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太子 第54章

作者:夜星月语

朱标一笑,跟聪明人说话就是简单,他表达了护全李家的善意,李善长自然应该投桃报李,朱标现今已经不小了,也该有一批真正班底了。

那批士子朱标觉得其中难有什么潜力大的,只能把目光转向勋贵子弟。

淮西勋贵是必须要打压,有很有必要消除一批不安分的,但是还保留的还是必须保留的。

朱标怎么可能不知道把勋贵打压没了,文官就容易失去制衡,宋朝不就是以文趋武的制度,导致了一系列的后果。

历史上的明朝倒不是因为制度,因为朱元璋的开国和朱棣的靖难,加上一系列的对外战争,这些战争诞生了大量名将和功勋世家,此时武将不论是对皇帝,还是对朝政都是有较大影响力的。

如果正常发展,武将集团影响力会逐步下降,文官影响力会逐步上升,但这种变化只会是潜移默化的。

随着朝政的稳定,战争的减少,武将必然要面临话语权降低的问题,治理天下毕竟还是要靠文治,而且战争决策权也会逐步转移到文官手中,这是大势。

不过明朝武将的地位依旧没有太过削弱,毕竟宋朝的教训就在眼前,明朝前几任皇帝都是把勋贵们荣养起来,武将们虽然不管事,但仗着皇帝的庇佑,也不怕文官们,双方正好互相制衡,直到发生了——土木堡之变。

土木堡之变直接导致大量的精锐部队阵亡,包括四朝老臣、名将张辅在内的武将也足有数十位,武将集团遭受重创。

随后的北京保卫战是在以于谦为首的文官指挥下完成的,要命的还成功了,这直接导致了文官集团声望大振,谁说我们不会打仗了。

而武将集团在经历了靖难重新洗牌,以及土木堡之变的打击后,影响力大为下降。

之后,武将统兵,文臣为帅现象很多,例如王阳明平定宁王之乱,胡宗宪剿灭倭寇。这些都加剧了战争决策权进一步向文官靠拢。

到了后来,二品武将遇上七品文官,经常都是要先下马行礼避让的。太子少保戚继光写信给同品级文官张居正,要自称“门下走狗”。

文武不平绝非好事,朱标可以容忍文官比武官稍大半级,毕竟武官造反的威胁要远远大于文官,必要的削弱是要有的,如此也是对他们的保护。

但是像历史上那样是不行的,武官没有了出路,那谁还愿意参军报国,大家都考科举就是了,反正当了武将也远不如个小御史。

而且朱标准备设立内阁作为文官的目标,那么武将也得有个类似军机处的机构,文武两立,互不干涉,其间的矛盾冲突由皇帝居中调控。

武举也当进行了,如此也给百姓们另一条出路,读四书五经不成,练武学兵法韬略也是可以光宗耀祖的,而且以后要允许军中将士们参考。

朱标点点头说道:“只是李相也知道,本宫很少出宫,与那些将帅的子弟并不是太熟,可否请李相推荐一下。”

挑选班底也不是可以随便挑选的,若是他们的父兄脑子不好,未来难免被株连,朱标也不想浪费心力培养要死的人。

朱标的地位太高了,哪怕是淮西勋贵中,能让他注意的也只有那几位大佬,其余的人到底品行如何朱标也不清楚,李善长作为淮西领袖,自然是最清楚的。

李善长捋着胡须想了一会,现在的情况还是蛮复杂的,胡惟庸已经接管了不少属于他的人脉,已经跟其中几个将帅称兄道弟了,这些人脑子一般,恐怕难得善终,其子弟自然不能推荐给殿下。

李善长最后说了十余个名字,包括一些家中爵位较低,但属于死忠的一些人家,这些人跟马南山类似,脑子不灵光,但都是愿意为朱家效死的人。

朱标满意点点头,他中意的人李善长都举荐了,说明确实不错。

正在俩人说话的功夫,外面传来刘瑾通禀都声音,原来是胡惟庸来见李善长,却没有想到朱标在这里,但来都来了,自然是要拜见太子殿下的。

李善长看向他,朱标点点头,李善长就高声说了句:“让胡惟庸进来拜见太子吧。”

外面的刘瑾一听就应诺一声,他也知道没有朱标的示意,宰相也不能做主。

不一会胡惟庸就进来了,整理了一下衣服立刻朝着朱标拜倒下去:“臣参见太子殿下,殿下千秋。”

朱标没有立刻让他起来,而是说道:“刚才本宫路过,就听见你与杨宪争执,你们都是朝廷要员,大庭广众之下成何体统!”

胡惟庸也不辩解,立刻俯首说道:“臣有罪,请殿下责罚。”

朱标满意的点点头,这要是胡惟庸跟他诉说此事的对错,朱标才要失望。

……

第144章 高丽

朱标微微点头说道:“起来吧,往后应当注意些影响。”

胡惟庸答应一声,起身后又对着李善长躬身行礼,然后从容的坐到李善长下手处,半点没有刚才与杨宪争得面红耳赤的模样。

胡惟庸来了,朱标自然有些话不好再说了,就随口问了句:“本宫这些天忙着办其他的事,朝廷可有什么大事。”

李善长端起茶杯没有说话,也就是让胡惟庸说话的意思,胡惟庸自然不会放过跟太子殿下亲近的机会,拱手说道:“朝中并无其他要事,唯有辽东那边,高丽趁我大明剿灭北元之时趁机圈占土地,现在还隐隐有跃出鸭绿江之态,不过都只是小事罢了。”

朱标倒是并没有什么生气的意思,大明还没有抽出手收复辽东,那边依旧由蒙古残党和女真人统治,在朱标覆灭北元之后,他们就已经积极的与大明接触,企图把自己卖个好价钱。

他们臣服是早晚的事情,高丽现在吃多少到时候还得吐出来,在大一统的王朝面前,高丽没有半点反抗之力。

何况朱标记的高丽就是在明朝洪武年间灭亡的,朝鲜这个名号还是朱元璋敲定的。

这件事并不算什么,大明现在也没有余力去管那边的事情,实在是犯不上,中原都吃不上饭了,人口凋零,那能浪费资源去打下个现在根本用不到的地方。

不过适当的安排一些也可以,高丽内忧外患,正好可以扶持一股势力,偷天换日之后,朱标在慢慢筹划。

朱标跟胡惟庸谈论了半个时辰,关于户部的事情和科举大考等等,不得不说胡惟庸的能力与眼界都是没的挑的,妥妥的宰辅之才。

朱标看时辰差不多了,起身就往外走,李善长和胡惟庸恭敬的把他送出中书省,等朱标走远后,李善长领着胡惟庸回了屋内。

李善长坐回自己的位置对胡惟庸说道:“太子殿下还是很欣赏你的。”

胡惟庸在自己老师面前也放松了许多:“只可惜未能入太子的东宫,日后也不算是东宫旧臣啊。”

李善长脸上没有变化,但心中却为这个学生惋惜起来,莫名的体会到了刘伯温的心情,那种亲眼看着自己的弟子走上绝路的感觉。

若胡惟庸是个少年,李善长还能压一压他,磨磨他的性格,但如今胡惟庸气候以成,不是跟在自己身后端茶倒水的年轻人了,而是堂堂的朝廷要员,儿大不由娘了。

朱标一路走出中书省,朝着御书房走去,胡惟庸他们得到的奏报不详细,想了解情况还得去御书房查看亲军都尉的发来的消息。

朱标经过通报后走进了御书房,给自己父皇行过礼后就起身站好,朱元璋看了他一眼说道:“这次出宫感觉怎么样?”

朱标笑着说道:“京城繁华了许多,百姓们安居乐业,这都是父皇的功劳。”

朱元璋笑着说道:“给我戴高帽子也没用,以后少出宫,外面鱼龙混杂出了意外怎么办。”

朱标点点头走到自己父皇身后给他松了松肩膀:“从儿臣第一次进应天到如今的变化可真是不小,父皇也应亲自出去看一看,总坐在御书房对身体也不好。”

朱元璋靠在椅背上说道:“咱不出宫,也知道京城现在好起来了,但是外面的州县还没好,百姓生活困难,一想到这里咱还哪有心思出去闲逛。”

朱标劝道:“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忙完的,父皇已经为大明奠定了最坚实基础,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朱元璋自然清楚,但是他天生就是劳碌命,怎么也闲不下来,拿起宋濂上的奏章问道:“科举的人才你也见过了,感觉如何?”

朱标摇摇头说道:“儿臣有些失望,虽然都是不错的人才,但离儿臣心中所期望的还是有不小差距。”

朱元璋乐呵呵的说道:他们才多大,你是跟李善长刘伯温他们呆久了,何况就是他们二人年轻时也不见得有多出色,标儿,不要小看别人。”

朱标点点头,什么都是需要成长过程的,这些人宦海浮沉几十年之后,大器晚成的例子也不在少数。

如此朱标就想起郭翀的长相,觉得还是先给朱元璋点心理准备才好,于是把自己和郭翀吴伯宗交谈的几句话,和对他们二人的评价告诉了自己父皇。

朱元璋听完郭翀的相貌描述后就有点难受了,没想到其中才学最好的士子竟然相貌上有纰漏,但是仔细考虑后还是决定郭翀如果成绩果真够好,那就认下了。

毕竟他确实没有规定有相貌上的要求,如此一来也证明了朝廷确实是以才学取士。

朱标也说起了此来的主要目地:“儿臣刚才去了趟中书省,听胡惟庸说高丽出兵占据了不少辽东的土地。”

朱元璋点点头:“高丽那边内忧外患,不想着巩固内政,还浪费国力圈占些没用的土地,真是愚蠢至极。”

朱标接着问道:“高丽可是开始对我朝臣服朝贡了?”

朱元璋想了想说道:“那边的使臣表达了这个意思,毕竟北元覆灭了他们也害怕的紧,高丽国王王颛也亲自写信送到咱面前了,准备明年开始朝贡。”

朱标点点头,然后跟自己父皇说想看看亲军都尉府关于高丽的情报,朱元璋也不在意,让他去自己翻阅。

朱标自行走到书架那边,高丽也是历史悠久的王朝,亲军都尉府也是比较重视的,由毛骧整理过后的情报奏章都整齐的摆在上面。

朱标开始仔细的阅读,朱元璋说高丽内忧外患是一点都没有错,而且对高丽最大的打击来自中国红巾军入侵,当时红巾军龙凤政权组织三路北伐,中路军潘诚、关铎等沿太行山北上,入辽东,威胁高丽。

至正十九年二月,红巾军传檄高丽;同年十二月,红巾军将领毛居敬率军4万越过结冰的鸭绿江侵入高丽,蹂躏义州、静州、麟州等地,不久后攻陷西京平壤,期间高丽还要面对倭寇的不断侵扰。

国政也是乱的不行,世家大族依仗着势力,进行着疯狂的兼并和掠夺,私有农庄遍布高丽全境。最高统治集团内部也争权夺利,没有一日的安宁。

现任的这位国王也是人才,他失去爱妻鲁国公主宝塔失里,将政治权力交给一名还俗和尚辛旽,是真的把大权相交。

……

第145章 半岛

朱标看的直摇头,启用一个和尚不算什么,但是其理由和放权的程度实在是太蠢了。

王颛居然是认为世家大族的大臣盘根错节,互相包庇,不可能支持他的改革;而草野新进和儒生则乳臭未干,且喜欢结交权贵,也不可用。

而贱民出身的僧侣辛旽因“离世独立之人”的身份而被王颛所相中,朱标对此只能默默吐槽,这俩人的行政措施也已经由亲军都尉府传达过来了。

朱标看着就感觉高丽要完,他们的政治措施没有错,但是手段实在有些粗糙,而且太急了,他们强行逼迫世家大族归还田地,解放奴隶、整饬官制、兴建学校、完善科举,其改革可谓有声有色。

只可惜这位高丽王弄错了一件事,改革再利于百姓,也需要足够的权势来保护政策能够顺利推行,并且需要培养一批既得利益者维护其成果。

现在高丽虽然百姓们得了实惠,但是他们又没有什么势力,民心这个东西其实大多时候是靠不住的。

虽然现在还不至于爆发,但是矛盾已经开始累积了,一旦爆发高丽也就没有了。

朱标翻了半天终于找到了一个李姓将军的消息,这位开创了李氏朝鲜五百年基业的开国君主,此时虽然因为抗击红巾军和倭寇有些威望,但是在高丽政局中还不算拔尖。

朱元璋也起身活动了几下,看着儿子说道:“你管高丽的事情干什么,总不会是心疼辽东的土地了吧。”

朱标回头笑道:“现在又不是我大明的,等辽东方面投降后一道敕令下给高丽王,若是不退还土地,就让辽东出兵与高丽开战,正好磨损下双方的实力。”

朱元璋满意的点点头:“不错,不可盯着那点蝇头小利,若是高丽诚心臣服,那点苦寒之地,就是赐给他们又如何。”

朱标清楚,这就是历代中原王朝很少对高丽用兵的原因,古代中国,因为太过强盛,基本上遵循的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思想,也就是天下都是我的,只要你臣服那就是我的。

而朝鲜从卫满朝鲜开始,刚独立就称臣纳贡,而且此后一直装孙子。只要中原统一,或者稍微建立了大一点的政权。朝鲜半岛无论谁统治,第一时间就跑来朝贡,向皇帝表示臣服。

对皇帝来说,要的就是臣服,一般臣服了就不会再打了,因为你臣服就是我的臣子,我不需要打了。

人家对于中原王朝都是毕恭毕敬,连一些小的王朝,如辽、宋、金等,其都极力的去讨好,主动称臣纳贡。这样的情况下,古代中国找不到一个讨伐你的理由,这还怎么出师有名,还怎么一鼓作气拿下朝鲜半岛。

当然这都是客套话,要是朝鲜半岛真的富裕,想师出有名还不简单,随便派几十个人的使团去,半路失踪或是都死了,这不就有理由了?

关键就是因为那里太过严寒,根本不适合农耕区发展,如果古代朝鲜半岛比较富裕,或者至少像中原和南方一样适合农耕发展,那么早在秦始皇时期开始就会牢牢的控制下来,根本就不会让他独立,那就更别提后面的发展了。

别说朝鲜半岛了,古代中国连辽东地区都懒的管控,实在太冷了,迁民到哪里除非是当奴隶捆着,否则百姓爬着也得爬回中原。

还有最关键的,农耕文明的生产力那是很有限的,加上运输,那就更加的困难。因此,对于很多周边区域来说,占下来很容易,但是要长期的驻守那是很难的。

首先最关键的就是补给问题,如明朝时期,占了安南,但是最终因为安南入不敷出,给财政造成巨大压力,所以最后放弃。

这里一样如果亲自管理,一旦当地人反抗,中原通过东北运输物资,还有长期的驻军成本都是很高的。

而作为藩属国,朝鲜半岛又是很老实,年年纳贡岁岁来朝,因此,这种机制,相对来说更加的有益于国家。

不过朱标自然是想收回朝鲜半岛的,如此广阔的国土,随着后期生产力的发展,一切制约都将消失,这就成了一块宝地。

三面环海,与日本隔空相望,无疑是进取日本的先头堡,其物产丰富,也足够培养一支优秀的海军。

唯一的问题就是征服高丽对大明来说,最起码百年内都没有什么太大的好处,甚至为了维护分封而去的王爷,大明还要源源不断的提供支持。

就是这样那些王爷恐怕也不愿意去,毕竟在城里潇洒还是到村里做主,每个人也有不一样的想法。

这也是时代的制约,历史上的东亚小国有不少都恳求加入天朝上国,但是都被当朝皇帝拒绝,然后送一些赏赐过去安抚,不是他们不想要,实在是要了就犹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还不如不要。

中国自古就是农耕文明,地大物博足以自足,工商业并不是主流,不需要海外市场,版图辽阔,用不着去殖民,人口多,更不少劳动力。

以现在的版图来说,向着其他地方侵略,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从经济上看无疑是亏本买卖。

从利弊上看,打仗赢了,恐怕连军费都挣不回来,留下大军驻守还得运输粮草过来,打输了就更不必多提了,损兵折将而且还损伤了朝廷的威严,还得接着打直到打赢。

朱元璋看朱标还捧着高丽情报皱眉就说道:“标儿,你想什么呢?”

朱标回过神说道:“依儿臣看,高丽恐怕是到了王朝末年了,父皇可有意拿下此地?”

朱元璋闻言愣愣的看着儿子:“你要那破地方干啥?”

朱标认真的说道:“分封皇族,而且此地虽然寒冷了些,有朝廷的帮助,到后期也足够自己自足了。”

朱元璋严肃的看着朱标:“你想让你的兄弟侄子们去这苦寒之地当王?”

朱标本来是不想说的,毕竟自己父皇有多疼爱子嗣他也是知道的,但是他现在没有能力插手高丽的政局,必须朱元璋出手才行。

如果不现在就筹谋准备,以后等新王朝建立了,想要再轻易拿下高丽可就不是简单的事情了。

……

第146章 分封

朱元璋皱眉看着儿子,他分封诸王的意思早就跟朱标透露过了,那时儿子也没有什么反对的意思。

朱元璋走到朱标跟前语重心长的说道:“分封诸王到北边是经过咱多次考虑的,若你担心是重复汉晋诸王之乱,或者地方藩镇割据,那大可不必,咱早就为你打算过了。”

历史上朱元璋分封自己最有能力的儿子们驻守在边境线上,比如朱樉、朱棡、朱棣,朱权这几个人牢牢的锁死了北元,就是为了防止蒙古反扑中原。

而现在也是一样,哪怕朱标提前覆灭了北元,他们现在暂时的臣服了,可以预见,不出十年,蒙古必反,他们是建立过大统一王朝的民族,没有那么容易被打服。

毕竟在历史上蓝玉捕鱼儿海大捷,重创北元残余势力,然而北元势力就像是打不死的小强,后面朱棣亲自五次征伐鞑靼,最后甚至鞑靼部落一听到朱棣要北伐的消息,就早早的躲在天边瑟瑟发抖,死皮赖脸的活着,就这样了,最好还酿成了土木堡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