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入红楼 第354章

作者:桃李不谙春风

吴起了然,道:“阁下气度不凡,品味也是如此雅韵,乃真名士也。”

“吴教主过誉。”

默默放下茶碗,吴起道:“这茶也喝了,还请阁下告知,准备如何对待我白莲教?”

贾清一笑,他还以为吴起真的一点也不关心这个呢。

“吴教主想要什么样的待遇?”贾清将问题抛回了他。

吴起沉默。

自来官府出兵围剿白莲教或是白莲教主动挑衅,哪一次不是杀的尸骨累累。当然,这里面的尸骨,官府的多该是白莲教的多,还真是不一定。

大概,还是无辜百姓的多

可是,从今次来看,怕是历史上白莲教败得最彻底的一次了。所有高层,几乎被一网打尽。

白莲教,已经没有谈的我条件了!

“别的老朽也不敢奢望,只望阁下仁慈,能留下他们一条性命罢了。”

吴起说的是“他们”,显然,他不认为自己还能活下去。

贾清道:“我不能保证所有的人都能活命……”

吴起静静的听着。

“但我能保证绝不滥杀无辜,他们,都是我大楚的百姓!”

贾清的话掷地有声。其实不光是说给吴起听的,也说给周围的锦衣军将士听的。

吴起看了贾清半晌,起身,拱手对着贾清一礼道:“我为朝廷能有阁下这样仁义之人而为天下百姓感到庆幸!”

这句话意思就重了。估计皇帝听了心里都要吃味。

贾清连忙站起来示意他坐下。

抛开别的不说,就是让吴仙儿知道他让他们义父给他行礼,估计得吃排喧。

接下来,就是具体的处置了。

所有地位在大挡头以上(之上就是副堂主、副舵主)的白莲教中人,全部羁押在案,听候处置。

其余所有教众,暂行收押在锦衣军五大卫所,各千户所,以及金陵省各府衙。在官府查实没有案底的,关押一年以儆效尤,若是表现良好,则无罪释放。

这份方案非贾清一人决定,是和冯唐商议之后确定的。当然,冯唐似乎只关心那些长老舵主之类的,对于普通教众的处置,都是贾清个人的意思。

虽然没有说高层如何处置,但只看贾清对普通教众的宽容,相信白莲教众绝大部分人都反对不了。至于那心里有鬼的,影响不大,敢闹事,收拾了就是。

第三二一章 优越感

此次围剿白莲教,单是包围浣荷湖就出动了锦衣军五六千兵马,加上各交通要道的堵截,涉及的锦衣军已经超过一万。加上从张伯伦张总督麾下调集的两万卫所官兵,总计达到三四万人!

如此多的兵力调动,哪怕行事再怎么隐秘,也不可能不引起注意。

江南各大势力在发现这些异像之后,吩咐派出密探打探消息。

江南某一豪华官邸之内。现任钦差金陵省体仁院总裁甄应嘉淡淡的看着下方,问道:

“可有眉目了?”

“回禀大人,已经基本确定,张总督手下的人马出动确实是冲着白莲教而去的,如今已经围住了白驼山。

至于各处频繁出动的锦衣军缇骑,实则为把持各个关键要道,阻止各方传递消息。

据回报,张总督麾下出动人手共有两万余人。而锦衣军出动的缇骑数量,无法探知。

不过现在扬州一带几乎到处都是锦衣军的人马,预估不会少于一万人。”

锦衣军不在一个系统内,别人能得到消息的门路就少了,这也是锦衣军办事有力的保障之一。

甄应嘉皱眉道:“可知白莲教如何了?”

底下那人答道:“难以幸免。此次行动实在过快,白莲教应该毫无准备就被包围了。

而且,听说今日是白莲教的教宗大会,几乎所有的分舵舵主都到了总舵,如此,真可谓是一网打尽了!”

甄应嘉吸了口凉气。

金陵省体仁院是太上皇专为陪都所设的衙门。第一任总裁就是他爹,太上皇身边第一心腹大臣,代号“青龙”,太上皇潜邸之时所设青龙卫的首领。

青龙卫,其实就是专为太上皇处理一些不方便放在明面上处置的东西。特别是太上皇执政早期,最为凶悍,一度压的锦衣军抬不起头来。那个时候,锦衣军都差不多成了青龙卫的附庸。

青龙虽然权柄极大,但因为权责不甚光彩,不得朝臣认同,所以太上皇一直并无赐爵。这是公认的说法。

这钦差金陵省体仁院总裁一职其实也算是太上皇安置暮年青龙的方式,职责减少一半,将北边的权责还于北镇抚司,只负责侦查江南之地的动向。后来为了遵循祖制,将青龙卫彻底拆散,一部分留在体仁院,其余的归于南镇抚司。

也就是说,这金陵省体仁院不但和锦衣军渊源深厚,而且权责相似!

如今锦衣军这么大的动静,他居然如此后知后觉,真是让他有些惊怒的同时又很无奈。

如今太上皇不在位多年,南镇抚司越发嚣张无限。他这个位置,快要有名无实了!

再次询问几句,将底下那人挥退。想了想,亲笔写了两封信,命人送了出去。

……

江南另一处庄园之内。

如果说体仁院是豪华的话,这座庄园就只能用豪奢来形容!

雕楼画栋,奇山异石,多不甚数。

一间正堂之中,坐着十几个人,气氛沉闷。

“大意了!”

良久,主座下方,右边第一人长呼一口气,懊悔道。

他这一发话,顿时引起许多人的共鸣。

若是林如海在这里,一定认识这些人。他们,就是整个淮阳之地的大盐商,每一个,都家资巨富。

“曾老板,你说说,现在怎么办?”

一会之后,见主座上的人一直闭口不言,其中一人忍不住开口问道。

其他人也纷纷开口讨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