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斤小鳄梨
这高县长算不算好县长?应该是算的。
正准备开始搞演说的彭学武也快步走下临时搭建的高台。
“高县长,您怎么来了。您这是……”彭学武双手握住高县长的手。
高县长哈哈一笑:“怎么,彭学武,你不是以为我是来帮你彭家村的建筑队来站台的吧?”
“这哪能啊!咱们彭家村这个小庙可请不起您这尊大神。”还真别说,彭学武心里还真的是这么想的。被高县长说穿了,他还有些不好意思呢。
高县长指了指彭学武,没点破彭学武的小心思,他继续道:“我是下乡来视察工作的。天天在县政府的大院子里看报告,总不如下乡来走一趟。刚好听说了你在这把方圆几十里的村干部都集合了,我觉得倒是刚好了。”
“省得我一个个跑了,你先搞你的,你的事情搞完了之后,我在开个工作会议。”
高县长这么说,他的小宇秘书真的从三轮胯子的后备箱里掏出了一大摞资料。
看样子是真的。高县长真的是下乡来调研的。
这下好了,现在大家的心思都在高县长接下来要开的会议上了。
大家都在想着自己下面是不是有什么工作做的不到位。
都没心思去听彭学武要搞什么了。彭学武的介绍他们建筑队之类的事情,已经没有人关心了。
彭学武这下算是被喧宾夺主了。但是他也不着急不恼怒。
因为在下一刻,他拿出了这次宣传的大杀器。
他专门找了市里的美术生画的宣传图。就按照许大有他们在苏联盖的联排小高层样式画的新农村房建设图。
当这个玩意儿的盖头被截开,别说在场的村干部和村民了,就连高县长都被惊住了。
因为这完全就不是现在农村的模样啊。现在的农村能起砖墙瓦顶就算是极好的了。很多地方的农村还是用三合土做墙面,木板加稻草做顶棚呢。
透明塑料布对很多农村来说都是好东西。因为透明塑料布可以代替玻璃来使用啊。
虽然说塑料布除了透光之外,不隔热不保暖也几乎没有安全性可言。但是对于很多农民来说,这就是可以用的好东西了。
很多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的不仅仅是劳动力,还有他们的见识和想法、以及把劳动力变成美好生活的能力。
就像是彭学武现在展现出的规划图,三层半的联排小高层。整体外立面使用了砖石刮白。再加上窗明几净的玻璃窗户。整个给人的感觉就很好。
再加上前后的小院,还有把这些小楼按照规整的方向统一修建,留出了道路。甚至还留出了道路两边种植树木绿化的地方。
“我们彭家村建筑队,打算就按照这个方式来进行施工。所有的楼层都留好上下自来水的管道。即便是现在县里的自来水通不过来,我们也可以预留好管线。”
“而且我们也做好了农村的预案。这里可以采用水塔供水,像我们彭家村后山有个水库。水库落差比我们村子高。我们可以直接用水库供水,也相当于自来水了。”
“这里呢,把前后院都留好了。可以养鸡养猪。房子里面也都做了规划。一楼是放农具的,也是大厅。要是家里来亲戚了,人多了可以坐在下面。”
“二楼三楼都规划了小房间。你们一家就算是有七八口人,也能一人分到一个房间。”
“顶楼晒衣服,这冬天也不怕被挡住太阳了。”
伴随着彭学武的介绍,那些村干部们都看傻了眼。
因为他们真的没有想过农村的房子能盖成这个样子啊。
而高县长想的就多了。他发问到:“彭学武,你这不是给大家伙画大饼吧。我先不说你规划的这些东西能不能建好。你修建这样的房子,要很多钱吧。一般的农民负担的起吗?”
高县长并没有被彭学武规划的新农村给冲昏头脑。
彭学武呵武呵一笑道:“县长,这房子看着确实是很贵,但实际上造价没有那么高。我们村自己可以生产预制板、砖块、瓦片,而且这些房子其实面积不大。”
“单层面积在八十平米。主要是我们学习在苏联建造楼房的经验,把空间都规划起来。避免空间上的浪费。按照许大有他们在苏联学习的经验,这叫什么功能性划分。”
“其实咱们现在农村起大屋子的成本并不低,起足够一家人住的大屋子,成本和起这样的小楼是差不多的。”
“所以,各位。咱们彭家村能修这样的房子,大家伙有没有兴趣?”
现在这些村干部和各村打算起房子的村民何止是有兴趣的。他们都不可置信了,咱们农民真的能住上这样的房子?
彭学武也知道他们的疑惑,所以给他们吃定心丸:“各位放心。这房子我们彭家村打算先盖。盖好之后你们来看,货不对板就不用找咱们了。你们说意下如何?”
第三百六十四章 排头兵
彭学武算是把高县长到来的这个喧宾夺主给带回正题来了。
现在别说农村了,很多城里人都见识过什么好房子呢。元时空后世所搞的新农村建设的房子放在城里,放在乡下都是一等一的好房子。
而许大有他们从苏联学习回来的经验,盖的那些房子和里面的设计就已经是非常像元时空后世的新农村建设了。
这些村民虽然说创新不足,但是依瓢画葫芦还是可以的。
他们只要把他们在苏联所做的工程中八成乃至于七成的实力,用到农村房的建设上面。就能够建设出和其他乡村盖房队完全不一样的建筑。
就这已经足够让这些农村的农民感觉到惊讶了。
而这也是彭学武所要的效果。如果不一鸣惊人的话,怎么样才能够把自己彭家村的建筑队打出名声呢。
彭学武的这一番操作。把周围乡村农民的想法都调动起来了。尤其是彭学武给出的报价并不算高。
起三间大瓦房的价格和起这样一个三层的小楼是没有差别的。
这样一来,大家自然是想要住这种现代化的建筑。
他们都想等着看看彭家村给自己建好房子之后,效果如何。
只要能够达到他们宣传图上6成的水平,这一些农村的农民就有兴趣找他们来建房子了。
这搞的就连高县长后续开的工作会议都变得不重要了。
在高县长开完了后续的工作会议之后。他找到彭学武两人在河边深刻谈了一会儿。
“彭学武,我还是觉得你是不是在画大饼。你这彩色的琉璃瓦,你们村能生产吗?”高县长想到彭学武给的宣传图上,其中那些小高层的顶楼可都是漂亮的彩色瓦顶,显得鲜艳夺目。
比现在农村常见的灰扑扑的瓦顶好看多了。这也是为什么彭学武搞出来的宣传画能第一时间夺人眼球的关键。
但是现在的彭家村虽然有砖窑也能烧瓦片,但是他们烧的也是普通的灰瓦。根本烧不来那种琉璃瓦。
而对于高县长的疑惑,彭学武则笑呵呵的说道:“高县长,这就是我需要麻烦您的事情了。咱们村这些年也培养出了不少中专生。”
“有的中专生呢,分配到县里市里,进了工厂工作。有的中专生呢,我留了下来在我们村子里。因为技术人才难得呀。你也别说我这么做断人家孩子的前途。”
“如果不这么做,有哪个中专生会愿意守着咱们这个村。就算是砖窑厂给开一个月二三十块的工资。但是说出去哪有人家市里面的工厂干的体面呢?”
高县长听着彭学武的话,他点点头没有说话。因为彭学武说的也是事实。
这个世上哪有那么好的事情。人都是得了一就想二的。
彭家村这些年来依靠村里的补助培养的初中生和中专生以及高中生是目前整个寿县乡村里面最多的。
彭雪武用砖窑厂,养猪场辅酶厂赚来的钱,大力发展乡村的教育。
而现在也是到他收获的季节了,只听他说道:“我留下的中专生中有两个在化学方面学的不错。在中专里学的就是烧窑技术和釉料配比。带颜色的彩色瓦片他们在学校里面已经学过了。”
“我亲自去看的,他们在学校的实验窑炉里面烧出来的东西漂亮的很。唯一的问题就是咱们彭家村买不到淮南市里面的釉料。这些东西都是按需配比的。咱们彭家村的砖窑厂规模太小了,市里面根本不给批。”
高县长听到这里恍然大悟:“好你个彭学武啊,你们彭家村的产业升级把脑筋打到我的头上了。”
产业升级这个词是这两年新流行的。高县长觉得这个词特别贴切。
就像彭家村的砖窑厂,现在只能烧普通的红砖和灰瓦。他们要是能够升级烧彩色的瓦片,那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因为不仅是寿县,放眼整个淮南也没有一家专门生产彩色瓦片的厂。市里面的釉料一般是配比用来烧瓷器的。毕竟陶瓷器具对人民来说是刚需需求。
彭学武憨憨的一笑,但是高县长却觉得这个家伙笑容之中有着自己的狡黠。
“县长您看看,要是你有办法,从县里面帮忙批条子。到市里面分一些釉料过来,我这里留下了两个中专生,可以去技校把他们的老师请过来帮我们搭建一个能烧彩色琉璃瓦的窑口。”
“到时候别说是寿县了,整个淮南咱们是独一份。谁见过农村盖小高层用彩色瓦顶的。到时候市长都得轰动。”
“你想想到时候农村建设成这样,寿县下面几十上百个乡村全部都是整洁的小高层,全都是漂亮的彩色瓦顶。那多气派啊,咱们就是跑步进入社会主义了呀。”
面对彭学武画的大饼高县长一开始听着还有些激动,但是沉静下来却是对彭学武说:“你们想要釉料,我可以想办法。但是你说要把全寿县所有的农村都建成你图纸上那样,我觉得你步子太大,扯到蛋。”
“你先把彩色瓦顶给我弄出来。也不要给我画大饼。我现在需要你做一件事。”
彭学武听到高县长愿意帮他解决釉料的问题之后,他整个脸都笑成菊花样了。他连忙说道:“别说一个要求,多几个要求都行啊。”
高县长背负双手在河边踱步说道:“现在寿县下面所有的乡村中就你们彭家村发展的最好。你们已经多年是县里的先进乡村代表。但是这不够。”
高县长看着彭学武的眼睛说道:“整个寿县下面有60多个行政村。还有将近200个自然村。”
“其中有的村落还很穷,譬如说大石村。”
说到这个村子,彭学武多少有些不屑的撇撇嘴:“大石村的老村长太没有远见了。当年苏联那边需要劳工,大家都踊跃报名。但是大石村的老村长就想要完成上级的开荒任务和交公粮任务。他就单纯的想着要完成交公粮,要多交公粮。硬生生的按着村里的年轻人不许去。”
“现在他们村里的后生可是恨死他了。把人家后生用几年时间改变一生命运的事情给断了。”
高县长看着彭学武,他对大石村村长却有着截然不同的评价:“你说那个老村长做错了是吗?”
“当然做错了。”彭学武几乎没有考虑的回答到。
高县长却道:“大石村的老村长,这辈子挨饿的次数太多了。他见过太多人被饿死。所以他的脑海之中只有一个念想。那就是让农村人多种田,多开荒多种地。只要粮食种的够多,就不会饿死人了。”
“他想要多交公粮,可不是为了拿什么优异的奖励。他之前可就到县里面说过这个事情。他按着后生不许走,就是因为大石村有太多没有开垦出来的土地。他就想着把后生们留住,在土地里细心耕种。每个人都多收个三五斗的粮。”
“至于个人荣誉,他早几年就表过态。他什么都可以不要。但是大石村的地不能荒。”
听到高县长这么说,彭学武沉默了好一会儿。
不是每一个村长都能像彭学武一样有着高瞻远瞩的见识。
大石村的老村长一辈子过得也清贫的很。他就是一个没有什么远见卓识,一头只知道铺在地里的老农民。而这就是中国几百万个自然村村长的常态。哪有那么多远见卓识才华横溢的村长。
“哎。”彭学武叹了口气,说不出什么。
高县长转过头来对他说道:“我们寿县还有许多的村干部,都和大石村的老村长一样。他们缺少足够的见识,不像你一样敢打敢拼敢闯。如果说整个寿县的村落就像军队的士兵一样。”
“那你彭学武就是我们连里的排头兵。现在我要交一个艰巨的任务给你,想办法把大石村给我带起来。你在生产上有什么什困难都可以找我来提。只要正当的,我都会想办法帮你解决。”
“但是你要起到带头模范的作用,把这县里几百个村落全部给我带起来。让他们瞧瞧村子该怎么发展。”
“有没有信心?!”
彭学武一个立正用最高的语调回答道:“保证完成任务。”
坚定的就像是当年解放战争时期,作为敢死队自己去炸掉敌人碉堡一样坚决。
这一次也是一场解放战争。解放农村思想和经济的战争。这一次战争中,彭学武又站在了最前面,成为了排头兵。
第三百六十五章 冲击力
对于彭学武来说,他要经历一场新的解放战争。
他是在基层做排头兵。
而如高县长这样的,则是负责局部战役的总体规划。
打一场经济和文化的解放战争并不容易。即便是李锐开了这么多的挂,但是依旧需要下面的地区领导深刻执行才可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高县长和彭学武算是在比较拔尖的地区领导了。
彭学武负责最基层的落实问题。
高县长也没有信口雌黄,他答应了彭学武。如果彭家村在生产建设上有什么问题,找他就行了。
高县长回去之后的第二天就帮彭家村把淮南化工厂生产的釉料给批下来了。之后彭家村要电线和水管之类的,高县长也没有推辞,都答应了下来。
只不过淮南化工厂的人拉货来彭家村的时候,看着彭家村烧窑的环境和规模,他们送货的司机还是忍不住撇撇嘴:“你们这个村子还打算烧瓷器啊?看着也不像是能干精细活的啊。”
面对司机的质疑,村里一些气大的年轻人想要吵两句,但是彭学武却是呵呵一笑给司机递烟。随后让村里的后生卸货。
彭学武知道,和一个送货的司机吵架有什么意思啊。人家看不上咱们村子就看不上呗。
这是用吵架能解决的问题吗?你不把东西给弄出来,谁能把你当一盘菜?
彭学武给村里的年轻人开会讲课就说过:“地里的红薯想要上大饭庄子的席面,那也要做成拔丝地瓜才行。没有蜜糖,哪有蝴蝶来我们这?”
所以吵架不解决问题,实打实的干,用行动给所有人一个证明,这才是最关键的。
而接下来,彭家村就开始了紧锣密鼓的生产建设。
彭学武真的去中专技校把那个会烧窑搭窑的老师请来了。请人家来村里手把手的教怎么搭建能烧彩色琉璃瓦的窑。
中专的老师都惊了,整个淮南现在也没专门生产彩色琉璃瓦的厂啊,淮南也就是有不大的陶瓷厂和搪瓷厂,你们一个小村子就想搞淮南市都没有的厂子?
一开始他还以为是彭学武在戏耍自己呢。怎么看都不都觉得这事是一个农村干部该有的魄力和觉悟。
但是彭学武拉着老师的手不让他走,并且当着他的面连干了三杯高度白酒:“老师,我们彭家村不是戏耍你。我们是真心实意的请您帮忙。您不要担心咱们农村人的决心。这事儿,干了,我就要干到底!”
看着彭学武这样表决心,这中专老师也答应了下来。他不是怕花力气,只是怕做了一半结果半途而废。
彭学武这样表态,自己帮这个忙又算什么呢。人家对自己也足够尊敬了,还好酒好饭的招待了。自己的学生也央求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