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入红楼 第959章

作者:桃李不谙春风

晋辽东总督史鼎为三等忠勇公;

晋太尉王子腾为一等靖安侯;

......

封大同总兵卫宏为三等忠诚伯;

封南镇抚司同知詹旲为一等子;

......

一份长达四尺的封赏诏书念完,以史鼎、王子腾、牛继宗为首的数十位受封赏之人全部叩拜谢恩,然后各自归位。

随即,气氛却有些静谧。

此次剿灭叛乱,最大的功臣贾清,并不在诏书之上。

就算此时,京城九门,皇城四门,依旧在京营的把控之中。

这是正庆帝有意为之,还是......

众臣静观其变。

“老臣李珍,叩请陛下,收回宁国公贾清手中的天子剑。”

内阁首辅李珍忽然出列,跪请。

多位文臣附议。

刚刚大受封赏的武将行列,立马爆发出一系列不满之声,被王子腾回头看了一眼,才稍稍安静下来。

此次,站在右列的武官、武将,大多算是受贾清恩惠,得以加官进爵。就算不计较这一点,如今贾清在朝堂右列中,那也是站在第一排的两个人之一,和王子腾并列,算是武官的领袖。

自古文武之争便存在,虽然本朝文官向来力压武官,但并不是代表武官们便服气。

心中纷纷骂道。

这群老不死的家伙,刚刚把你们从叛军手下解救出来,就开始想着卸磨杀驴了。

特别是李珍这个老不死的,听说还是宁国公的座师,竟带起头来坑害自己的学生......

不过,陛下是肯定不会答应的!

贾清出列道:“陛下,臣自半月前奉皇命,请天子剑以摄不臣。至今,叛贼尽诛,不臣悉数落网。

臣,自请奉还天子剑。”

“准。”

上方的正庆帝只道了一个字。

文官中便有人大喜。

他们都觉得贾清身上权势太重,久之必为朝廷祸害。

必须想办法削剪。

但是旁人又不敢撄其锋芒。

贾清身上四重权势,第一为一等宁国公爵,在国朝所有异姓爵位中列第二。这一点就算了,与他们不相干,他们也干涉不了。

第二重,太子太保。位虽高,但不过虚衔,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是皇帝当时为了笼络贾清所赐,不足为害,主要是也拿不走......

最重要的是后面两样。

京营节度使,掌管京营。此次一战,京营的战斗力之强,令人叹为观止,也心生忌惮。

不过,除非正庆帝对贾清失去信任,否则他们也动不了。

那么就剩最后一件东西,那就是天子剑!先斩后奏,尽诛不臣。

这一件杀器,对文武百官威胁太大,一定要拿走。否则,想想以后要是一句话没对上,被对方一剑杀了,那委屈找谁诉?

果然还是首辅大人威望高,一句话就把这件事解决了。

天子剑可以直接带着上朝,贾清便将它解下来,当殿交给太监,然后便归位了。

并无任何遗憾。

本来天子剑便是正庆帝给他拿来在混乱中震慑京城的,如今战事平息,要是不还,那就太不识趣了。

一把剑而已,文官们害怕,他却觉得没什么大作用。

他最大的权势,在人脉,在威望,在圣眷,在京营,在后宫,唯独不在一把剑上。

瞧瞧吧,这满殿的武官,一半以上与他宁国府是亲友故旧,剩下还有一半也受他恩惠提携过......

就连内阁四位大佬,首辅是座师,次辅是老师,除了一个新晋的阁臣不太熟,就连崔文龙和他也是关系莫逆。

其他尚书侍郎之类的高官,也大多有着不错的交情。

加上他明着摆在台面上的大功勋,只要不骄狂,谁也不敢动他,也动不了他。

偏偏,就有人敢不长眼。

“微臣弹劾宁国公贾清,行为不端。欺辱寡嫂,侵占侄媳,行为恶劣,玷污朝廷威严。”

一名御史出列道。

第八零六章 教诲

听到有人找他麻烦,贾清眉头一挑,还真把他当做落水狗来打吗?

正庆帝坐在龙椅上不说话。李珍是知道正庆帝身体状况的人之一,便替正庆帝询问:“宁国公,可有何辩解?”

贾清本来直接想来个不认的,料想旁人也不能把他怎么样。但是一想自己之前的打算,摇头一笑,当殿跪下,道:“臣有错,臣认错。”

根本懒得和那小小的御史扯嘴皮子。

换做对科举出身的文官来说,被人弹劾这等作风问题,便是丢官罢印,毁前途的罪名。但是对勋贵出身的他来说,甚至都不能算是罪,只是“错儿”罢了。故而他只认错,不认罪。

这下众臣的脸色就精彩了。虽然大多数人都早有耳闻,但是听到贾清当殿承认,那感觉还是相当震撼的。

不少道学儒生都紧紧的皱起眉头,其中就包括贾政。

还有人忍不住口中骂了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