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973章

作者:一斤小鳄梨

  香港。

  达达尼奥觉的自己已经疯了,不仅仅是自己疯了,那些其他糖商也封了。

  可口可乐财大气粗,已经包了两轮的调味糖浆和普通糖浆了。他们已经计划好了,要直接控死那些小饮料商。

  而百事可乐的代表在牵头,把中小饮料商汇聚起来痛陈利害。

  可口可乐本来就势大,如果被可口可乐把这些糖浆都包圆了,他们下半年的生产肯定出问题。就算是有其他地方搞糖浆,但是也会严重影响生产。到时候这些中小饮料商好不容易争取来的货架会被可口可乐塞满的。

  所以我们这些小饮料商要团结起来。大家一起集合出钱,然后在进行内部分配。

  在这种时刻,这些资本家到是难得的团结一致。把资金集中起来,划分好分配比例,从可口可乐手上夺下了一些糖浆供给。

  而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了雀巢集团、亿滋国际、和马氏糖果这些大糖果商身上。

  这三家做的太绝了。他们都不分粗细糖了,统一报价都拉到了一百一十六美元又五十美分。现在每一顿价格再上涨五十美分都够要命了。

  他们真的是憋着要把对方搞死的心在干啊。

  没办法,国际竞争就是这样的黑暗森林。看见敌人最好的办法是先一枪打死它。免得它抓住机会一枪打死你。沟通是可以沟通的,但是这个时候的沟通大家都当对方在放屁。

  三个国际大厂厮杀,死的却是下面的一众中小糖果商。

  费列罗、达能之类的甚至都没抢到糖。这把两家都急坏了。他们还能急,还能求爷爷告奶奶的想办法去搞糖。

  剩下的一些小糖果企业已经做好了挺不过今年就破产的准备了。

  而达能和中国山海关汽水在内的谈判早在几年前就在进行了。

  不过那个时候达能报的条件太差太苛刻了。他们要求山海关汽水转让全套技术和设备,才能在法国建厂合营。并且中方还没有经营权,不能插手管理。

  这个条件山海关汽水根本无法接受。就算是山海关汽水厂的领导脑子抽抽了准备签字同意,李锐也会用大记忆恢复术,让他脑子正常过来的。

  而现在,在三家争霸中被打成炮灰的达能已经没有那种桀骜不驯的态度了。

  在香港的另一家酒店里,达能的代表说话间都有些卑躬屈膝的语气了。

  “那个,李代表。这份协议咱们就这么签了吧。”达能的代表脸上露出了一种讨好的笑容。

  中方的李代表眉毛扬了扬:“按我们提的条件签,你们不改了?”

  达能代表呵呵笑着:“中方的协议非常公平!非常公正!非常具有国际贸易精神!是双赢的好协议!”

  看着眼前这个秃顶的法国中年男人,李代表有些不适应了。你这样不好吧,我还挺喜欢你最早的时候那种桀骜不驯的态度的,要不你还是装起来?

  你怎么能这样呢?你大法兰西的骄傲呢?

  达能的代表当然不会说:在达能的生死存亡之刻,法兰西的骄傲还不如一盘西蓝花重要。

  达能为了生存,为了不在这场国际糖战中被当成炮灰打死,只能低下他们骄傲的头颅。

  而历史会证明他们的选择是没有错的。

  因为在香港的这场暗投结束后,全世界有一半以上的老百姓震惊的发现,他们平时吃的糖和零食以不可思议的价格开始暴涨。

第四百四十一章 如神弃之地

  二十世纪初期一直到二十世纪的七八十年一直是魔幻文学流行的时代。在魔幻小说之中有一种设定,那叫做神弃之地。

  所谓的神弃之地就是为了对应神选之地,是一个被众神抛弃放逐的地方。生活在这个地方的人一般都很惨,因为没有神的保佑,在魔幻文学里他们不得不和各种可怕的魔幻生物做斗争。

  而结局下场都很惨烈,没有神的庇护,他们什么都做不了。按照这个时代所流行的魔幻小说的剧情套路,一般来说这种神弃之地要么是彻底完犊子。要么就是出一个救世主,重新指引人们相信众神,取得众神的原谅,最后回归众神重新有了神佑的套路。

  这是在小说之中的套路,而在现实中有没有这样的神弃之地呢?

  答案是有的。

  至少在本时空之中是有的。

  虽然和魔幻小说中那些虚构出来的神魔鬼怪有很大的差别,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现实中的这帮人的生活并不会比小说中的人好多少。

  而在本时空这个年代,这个已经成为欧洲一些魔幻小说家作为创作原型素材的地方叫做:波兰。

  原本波兰没这么惨的。至少欧洲的魔幻小说家在创作神弃之地时一般都是以黑非洲或者是南美一些极度落后的国家作为原型。

  波兰好歹算是欧洲亲戚,虽然是个穷亲戚,但是也不至于这样啊。

  但是谁让波兰出了个大人物呢。那个名叫安德鲁的年轻人,那可是纯纯的一个大人物啊。

  当然,波兰本地人现在一般叫他纯纯的畜生。

  美苏华沙厨房辩论上,这位老兄拿着南部十四连开四枪,打完东边打西边的壮举现在还时不时被人提起。

  打伤赫鲁晓夫,几乎打死基辛格。还有被保镖挡住的尼克松和莫洛托夫都是他的攻击目标。

  自那次之后,波兰就真的成为了神弃之地了。

  开玩了华沙厨房辩论之后,苏联就放弃了波兰的社会主义阵营内的优惠贸易政策。(因为在之前波兰内部就开始闹事了。)

  而美国在内的资本主义国家也因为尼克松被刺杀的事情,而对华沙的态度模棱两可。

  虽然说还是可以给波兰运送货物吧,但是你们波兰还是按照标准价格来买吧。毕竟我们是资本主义,又不是照顾人的社会主义,对不对?

  而苏联要给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打个样,让他们看看没有了苏联的社会主义福利政策,你们这些欧洲小国会变成啥样。

  于是乎,波兰真正的黑暗时代在二十世纪的六十年代到来了。

  一个本来就没有什么特产,波兰能拿的出手的就两玩意儿。一个是煤炭,一个是各种农业产品。而波兰的农业产品还需要苏联的各种化肥来供给。

  苏联的福利价格一断,真的按照妥妥的市场经济购买,波兰就麻瓜了。

  潘森看着麦田,他的眼神有些麻木。因为麦田的长势很差很差。

  作为一名拥有三百英亩地的自耕农,他或许可以算是一个小地主。但是他的生活过的却一点都不好。

  早在几年前,潘森也是和其他波兰人闹过的。因为他们觉得苏联对他们的经济捆绑太严重了。

  波兰生产的产品估值被严重低估,苏联用远低于国际市场价格的标准来收购波兰的各种产品。

  当时潘森也走上了华沙的街头,和波兰的洽谈人一起群情激奋。而等到苏联人真的开始慢慢放开对波兰的经济管控时,潘森和其他一些有着自己大小产业的波兰人忍不住举杯痛饮。

  他们高呼着自由的时代要来了。

  他们想象的好日子终于要来了!

  三百英亩小麦田,潘森觉得自己终于能发点财了。按照国际价格来说,自己的收入最少能翻三倍。再也不用被苏联盘剥了。那些苏联人收购了自己的粮食,然后卖给中国人。中间的好处都被中国人和苏联人赚走了!

  如果自己能直接卖给国际粮商,那么自己的生活该有多好啊。自己肯定能买得起美国产的别克小汽车了。还能盖一个更大的房子。

  当然,这些都是潘森自己的幻想。

  当一切的福利价格都取消了之后,潘森惊讶的发现了一件事。

  “为什么汽油这么贵?!”

  作为拥有三百英亩土地的自耕农(农场主),他需要大量的使用机械耕种。机械不吃草,它们吃油。

  曾经来自苏联的便宜油价支持着潘森能开得起自己的机器,让农场里的十来个人就能开着机器把三百英亩的土地都管理的好好的。

  但是苏联的福利政策没了,油价就开始变了。他能怎么样呢?只能咬着牙承受啊。

  他还在想着,只要粮食价格保持住,那么这点成本也可以接受。

  而接下来打击他的则更加恐怖了。

  “化肥价格上涨了百分之五十。”这是他妻子给他带来的坏消息。

  “而且还有可能进一步上涨。”妻子麻木的口吻中吐出了收割他希望的镰刀。

  汽油价格在上涨,化肥价格在上涨,为什么什么都在涨?

  但是潘森还在坚持,因为只要坚持到收获的季节,总会好起来的。

  而且潘森决定了,不会卖给苏联!因为他们盘剥自己太多年了!

  在苏联放开经济管控的第一年,潘森迎来他的收获时刻,他兴冲冲的找到了从前许诺他会有很高收购价格的国际粮食那。

  “哪有那么高的价格啊。”只看这个两年许诺他们,只要波兰回到国际市场经济就能发展的秃头英国人如此说道。

  “现在到处都是卖粮食的,粮食多的不得了。就这个价格了,你们卖不卖?而且你这个眼神看着我干嘛,难道我给的收购价还没苏联高吗?”

  没错,这个英国人给的价格确实比一年前苏联人的收购价格高一些。但是今年的种植成本却比去年高了不止一些啊!

  “行行好吧,能多给一些吗?”潘森拉下脸来恳求到。

  可是对方却依旧是那么冷漠:“卖不卖?”

  是啊,潘森有什么资格讨价还价呢?因为波兰这地方有什么呢?除了粮食就是煤炭,他们能卖给谁呢?

  而自那以后,已经过去了三年。

  潘森站在自己的农田旁,满眼憔悴。因为种植成本的上升,国家补贴的不断下降(现在几乎没有)。他今年已经买不起什么化肥了。

  “潘森,今年的小麦可能要减产了。”帮他开收割机的工人叹息的过来说了一句。

  潘森麻木的说道:“我知道,我知道。”

  开收割机的工人叹息一声,拍了拍他的肩膀,但是不好说什么。

  因为现在波兰的经济情况很糟糕,潘森的农场之前还有十四个人,但是现在只有十个人了。因为潘森已经没钱雇佣多余的四个人。

  而剩下的人虽然工作变的繁重了,但是也没人敢离开。因为其他的农场过的也不好。好像有一种随时要破产的感觉。

  因为汽油和化肥的价格太高了。

  至少潘森人还不错,不拖欠他们的工资。辛苦就辛苦一点吧。

  “今天你要去城里吗?”开收割机的工人问道。

  潘森缓缓转头:“怎么?”

  “艾妮生日,我从农场那边过来的时候被你妻子叫住,让我提醒你。不要忘记去城里买一个生日蛋糕。艾妮十岁的生日了。”

  潘森勉强挤出一个笑容:“对啊,艾妮十岁了。我去趟城里。”

  “你带钱了吗?”工人问了潘森一句。

  潘森打开钱包看了看,里面还有四十兹罗提(波兰币)。够给艾妮买蛋糕和礼物了。

  他挥挥手,然后开着一台生产自中国生产的富康小汽车走了。这么多年了,潘森依旧没有钱买别克,买中国的富康汽车,已经是他的极限了。

  开着小车颠簸在路上,潘森看着街道两边萧条的景色。有很多女人在街上游荡,她们穿着暴露,二十到三十兹罗提就可以和她们欢好一次。次

  她们中有很多人从前可能是有一份不错工作的。但是现在……

  “哎……”潘森重重叹息一声。

  他现在后悔了,他都不知道自己这些人当初在图什么。自由经济?波兰的经济现在是自由了,什么都自由了!自由到什么都买不起了!

  当时大家都高呼着自由经济,但是却没有想过自由经济需要付出的代价如此高昂,现在来看,苏联当初对自己的收购价格根本不算盘剥。

  但是现在好像为时已晚了。

  开车在城里的街上,潘森看着从前开在街道上的苏联供销社早就换了牌子。再也买不到难吃但是便宜的面包和口感差但是甜度够且便宜的苏联果酱了。还有供销社里那些平价的中国商品。

  现在它们只能在贸易集市上买到,价格翻了两三倍。

  开车到了许久没有来的糖果糕点店。

  “我要一个八寸的蛋糕。巧克力的。”潘森道。

  店员面无表情的冷漠说道:“需要一百兹罗提。”

  潘森倒吸一口凉气:“为什么那么贵?!三年前八寸的巧克力蛋糕只要二十兹罗提。”

  店员一副死了妈一样的冷漠脸继续道:“那是三年前。三年前我他妈还能再学校里读书,考第一,还想着读哪个大学。你他妈买不买?”

  虽然被年轻的店员吊骂了一顿,但是潘森不打算和这个火气很大的年轻人吵架,他深吸了一口气:“八寸的奶油蛋糕,上面装饰糖果的那种。就是各种彩色糖果,有圣诞拐杖、彩色雨伞的那种,那要多少钱。”

  “七十兹罗提。”店员依旧冷漠。

  “为什么这么贵?”潘森心头在滴血。

  “因为糖价涨了,所有的材料价格都在涨。糖果贵了,糖贵了,做蛋糕要很多糖。”店员已经不耐烦了。

  “那六寸的呢。”

  “五十兹罗提。”

  “那……”

  “你他妈到底有多少钱?!”

  “四十兹罗提。但是我还要给我女儿买礼物,我……”

上一篇:光阴之外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