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入红楼 第464章

作者:桃李不谙春风

贾政见贾清如此郑重其事的做法,知道必然是重要非常的事,因此也郑重起来。

贾清直接坐到离贾政最近的一张椅子上,道:“不是侄儿不讲情面,趋利避害......二叔可知,此事是如何牵扯到寿山伯府的?”

贾政道:“不是被入狱的同僚给攀咬,所以才在朝堂上议罪的吗?”

贾清摇摇头:“据侄儿所知,锦衣军已经破获了年前六百里加急信使被截杀一案,而且,所有的目标指向,正是寿山伯府......”

“什么?”

贾政大惊:“竟有此事?他们也太大胆了!”

“大胆?二叔莫非真的不知道陛下此次如此大费周章,真正的目标是谁吗?”

贾清冷笑一声道。

贾政疑惑的看向贾清,慢慢的就变了面色,迟疑的道:“莫非传言是真的,陛下真正的目的是想......?”

贾政的眼中充满担忧:“若如此,朝廷真的是要出大事了......”

贾清暗道:可不正是,皇帝要除掉宰辅,偏偏碍于太上皇的存在,不好动用特权,只能正面进攻,前面倒下去的人,不论是死了的王显爵,还是即将入狱的寿山伯府一等男刘时,都是车前卒而已。

“如此,二叔觉得此事我们贾家还能掺和进去吗?”

听了贾清的问话,贾政终于变换了面色。他虽然自诩为君子,但也是知道害怕的!自来权力之争就是最黑暗残酷的,他们贾家守着偌大的富贵,何苦去掺和这些事......

虽然贾政似乎已经醒悟了,贾清为了万无一失,继续道:“其实,虽然此次朝廷倒下了大大小小十几位文臣,连勋贵都马上就要倒下第三家,如此大的变故,我们贾家却是受益的一家......”

贾政不解,问道:“此话何意?”

贾清淡然道:“自然权术就讲究平衡,陛下要成事,波及自然不会小。而且历来朝野就有传言说陛下薄待先皇旧臣,其中又以勋贵为表率。

偏生此次皇帝翻起三年前的旧案,还牵扯出了几家勋贵,陛下为了规避流言为对方所利用,所以,自然要对太上旧臣表示恩遇。

不然,吴贵妃又怎么可能在年前就从嫔位直接封为贵妃......纵然陛下后宫空虚,也不会如此恩待!”

贾政不傻,闻言就反应过来:“你是说,我们家贵妃娘娘也是由于这般原因才?......原来如此!”

他就说嘛,这一两年天大的好事怎么一个劲的往他们贾家砸呢,原来还有这么深层次的缘故。

贾清见贾政全然明白了,遂笑道:“如此,二叔觉得寿山伯府这个人情我们能不能帮?”

贾政摇摇头道:“既然已成事实,我们想帮也帮不上什么了,生死富贵,各安天命吧。”

第四一五章 两相相会

一座不算是太豪华的府邸之内,一青年恭谨的搀着一名垂垂老者,以异常的速度疾步向着花园子里走去。

“首辅大人大驾光临,老朽未曾远迎,还请首辅大人恕罪......咳咳......”

刚一踏进花园,老者就向着花园子里坐着的另一老者朗声道。虽是朗声,但可能是因为年老气弱,刚说完话就开始咳嗽起来,引得青年人赶紧为他抚顺后背。

原本坐着的老者在听见声音之后就急忙站了起来,并迎向前去,口中道:

“刘兄折煞我了,在刘兄面前,我哪里当的起这一声‘首辅大人’......刘兄你没事吧?”

被称为刘兄的老者摇摇头示意无碍,并摆手示意一旁的青年丢开手,然后对着老者道:“如今我不过是一介草民,而何兄你是执秉内阁的首辅,理应如此,理应如此,咳。”

被称之为何兄的老者面露缅怀的道:“当不得的,不论如何,在刘兄面前,我都只能算是后学末进......实不相瞒,今日冒昧上门打搅,正是有些疑惑,相请刘兄指教。”

刘兄眼中精芒一闪,面上不显,口中道:“我们之间谈何指教......今日难得一聚,恰好我这里新得了一点茶叶,何兄可有意与我一起品鉴一番?”

“求之不得。”何兄笑道,然后任由刘兄抓着他的手腕,引到干净的白玉石桌面前坐下。

“虎儿,你去将前日那贾家小子送过来的茶叶拿来。”两人坐下之后,刘兄对一直跟着他的青年道。

这青年名叫刘虎,是现任礼部右侍郎刘相柏之子。他搀扶过来的老者,自然就是前内阁首辅刘墉了!而另一名老者,正是如今的天下文官之首,内阁首辅何善宝。

“是。”刘虎应了一声,转身离开。

“刘兄说的贾家小子莫非就是宁国府的那一位?”刘虎离开之后,何善宝问道。

刘墉笑嘻嘻的道:“可不就是,你可能不知道,那小孩子很有意思。我向他要一点茶叶,他还不愿意给,最后在我的威逼利诱之下,才勉勉强强答应给我二两茶叶。”

何善宝道:“还有人不愿意给刘兄送礼?”虽是疑问,但何善宝眼中的神色显然不相信,只以为是刘墉在开玩笑。

“之前我也与何兄这般认为的,只是那小子实在有些不同于常人,不瞒何兄,就连我手中这二两茶叶都是我用一幅字画才换回来的,而且他还一脸肉痛的样子,我想让他多给一点他都不肯,而且还振振有词的道:

老大人,你可别以为我是小气才只给二两的,这茶,世上总共也不过四五两,如今我给你二两,那已经差不多是一半了。你若是还想多要,得个三两,四两的,那不是连我这个东主都不如你多了吗?就算是那样,也未必能让你高兴,我却是肯定不高兴了......”

听刘墉模仿小孩子说话的语气,何善宝先时还笑眯眯的听着,只以为是刘墉如多年之前那样在和他说笑。待听到后面,却面色一滯,刘墉这话,可不像是在说笑啊。

刘墉笑看着面露郑重之色的何善宝,也不多言,接着把话说完:“所以,小子我只能给你二两,实在是不能再多了。

气得我真想当场把他撵出去!呵呵。”

刘墉面上笑呵呵的,何善宝却是目光灼灼。正想开口说话,只是刘虎已经端着一整套茶具过来,因此,只得暂时忍耐,和刘墉一起静等着刘虎为他们二人冲茶。

看着半躬着身子站在一边,举止闲雅,仪表堂堂,熟练的为他们冲茶的刘虎,何善宝忽然道:“令孙一表人才,举止有礼,什么年纪了,如今可曾婚配?”

刘墉看了何善宝一眼,笑道:“他啊,今年十九了,虽未婚配,但已经看好了人家,只等来年他过了弱冠,就为他操办此事。”

何善宝颇为惋惜的看了刘虎一眼,道:“如此,就预先恭贺刘兄早日抱得四世孙了。”

“哈哈哈,多谢何兄,只是还不知道我这把老骨头还能不能挨到那个时候呢。”刘墉灿烂的笑道。

“哪里,我观刘兄这身子骨,完全可以看见玄孙降世的,何必这样说,倒是我,还不知道什么时候也能像刘兄这般含饴弄孙呢。”

何善宝说着,一边再次打量着刘虎。见他听得他们谈及他的终身大事,面上几无一点变化,仍旧是不急不缓的冲茶,心中不由更加满意。

确实是可惜了......

不一会,刘虎已经将茶水冲好,稳稳的倒了一杯,刘墉就迫不及待的将之送到了何善宝面前:“何兄请尝尝,看看味儿怎么样?”

如此,刘虎就将倒出的第二杯放在刘墉面前。

“好了,你先下去吧。”

“是。”

刘虎重新将器具摆放整齐,对着二老施了一礼,再次转身离开。

“怎么样?”见何善宝已经品了一口,刘墉笑问道。

何善宝亦是笑着回道:“味道虽轻,回味却又有一种厚重之感,仿若历经了人世繁华,彻悟了人生百态之后的一种心境。此茶倒像是为刘兄专程所制的一般,我却是第一次喝到这样的好茶。”

刘墉道:“哪里是专程为我所制,据贾家小子所说,这茶他几年前就得到了,而我也是近日才得以品尝的。”

何善宝笑了笑,不欲在此道多言,因此徐徐道:“刘兄为国朝殚精竭虑几十年,如今好不容易得以归家荣养,原本我是不敢再拿那些凡尘俗事来打搅刘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