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行诸天万界 第17章

作者:我家的小鲤鱼

时间就像大河一样,奔流不息,转眼间两年就过去。

朝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一年,为了保护皇帝,保护大臣,皇帝开始整顿都城禁军。

有人反对,有人支持,最后还是顺利执行下去,因为有几个激烈反对的大臣被所谓的大盗给砍了。

正德皇帝建立镇国公府,联合武勋和各地的皇亲国戚进军商业。

此事遭到大臣的激烈反对,随后朝中不少大臣投了不少钱进去,和气生财。

镇国公建立百工培训基地、开始流水线作业大大减少了商品的成本,朝廷的高层各个赚的笑眯眯,雇佣制度让平民的小日子也好过许多。

皇帝私人出钱两百万两白银建立新城,买下周边土地。

新城大规模使用水泥、玻璃、地暖,宏伟程度完全征服从镇国公府赚钱的有钱人,新城周围的房地产开发又狠狠赚了一笔。

开始发行纸币,建立钱庄低息贷款和利息存储业务,鼓励商业贷款。

削藩,宁王不满,造反。

不到一月,正德皇帝正磨刀霍霍,都城禁军还没集合完毕,南赣巡抚王阳明平叛,擒下宁王。

剩余藩王乖乖举家回到都城,聪明的买地投资做买卖当大富豪,笨的祖先存的钱花完了当平民,朝廷每年减少几百万两的藩王供养。

之后皇帝决定取消举人土地不用纳税的制度,朝中大臣群情激愤,大骂正德皇帝不当人子,昏君。

又推出举人可以固定领取工资,那些高层大臣、武勋各个赚了不少,自然不在乎那点田税,能给举人一个说法就行。

那么多大臣同意了,某些大地主自然不能说我家地多,不同意,只好硬着头皮答应。

禁军队伍开始扩充,武学开始在军中普及,皇帝的权威与日俱增。

东厂,锦衣卫进入暗处。

护龙山庄来往的名儒、大臣越来越少,都在忙着为子孙挣一份家业,房贷实在太贵了,杀千刀的镇国公府。

易白笑呵呵地看着爪子上的情报,钝刀子砍人就是舒服。

第13章 实力打脸

“大喜事,大喜事啊!墨玉兄弟你这次可以得偿所愿了!”

易白一如往常地在一群少女服侍中进食,淡淡地看着惊喜地脸上就像盛开的菊花一般的曹正淳。

“什么喜事,能我们身家万贯的曹公公这么开心啊?”

曹公公笑眯眯地伸出兰花指说道:“地字第一号归海一刀为报父仇,滥杀武林中人,如今群情激愤,圣上亲自下了旨意捉拿他,朱无视这次可是要自断一臂了!”

“一个没有脑子的打手而已,少了一刀,朱无视想培养两刀,三刀轻而易举。”

曹正淳得意的走到一旁的紫檀木椅子缓缓坐下。

“如今玄字第一号上官海棠一直在这个杀人犯旁边,我们抓人的时候,如果顺便再把她也杀了,这样的智囊,他朱无视还能再培养一个?”

“再说,那个老东西天天一副大仁大义的模样,难道还会直接放弃归海一刀不成?”

“也许,这次我们可以连他也坑进去!”

易白诧异地看了这个老太监一眼,果然,能混到这个位子的,一个个都不简单。

“曹公公,你要记得你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旁边有不少侍女,隔墙有耳,易白只能警告下曹正淳,没了护龙山庄,他东厂就太强了,对皇帝来说平衡才是最重要的。

曹正淳脸色一收,轻轻点了点头。

“还是墨玉兄弟看得清,咱家回去让小崽子们把局面弄小点,如今盛世,稳定才是圣上需要的!”

回护龙山庄复命,上官海棠看着路边一群免费义务学校放学的孩子,在老师的组织下,有秩序地回家。

“大家排好队靠右站,不要乱跑,红色领巾都带整齐!一会校马车就到了!”

一群满身大汗下工的民工,讨论晚上回去要不要去菜市场带点肉回家。

街道上,每隔一段时间都有穿着好看天蓝色服装,队列整齐的巡逻队,到处巡逻。

这几年都城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人民的生活也越来越好。

上官海棠由衷地感到开心,今年的税收估计可以超过千万之数,各地户口相比几年前增长了几倍有余。

当然也有好多原来隐藏的户口被查出来的原因。

大明在圣上的带领下,眼看着就要迎来万古未有的盛世,能为之繁华出一分力,上官海棠与有荣焉。

到护龙山庄,一进门上官海棠就看到义父站在中间广场的龙头上面,负手而立,看着远处。

这条花费无数能工巧匠用整块大理石雕刻的巨大神龙曾经是所有护龙山庄人的骄傲,如今也是。

“义父,一刀已经在少林寺静修,在后山的达摩洞闭关四十九日,即可解除魔障。”

“好,我去向皇上立军令状,如若一刀再杀人,我自愿受株连之嘴!”

义父的声音还是那么的沉厚,一如既往的坚不定。

上官海棠脸上露出担忧的神色:“就怕东厂那边使诈,故意勾引一刀杀人,如今一刀修炼阿鼻道三刀这样的魔功,魔念深重,怕是抵挡不住曹狗的阴谋诡计!”

“无妨,少林寺高手如云,你也去看着就是!”

“是,义父!”

看到海棠离开,朱无视转过身看着皇宫的方向喃喃自语。

“天命所归?千古一帝?我偏不信,我朱无视就是要逆天改命!”

朝廷开始各地商户商标注册,商标注册的商户只能买卖对应注册的货物,朝廷规定只保护注册商户的利益。

也就是说,随便派一个阿猫阿狗来,你就要考虑家产会不会被人吞了去。

正式开始收取商税,此举当然被无数大臣反对。

明朝这些出来当官的,除了一些传统的耕读世家,有几个不贪赃枉法的。

东厂抓了几个反对的典型,举行公审,罪行一条条列出来,然后让大理寺当庭判刑。

再把这几个典型在大明日报上好好宣传一番,其他几个机灵的立马上奏商税的好处,商税顺利实行。

国库充溢,从京都开始向周围郡县大规模修建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