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太子 第16章

作者:夜星月语

除了高额的薪水外,朱元璋还想到了生老病死,他规定,皇族生病了,公费医疗,太医伺候,皇族长大成人娶妻了,由国家拨款,给其分配房屋,田地,嫁资,服侍等。

皇族子孙死了,会得到一笔十分雄厚的丧葬费,足够办一场奢华的葬礼。

因此,在不上班,靠人头领工资,还什么都可以报销的情况下,最后皇族只剩下一件事,那就是不断的娶老婆,小妾生孩子,甚至是比赛生孩子,据记载,当时生儿子最高记录是运城王府,生了100多个儿女,而他的儿子也特别能生,都是几十个,几十个的生。

朱标知道明朝中期,很多省一年的财政收入已经养不起在本省的皇族了,到明末,皇族人口超过100万,巨大的开销是压垮明朝财政的最重要原因,明朝末年灭亡也有一条在于养皇族成本太大了。

朱标走到朱元璋的身后,按着他的肩膀说道:“父皇,儿子明白您希望我朱家的子孙过的好,但是父皇,您还记得在我小时候您教导的事情吗?”

朱元璋一听儿子也站在老婆那边就皱紧了眉头:“咱也是为你的子孙打算!你小子又想怎么帮你娘说话!”

朱标笑着回答道:“父皇贵为人间至尊,口含天宪,言出法随!若是母后说的没有道理,您又怎么会在这里跟母后争辩呢?”

马皇后看儿子是站在自己这边的就安稳的喝口茶水:“你父皇就是这样!明明知道不对,却还是要做。”

朱标赶紧说道:“母后,父皇自然有父皇的考虑,只不过父皇感念创业艰难,不舍得子孙在受苦了而已。”

看着两位大佬都缓和了下来。朱标才开口说出自己的观点:“父皇在儿臣小时候就经常教育儿臣,不可学前朝贵族子弟的作风,他们为非作歹,强占民田,奸淫妇女,勾结官府,聚敛钱财”

朱元璋低声说道:“咱的儿子们段不至此。”

朱标点点头:“他们在父皇面前自然只是儿子,但出去了可就是天潢贵胄的帝子了。”

朱标接着说道:“那怕是儿子这一代,包括下一代父皇都能管教,但往后的呢?

……

第42章 太子东宫

朱元璋叹了口气,他是从哪个时代爬出来的,自然知道那些官宦子弟的做派:“你们不用在劝了,又不是以后不能改,最起码咱得看到孙子们一辈子衣食无忧。”

朱标摇头笑了起来,自己老子的意思很清楚了,这件事他不管,以后等朱标继位了自己去改!反正这个好爹爹好爷爷他是当定了。

朱标也无所谓,以朱元璋的性格,他继承大统后要改的东西多了,现在只要能劝住朱元璋不要立下死规矩就行。

他身为人子是不可能亲手推翻自己老爹定死的国策,那样做了就是不敬先帝,就是不敬太祖,就是不孝!

哪怕有千种好处,万般缘由也难当天下文臣士子的笔墨。

朱标跟自己母后对视一眼,都感觉到了以后这种事恐怕是要经常发生了。

然后一家人就安稳的吃了一顿饭,朱标起身向父皇母后告辞,施施然的回到了东宫。

东宫是个统称,里面包括了很多宫殿,太子真正居住的是承乾宫,取“顺承天意”的寓意。

承乾宫为两进院,正门称承乾门,向南而开。前院正殿即承乾宫,面阔5间,歇山式屋顶覆绿琉璃瓦,飞檐各安走兽5个。

檐下施以单翘单昂五踩斗栱,以龙凤和玺彩画装饰。室内方砖墁地,天花彩绘双凤。殿前有宽敞的月台,天朗气清之夜,太子可以在此处赏月。

东西各有3间配殿。后院正殿有5间,两侧配有耳房,东西还有配殿各3间,西南角还有一座井亭。

朱标看着随着他路过而单膝跪地的皇宫禁卫们着实有些眼馋,可惜他不像唐朝太子有东宫六率。

皇宫内有亲军都尉府(锦衣卫),旗手卫、金吾前卫、金吾后卫、羽林左卫、羽林右卫、府军卫、府军左卫、府军右卫、府军前卫、府军后卫、虎贲左卫这些护卫,是属于皇帝的嫡系部队,都是从军中百里挑一选出的好手。

朱标摇摇头就回了承乾殿,里面云锦领着暖玉大小双儿和一大群宫女太监迎了上来。

朱标看着他们跪倒在地,高声问安:“奴婢等恭迎太子殿下,殿下千秋。”

朱标抬手,看了眼人群大概有四五十人:“起来吧!以后侍女绣女等都归云锦管,宦官厨子等都归刘瑾管,散了吧。”

朱标知道这还是地位较高的才有资格来拜见太子,估摸着整个东宫还有近二百人到处忙碌,只为了伺候他一个人。

云锦跟刘瑾都去安排东宫上下的内务了,暖玉和大小双儿跟着朱标进了承乾殿。

里面已经有六个侍女在侯着了都是年轻貌美的小姐姐,各有特色,朱标回头一看暖玉,就见她满脸的委屈:“都是云锦姐姐挑的。”

朱标笑着揉了揉她的头发,那几个侍女都赶忙低下头,一瞬间就明白了以后要恭敬的对待这个暖玉。

朱标懒得理会她们,他这个人心性有些薄凉,也就是这四个从小伺候他,总归是有情分的,如果真的有人敢耍阴私手段对付她们,朱标不介意弄死几个正一正风气。

环顾了一下四周,新建的宫殿贵气堂皇,四周都是雕刻着各种龙凤图案,一些装饰都是特供的东西。

高大的四根盘龙殿柱支撑着大殿,六层台阶之上有一个书案座椅,那就是他的专属座位了,除了他跟皇帝外,谁坐都是死罪。

朱标慢慢的走上了上去,暖玉她们都停在了下方,注视着他一步一步的走上去,明黄色的身型越来越高。

朱标转身坐下后扫了一眼空旷的大殿,出来几个侍女外空无一人,显得有些寂寥。

朱标坐了一会就起身到了后院,倒是跟吴王府差不多,到了西南角还有一个井亭,亮红色的亭子中间有一口水井。

朱标让人打出一桶,还不等他喝下,刘瑾就急跑过来,告罪后直接喝了一口:“爷,奴婢一会便安排人昼夜看守水井!”

朱标摇摇头,不过也没在意,倒是觉得自己没有给刘瑾起错名字,果然够谨慎!

他这些年也看了,刘瑾这个人不错,知尊卑明进退,而且万事小心谨慎,除非是执行朱标的命令,否则对谁都是恭敬有礼。

这些年他给的赏钱刘瑾自己没花多少,大半都给他跑腿用掉了,剩下的就是攒着给云锦暖玉她们生辰的时候送点小礼物。

朱标看他感觉了一会确定自己没事后,亲手打出一桶水,盛了半碗双手递到他面前:“爷,这水凉,您喝一点就成,若是您喜欢,奴婢晚上用这水给您泡茶。

朱标接过喝了一口,吐了口气:“刘瑾,你最近多打听打听名医的事情。”

刘瑾吓了一跳问到:“爷,您身体不适?奴婢这就去请太医!”

朱标赶忙说道:“我身体没事,前天王太医不是请过脉了,是有其他事,你去办就对了!”

刘瑾一听不是自家太子爷的事情,一下就放松了:“奴婢知道了,一会就安排人去打听名医的消息!”

然后刘瑾又说道:“爷,您已经是太子殿下了,应当改自称了。”

朱标一愣,这么多年自称“我”真是习惯了,也真是怪不得父皇还是自称“咱”。

朱标笑了笑:“是应当改了。”

刘瑾一听就弯腰接口说道“奴婢已经去请教过了,您为东宫之主,应当自称“本宫”。

朱标一听就乐了:“你这比本宫还上心呢。”

刘瑾笑了笑说道:“按理您也可以自称本王,但是毕竟还没有封王,至于奴婢觉得殿下称‘孤’有些不妥。”

朱标也是点点头,别朝的皇子大多是先封王再封太子,自然是可以自称本王,但是他却是跳过了封王,直接就是太子了。

至于称孤道寡,那纯粹就是皮痒了,父皇母后健在他一个十几岁的小屁孩自称“孤”,怕是老朱都得揍他了。

自称“本宫”虽然感觉有些娘,但是也只能如此了。

……

第43章 北伐顺利

朱标站在亭子里看着一间间的房屋,里面都是大多是空无一人的,等以后他娶妻纳妾了才会慢慢充实起来。

天气有些冷,大双儿捧着银丝绣龙白狐披风出来,这是沐英去年给他送的生辰贺礼。

朱标看了眼一旁的刘瑾:“你以后也不必再自称奴婢了,称臣吧!”

刘瑾赶忙弯腰:“谢爷的恩宠,但奴只是从五品的总管太监怎敢自称为臣!”

朱标一愣,他还真不知道自己的太监都是从五品了!”

朱标笑着问道:“都从五品了还不能自称为臣呢?你这家伙不是想骗本宫让你升官吧?”

刘瑾知道自家太子爷只是在开玩笑,也就嬉皮笑脸的回道:“这宫里规定、正四品的内侍公公才可自称为臣,若是爷恩典说不定奴婢也快能称臣了。”

朱标摇摇头:“父皇那边可有得宠的大太监?”

刘瑾回道:“皇爷爷不乐意用他们,自然没有宠信的。托爷的福,奴婢这个从五品的总管也能跟各监正四品的总管公公称兄道弟。”

朱标了然的点点头,太监都是聪明的,自然知道做什么都不可能的朱元璋的宠信,都在通过刘瑾向他传达善意。

朱标含笑看着刘瑾:“你都能跟总管公公称兄道弟了,怎么没叫他们提携你一下,莫不是在跟本宫吹嘘吧?”

刘瑾回答道:“奴婢是爷的奴婢,该怎么样自然是爷说了算,哪里轮到他们提携!

朱标点点头,这就是刘瑾的聪明之处了,他好歹是太子的贴身太监,想要爬怎么也能混到从四品,但是他宁愿在从五品混着,也要等朱标提拔他。

朱标并不反感,刘瑾他是要用的,自然希望他聪明些。

朱标说道:“你都这么说了,本宫只能赏你了,去吧,跟司礼监的总管说本宫的贴身太监怎么能只是从五品,提到正四品总管公公吧!

刘瑾赶忙跪在地上狠狠的在地上磕了三个头:“臣刘瑾谢爷的恩赏!”

朱标没有说什么,转身就向着他的内殿走去,白狐披风荡起,正好扫过刘瑾低下的头……

等朱标走远了,刘瑾才慢慢爬起来,他知道太子爷是满意的,伺候了这么久,他自然知道自家太子爷是不介意身旁的人耍一点小心眼,只要能办好差事,做事的时候聪明些那么一切都好说。

就像这次,如果他是自己去找司礼监的人,最多也不过从四品,而现在太子爷一句话他就是正四品了,那怕再皇宫里,除了主子们他刘瑾也是一号人物了。

刘瑾又仔细的安排了晚上值守的人,天冷了晚上炭火的用量和摆放的位置都不可大意,看时候不早了,才赶忙去司礼监报备去了。

朱标回到房间后又喝了一碗滋补的药膳,看了一会的书,才安心的睡了下去,明天还不知道什么样呢!

第二天起来,就看见换了一身衣服的刘瑾过来伺候,朱标打趣了几句就起来用了膳食,然后就去看着几个弟弟学习,他们现在出门可更难了,幸好宫中就有能玩的地方,但是没有大哥领头,他们有些害怕。

到了中午看着弟弟们期望的眼神,朱标跟几位先生说了几句,然后就让他们下午去御花园玩,但是绝不可以捣蛋!

朱标下午接见了几位东宫官员,都是些中下层次的,有些郁郁不得志,而且在朱元璋起家时有什么突出贡献的,现在只能依靠太子,期望日后有个潜邸的情分。

时间流转,朱标虽然是太子但是毕竟年幼,还没到他能搅动风云的时候,那些大臣也不会在朱元璋春秋鼎盛的时候来投靠他一个年幼的太子。

这些朱标早有觉悟,所以每天依旧是照常过。

转眼到了四月,北伐大军那边传来捷报,从去年以来这个捷报就没有断过,元朝覆灭的趋势实在是震惊了所有人。

去年十一月初,徐达军至下邳,命张兴祖率一部军先由徐州北上,攻取济宁和东平。这时,王宣、王信父子降而复叛,并往莒州募兵,企图阻止张兴祖北上。

徐达立即进兵沂州,王宣被杀,王信逃往山西。附近峄州、曹州、海州、沭阳、日照、赣榆、沂水等地元军闻风而降。

徐达在沂州稍事停留,命韩政扼守黄河,自率大军进攻益都。十一月底,元益都守将普颜不花力战不敌,遂克益都。徐达乘胜攻取寿光、临淄、昌乐、高苑等地。元乐安东,长山、新城等地皆相继归附。

十二月初,张兴祖至东平,逼走元将冯德,追至东阿,安山,迫使元将陈璧、杜天佑、蒋兴等各率所部归降,进而围攻济宁,元守将陈秉直接逃走。

十二月上旬,徐达带领士兵至济南,元将多尔济投降,密州蒲台,邹平的元将,亦先后请降。徐达决定继续向东略地,命傅友德进攻莱阳,自己带兵返回益都,东攻登、莱二州。元惠宗见山东形势危急,命中书右丞相伊苏、太尉知院托和齐、中书平章政事呼琳岱、陕西行省左丞相图噜等进军山东,然而诸将都不听从命令。

洪武元年三月,徐达在基本上占领山东之后,从济宁进攻汴梁(今河南开封),同时派一部分军队经河南永城、归德趋许昌,并命邓愈率襄阳、安陆、江陵之兵北攻河南南阳,策应北征主力作战。

三月底,徐达进抵陈桥,元汴梁守将李克彝夜驱军民西遁,元将左君弼率所部投降。徐达进入汴梁后,立即率步骑经中湾南西攻洛阳。

……

第44章 太子监国

四月上旬,徐达军自虎牢关进至洛阳塔儿湾,元将托音率5万元军在洛水以北列阵,被常遇春强行突破,退至陕州。

驻守洛阳的元梁王阿哩衮见大势已去,率官民出降。徐达继续挥兵略取嵩、陕、陈、汝诸州,并命冯国胜率所部进攻潼关。由汴梁退守潼关的元将李思齐和张思道,听说明军又逼近潼关,急忙率领部队西逃。

明军向西连续攻克陇、秦、巩昌、兰州等地,进逼临洮,李思齐末路穷途,只好投降。徐达命薛显进攻西宁,亲率主力进攻庆阳。

四月初,朱元璋不顾文臣们痛哭流涕的样子,领着朱标朱棡朱棣朱橚在十万亲军护卫下到了河南,朱标都不知道这是要干什么。

当天正午,朱元璋领着儿子们到了一处墓葬旁,而且还有特意准备的祭祀之物。

朱标还想着这是哪位,面子这么大!

靠进一看居然是蒙字墓碑,几个小的一下就懵了。

朱元璋拿出一坛子酒直接就倒了下去,然后看着儿子们:“咱带你们来,是想让你们看看,少在皇宫里头夜郎自大!听说你们都在扬言自己出马就能平定元朝,蒙古不过如此?”

朱标当然不可能说这么二的话,只要机关枪没有出现,蒙古就永远是一股强盛的力量。

朱元璋接着说道:“别只看着元庭腐朽不堪,但是蒙古依旧有英豪,埋在这里的人叫做察罕帖木儿,是一个真正的男人,那怕是敌人,咱也敬他是条好汉!”

朱标听到察罕帖木儿就知道是谁了,他就是倚天屠龙记里的汝阳王,也就是赵敏跟王保保的爹,当然赵敏是不存在的,但是他和王保保确实是历史人物!

察罕帖木儿是有元一代著名的军事将领,在他短短十年的戎马生涯中,他以平定天下、匡复社稷为己任,将区区数百之众奋起义兵,东征西讨,南战北平,几以一师之力歼灭百万红巾军,力挽元政府于倾覆,克复了自红巾军起义后四分五裂的北中国。

然而就在他即将消灭红巾军东路军余部的时候,却为叛将暗杀,遇难益都。察罕帖木儿的死,是蒙古民族的一大不幸,却是汉民族的绝对大幸,更是朱元璋的大幸。

朱元璋听到察罕帖木儿的死信不由得大喊:“天下无人矣!”这既是对察罕帖木儿的死法感到可惜,又是对从此元朝丧失了能阻挡自己的重要将领而大感庆幸。

察罕帖木儿是元末挽救元朝的重要希望,他一死,加速了元朝的灭亡。

朱元璋缓缓讲述着察罕帖木儿当年带给他的压力,看着几个小儿子目瞪口呆的样子。

朱元璋接着说道:“咱告诉你们这些,不是让你们怕要多怕他,只是你们要知道,元庭并不代表整个蒙古,蒙古还有很多英豪,你们如果就把他们当成元庭那帮废人以后是要吃大亏的。

朱元璋又说起察罕帖木儿的养子,扩廓帖木儿,这位朱元璋口中的天下奇男子。

现在的他的战绩不多,但是朱标记得在未来元亡后能抵挡朱元璋数次北伐大军的只有这个人。

朱标记得未来十年里朱元璋至少七次亲自写信劝降,还扩廓帖木儿之妹王氏许配给老二朱樉,都是为了怀柔扩廓帖木儿,可惜这位奇男子并没有投降,这也是朱元璋平生一大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