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太子 第124章

作者:夜星月语

朱标神色一动,王世坚贪腐包庇之罪是跑不了的,怀庆知府早就把他招了出来,只不过是碍于他刚拿下刘春,如果此时就说他贪腐,难免让天下人以为朱家是在为刘春报仇。

其余各地巡查的御史钦差也难免会兔死狐悲,毕竟事实情况谁能证明,王世坚有没有罪还不是皇帝一句话的事,刑讯逼供之下只能不招认。

所以他们父子默契的略过了此人,当然不是就此放过,等这件事风头过了,再让亲军都尉府好好查一查王世坚的底子就是了,总能抓到他的马脚,到时候自然不会吝啬刑罚。

“叫进来吧。”

朱标倒是想看看此人准备做什么,是来认罪呢?还是想趁着太子年轻探探底呢?

没一会儿身着钦差官袍的王世坚就走了进来,当即一个头狠狠砸在了地上,唬的一旁的赵淮安下意识的捂住了脑门,当年他也这么磕过。

“罪臣王世坚拜见太子殿下,殿下千秋!”

朱标看他这架势就明白了,老神在在的敲了敲桌子笑到:“王钦差何罪之有,不妨说出来听听,若是小事念在你不畏强权弹劾刘春份上,本宫也会为你在父皇面前求情。”

王世坚猛然一征,他这两天昼夜难眠,左思右想之后认定,怀庆知府绝不会隐瞒他的罪状,若是等到圣上秋收算账,定然是绝无一丝生机,还不如趁太子殿下在,看看能不能博一挑生路。

可听太子殿下的意思难道怀庆知府真的没有供出他,不应该啊,他们俩不过是平常的利益关系,在亲军都尉府酷刑面前,亲爹亲娘的丑事都能说出来,更别说他的了。

要不,赶紧改口,说自己是因为刘春案让皇家难做而来请罪的?

不,不行,何况事到如今,再改口就真的万劫不复了,何况太子殿下未必不是在逗他。

王世坚的喉结上下滚动,然后有些沙哑的开口道:“罪臣收了怀庆知府千两百银,包庇怀庆知府同知等人违法乱纪之罪。”

话音落地,王世坚从怀里掏出一叠银票捧在手上:“得见圣上以及殿下之天颜后,罪臣整日惶惶不安夜不能寐,如今罪臣以知罪,愿交出赃款所得,请求殿下念在罪臣主动认罪的份上能从宽处置,罪臣叩拜殿下!”

赵淮安看了看朱标的脸色,然后从跪在地上的王世坚手上拿过银票,正准备送到殿下面前,就见殿下随手拿起茶杯狠狠的摔在了王世坚肩膀上。

啪!

茶杯砸到人后又被弹起,摔落在地上碎成数片,王世坚哎叫一声,但立刻惶恐的闭上嘴,狠狠的磕起了头:“殿下息怒,殿下息怒,莫要为罪臣动怒。”

朱标嗤笑道:“动什么怒?你之罪行怀庆知府早就招供了,本宫又不是刚知晓,本宫不满意的只是你既然说要交出所有赃款所得,为何只有千两?

王世坚面色骤然铁青,怀庆知府果然把他招供了,太子殿下知晓了,那就圣上肯定也知晓了,依照圣上的脾气,未来他能落个腰斩之刑都是圣上天恩浩荡了。

王世坚的心思百转,可无论怎么想都是死路一条,凄然开口道:“殿下,罪臣不敢再有丝毫隐瞒,前几个州府罪臣也收了些银财奇珍,但都让家仆运送回家中了。”

……

第376章 强项令

朱标闻言摇摇头:“愚不可及,看来就是怀庆知府不招供你也难逃此劫,圣上给你们这些钦差大臣代天巡狩的权利,又怎么不妨着你们与贪官污吏同流合污,你们的家仆早就被亲军都尉府的人监视了,就是趁夜入城也必然要被搜查所携带物品。”

王世坚得闻此言面色先是一白,但随即又坦然了,看起来都有些精神恍惚了,他自知生机渺茫,县衙外的空地上,可还有遍地的血迹呢,未来自己恐怕却也难逃这个下场了。

朱标饶有兴致的看了会他的面色神态,然后才缓声说道:“纵然你检举刘春是因着他折辱你,不过终究是办了个正事。”

王世坚的心情大起大落,这也幸亏前段时间挨了刘春等人揍,药补之下身子骨硬朗了不少,否则这会儿非得激动晕过去不可。

“殿下,罪臣真的知错了,若是殿下能开恩,罪臣往后定然尽忠职守,绝不敢再有贪腐之念!”

虽然不知道为何太子爷会突然松口,但不抓住这个救命稻草的都是傻子,王世坚前朝举人出身,自然也是个聪明人。

朱标又敲打了几句,然后才开口说道:“圣上心意高远,你所犯之罪能否从轻发落还未可知,现在立刻将你此次沿途所受贿赂的详细都写下来,等过会本宫亲自呈给圣上,也会趁机替你说几句好话。”

王世坚自然是叩头如捣蒜,没几下额头就鼓起了青包,赵淮安立刻取出文房四宝摆在桌子上,王世坚没得命令也不敢起身,就准备跪着书写。

朱标见敲打的差不多了,因为懒得再行折辱,怎么也是朝廷命官,端起茶杯说道道:“起来吧,堂堂钦差大臣,持身不正到如今连站起来都觉得羞愧吧?往后行事勿忘今朝。

王世坚鼻子一酸,他若是没有贪污受贿,又怎么会落到这个地步,就是在圣上和殿下面前也自可保持风骨,何至于如此低三下四。

羞愧的站起身后一拱手,然后就挥笔写了起来,到底是举人,其字颇为苍劲有力,可见字如其人并不一定为真。

这时候刘安也回来了,瞧了眼王世坚后就禀报道:“爷,奴婢已经把银子都送出去了,看有两户只剩孤儿寡母,奴婢怕他们守不住皇恩浩荡,就领着他们把银子换成了房宅田契。”

朱标满意的点头笑道:“做事倒是颇为稳健,看来是没少跟你干爹学。”

刘安顿时欣喜,不过也不敢再接话,若是自己干爹在旁,他说几句机灵话博殿下一笑也就罢了,自己干爹不在,他就得少说话多做事。

王世坚一听也就大概明白了定然是太子怜悯遭刘春迫害的百姓,特意命身边的奴婢去送些财物,太子殿下果然如传闻中那般仁德宽厚,或许自己真的有了一线生机。

等写好后朱标就让他出去了,王世坚躬身一拜,然后才退了出去,走出房门的那一刻,午时的阳光照耀,让他本来虚寒的身子都暖和了起来,这几日焦躁不安的心绪也平和了许多,是生是死皆以无怨了。

朱标看过一遍后就让赵淮安收了起来,看来地方官员还真是挺富裕,王世坚不过是众多巡查钦差中的之一罢了,才走了几个州府竟然也得了万余两的好处。

看来其余经过这几个州府的钦差也是收了好处,王世坚一人招认,其余几个钦差的马脚也就漏出来了。

当初钦差大臣离京出巡的时候,朱元璋就故意让他们先后出发,而且他们巡查的地方有重合的部分,就是为了抓住一个,就能拔萝卜带出泥的抓住其余人等。

这次肃清吏治名义上是对准地方贪官污吏,但真正目的是朱元璋对御史钦差们的一次检验,若是连这一关都过不了,那就更不用说以后了。

朱标躺回床榻上,刘安守在冰鉴旁徐徐朝着太子爷方向扇着凉风,以驱散屋内的热气,这手法频率很关键,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不能让殿下受凉也不能让殿下热的睡不好。

王世坚若是今日没来,那么他的下场自然也不用多说,跟着圣驾回京然后过段时间随便找个把柄制裁了便是,左右刘春案的风头过了,谁会在意一个小钦差的死活。

但是他如今自己上门了,到也确实让朱标起了别的心思,他是准备动身去陕甘灾区看看的,明面上去恐怕什么都看不到,暗中去又不好带太多人手。

可护卫的人手少了,自己父皇是不会放他去的,毕竟太子储君关乎国本,外出倒也罢了,但怎么能无大批护卫呢。

朱标原本还想着明面上让韩政以押送粮食的名义前往陕甘,而他在暗中随行,不过韩政到底是随驾将军,没理由放着皇帝不管,特意为了送一批粮食亲自到趟灾区。

而王世坚的身份地位却是正好,若是没有刘春案,他早就去陕甘巡查了,而今刘春案了,他继续进自己的巡查路线很合理,甚至皇帝为了嘉奖他,给他较为超出规格的护卫队也很合理。

朱标在王世坚进门认罪那一刻就决定好了,无论他如何说,他都要走一趟了,只不过区别就是他最后的下场如何……

下午朱标起身后洗了把脸,然后就拿着那份供状走到了自己父皇的屋内,也幸好他们父子俩出门都没有带妃嫔的习惯,否则那忌讳可就多了。

老朱同志精力旺盛,看样子是小憩片刻就起来了,朱标行礼后就把手上的供状交上去了,朱元璋也没有丝毫意外,看来是早就知晓王世坚去求见儿子了。

大略的看过一遍后朱元璋冷笑道:“咱的钦差大臣倒是都挺会做生意的,跟跟前咱喊穷叫苦的,这走一趟赚的银子够下江南娶上娇妻美妾养老的了。”

不过这也都在他意料之中,朱元璋摇摇头后问道:“如何想的,是准备借着他的名头去看看?”

朱标笑道:“父皇英明,再没有比王世坚更合适的人选了,本来把他带回京就不合适,毕竟明面上是弹劾了刘春的强项令。”

……

第377章 稳妥为重

朱标用充满调笑的话语说出强项令这个与王世坚没有一点关系的词语,也惹得老朱摇头,强项令从来都是让君王头痛不已的刚直臣子,但也终究比贪污包庇的贪腐之官强上百倍。

朱元璋仔细考虑了一会儿说道:“灾区不是那么简单的,咱下的令本就是灾区贪腐之官员一经发觉处以族诛,这等情况之下狗急跳墙也是平常之事。”

朱标点点头,这他当然清楚,否则又怎么会准备让王世坚在明面上领护卫吸引火力呢?纵然普通文官有贪污的胆子没有造反的胆子,但若真的逼急了,族诛跟诛九族又能有多大区别呢?

左右自己亲近的人都得死,那又何妨再待下去一些人陪葬,一大家子热热闹闹也不错,反正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舍得九族死,敢把太子当猪杀。

朱标可是极为爱惜自己小命的,一旦丢了就是老朱血屠十万报仇又能如何,何况朱标死去影响又何止会止步于区区十万人。

当然了因噎废食也是不可取的,事情该办还得办,总不能一辈子窝在深宫大内,只是要做好保障措施,确保自己时刻都处于被护卫的状态下,不能偷偷出去浪。

只要有护卫的情况下,朱标自身的安全就可以保障了,毕竟负责赈灾的那些地方官员根本不可能调动驻军,他们能用的无非是些差役或者当地的地痞流氓以及士绅商贾的家仆罢了。

那些人跟朱标的贴身护卫们是没法比的,俩这跟本不是一个层次,太子出行所带的必然是久经战场的血战精锐中的精锐,何况还有他们弄不到的军中火器强弩等装备。

朱标缓缓说出打算:“明面上父皇嘉奖一下王世坚给他派遣一些护卫,而儿臣打算混成粮商跟在后面,而且这次在怀庆府查抄钱粮也够多,粮商带些护卫也合理。”

朱元璋点点头,他虽然极为在乎自己的儿子,但却从不是想着把他娇养在皇宫里面,养成一个垂拱而治的君王。

吴元年的时候,朱标才十三岁,朱元璋就派他独自前往凤阳祭祖,借机让他观察沿途所见民生之艰难,此后朱元璋更是没少亲自领着他在各地巡查,京城周围的州府都大概走过了一遍。

至于让朱标领军北伐就更不用说了,太子储君未及弱冠就能独领大军讨伐前朝这是何等的望子成龙之心。

随后朱标把自己的打算说了个遍,让自己父皇知道,他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有目的有计划的。

朱元璋听完后说道:“贩卖粮食也没那么简单,其中的门道也多着呢,你以为推着粮车去吆喝就行了?记着带些粮号的掌柜伙计一起去,否则你那些人都得露馅。”

朱标立刻应道:“父皇说的是,苍阳县肯定没有合适的,儿臣一会儿派人去府城里找找有没有江南士族的商号,请过来当个掌柜,儿臣正好装成出来长见识的少东家。”

朱元璋闻言笑道:“咱当年要是一个粮铺何至于玩命打天气去,早就纳上几房小妾安享富贵了,那样的话你就真是少东家了。

朱标可不信,自己父皇天生就不是当富家翁的料子,就是太平世道估计也会成为大盐商之流,总之不会安稳度日。

王朝末年就不用说了,必然是横扫天下一统四海威盖八荒的乱世雄主,朱元璋这样的人,绝不会甘心久居人下,这世上就是会有一种野心勃勃的人,他们生来就是为了缔造伟业的。

朱标吩咐刘安领着赵淮安前去府城找合适的商号,刘安在东宫也管着采买之权,也是经常跟一些商号打交道,至于赵淮安,就是让他跟着去涨涨见识的。

等两个小太监领命而去后,正好又有快骑送来奏章,这基本是每日都有的,到也不一定都是军国大事,更多的应该是人情世故。

虽然朱元璋离京前吩咐过朝中政务具由丞相胡惟庸领着中书省官员处理,除非难以断决的军国要务,其余都不用特意送到御前。

不过皇帝这么一说,大臣们也不能真当皇帝放权了,你们成日喊着圣上英明神武领导有方,结果皇帝不在你们处理政务更流畅了,那是不是想说有没有皇帝都一样?

胡惟庸以及中书省官员自然都是人精,朝廷政务日日都有要恭请圣心独裁的,这不就是再说圣上请快点回来吧,没有您臣等根本不行啊!

而朱标看自己父皇也确实很满意朝臣们的懂事儿,他这种工作狂,若是连续几天没有接到朝廷奏章,把他估计就要怀疑自己的权柄被人夺走了,估计会立刻返京,随便找个理由好好教训一顿文武官员。

基于此,朱标下午只能陪着自己父皇批阅奏章了,顿时感觉跟没出宫也差不多,说实在的,朱标对军国要务极有耐心,但是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却是极为不耐烦。

但终究是牵扯民生,不耐烦也要仔细考虑几遍,否则他挥笔痛快省事儿了,可政令之下影响的百姓却是毫无抵抗之力。

朱标批阅完手里的几份奏章之后,朱元璋又随手递给他一封书信,是脱古思帖木儿的嫡长子天保奴送来的书信,前半段基本就是极为肉麻的话语,对朱元璋毫无底线的吹捧了一顿。

最后才说已经与大明曹国公汇合,正在开平王帐内商讨针对也速迭儿的计划,突然觉得应该让皇帝知晓他的感恩之心,所以就特意写了这封书信。

朱标看过后笑道:“此人到是颇为谨慎,生怕哪里做得不好让父皇不满意,看来还是希望我大明能够扶持他成为蒙古可汗。”

朱元璋摇摇头说道:“狼子野心不可不防,何况咱可没有打算扶持起蒙古可汗,最多就是让他成为鞑靼其中一部名义上的大汗,朝廷最先要保证的就是瓦剌跟鞑靼的对立局面。”

朱标点点头说道:“依照目前的形势来看,别说是让蒙古分裂成两部,就是三部四部都可以,谁能不想当可汗呢?”

……

第378章 分而治之

朱元璋平静的说道:“你以为让他们分裂的越多越好?那可不是的,势力多了各自的想法也就乱了,左右摇摆的部族多起来还不是要朝廷安抚,喂饱一张嘴容易,喂饱许多张嘴就难了。”

“咱的想法是让蒙古分裂为三部,鞑靼瓦剌再加上一个临近燕云的部族,这三部之中咱们大明控制燕云那部,拉拢鞑靼,打压瓦剌,如此三部维系一个平衡。”

朱标顺着自己父皇的思路说道:“临近燕云那部前有瓦剌鞑靼后有我大明北防驻军,只要能好好控制其部首领,那他就是我大明天然的屏障。”

“拉拢鞑靼是因为主要都是从中原北逃而去的前元王公贵族,他们受汉化影响颇深,只要大明还能让他们享受熟悉的富贵,那他们不会不满意,而瓦剌部草原意识极重,不利于交流,加上其有再统蒙古南下牧马的野心,所以只适合针对打压。”

朱元璋点头说道:“大体上就是这样,不过想要达成这个目地可也不简单,蒙古也是有聪明人的,若非他们内部矛盾已经不可调和,想要分化他们难于上青天。”

“现今就得看看李文忠能不能顺利的整合鞑靼部,毕竟也速迭儿到底是名义上的蒙古可汗,如果鞑靼那遍的忽必烈一系的后裔诸王愿意朝着也速迭儿这个阿里不哥一系的后裔低头,那蒙古可以说又整合起来了,明年开春我大明就得被迫再次兴兵北伐,总不能眼看着蒙古重新壮大。”

朱标闻言也觉得颇为头疼,不过一想,派系纷争有哪是那么好调和的,不是说鞑靼诸王低个头说几句软话的事情,而是要把实打实的利益推出去,奴隶牛羊水草牧场女人等等这些。

这世上没有什么完全有把握的事情,不过朱标预计李文忠此行能达成目地的几率应该能有七八成,这已经是高的不能再高了。

毕竟天时地利人和都在大明这一方,而蒙古那边就看他们想不想破罐子破摔了,如果真的要摔了那大明也只能拿着自己的玉器跟破罐子硬碰硬了。

父子俩对视一眼也就不在讨论这件事,李文忠那边的消息不传过来,现在做什么打算都是白打算,幸好李文忠不是蓝玉。

其人的能力品性还是能让朱标安心的,要是蓝玉去了,朱标现在还哪有功夫去陕甘溜达,早就跑到江南筹措明年开春北伐所需的军粮物资了。

到了晚上的时候,刘英就又来了,禀报说已经把刘春下葬了,地方也是刘家族老挑选的,朱元璋柔声宽慰了几句,还下旨提升了他五百石的爵禄。

等刘英千恩万谢的出去了,这件事才算告一段落了,旁人也挑不出毛病,刘春区区一个县令,折腾的皇帝亲自奔波劳碌来送他,任谁也挑不什么毛病,毕竟确实是刘春犯罪在前。

晚上入睡前刘安和赵淮安都没有回来,毕竟是下午才出发的,策马赶到府城就需要挺久,何况还要找合适的人,所以已经吩咐他们不必趁夜赶回。

当然了,就算没有他们俩,太子身边又怎么可能没有伺候的,随驾的小太监小宫女也不少,随便叫几个过来伺候就是了。

第二天上午朱元璋去处理怀庆官员贪腐之事,而朱标是等着刘安他们回来,果然没一会俩个小太监就满头大汗的领着一个中年商贾走了进来,三人跪伏在地,刘安禀报道:“殿下,此人为江南陈家在怀庆府粮铺的掌柜。”

那人赶忙磕了个头说道:“草民陈荣言,拜见太子殿下,殿下千秋万安。”

朱标点点头说道:“陈家的人,你跟陈佑宗什么关系。”

“回殿下的话,按辈分草民算是通政使的叔伯,不过到底只是旁支外族血脉有些远了,如今是替族里管着怀庆府的几家粮铺商号。”

“那你可知本宫叫你来为了何事?”

陈荣言摇头道:“两位公公没明说,不过殿下有诏我陈家上下定然甘效死命,还请殿下直言吩咐。”

朱标听到这倒是有些兴致了:“这话有些大了,陈佑宗难道早就在族里吩咐过遇到本宫要竭尽全力伺候吗?”

陈荣言回答道:“这倒是没有,不过殿下乃是太子储君,我陈家上下具为殿下臣民,为君效命理所当然,有何须通政使吩咐。”

朱标闻言笑了起来,这陈家的人说话却是都很好听,陈佑宗如此,这个陈荣言也是如此,朱标满意的看了眼刘安说道:“你们俩的差事办的不错,下去洗洗风尘吧。”

刘安欣然应诺,然后领着赵淮安走了下午,怀庆府大大小小的粮铺商号可不少,但刘安就是先瞄着陈家,就是因为知道通政使司陈佑宗乃是东宫嫡系,自然其家族也更受太子爷信任。

而且等回京后陈佑宗也得承他这份情,通政使可是堂堂正三品大官,倒不是说要做什么,有这个体面就够了,他相信就是自己干爹来办也定然是会选择陈家。

等他们俩下去后朱标就说道:“你应该也知道陕甘旱灾吧,本宫打算借着陈家粮铺的名号去那边看看,但本宫身边的护卫不擅此道,为了以防被人看出端倪,就想请你做为掌柜领头。”

陈荣言刚听开头还以为太子爷是准备让他筹备一些粮草赈灾,想着到也好办,无非损失些银钱,主家那边不仅不会不满,估计还会放炮庆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