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从献仙药开始 第432章

作者:香瓜很香

李阳微微一笑,因为他也不曾想到,仅仅三年时间,大秦就会有如此大的变化。

当然,在场的文武百官,在此情此景之下,亦是难掩心中之激动。

谁会曾想过,当初之大秦,老弱耕不足温保,军饷赋税更是征无可征的严重之局面,仅仅三年时间,新政便彻底的扭转了局面。

如今,不仅粮食增产,国库充盈,而且还统一了北方草原,这一切试问朝中上下,又有何人曾敢想?

当下,扶苏便端起手中酒杯,一脸敬意的对李阳道:“大秦能有今日景象,太傅居功至伟,我等当敬太傅一杯!”

众人听到这话,纷纷端起手中酒杯,齐道:“敬镇国君!”

“今日之大秦,乃万众一心之结果,本君敬诸位!”

装逼和居功自傲那是两回事,这点分寸李阳还是自知的,所以赶紧起身,端起手中酒杯,谦虚的与众人饮。

“嘭!嘭!嘭!”

在众人举杯共庆大秦这刻,咸阳城的烟花似乎都在等待这一刻,不约而同的飞在天空,绽放而来……

在这绚丽的烟花遥相呼应之下,扶苏只感到一股热血涌遍全身,从未有过的热血豪情,油然而生。

身为监国之职的大秦长公子,他深深的明白,唯有让大秦国富民强,方不负大秦的江山社稷,不负这天下苍生。

想到这里,扶苏将酒一饮而尽,空杯一举,无比振奋的呼道:“大秦变革,举国同心!国富民强,万世永存!”

群臣似乎也被这种气氛所感动,不由一同齐呼:

“大秦变革,举国同心!国富民强,万世永存!”

“大秦变革,举国同心!国富民强,万世永存!”

“…………”

咸阳宫万余禁军,似乎也被这热血豪情所染,亦振声齐呼:“大秦变革,举国同心!国富民强,万世永存!”

振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从咸阳宫内,一直蔓延于宫外,继而整个咸阳城万千百姓,一同齐呼:

“大秦变革,举国同心!国富民强,万世永存!”

“大秦变革,举国同心!国富民强,万世永存!”

“…………”

呼声震天,直冲云宵,响彻整个咸阳城。

就在这振奋人心的时候,一位兵部校尉匆匆来到兵部尚书韩信面前,禀道:“报,韩将军,边关传来紧急军情!”

此话一出,韩信脸上的笑容立即淡去,忙接过军情密报,一看,然后速对扶苏道:“启禀殿下,边关传来军情密报,月氏于数日前向乌孙、羌族起兵!”

“哦?”

众人一听这话,纷纷愣住了。

而李阳也是怔了一下,因为他记得月氏对乌孙出兵,按原本的历史记载,秦末时期,难兜靡统领的乌孙是一规模不大的游牧部族。在春秋战国时期,乌孙和月氏族都生活在河西地区,分居于河西走廊的东西两端,西为乌孙,东为月氏,大致以今张掖之山丹县为界。

公元前177年,大月氏向游牧于河西走廊的西部(今甘肃张掖至敦煌一带)的乌孙发起攻击,最后乌孙战败,国王难兜靡战死。乌孙残部逃往匈奴,大月氏控制了敦煌一带。

也就是说,月氏对乌孙发起攻击的年份,应当是在公元前177年,而如今是公元前207年,等于是说月氏对乌孙的攻伐整整提前了三十年。

怎么……这事提前了?

不过,转念一想,李阳也就恍然了。毕竟因为自己的穿越,使得整个大秦周边局势都有了巨大的改变,如今的匈奴各部,都被大秦统一了,这对月氏来说,显然是一种危险。所以,月氏提前向西南扩张,也就情理当中了。

不过……

想到月氏此时攻打乌孙和羌,李阳倒觉得这是一件好事,不由仰头大笑了起来:“哈哈哈,好,太好了!我大秦正愁向西打通一条陆上商贸之路,结果这个机会这么快就来了,哈哈!”

第三百八十章 出兵月氏?

“太傅之意……是说我大秦可趁此时机,出兵月氏?”

扶苏见李阳如此惊喜,立即便看出了李阳心中之所想,不由赶紧问道。

李阳点点头:“殿下英明,月氏分兵攻打乌孙和羌,正是我大秦灭月氏之天赐良机。”

众人听到这话,也纷纷点点头,十分之赞同。

月氏攻打乌孙和羌,这对大秦来说确实是一件大好之事!

大秦已经在大力发展手工业,南方的玻璃、水晶制造业,在李阳南下视察期间亲自指导下,如今已是大量的生产了。同时,公输册发明了纺织机,亦给大秦的纺织业带来了巨大的进步,效率提升数倍之多。

另外,还有飞剪船的问世,及秦国货币的改革,这一切,都是为了下一步的国际贸易。

用李阳的话来说,如今的大秦,已经国泰民安,内忧已解,那么要想国富民强,大秦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赚钱!

而这赚钱,也是一件值得去思考的事情。比如,怎么赚?赚谁的钱?

如果朝廷只想着赚自己百姓的钱,途径有三种:

其一,收税。苛捐杂税,横征暴敛,让百姓一年之收成,上交七八成。

其二,印发货币。不断的印发纸币,把一文不值的“纸”,变为钱。

其三,则是卖地,实现土地财政收入。利用秦国土地公有制,大搞房地产,以此将大秦百姓之财富,收归财政。

只不过,以上三种从大秦自己百姓身上赚钱的途径,对李阳来说都是不太可取的。

因为税重,百姓苦。

货币滥发,百姓辛勤劳作的血汗财富就会缩水。比如,好不容易存了一万秦刀,几年之后,购买力便贬值一半,这对李阳来说实在是太无良了,他做不出来。更重要的是,货币事关大秦江山社稷,也容不得有半点风险。

而搞房地产,此时莫说秦国百姓还十分贫穷,手中根本无钱,就算过几年百姓小有积蓄了,李阳也不打算剪秦国百姓的羊毛。

因为李阳深知,百姓之苦,百姓之不易。好不容易解决了温饱,刚有了一些积蓄,又让他们背上房贷,沦为房奴,这是何等的悲哀。

房子,只不过是用来住的。花三五年之积蓄建房,尚属正常,若集两三代人之财富,以及毕生之精力只为了供房子,李阳认为这是整个民族之悲哀。

因为李阳想要的是,大秦百姓有更高大的理想,整个民族方有灵魂。

所以,思来想去,不能增加赋税、不能强抢民财,秦国要想赚钱,唯一的途径就是赚外族的钱了!

而国际贸易,就是最重要的手段!

把一些像玻璃、水晶、锦绸这类商品,以奢侈品的方式高价卖给外族,换取大量财富,同时买回粮食等基本物资,如此大秦才是真正的国富民强。

当然,除了国际贸易赚钱之外,李阳还有更远大的理想,那就是通过商品的国际贸易方式,让大秦的货币成为国际货币,以此实现割全世界羊毛之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