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太子 第208章

作者:夜星月语

纳哈出这一动让朱标也不得不加快进程了,高丽安稳拿下之后李成桂与朱棣两相制衡,再有高丽本土的新晋士人治理民生,如此才是最稳妥的局面。

高丽稳住了辽东也就稳住了大半,到时候在想办法彻底分化驯化女真,愿意改渔猎为耕种的留在辽东或者高丽安置,不愿意的驱赶入草原,让他们和蒙古去争。

到时候无论是进取东瀛还是把注意力转向南洋诸国都是好的抉择,其实朱标目前还是倾向于南洋诸国的,对东瀛除了骨子里恨外,也就是银矿还有点吸引力。

而南洋诸国盛产粮食的土地无疑更具备诱惑力,粮食足天下安,天下安商业兴,商业兴则国富,国富则民强,一切也就都水到渠成了。

……

第607章 哀从心来

朱标着福贵将信交给蒋瓛,自己则是回到承乾宫准备用晚膳,不料太子妃竟不在,问过才知道是去坤宁宫接两位皇孙去了。

只能自己用了晚膳,随后又去看过了王蕊暖玉,这两个如今也显了怀,他希望王蕊肚子里这个是个男丁,希望暖玉肚子里是个女儿。

当今高丽王血统不正,其余三代内的宗亲王室男丁如今也都因各种原因亡故,王蕊作为高丽忠定王嫡女,她与大明皇太子的儿子至少在高丽是尊贵无比的。

至于暖玉,那就无关紧要了,她出身不高,纵然他垂怜加爱,但也注定其子无法与其他兄弟相争,还不如就生个女儿,正好他也没女儿呢。

当然,这只是朱标的期望而已,生儿生女天注定,别说是他,就算是自己父皇贵为天子,恐怕也不能跟老天爷商量商量。

等再回承乾宫的时候,常洛华已经带着两个熟睡过去儿子回来了,朱标看了一眼就让奶娘抱下去安置了,没缺胳膊少腿儿没什么好再看的。

沐洗过后夫妻俩穿着贴身的衣物钻进了暖和的被窝,朱标伸手摸了摸自己太子妃紧实又柔软细腻的小肚子,常洛华年纪轻加上宫内秘方的调养,生产过后的肌肤回复的很好。

“辽东又送来不少玩意儿,东珠你明日送给母后二十五颗,余下二十颗自己留着穿戴镶嵌,剩下那些鳇鱼胶天山雪蜜你看着安排吧,对了,阎府那边也别忘了。”

常洛华先应了一声然后又问道:“阎寺卿还没好吗?”

朱标也叹了口气道:“父皇厉斥太医院后太医们下了几副猛药,成与不成就在这几天了。”

自阎东来执掌大理寺后,朱标就再无操心过三法司的事情,刑部也由一个大筛子被迫严谨求实,这都是阎东来的功劳苦劳。

只是人有生死病老三千疾,纵然朱标属意也不能保全臣子百病不侵,只能是尽人事听天命了,这时候东宫有所赐,是安抚卿阎东来,也是再督促太医要尽心尽力。

如果真的不行了,朱标也会去见他最后一面,去其后顾之忧,以全君臣之宜,但大理寺卿的空缺就只能让出去了,朱标目前没有合适的心腹能接手此位。

念及此事也就没有折腾的兴致了,各自安寝,往后半旬朱标依旧在文华殿看书,不时召见一些心腹臣子,也会叫朱棣过来商讨高丽事物,偶尔也会去谨身殿坤宁宫拜见父皇母后。

京城在皇帝决议之下风平浪静,但江南就不是如此了,人心惶惶无措,不知多少绅士书生之家被官兵破门而入,街街都有老弱妇孺嚎哭之音。

也不知多少书生士子被当街拖拽斯文扫地,江南各州府县百姓看了个热闹,不过当他们发现除了老爷们,隔壁的穷酸破落书生也会被擒拿后,也吓的闭门锁户,生怕自己也被牵连进去。

苏州等地皆有叛贼起兵造反,以为吴王张士诚报仇为号,数十数百者皆有,声威最大者为隆平府叛贼张四,从者达千余众。

此贼寇等裹挟百姓冲击府衙粮仓,关押县衙官吏,倒是于士绅大族无伤,颇有为民请命之态,各股叛逆相距甚远却遥相呼应,隐为一体之势。

只可惜他们的消息还没传递到京城的时候,就被中山王徐达铁血镇压,为首者无一幸免,从者除被裹挟百姓外亦无一宽恕,各地城门口处人头滚滚。

作壁上观之士绅,但查出稍有牵扯资助叛贼,立时抄家灭门,中山王之名在江南一时竟达小儿止啼之境。

京城前脚刚接到地方有造反逆贼的消息后脚就接到中山王平定叛乱的消息,更具体一些的消息也就随之传来了,然后就是朝中文臣们对徐达的弹劾。

无非也就说徐达手段过于残酷,如此大事未经朝廷旨意便自作主张,有滥杀无辜充良冒功之嫌,林林种种的弹劾都指向身在江南的徐达,希望皇帝召回徐达问罪。

涉及到自己山头的大哥,武勋们自己不会作壁上观,瞪着铜铃般的大眼儿一哄而上围住了文官们,文臣这边本就由于此事过半都被打入了刑部大牢,只能瑟缩在一起求着皇帝做主。

也就是朱元璋一直没开口,武勋们也不敢动手,否则瞧这模样不消片刻,朝廷中枢就要瘫痪了,文臣们不死也残,也就胡惟庸宋濂等少数几人能幸免于难。

刚从河州回来的宋国公邓愈无疑是武勋目前在京的领头羊,看了眼紧皱眉头的丞相一眼后面对上位躬身说道:“徐帅忠君体国镇压造反叛逆何罪之有?臣恭请圣上明察!”

武勋们的目光也不约而同的落在了胡惟庸身上,你这丞相可不是文臣们抬举起来了,是我们武勋是我们淮西人捧起来了的,别真把自己当成了文臣领袖。

胡惟庸心中暗叹一口气,他知道武勋们是要他表态了,如果可以他是不想在这个时候出头的,毕竟他是执掌着中书省统领着六部官员的丞相。

如果这时候站在了武勋那边,不知会有多少人同他离心离德,没有一个文人会愿意看着粗鄙武夫在他们顶头上司的头上吆五喝六。

可他却没办法,没有武勋的支持,他不过就是下一个汪广洋,开国年间武盛文衰,到了这一步,再丢了丞相的权位,唯死而已。

胡惟庸向前一步站出来了,文臣再多也帮不了他,淮西勋贵不一定需要他,可他却必须要淮西勋贵的支持,他不是恩师李善长,头上没有任何爵位,退一步谁都不会容下他。

“臣附议宋国公所言,中山王……”

武勋们傲然一笑挺着大肚上前请命,天下是我们打下来的,皇帝是我们的老大哥,丞相也是我们扶持上去的,这天下到底是我们的。

文臣们缄口肃立,无论他们弹劾徐达的缘由是什么,当事情到了这个地步,看着前方耀武扬威的武勋和自家的丞相,他们心中的屈辱之情不言而喻。

中书省的几人最先回神,他们是胡惟庸的心腹,也能体谅自家相爷的处境,何况他们一荣俱用一损俱损,也没他们不满的余地。

陈宁涂节对视一眼,然后就将目光放到了身旁几位六部尚书的身上,至于气的浑身颤抖的御史台翰林院的官员倒是不在意。

这个时局可容不得的再有什么波折了,只是开国五载,六部尚书都换了几茬,现在这几位都是老狐狸,光看面上根本没有任何意义。

吏部尚书面色沉稳波澜不惊,目光仿佛没有着落点一般的瞧着前方正二品上护军伍丘的屁股,不知是不是在考虑一会要去吃个鸡屁股……

一场虎头蛇尾般的早朝很快就结束了,皇帝自然是表达了自己对中山王的信任,文臣们并不意外这个结局,徐达的品性他们也是认可的,弹劾也只是为了尽快结束江南的乱局。

但却没想到的是自己等人的弹劾竟被自己的丞相挡回,再联想到众多还在刑部大牢受苦的同僚,众多在江南惹了灾祸的亲朋好友,不由得哀从心来,圣上您难道真想靠着这些粗鄙武夫治国吗?

……

第608章 野心

皇帝的心意没有改变,那么在江南的波涛自然也不会平定,中山王徐达不复往日正中平和之名,铁血手段镇压一切叛逆,民心慌慌士绅无措,开国五载未有之大祸乱。

高启俆贲等一干名士皆被钦差奉旨审讯随后监斩,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在这场风波里面,其实早就没有他们抉择的余地了,能不牵连亲朋子侄就是天恩浩荡。

除了藐视朝廷心念旧元的乱臣贼子被就地处决外,还有更多的是被押送入京审讯,这些人生死存亡都还在未定之数。

而身在文华殿的朱标也终于接到了辽东奏报,不仅是阿拉坦乌拉身死,纳哈出营内的沈王脱脱不花也被纳哈出亲手处决,以示与高丽不共戴天之仇。

阿拉坦乌拉的死是蒋瓛亲自设计的,干净漂亮,重伤活下来的护卫也都一口咬定是高丽明德太后派出的是杀手,至于他们是怎么确定的不重要,重要的就是沈王跟着死了。

辽高疆界摩擦不断,高丽得闻后数度派出使臣向纳哈出解释,可纳哈出一概不见,还来一个杀一个,分明连半点情面都不留了。

其实刚接到这般情报的时候,朱标都有些迟疑,过顺可能就意味着要吃大亏了,所以不惜动用了几名潜伏许久的暗探确保此事无假,更是详察了纳哈出有没有私下联系高丽的密使。

毕竟李仁任和明德太后不是吃素的,朱标心里也是有准备的,不过好在一切顺利,纳哈出诚心装睡,别人再怎么叫也是叫不醒了。

也可见阿拉坦乌拉这个备受宠爱的幼子也没那么受宠,起码还没高过纳哈出自己以及其余子孙的身家性命。

“臣弟拜见皇兄。”

都消瘦了几分的朱棣神采奕奕,朱标随手指了指一旁的座椅,这些天他们俩兄弟倒是亲近了不少,朱棣要做高丽的功课,也只有朱标能教他。

“大体的你也了解清楚了,除了蒋思德姚广孝外,还有金家陈家以及韩家子弟都会是你在军中的臂助,这些高丽世家子弟你要好好利用但不要轻信,外人终归是外人。”

朱棣落座后点头叹道:“臣弟明白,都仔细了解后才清楚皇兄布局落子是何等厉害,此战过后高丽辽东尽为我大明俎上鱼肉。”

朱标提点道:“不要高兴的太早,更不要疏忽大意,谋国谋域岂是如此简单之事,兵戈凶险你此去能否平安回来还是两说呢。”

朱棣立刻端正态度应诺,不过看样子还不是太在意,只是摄于长兄的威严,也难怪,寻常大明百姓都看不上辽东高丽之人,认为他们皆是茹毛饮血不通教化的蛮夷国民,更何况是朱棣这等高贵的皇子亲王了。

朱棣也不是小孩子了,朱标也没有再端正他心态的想法,管得了这一时人家离京后天高海阔的,他还能写信追着他时时叮嘱不成。

只能说他这个心态很可能会吃亏,甚至也有可能会死,毕竟他不是以齐王之尊去的,什么意外都可能发生,朱标布局再多也有顾不上的地方,人算岂能胜天意。

朱标在书案上的地图指了指辽东高丽然后又点了点东瀛以及其余稍大的岛屿道:“朝廷财政有多紧张你也知道,可在如何朝廷都没有停下沿海造船事宜,到如今算算一两座银山也填进去了,为的是什么?”

朱棣垂下眼帘,朱标继续说道:“还记得大哥早些年就同你们说过,就藩是父皇定下的,我朱家底子薄也确实需要你们暂且这么做,可我也说了,将来一定是要削藩的。”

朱标说的平静无比,就仿佛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藩镇割据纵然一两代不会出问题,但更将来是一定会出的,为后世子孙计,你们要么留京安享富贵要么就去自拓疆土立国。”

朱棣有些愕然,虽然他们几个这些年自然也暗暗揣测过长兄的想法,可绝没想到会是如此决绝,竟然要将他们赶出家国。

朱标认真的盯着朱棣的眼睛道:“你们会是如此,我的儿孙们也会是如此,起码在我死之前必然会是如此!”

语调并不高昂,但其中的坚决之意很是明显,他改变不了,甚至恐怕自己父皇也改变不了大哥的想法,所以他们这些弟弟除了接受面对现实之外好像也没别的办法。

朱棣不由得有些心酸,无论怎样自己连个反对的权利都没有,这必然不会是一件好受的事情,无关利弊,只是感觉不公平。

“老四你提前一步,也给其他兄弟们打个样,大哥可以承诺,将来无论你是想要高丽还是东瀛甚至是更远更富庶的地方都可以。”

朱标无视了朱棣的神情恍惚,他希望朱棣野一些,是出去开疆拓土的狼,而不是去帮他守境安民的犬。

世界太大了,在电报电话这类远程通信设备出现之前,一个王朝能真正统治的疆域是有上限的,这不是君王能力的问题,而是时代的局限。

朱棣的心智还是远超同龄人的,很快就平静了下来,眼光有些锐利的落在了地图上,其实仔细想想没什么不好的,至少对他来说很好。

开疆拓土本就是他之所愿,留下中原一生一世被大哥的背影笼罩也不是他所期望的人生,藩王守土之犬尔,岂如自立一国称孤道寡!

朱棣的目光很快从高丽转移,离大明太近而且也太小太穷,在东瀛也只是停留了片刻,蚯蚓般的玩意儿,而且上面还都是鄙贱倭奴。

朱标欣然一笑抽出一份地图,很模糊只是大概的画出了世界地图,不出意料朱棣震惊无比,从没想到大明疆土在其中如此之小。

“大……大哥,这是真的吗?这图是从何所得?”

“自然是真的,你以为往来贸易的那些红毛鬼金发碧眼的妖人都是从哪里来的,这世界大的很,甚至咱们兄弟都吃不下。”

听到确认后,朱棣第一个想法就是一定要建立一个比大明还要辽阔的国家,到那时候再让父皇看看谁才是他最出众的儿子!

“看到了吧,高丽算什么,只是你历练的第一步,你带出来的兵都属于你,到时候想要占什么地方,有本事自己去占就是了。”

朱标的话无疑是在鼓励朱棣的野心,可以预见后面他也定然会这么鼓励其余弟弟以及自己未来的儿孙,周朝开国时期才多大的国土,四面八方都是夷狄蛮戎,周天子分封诸侯而治。

现如今的局面也是如此,船舰火器的发展不可遏制,必然会开启地理大发现时代,一块块富庶飞地,大明总不可能尽收,收了也治理不了。

只能是念着肉烂在锅里,也总好过被外人吃了,至于他们未来会不会趁着中原大乱反客为主,那就不是朱标能考虑的了。

其实不仅是宗室子弟,如果其余人有能力在外面开创一番天地,朱标也不会吝啬,只要立国后奉大明为宗主国就是了。

如果一切顺利,那么朱棣是皇子们的榜样,而汤鼎就是天下人的榜样,只要有功,中原之地不可册封藩地,但外地无不可封。

……

第609章 天伦之乐

朱标思索此事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止一年两年了,所谓堵不如疏疏不如引,华夏多少英豪,与其让他们亡困于内耗,不如将他们的放归于外,促成海阔天空之局。

不仅是实际扩张了领土,朱标更看重的是文化的传播与伴随而来的的文化认同,大明将来或许会随着时代灭亡,但华夏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将永存。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时代,多数地域都还在宗教的阴霾笼罩之下,己身的文明思想之光还尚未绽放。

哪怕是所谓的文艺复兴还只是个苗头,教会依旧是社会的精神支柱,拥有着一套严格的等级制度,把上帝当做绝对的权威,文学、艺术、哲学一切都得遵照《圣经》的教义,谁都不可违背。

欧洲黑暗的中世纪并不是一句虚言,至于非美两洲更是半点希望都没有,固守传统信仰自然神明,大明先进的思想制度以及农耕冶金技术等都是他们不可抗拒的。

仗之世界第一的水师船队,大明可以做到的其实远远要比朱标想的更要多,只要口子一开,例子一摆,武德充沛渴望土地的华夏子民,自然会继往开来。

看看朱棣就知道了,男儿在世谁不想列土封疆称孤道寡家姓传国,以前是没有机会也看不到希望,如今就不同了。

堂堂皇子亲王都如此,下面的士绅百姓又当如何,君岂不闻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朱棣起身拜倒:“臣弟愿为皇兄手中利剑,为我大明开疆扩土!”

朱标附身扶起他道:“三日之后出发,带几个心腹即可,切记,事不可为时以保全自身为重,父皇也惦记着你。”

“臣弟明白。”

朱棣躬身而退,朱标也将心思收回,虽然自己父皇对此事没有说什么,但也清楚,老朱是不愿儿子们出什么意外的,老四虽从始至终都不是他宠爱的儿子,但终归是他的儿子。

早几日前朱标就已经派遣百名府军卫精锐先一步出发了,连同暗藏在高丽以及纳哈出麾下的亲军都尉府的暗探们一起保证朱棣无论遭遇什么情况都可留着一条命回到大明。

这是最坏的准备,按说不致于此,毕竟纳哈出都已经投子认输了,捞军功都捞不好只能是朱棣贪心不足导致的,若真到了那个地步,朱棣也就出局了,保他一命也是看在老朱的面子上。

朱标是不愿意给别人太多次机会的,把握不住怪不得别人,老朱年富力强宫中不断有皇子出生,他膝下也有了两个嫡子,机会是真的不多,尤其是这么好的机会。

朱标接过福贵递上来的新茶随意问道:“刘瑾近日如何?”

福贵脸上洋溢的的笑意一僵,但还是立刻陪笑回答道:“刘公公每日都会洒扫后园的落叶残花,偶尔去库房清点对账。”

朱标挑眉问道:“东宫库房的钥匙应该在你手上,是刘瑾没交给你?”

福贵赶忙道:“早先刘公公就要将钥匙交给奴婢了,是奴婢坚持没收。”

朱标定定的看了他一会儿,直瞧的福贵额头都留下了汗珠才开口:“倒也称得上大智若愚,也是真有福贵命的。”

福贵立刻跪下仰头道:“奴婢蠢笨,但也知道奴婢的福贵都是爷赏赐的。”

“总在东宫晃荡也不是个事儿,钟鼓司缺个首领太监,你去吧。”

福贵流泪道:“那奴婢就不能在爷身边伺候了,爷要保重国本之体。”

“去吧,尽忠职守。”

“诺。”

随着宫女太监的增多,原本的宦官女官权职有些散乱,马皇后拉着常洛华以及几位高位妃嫔商定划分了宫内的权职。

女官六局一司,宦官分为四司八局十二监,钟鼓司就是新立的,主要负责出朝钟鼓鸣鞭以及宫内乐舞、演戏、杂耍,还有圣宴当中的迎导宫中升座承应。

这钟鼓司权职不断高,也没什么油水可言,但直接任首领太监就不一样了,往后调任其他内官衙门只能是掌事太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