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从献仙药开始 第33章

作者:香瓜很香

当初那些孔家门徒,一力反对郡县制,建议回归分封制,兹事体大,实乃误国之论。而自己的这个儿子,却仁心泛滥,生怕天下儒士作乱,而一味的力保儒士,为他们请命,何其愚也。

如今,嬴政虽然不再生扶苏的气了,把他召了回来,但是这妇人之仁的懦弱性子,还是得让其改正啊,特别是那套儒家的东西,更得改。

嬴政是真的担心,日后如果扶苏上位的话,会不会真的就把自己的中央制度给改了,把整个国家恢复到分封制度。

他刚才之所以会发那么大的火,明面上是在责骂冯去疾等一众大臣,其实心里却是想让扶苏明白一个道理,身为未来大秦的接班人,面对着大秦的各种问题,首先要想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给问题、给困难让步。

其实,嬴政今日之所以带着扶苏上早朝,就是为了想叫他来殿上听一听,看一看,人家李阳是怎么治国,怎么处理问题的。

想到这里,嬴政不由叹了口气,都是二十来岁的年轻人,怎么这差距就那么大呢?

你看看人家李阳,就很不错的嘛!

他甚至在想,如果李阳要是他的儿子的话,那该多好。哪怕现在就要他死,他都没有任何的遗憾和担心,因为他相信,大秦在李阳的手里,一定无忧。

可惜的是,李阳不是他的儿子。自己的儿子……哎……

就在嬴政为儿子怒其不争的时候,下边的李阳也开始大谈可持续性发展战略了……

李阳往前,上了三步台阶,站到了嬴政下方,然后转身,面朝殿中众人,扫视了一眼文武百官,这才开口:“在本相谈可持续性发展战略之前,我有三个问题,想先问问诸位大人。”

“一问,我欲问冯相。”

“冯相多次劝谏陛下轻徭役,可见冯相对我大秦百姓之现状,应该是了然于心。所以我想问冯相,当今天下,百姓现状如何?”

李阳望向眼前的冯去疾,问道。

冯去疾看了一眼嬴政,似乎因为之前被嬴政责骂了,此时仍然心有余悸,害怕说错话。

李阳一笑:“冯相如实回答便可,不须紧张。”

冯去疾略微自在了一些,沉思了一会儿,最终还是鼓起勇气,道:“既然李中丞要本相讲实话,那本相便大胆的讲一讲我大秦百姓之现状。”

“战国时期至统一后,我大秦户籍登记人口约为两千万左右。所征的徭役人数,修阿房宫七十万人、骊山墓为三十万人、北筑长城五十万人、南戍五岭又五十万人,徭役总数可估算为二百万人左右。在兵役方面,蒙恬所率大军三十万人,赵佗所率大军五十万人,再加上各郡的与成边的军队也不会少于一百万人。”

“综合徭役和兵役的人数多至三百余万人,这个数字占我大秦总人口两成左右,而且都是青壮劳动力。可以说,除去老弱幼妇,我大秦之青壮尽数在此。所以……”

说到这里,冯去疾有点害怕了,又瞄了一眼嬴政,见嬴政没有不悦之意,这才继续道:“所以,在青壮劳动力如果严重缺乏的情况下,如今已是出现了老弱耕不足温保,军饷赋税更是征无可征的严重之局面。更为严重的是成边者十之五六不能生还,服徭役的人多数或死于途中或死于工程之中,造成了青壮劳力快速减少,如此下去……很难再持续多久了。”

想到大秦如今的这种局面,冯去疾就心中忧苦,身为大秦的右丞相,面对着如此严重之局面,你说他能不担忧,能不着急么?

冯去疾是真的难过,觉得自己实在是太委屈了,这些年来,眼睁睁地看着情况越来越糟糕,他是心急如焚,多次冒死劝谏,可是陛下一次都没有听,今日更是当众被陛下责骂。

唉,如果再这样下去,大秦休矣!

不过,这次皇帝决定遣散所有的徭役,这倒是让冯去疾看到了希望,因为这代表大秦的危局,终于可以彻底解决了。

两百多万的役夫,这些可全都是青壮力呀,一齐全部归田,从事耕种,大秦有希望了。

虽然今日被陛下责骂了,但是想及于此,冯去疾还是挺感谢李阳的,不为别的,就为他能为天下百姓争取到一条活路,为大秦化解了困局。

冯去疾把大秦目前的现状如实讲出来后,特别是听到他所说的这些数字,大殿之中所有人都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纷纷心忧。

特别是扶苏,担忧的连嘴巴都张大了。

当然,嬴政也是暗自心惊,他从有想到大秦的现状到了如此严重的地步。

李阳点点头,道:“冯相讲的好全面,足可见冯相忧国忧民之心,无人能比。”

冯去疾一愣,李阳如此称赞他,倒是十分的意外,同时心中也是一暖,感觉总算是有人替他说了一句公道话了。

顿时,心中感激,拱手道:“谢李中丞谬赞!”

李阳笑了笑,然后脸色变得有几分凝重:“冯相所述,可见我大秦之危局,已是到了刻不容缓之时,冯相所言‘如此局面,不可持续’,便是当今大秦之现状。”

众人无不点头,赞同李阳的总结。

李阳接着又望向何章,问道:“第二问,我欲问何章将军,各大工程,按目前之现状,预计各大工程需多少时日完工?”

第三十二章 倒霉孩子

何章明显一愣,脸色随即就变的很是难看,显然这个问题对他来说,也十分的犯难。

没办法,回答好听了,自己做不到,如实回答的话,皇帝又会震怒,这可真的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

他苦着脸道:“中……中丞,下官也实话实说吗?”

哪知,却被始皇嬴政再次怒瞪了一眼:“难不成尔还欲说谎不成!”

可怜的何章,再次吓得是一个激灵,身子一抖,差点就跪下了,赶紧道:“回禀陛下,中丞,如果在人手充足的情况下,长城把过去秦、赵、燕三国长城连接起来,预计还需三年才可完工,而骊山秦陵则仅需半年便能完工,还有阿房宫,则尚需五年。”

说到这里,他小心翼翼地看了一眼嬴政,又看了一眼李阳,见好似自己没有说错话,这才略松了口气。其实,这些数据,都是以前原来预估的时日,当然,现状显然不是这样的,但是他不敢说。

李阳点点头,笑了笑:“你也说了,此是在人手充足的情况下,各部工程所尚需的时日,可若是依现状来看的话,各部工程,何章将军又预计多少时日可完工呢?”

一听这话,何章浑身一抖。

妈呀,李阳你真的要害死我吗?

何章吓得脸色一白,心中惶恐。按现状,现状就是无人可征,现状就是连现有的役夫,都快到无粮可食的地步了,要不了多久,不说工程了,就连现有的这些役夫恐怕都要全部饿死了,还完工个毛线!

如此局面,这他妈叫我怎么讲?

如实讲的话,这不是找死吗?

何章苦从心来,造孽啊,这是造了什么孽啊,自己好好的,谁都没得罪,你要讲你的那什么可持续性发展战略,那你就讲呗,干嘛要逮着自己这么一个将作少府折腾啊呀。

何章恨不得捶胸顿足,你知道这样会害死我吗?

抬头看了一眼李阳,这家伙正死死的盯着自己,何章心都死了,只得再次问道:“这……这次,还说真话吗?”

“何章!”这一下,嬴政是真怒了,这家伙今天是有病吧!怒道:“尔若再不如实回话,立斩不饶!”

扑通……

何章脚一软,直接跪了下去,心如死灰,颇觉得自己像个受尽委屈的小媳妇,嚅嗫道:“陛下,臣……臣实在不敢说啊!”

这下好了,直接被逼哭了。

可怜的何章……

“说!”嬴政一声冷喝。

李阳看到何章那可怜兮兮的贱样子,也有几分同情于他,安慰道:“陛下让你说,你便如实回禀就好了,不需如此紧张。”

何章有一种想死的感觉了,这还不都是你逼成这样的吗?

但是,皇帝震怒,他是不敢不说了,只得横下心来,颤颤巍巍的道:“回禀陛下,先前冯相也言明了目下大秦之现状,如果依现状来看,役夫已是征无可征,各部工程人手根本无法保证充足。不仅如此,如今眼下更是到了缺粮少衣的地步了,长城营房、骊山营房,还有阿房宫营房,役夫尽皆少粮受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