清侃侃而谈的,正是颍川郭奉孝,就是被后人称之为鬼才的那个,只不过在丘志清看来,此人有些虚。

没别的意思,就是身子虚。

仿佛被掏空了一般。

不过应该不是酒色财气之类的,而是他自己的一种修炼之法所致。

郭奉孝一愣,我说我是来助你统一天下的,难道说的还不够明显吗?

默然点头,表示认同,他想看看丘志清能说出什么高论。

“以奉孝的才智,独领一军都可以,不知是否有意?”

这便是面试环节了,郭奉孝听闻自己可以独领一军,先是眼前一亮,而后便是迅速黯淡,表示自己身子骨恐怕吃不消。

“无妨,城中医者数十,可帮奉孝调理,如若无事,也可择一门功法修炼。”

郭奉孝听到此,眼睛一亮。

他之所以来此,有功法可供选择。

也是他选择过来的原因之一。

之前一直没好意思问,没想到,丘志清竟然自己提出来,这可真是正中下怀啊。

不过在其离开之时,丘志清还是吩咐道:“五石散虽然利于神魂修行,可你并不精通内练之道,这些外丹,还是不要服用为好……”

郭奉孝先是一愣,而后便默然点头。

他又何尝不知,五石散多服用对身体危害大。

可他要是不逼自己一把,如何能重整门风。

不过而今,应当不需要自己那般拼命,可以休养一段时间了,真是赶巧,和他一样想法的,还有贾诩。

丘志清打算,把他们俩丢到一起。

就在徐荣那边,刚好没什么事情。

就让他们先熟悉一下并州军队,以免以后出征之时,不甚了解。

叫来侍卫,让他带郭奉孝下去,找徐荣给他安排住处,也让他们相互认识一番,毕竟以后郭奉孝就是徐荣的下属了。

送走了郭奉孝,丘志清一边处理公务。

一边领悟从《太平经》中得到的那些符文。

他总觉得,这些符文,好像没有那么简单的样子……

这段时间中,丘志清时不时便会闭关一次,一次便是好几个月。

初平四年(第二十三年),八月。

秋收刚过,曹操和袁绍这对发小,不约而同的把目光投向他们夹缝中的陶谦,由于年初大旱,大家都缺粮。

虽然并州答应卖给他们粮草。

可乱世之中,有人才有一切。

这个朴素的道理,大家都懂。

没道理拿人口去并州换取粮食。

因此,产粮大户徐州,便成了他们的目标。

陶谦又怎么会是这两人的对手,慌乱之中,病急乱投医,一边向朝廷弹劾曹操,袁绍为叛汉乱贼,一边向周围之人求援。

丘志清自然也收到了陶谦的求援信。

奈何,他当时正在闭关。

并未接到陶谦的求援信。

倒是政事堂那边研究之后,觉得这是对洛阳地区动兵的大好机会,于是便拜吴献为主帅,令其率领虎贲四卫,进军洛阳。

吴献原本镇守上党,不过刘备稳住冀州后。

上党便从前线,沦为后方。

此时政事堂认为,让吴献继续担任上党太守,有些屈才。

便将其调回,改任奋武将军,带兵进入洛阳地区。

此举虽然没有直接支援徐州,却也让曹操,和袁术二人紧张起来,不过紧张只是暂时的,在探明并州军只是占领洛阳地区后。

曹操继续攻打徐州。

可是袁术却是起了小心思。

曹操和自家好大哥袁绍,从小便是穿一条裤子。

如若此时,被他们俩瓜分了徐州。

那他袁绍,铁定便是下一个目标,这用脚趾头想都能想到。

既然如此,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的袁术,这才想起之前陶谦送给自己的求援信来,思及再三,还是决定。

给他这个好大哥,一个惊喜……

刘备这边,要比几人更早得到袁绍异动的消息。

毕竟是老对头,刘备自然不会让他好过。

早早的安排人,监视着袁绍的一举一动。

刚开始袁绍集结,还以为是来报复的。

没想到,接下来,却是收到了徐州陶谦的求援信,刘备二话不说,便开始集结兵马,打袁绍,这还有什么可犹豫的。

既然一起搞北边的公孙瓒没戏了。

那就先把东边青州的袁绍给扬了再说。

如此,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曹操本已经连下数城,此时听闻,袁术进兵陈留,唯恐被掏了后路,又怕陶谦追击,在泗水岸边,坑杀数万人后,潇洒退兵。(未黑)

陶谦见此,果然不敢追击,只派哨探跟随。

曹操没有想到袁术会突然偷家。

可袁绍却是对刘备防备的很。

刘备一动,袁绍便知道了原委,悄悄退兵的同时,时刻准备咬刘备一口。

此时之前找上门的公孙瓒,便很好回复了……

初平四年(第二十三年),九月。

并州占领洛阳地区,暂时稳定住洛阳,与黄河以北,连成一片,贾诩主动要求前往南阳张济处劝降,问童渊要了一封引荐信后,

并领着人,往洛阳南边而去。

此时的洛阳,可没了当初丘志清观看之时的壮观。

有的只是高大的土堆,以及顽强的杂草。

而洛阳周边的百姓,便如同这废墟上的杂草一般。

在洛阳周围,稀稀拉拉的重新建立起了属于他们的新家园,只不过并州军的到来,让他们如同鹌鹑般。

弱小又无阻,只能默默的,透过狭小的缝隙。

上一篇: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