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太子 第126章

作者:夜星月语

……

第382章 龙凤呈祥

若是实在有的话,龙凤呈祥再好不过,甚至值得皇家大赦天下普天同庆以为庆祝,其次双生女胎也好,所谓先开花后结果,是大喜事。

双生子自然也是大喜事,皇家子孙昌盛,若非朱标目前膝下无嫡长子,这件事也值得老朱乐的合不拢嘴,就是亲自再去凤阳皇陵祭拜都值得。

可老朱一心定下规矩,把江山有序的传承下去,没想到到了孙子辈就出现了意料之外的插曲。

朱元璋和朱标都是善于用最坏的眼光看待事物,若真是双生子,那么老二岂会甘心,若是差点一两年也就认了,可同胎而出,也许就差那么一刻,就注定一个为王,一个王上加白,君臣大礼之下,一个坐着一个跪着……

最终老朱还是坚定的开口道:“你嫡长子为皇太孙,这是咱定下的,谁也不能变,若是真有那么一天,就让他怪咱这个当皇祖父吧。”

朱标揉了揉脸说道:“父皇言重了,是男是女都没确定,何况儿臣既为人父,自然也会好生教育。”

看来改变的确实越来越多了,不过也好,起码应该不会是那个早夭的孩子了,至于其他还是等生下来在操心吧。

随着朱元璋自己一锤定音后,他脸上的笑容顿时收不住了,越想越觉得开心,他盼着孙子孙女好久了,没想到如今一口气就能抱上两个了。

“哈哈哈哈,标儿厉害啊,不愧是咱的儿子,往后咱也能看着儿孙承欢膝下了,哈哈哈哈!”

周围的伺候的太监们本来大气都不敢喘,这下终于松了口气,刚忙一齐跪下说道:“奴婢们恭贺圣上,恭贺太子殿下!”

朱标脸上也绽放出笑意:“刘安,各散些银子。”

“谢过太子殿下……”

太监们的好话一茬接着一茬,朱元璋满意的听着,而朱标却是心里想着回去后要好好敲打敲打太医院那帮子太医。

早在离宫前朱标就瞧着他们不太对劲,总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看来那时候他们就差不多诊断出来了,不过月份尚小不能确定,也不敢多嘴。

仔细一问就说太子妃身体康健,朱标那时候也就没多在意,想着身体健康就好,没想到直接来了个大惊喜。

朱元璋叫来文房四宝,立刻挥笔书写,朱标也大概猜出是给谁写了,亲自在旁研磨,老朱尤以行体、草书见长,不过字迹说不上多好看,但是大开大合之下笔墨遒劲有力,雄强无敌,率真流畅,字体深沉,章法不囿陈规。

朱标是这么想的,嘴里也是这么说的,老朱本就兴奋不已,听着儿子的吹捧心里受用,其字迹就更狂放了。

写完后让太监封好吩咐道:“五百里加急给开平王送去,不的延误!”

小太监应诺而去,老朱心满意足的坐下喝茶,看样子今晚是睡不好了,不过咱这个祖父睡不好,你常十万这个外祖父也别想安生,都跟着纠结一下吧。

对朱元璋来说,自从有了嫡长子朱标之后,其余的儿子也就是那样了,也不甚在意。

尤其随着朱标长大日渐显露资质能力,哪怕是不论嫡长,也是远远超过其他皇子一大截,有这样优秀的继承人,老朱可谓是志得意满,他辛苦打下的江山绝不至于二世而亡!

既然如此,他看的就是儿子之后的继承人了,若他垂垂老矣自然也不会操这份心,可他春秋鼎盛,自感最起码还有十几年可活,那自然是要为大明江山永继和他们祖孙三代所开创的盛世做努力了。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大丈夫应如是!

之后朱元璋又开始给宫里去信,要她们务必照顾好太子妃,允开平王妃入东宫陪伴,太医院所属日夜待诏,宫内珍藏的补品可任意取用,确保万无一失。

无论如何双生子对血脉尚且有些稀薄朱家来说都是大大的祥瑞,就算不是东宫所出都够老朱乐的了,更别说是嫡系了。

老朱的写的欢快,朱标自然也不能无动于衷,也挥笔给自己太子妃写信,不过这时候面上就有些愧疚了,毕竟他现在不能直接回京陪伴。

若说没动心返京是假的,毕竟常洛华年岁也不大,头一胎就中了再来一瓶,直接买一赠一,这谁能受得了。

不过他回去的意义也不大,而陕甘这边已经到了灾情最艰难的时候了,只要能挺过今年盛夏,再把赈灾粮食管理好,料想情况会好上些许。

朱标仔细的回想着前世孕妇应该注意的事项,叮嘱她一定要多活动否则生产时没有力气可就麻烦了,殷切嘱咐了一番才叹了口气继续写到自己可能暂时回不去了,陕甘灾情严重,他不得不走一趟了。

朱标心中突然颇为酸涩,想着自己妻子应该是心心念念着等他快点回来陪伴吧,由衷的愧疚感爆发出来,情绪伴随着笔墨传达到书信之上,本有些不好意思说出来的情话为了哄她高兴都写了一遍。

芭蕉叶叶为多情,一叶才舒一叶生。自是相思抽不尽,却教风雨怨秋声。

朱标看完最后写下的诗句,脸都有些红了,他上辈子都没给人写过情书,更别说这辈子了,除此外还有淡淡的羞愧,本来自己都是励志不当文抄公的,没想到今日还是剽窃了郑燮的诗作。

朱标其实也不是不会做诗,毕竟宋老夫子也没少教他,只不过也就是一般平平,格式规整声调对的上罢了,跟自己父皇做的诗也差不多。

而且宋濂也不会把他往这方面深教,毕竟会吟诗作词的皇帝的名声都不怎么好,何况诗词也确实不过是小道尔,于治国平天下无大益处。

一旁的朱元璋自然不会没品的偷看儿子儿媳的私信,见儿子写完了才开口说道:“要不还是咱去一趟吧,你回京城监国。”

朱标摇摇头道:“儿臣又不是妇科圣手,回去也不过是在旁着急罢了,何况沿途经过的州府也不少,儿臣称病不露面也就罢了,父皇总得接见一些封疆大吏。”

……

第383章 即刻出发

朱元璋点点头说道:“男儿丈夫大事为重,当年你娘怀你的时候,咱还在外打仗呢,只能把安置在陈迪家中,你出生后咱才有功夫回去看一眼。”

朱元璋今夜是感慨颇多,絮絮叨叨的坐在椅子上跟儿子说起当年的往事,朱标也是无心睡眠了,就喝着茶陪聊。

说起那个陈迪也颇为有趣,本来就凭这照顾朱标出生这个情分,开国后因功封个侯爵也是应当的,毕竟涉及到了妻儿,老朱是承他这个情分的。

不过此人到底是商贾之流,大概在至正二十二年的时候,当时陈友谅约张士诚东西夹击应天,意图平分朱元璋的领地,应天文武官员大震,尤其是文官所属,有大半都在劝降。

朱元璋自然清楚投降了这些官员可以活,他自己以及儿子是早晚要被害死的,所以自然不会答应,何况他对自己也有极大的自信,必然有机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朱元璋明确表态后就有不少文官疯狂的朝陈友谅等人去投诚信,生怕朱元璋战败后他们遭到清算,当然也有想跑的,不过朱元璋宁愿弄死他们也不会放他们带着情报去投诚。

最后能活着逃到陈友谅那边的自然寥寥无几,其中就有陈迪一家,毕竟他本来就负责着外出采买运粮的职位。

结果就可想而知了,朱元璋经此一役潜龙出渊,直接有了鲸吞天下的气象,而那些背叛的人自然是买不到后悔药了,至正二十四年朱元璋再次到武昌督兵攻城,陈理最终出城投降,而陈迪也在当日悬梁自尽了。

朱元璋向来对背叛者都是满门诛绝,不过马皇后到底顾念着往日的恩情,保下了陈迪的妻儿家小送回老家让他们好自为之。

能保命就不错了,爵位什么的自然是不用想了,听闻陈家现如今都已经破落了,可见一家兴衰成败皆在一念之间。

若是陈迪本本分分的,陈家就彻底从一介富商大贾之家转变为勋贵豪门,而且还必然是东宫嫡系之属。

父子俩聊到子时三刻,老朱打了个大大的哈欠才把儿子赶走,朱标出了门看着天上的明月,骤然感觉一阵索然无味,也就回房睡下了。

第二天一早,神采奕奕的朱元璋又是对着即将西巡的王世坚等一干人等好一阵的教诲,然后看他们走后,才正式起驾回京。

朱标这次没进车驾里面,而是跟着义惠侯刘英策马跟在朱元璋行驾旁边,道路两旁依旧是跪满了苍阳百姓,仿佛跟来的时候也没什么区别。

出城后一路行进,中午安营歇息的时候,朱标换上普通兵卒的衣物,与韩政等人混在几十骑兵之中离营而去,直奔怀庆府城。

策马疾驰一个多时辰到了府城,自有早就等候在城门口的侍卫迎接,昨天就有三百余名府军卫换成百姓衣着在陈家粮号的接应下进了城。

府军卫属于朱家的嫡系部队了,与五军都督府下辖的卫所不同,直属皇帝的亲军京卫,掌统领幼军,轮番带刀侍卫皇宫大内,其多是当初老朱当年征战天下时收拢的孤儿。

这些人的忠心以及战斗能力远超亲军都尉府,毕竟他们不与外界接触,更没有监视探查等其他任务,唯一要做的就是应命效忠君王。

入城后众人下马走在街上,来过这儿的刘安说道:“爷,前面再走两条街就是刘记粮铺了。”

朱标点点头,看向府城沿街叫卖的小商贩们,炎热的太阳底下,吆喝的最响的就是卖酸梅汤和大凉茶的,人最多的就是剃头修鬓的铺子。

虽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但是民间总是很多宽容和权变,何况毛发旺盛的人头发胡须如果不及时修剪,可能就会长的像一团乱麻,遮盖了大半张脸,连睡觉、吃饭都会成为问题。

自唐朝社会风气包容开放,男男女女对美的追求都特别极致,剪掉头发做发型,用假发做接发,剃掉眉毛重新画眉等等都是很司空见惯。

到如今理发就更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了,不过理发依旧是大事儿,须得选个黄道吉日,并且把剪下来的头发收藏起来或者焚毁,以示对祖宗的尊敬,顺便也防止被小人拿去做厌胜之事。

朱标是没在外面理过发的,毕竟是在头上动手脚,开国前是用的朱元璋的一个乡党,开国后宫里就培训了一帮太监成立篦头房,负责宫里的理发事宜。

按老朱的规矩皇子皇女在满百日的时候,除了要剃胎发之外,还要按照各个成长阶段剪发或者是剃头,然后再按照需要剪成不同形式的发型。

有些发型简直惨不忍睹,朱标自然是不愿意的,刚开始老朱还不高兴,但也没多说什么,毕竟当时朱标学习刻苦努力,宋濂天天在他耳旁夸赞。

其余皇子们就不用说了,老二老三几个都是不学习的,朱元璋自然也不会惯着他们,这就导致皇子们顶着傻愣愣的头型好多年才开始束发留长,至今才算是有点长发及腰风度翩翩。

一直走到陈记粮铺,朱标以及韩政等七八人径直入内,其余人则是继续向前,绕几圈后再分批入内。

到了里面,陈荣言以及几个伙计打扮的府军卫都督早就翘首以盼了,见朱标安全走进来才松了口气,引到后堂行礼过后朱标吩咐道:“往后都叫少爷就行,自称也都可用我咱的,不必太过拘于礼数。”

众人纷纷应诺,若是朱标自己不开口,他们还真的不太敢说话,毕竟面对的是国之储君。

陈荣言拱手缓慢的说道:“少爷,这两日托了不少关系,也幸亏有贵人指路,收拢了大概四万多石粮食,都已经开始装车了,大概明日一早就可整理完出发,若是少爷着急,也可现在出发,留下一些人收尾即可。”

朱标点点头道:“时不我待即刻出发吧,后面的抓紧追两天也就跟上了。”

陈荣言自然无不应诺,立刻下去准备,这里只是陈家在府城中的一处粮铺罢了,也放不下四万石粮食,在这汇合不过是因为离城门近罢了。

……

第384章 逃荒难民

陈荣言留下心腹在旁伺候,朱标也是径直落座,近五万石粮食绝非一个小数目,想要运送需要的牲畜就不少,整理装车更是麻烦。

朱标足足喝了一个多时辰的茶水,陈荣言才满头大汗的回来禀报说七成的粮食已经装好车了,其余的明日才能完成。

毕竟有些粮食还没到位,就是想装也没有货了,纵然有韩政的吩咐,把贪官污吏以及其亲信名下的商铺粮仓里的粮食都运了过来,但终究有一些分散在怀庆各县当中。

朱标也没打算在府城多呆,换了一身轻便的衣服,然后就上了有着陈家标记的马车,一路直出城门,除了城门几里地就看见了车如流水驴如龙。

当然了,也有牛马,不过朱标瞧着还是驴子更多些,甚至还瞧见了羊的身影,不知道它们是身负重担还是充当储备粮食。

更多的自然还是护卫了,不过也说得过去,毕竟去的可是灾民成群的旱灾区,护卫少了别说卖粮了,恐怕没到灾区就被抢的光屁股了,穷则盗饥则匪至理名言。

踏上官道后,由于道窄队伍拉的颇为长,朱标的车驾走在前段,也是府军卫重点守护的地方,虽然甲胄火器以及强弓劲弩这种民间禁止挟持的武器不能拿出来,但是刀枪棍棒还是可以拎在手上的。

火器强弓以及一些轻便的皮甲都是被藏在了粮食以及车架的底部,一旦出现意外情况,自有人会去拼死掩护,其余人就可取出装备恢复战斗力。

何况与前方王世坚那边也是一直没有断过联系,护卫王世坚的那批将士本质上还是为了护卫朱标的,但凡有情况就会立即回返援助。

双方保持了个安全距离后,就又开始了枯燥的行军状态,陈荣言那边的人除了绝对心腹外,都以为朱标是主家来的公子哥儿,只不过出身不好,所以想来历练以便未来接手家族这方面的事业。

至于这几百令行禁止的护卫,一看就是行伍出身,毕竟家族培养的护院什么水平他们自己心里也有数,朱标也知道这是瞒不过去的,毕竟要朝夕相处,陈家的伙计们又不是傻的,各个都机灵着呢。

所以就让陈荣言透漏出去一点风声,就说这是贵人家的护卫,这突然多出来的粮食也都是属于贵人的,陈家只不过是帮着贩卖罢了,其余的也没有多解释。

不过这些也都够了,府城就那么大,自从皇帝老子来了那些大官倒台他们都是看在眼里的,自然也清楚这是他们名下商号粮铺中的粮食,如今却突然交给他们贩卖,这其中的门道一想就知晓了。

何况主家是跟谁混的他们可是一清二楚,平日里也没少在喝酒的时候吹嘘,这次都认定这是太子爷的买卖,陈家就是效命而已,怪不得主家特意派来一个公子哥。

如此一想各个都与有荣焉的样子,精气神儿都不一样了,出发前还顾虑着朝廷禁止商贾到灾区高价卖粮,一经查获严惩不贷,可如今却是一点都不怕了,再看路上其他遮遮掩掩的运粮商队就跟看狗屎一样。

朱标看的也是颇为欢快,果然自我脑补最为致命。

走了几日后就临幸凤阳府了,官道上的灾民也就多了起来,老老少少推着沉重的家当领着面黄肌瘦的孩子,一步一步顶着日头走在路上,满眼渴望的看着粮队。

自然有山穷水尽之下跪在路边求口粮食的,也有自知挺不住了的期望商队能收下自家儿女,哪怕是以后充当奴仆,也比饿死在路边强。

有些商队的掌柜头领真的会认真挑一挑,长得出众的还好,歪瓜裂枣是不能被选上的,就是当牛做马都没有人要。

甚至还有专门来挑选这样孩子的商队,准备带回江南等地后直接转手卖给青楼大户,甚至挑选的清秀男孩还要比女孩更多些,毕竟娈童之风盛行。

朱标与韩政骑马看着道路两旁的众生相,这还没真到灾区,朱标沿途所见的死尸就有百余了,基本是被后来人扒的赤裸裸丢在路旁。

沿途村庄也是各个闭门守户,青壮都聚集在一起举着锄叉驱赶着难民,纵然心有不忍也不会让他们进村讨食,田亩之间被村民活活打死的难民更不知道有多少了。

都是为了一口粮食,都是关乎着性命,谁也不敢心软,偷粮食被打死的难民官府也不会多管,毕竟官府的命令就是受灾难民不得擅离原地,等候朝廷赈灾。

朱标刚开始也不是没下令分些粮食给活不下去的难民,只是一传十十传百,昨天的时候商队屁股后面就跟了二百余难民。

最后朱标还是狠心让护卫驱散了他们,四万多石粮食听起来很多,但是若是这么分下去,恐怕没到灾区就消耗光了。

自然粮食耗光也无所谓,朱标又不是真的指着这个赚钱,只是这些粮食是他用来打进贪赃枉法官员集团中的钥匙,现在一时心软只能是治标不治本,也会暴露他的身份,到最后耽误了时间死的百姓只会更多。

眼前有百姓在死,但是灾区绝对有更多的百姓在死,朱标的面色有些难看,纵然是奏报上看一百遍,也没有如今亲眼看过后的震撼。

朱标越发知晓为何自己父皇会对贪官污吏如此痛恨决绝,实在是他们没了人性,根本不把百姓当成同类来看待。

畜生尚且还有兔死狐悲,物伤其类之心,而贪官污吏见此只想着中饱私囊,趁着民生混乱无序大发国难之财,其心可诛,其行无恕!

朱标昨夜认真的算了算朝廷调拨的赈灾粮食,哪怕是被贪墨两三成也够赈灾了,让灾民吃饱不可能,但维持他们的最低生活所需是绰绰有余的。

毕竟旱灾是有预兆的,元末几十年来旱涝蝗灾频发,百姓跟朝廷也早就有了经验,加上朱标从江南士绅那边借的粮食,确实是少有的赈灾粮食充足,朱标甚至比地方官员上奏请求的还要多拨了一些,就是想着能多活些百姓。

……

第385章 妖魔鬼怪

其中也考虑到了沿途运送的损耗以及地方官员吃拿卡要一点儿,但没想到依旧是他们下手如此之黑,虽然还没到地方,不知晓具体还有多少存粮,但朱标估计他们最起码也黑掉了一半的赈灾粮食。

否则受灾百姓不会这么成群的外出逃荒,这个年头儿逃荒可是九死一生的事情,定然是确定了留在当地是十死无生之面。

这里面也有可能是有当地官员故意引导的因素,毕竟逃出灾区的百姓自然是不用耗费粮食赈灾了,又能多一笔粮食分赃,何乐而不为呢?

“这位爷,蕞娃小,您赏下一口饭食吧,俺陪您困一觉成么?”

一道颇为凄厉的恳求声传了过来,朱标闻言望去,外围府军卫的一名年轻士卒被一名面目灰黑的女子抓住了裤腿,那女子身后还有个小小的孩子含着手指的呆望着娘亲的背影。

那情形在往日可谓是闻者伤心见者流泪,可在今朝确只让人感到麻木与聒噪,沿途的难民们都只是身影一顿,同样灰黑色面上没有丝毫表情,只是走远几步之后,浑浊的泪水划过肮脏的脸庞,留下两道颇为干净的泪痕。

那名府军卫的士卒牙关紧咬面色涨红,若是在京遇到他定然会慷慨解囊,府军卫为天子宿卫,饷银也颇为丰厚,他们孤儿出身,上无高堂下无家小,自然不会吝啬。

可如今他们的粮食也是定量的,他想让出自己那份都不可以,都统早就下令,自己的粮食必须吃进自己的肚子里,否则你自己挨饿事小,遇到意外无力护佑殿下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