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851章

作者:一斤小鳄梨

  这位原时空之中的大嘴巴苏联一把手,大概是因为没有当上苏联领导人,所以他反而显得面目可亲许多。

  尤其是他现在和中国谈货币问题已经有了相当大的进展。关于中苏货币互持,以中国商品来锚定卢布的价值。赫鲁晓夫谈了都快两年了,现在终于要有结果了。

  所以他现在心情很好,当李锐邀请他去北京饭店的时候,赫鲁晓夫脸上还带着笑容呢。

  曾培洪负责谈货币互持的详情,最近已经取得突破了。赫鲁晓夫一来饭店包厢,他就哈哈笑道:“李主任,今天这顿饭我来请吧。你想要吃烤鸭,还是想要吃牛肉?”

  赫鲁晓夫脸上充满了笑容。相比较来说,李锐脸上就没有那么多的笑容了。

  李锐用悲伤的语调说道: ”赫鲁晓夫同志,我现在是一点都吃不下啊。 我们国家的人民正在挨饿。华北、华南、西南都有人在挨饿。即便是我们调集了大量的国库粮食,但也是无法保证所有人都不挨饿。“

  赫鲁晓夫的笑容凝固在了脸上。是哦,中国现在粮食危机,好像确实不能笑得太开心。于是乎他瞬间变脸,一副沉痛的表情道:“是啊,对于中国人民现在所遭受的苦难,我也深表遗憾。”

  深表遗憾是不够的,李锐是希望赫鲁晓夫同志爆点金币和粮食。

  “赫鲁晓夫同志,我听闻了您和曾培洪同志,还有我们贸易部的同志关于卢布锚定中国商品的问题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我恭喜你啊。”

  李锐嘴角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这搞得赫赫鲁晓夫也不知道是该笑还是该哭了。他只能哭笑不得的严肃说道:“啊,是啊。”

  赫大嘴巴一时之间不知道该怎么回应了。

  而李锐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用一段长达三分钟的沉默让对面的赫鲁晓夫坐立不安。李锐就那么静静的坐着,眼神看着赫鲁晓夫,但是一句话都不说。

  这把赫鲁晓夫给搞的有些发毛。他忍不住道: ”李,到底有什么事情?“

  李锐道: "赫鲁晓夫同志,你应该清楚,我除了文宣部的职位之外还是计是划委员会的成员。

  “自然。”

  ”哎……“

  ”李!我求你了!你能不能把话说清楚,我的老天啊!你这个样子弄得我都不知道你要干什么了!“

  ”好吧,我在这里正式通知一下赫鲁晓夫同志。作为计划委员会的副主任,也是主要计划的制定者。我们中国明年可能要对轻工业产品进行减产。包括八个大类,二十多项民生用品的出口都将减少。这里是清单.. .”

  李锐把一份他早就准备好的文件交给了赫鲁晓夫。

  赫鲁晓夫疑惑的接过文件,他才刚刚瞟了一眼就像是见到鬼一样跳了起来。

  “不行!你们不能这样消减出口,我们两国是有协议的! ”赫鲁晓夫气急败坏的吼道。

  他可不气急败坏嘛,因为李锐提出的消减产品几乎都是中国对苏联出口的拳头产品。

  仅仅是糖这一类,明年的出口就要减半。这是苏联人能接受的?现在中国的糖类产品占据了苏联半壁江山,还有各种甜味饮料。

  试问现在苏联哪个工厂在夏天的时候不会发山海关汽水作为员工解暑用的饮料?这都快成生产生活的必需品了。夏天一瓶便宜又冰爽的山海关汽水是老百姓最容易触手可及的幸福感。

  更不用说苏联人喜欢的各种甜食,那些根本就离不开中国的糖。要是一断,苏联那边的工人肯定要闹腾起来的。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啊。

  还有各种苏联不擅长生产的日化产品。中国现在生产的洗发水几乎占据了苏联每个女人的浴室。那些大老爷们可以一个肥皂洗全身。但是各种花香味的洗发水和沐浴露已经完全征服了苏联女性。从八岁到八十岁,女性都是喜欢香香的。

  还有其他各种民生用品都是如此。

  中国要裁剪生产规模。

  如果中国裁剪生产规模的话,即便是和中国谈好货币互换,谈好商品锚定卢布也不行啊。中国人没货,锚定个屁的卢布啊!

  所以赫鲁晓夫气急败坏。

  但是李锐却不急不缓的说道:“没办法啊,赫鲁晓夫同志。我们国家现在的灾难您也看到了。今年很困难,甚至会困难到明年乃至后年。如果恶劣气候持续,我们减产和青黄不接将会造成巨量的灾民。”

  “作为计划委员会的副主任,我有责任为我们的人民求一个活路。吃饱饭才是第一位的。 所以,接下来我们将会把粮食生产列为第一位。 工业要放在第二位了。”

  赫鲁晓夫被这话说的无法反驳。总不能说:中国人都饿死也要生产苏联需要的工业产品?

  赫鲁晓夫是大嘴巴,但他不是弱智啊。

  李锐只能是用很抱歉的语气通知赫鲁晓夫,明年中国可能要减产工业的消息。

  要说赫鲁晓夫这大光头的脑子还是好使,就在李锐说完之后,两人沉默了三分钟。他突然灵光一闪,脑袋都亮了几分。

  “我知道中国现在粮食苦难。但是你们可以和我们买啊!我可以牵线搭桥,西伯利亚那边我还有些关系。苏联中央我也可以去说说。别的不好说,一两千万吨土豆问题不大,甚至更多点土豆都行啊!”

  李锐听到这话眼睛一亮, 但是接下来眼神又暗了下去:“可是,我们没有那么多钱啊!几千万吨土豆,也很多钱呢。”

  光头急智发动:“你们没钱没关系,我们有啊!不过是土豆而已,苏联有的是!中苏一家亲,谈什么钱啊! ”

  为了完成自己的任务,赫大光头也是拼了。

第二百零五章 义卖、捐款、债券

  赫鲁晓夫大包大揽了,现在甚至都说中国人不要担心钱的问题了。

  要知道,对于赫鲁晓夫来说这可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假设原时空之中中苏没有交恶,赫鲁晓夫成为苏联领导人之后都不可能对中国如此大方。

  说到底还是因为现在中国对苏联的意义不一样了。

  所以后世有句话说的好:待我入关,自有江南大儒为我辩经。

  因为人有的时候还真就是这个样子,花花轿子众人抬

  人生在世可以不那么懂读书,但是一定要懂人。

  人和人如此,国家和国家如此。当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和强大到一定程度了的时候,那么有很多从前不能做的事情现在就变得都可以做了。

  就像是现在这样,赫鲁晓夫主动和李锐说钱的事情不要担心,苏联自会有办法。

  苏联人难道还在乎这点土豆?对于苏联来说,运费、包装、打包可能比土豆本身还麻烦一点。

  不过如果苏联人愿意为中国进行募捐的话,那么话就另外说了。

  而最先开启募捐的城市正是列宁格勒。

  人民商场的经理和列宁格勒新城建设的总指挥都愿意推动这件事。这样一来就容易多 了。

  前几天在人民商场出现的大乌龙事件早就在列宁格勒传开了。

  大家现在都知道了,中国工人的伙食标准只有苏联工人的一半。他们经常吃苏联人并不怎么爱吃的各种下水。因为那些下水很便宜。

  中国的那些工人们节约下来这些饮食方面的钱,当一个项目结束,这些结余下来的饮食的钱最后会统一算 成现金,然后发放下去给那些中国人。

  这引来了很多列宁格勒老百姓的讨论。在列宁格勒晚上的酒吧里,这已经成为了市民们最新的谈资了。

  “这些中国人太节约了吧。”

  “我在打仗的时候吃过牛肠子,那味道……呕…… 明明已经洗了很多遍了,但是煮完之后还有一股子牛粪味。”

  “还有猪蹄,那玩意儿我在乡下的亲戚有吃过。我真吃不了,有一股强烈的猪臭味。那些中国人是怎么吃下去的?”

  这些列宁格勒的市民们在讨论着这些种种,还有市民说道:“听说就是为了省钱。那些中国人要把钱节约下来,然后拿回去建设他们的国家。”

  “我今天看了报纸,原来中国人过的那么辛苦。他们国家刚刚成立的时候,是个连火柴都无法生产的国家呢。”

  “哇?这样的吗?但是他们现在好像什么都能生产啊!商场里那么多的中国商品。我老婆昨天才买了两瓶中国生产的玫瑰花味的洗发水。洗完可香了。”

  “这就是中国人厉害的地方了。他们一穷=白的时候就扎紧裤腰带,和我们当初坚守斯大林格勒、列宁格勒一样。他们全民上下一起为了国家建设而努力。这些工人省下的每一分钱都会被他们带回家乡去建设他们的家乡。”

  有人如此说道,周围的列宁格勒的市民都发出了啧啧称奇的声音。

  敬佩尊敬一个顽强的民族(国家)是这个世界的普世价值观。只要这个民族(国家)没有干坏事,没有侵略别人,没有屠杀别人。那么在泥潭中的每一次挣扎爬起 ,最终爬出泥潭的举动都会获得旁人的鼓掌欢呼。

  而中国人这样励志的事情自然是让人忍不住赞叹,就当是听故事也会觉得很不可思议。

  而之所以能在苏联有这么好宣传,当然是因为赫鲁晓夫同志已经开始配合李锐开始发力了。

  “听说了吗?中国现在正在遭受巨大的灾荒。他们北方在旱灾,南方在水灾。那些中国工人就是想要把他们的钱换成粮食,然后把粮食运回国内。来救济那些国内的灾民。”在酒吧里,有一名男酒客如此说道。

  “天啊,他们已经吃的够差的了。他们居然还要用自己用血汗换来的钱去救助国内的同胞!”有一名女酒客忍不住惊呼道。

  “所以我才说中国人不会那么容易被击败。我之前在朝鲜的天空和中国飞行员肩并肩战斗过。他们的意志力和学习速度远超一般人的想象。我们有这样的战友是我们的幸运!”

  一名朝鲜 战争期间和中国飞行员并肩战斗的退役苏联飞行员大声说道。

  在宣传下,一个自强不息、团结友爱的国家民族形象浮现在一众列宁格勒老百姓的眼前。

  这些年来中国的电影和中国的产品在苏联大行其道,这多少都给苏联老百姓上了一层滤镜。

  中国从来不掩饰自己的贫穷,但也不掩饰自己的自强不息。这种宣传角度是李锐当一把手后就制定下来的,一直没有改。

  现在,这种宣传的好处也就显示出来了。大家看见了一个在困境中自强不息的民族和国家,最关键的是这样的国家和民族是自己的盟友。

  人总是喜欢和有优点的人当朋友的,即便是坏人也喜欢和好人当朋友。有一个优秀的朋友也是人值得骄傲的事情。对于国家来说也是如此。

  在这样的宣传方针下,还有舆论的引导下。很多苏联老百姓开始讨论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要是这个时候帮一把中国会不会更好?

  毕竟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很难。现在我们要是雪中送炭,那中国人还不感谢我们?

  在舆论的引导下,很快这种论调就占据列宁格勒的主流。不少人开始尝试联系中国大使馆,表示愿意提供一些捐款。

  而在这种大流的趋势之下,那些中国人似乎也准备搞一个大动作。

  在七月中旬,中国人交付了新城的中心公园。这个公园是按照国内出的图纸设计的。而图纸是破晓基地按照后世中国公园的方案做了修改,然后给苏联设计的。

  要保证植物能在苏联生存的同时,还加入了大量在中国后世公园随处可见的户外运动器材。

  公园里面划归了儿童游戏区、健身区、慢跑道、凉亭、长廊等等。这些设计对于这个年代的苏联人来说有些超前和现代了。

  对于列宁格勒的苏联老百姓来说,他们盛赞[这是全世界最棒的公园]!

  而在这个公园里,今天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义卖会。

  来自中国的厨师们在公园里假设起了各种摊子。开始制作各种美味的食物。当然,还有一些苏联人很难理解的。

  比如说红焖羊蹄、红烧牛杂煲、夫妻肺片等等。

  各种摊位上飘散出各种香味。

  而在这些摊位的后面,还有关于现在中国各省现在受灾的情况。

  而本次义卖的所有收入都将被用于捐赠在饥饿线上挣扎的中国百姓。

  除了食品义卖之外,还有另一个东西,来自列宁格勒的一家三口疑惑的看着一个摊子上的东西好奇的问道: “等会儿,这个工业福利券是什么?为什么写着一年后才能使用?这玩意儿有什么用?”

  在摊位上的中国人员解释道:“这是为了帮助灾区,且为了保证明年工业顺利生产而发行的福利债券。这些债券将以九折的价格出售,而到了明年六月份后,这些一年期债券可以直接在中国商场兑换全额的任意商品。”

第二百零六章 超乎想象

  在列宁格勒的义卖会上,关于工业福利券的售卖超乎想象的好。

  因为对于现在的苏联人民来说,中国商场就像是一个宝藏地一样。

  实际上中国商场售卖的东西现在已经不便宜了。对于苏联人民来说都不算便宜。但是却依旧能吸引一堆苏联人去消费。因为苏联老百姓虽然从绝对值上来说赚的不如美国人多,但是在消费能力

  上却和美国相差无几。毕竟有大量政府兜底的福利,让苏联人更敢花钱,只要钱有去处,他们就敢于把钱花出去。

  而中国提供的大量商品成为了苏联经济循环的重要一环。 这也是为什么斯大林想要在自己死前尽快促成和中国的货币谈判。

  现在中国商品在苏联的消费级市场上真的是嘎嘎乱杀。从中低端一直 杀到高端都有。毕竟有超级技术的加持,有的看着不起眼的民用产品,现在的苏联还真的生产不出来。

  包括中国现在推出的第一代速干材料制作的衣服。一套速干运动服的价格卖的贵到天上去了。

  一套速干三件套的价格敢卖到一百多卢布一套。是苏联工人一个月三分之一甚至接近二分之一的工资了。

  这是真的贵啊!

  但是愿意掏钱买的人却不少。苏联时期的老百姓大多热衷户外运动,而速干类的运动套装比传统棉布类运动装的优势太明显了。只要穿过的人就都懂的汗水打湿纯棉衣物后可能一两个小时都不

  能干。尤其是在持续运动中,可能会因为潮湿的衣物而让身体变冷。

  而速干材料的衣服显然要好的多,不太会有这样的问题。好的速干衣物只要几分钟就能干透了。

  这玩意儿对于现在的人来说可是真正的高科技。苏联的各大运动队都向中国订购这些速干运动服。民间的运动爱好者,只要条件允许也会购买。

  还有民用消费市场中的运动鞋,中国现在研究出了第一代弹性 且带支撑的鞋底,运动员再也不用穿着板鞋运动了。软弹且带有支撑的运动鞋对运动带来的提升是巨大的。

  当然,价格也是高昂的。一双这样高科技 的运动鞋价格也接近八十卢布。对现在来说是贵上天了。但是这也挡不住苏联人的消费热情。

  因为钱留在手上不花对于他们来说就是纸张,只有花出去变成实物,他们的卢布才有意义。

  这些玩意儿就是他们愿意花钱的地方。钱是用来提高自己生活品质的。

  唯一的问题是中国的很多产品也面临产能不足的问题。尤其是那些高科技产品,因为刚刚诞生,所以产线都没有扩充起来。所以都要排队,苏联人对于排队多少有些深恶痛绝了。尤其是在中国商品开始大量供应苏联,缓解苏联民用品的紧张之后。

  所以关于工业福利券的销售,那些苏联老百姓对于打九折这件事并不关心,他们只关心一点:

  “我说如果,如果我全额购买不用打九折。那么明年六月份你们双星说明年要上市的新一代运动鞋,我能直接优先购买吗?就当我已我经排了一年队了。”

  “对对对,还有你们的冬季速干套装,一直断货。 我现在全额购买这个福利券, 你们也不要打折,给我明年六月 或者七月可以直接提货的权力就好了。”

  “我也是这个要求,你们的新款耳机.. ”

  “我要求提你们的音乐播放器…… .”

上一篇:光阴之外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