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696章

作者:一斤小鳄梨

第四百章 轻舟已过万重山

  佩珀走了,事已至此,大卫案子的官司已经不是她一个外国女律师可以插手的了。

  埃夫林夫人给了她两个选择:“第一, 打下去。以目前的形式来看,你肯定是可以赢的。从舆论道政治风向,现在FBI全面占劣势。你一定会赢。”

  “而且会有人推着你赢的。你猜那个美国的司法部长为什么找你?”

  埃夫林夫人看着佩珀,她上下打量着佩珀,然后啧啧道:“总不能因为你的美色吧。

  “嘿!“佩珀恼怒的应了一句: "我虽然没有女明星那样美艳动人,但是也还行吧!

  “嗯,也就还行。"埃夫林夫人撇撇嘴:“下次有机会给你看看我年轻时候的照片。

  “咱们继续聊,如果你要继续打这个官司,一定可以赢。很多人还会推着你赢。他们不光会推着你赢,还会把你捧上神坛的。

  “然后你会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女律师。你会接收到层出不穷的案件。你会功成名就。你能赚很多很多很多钱。你可以在香榭丽舍大道上买一栋你心心念念许久的高级住宅。

  “香奈儿、爱马仕的设计师会为你设计礼服,给你免费的包包。你将成为欧洲各大宴会的常客,成为真正的名流。出入有豪车,有仆从。”

  “哇哦!听起来可真不错。我现在住的六十平小公寓好像换成香榭丽舍大道上的独栋小楼很不错呢。还有高级的包包、服装甚至珠宝免费穿?哇哦!无数女人的梦想!”

  埃夫林夫人看着佩珀:“当然,这其中的问题也很大。既然你是我现在的老板,那么我有义务和你说清楚。”

  “嗯? "佩珀看向埃夫林夫人。

  经过美国这段时间的相处,佩珀也感觉出了这个五十五岁的夫人并没有她平时所表现出来的那么简单。

  她现在越来越尊重埃夫林夫人的意见了。毕竟要是没有她,自己说不定已经死了。

  埃夫林夫人道:“你知道政治最可怕的是什么吗?

  佩珀摇摇头。作为一个律师,她觉得自己应该是知道的,但是看着埃夫林夫人的眼光,她又觉得自己不知道。

  “翻旧账。“埃夫林夫人淡淡道:“他们现在可以把你捧的有多高,以后翻旧账的时候就可以把你摔的有多狠。别看现在胡佛和FBI人人喊打。但是谁知道以后呢?”

  她目光闪动的说着:“谁敢保证十年二十年后,因为政治局势变换,胡佛和FBI突然又被捧了起来呢?到时候你猜猜谁会倒霉?”

  佩珀一呆,随后想明白了。

  自己要是真的在这个案子里得利空前,那么以后自己就是被树起来的一个大靶子啊。不攻击自己攻击谁?

  这就是最大的后果了。自己可能得利一时,但是以后就不好说了。

  埃夫林夫人提出了另一个议案:“第二条路就是我们现在就撒。官司打到现在,你委托出去就好了。会有无数律师愿意免费接这个官司的。当然,这相当于你把泼天富贵拱手让人。”

  “要么激流勇进,要么急流勇退,你自己选吧。反正我五十五了,什么都不怕了。”

  在思考了两天,权衡了利弊之后,佩珀选择了自己的路:急流勇退。

  名利富贵确实动人,但是再动人都不如自己安心的活下去好。

  而且自己也不是一个野心那么大的人,泼天富贵?那就让给别人好了。

  佩珀刚好借着受伤的名义急流勇退,事已至此,自己该做的也够了。

  为了帮妹夫讨回一个公道,为了给妹妹一家一 一个交代, 她已经做到了。

  当飞机降落到法国的时候,佩珀的到来并没有引起关注。没有成群结队的记者,也没有她抵达美国时那样人潮涌动的人群。

  她坐在轮椅上,埃夫林夫人推着她。

  “怎么样,后悔吗?你看,都没有人来为你接机。也没有记者来采访你,以后也不会有很多赚钱的案子来找你。我和你可能还要窝在那个小小的律所里,继续为了给孩子偷奶粉的母亲打赚不到钱的官

  司。"埃夫林夫人一如既往的吐槽。

  “你那勾了线头的大衣还要再穿两年,雪铁龙的汽车大概也只能买个便宜的。或者买个那个中国产的便宜小车?”

  她絮絮叨叨着,好像真的很后悔佩珀没有去坚持打官司,好功成名就一样。

  佩珀却坐在轮椅上展露笑容:“谁说没有人来接机的?你瞧,夫人。”

  佩珀指着通道的尽头,自己的两个哥哥,妹妹一家, 还有自己的爸妈都站在通道的尽头等着她的归来。

  她的一双外甥、外甥女怀抱着一束鲜花。 看见他们的姨妈出现在通道出口后,两个孩子爆发出巨大的欢呼。

  “姨妈!姨妈!”

  他们笑着,跑着,捧着鲜花向着佩珀奔来。

  然后两个小家伙撞入佩珀的怀中。

  “姨妈你终于回来了!我们好想你啊!“两个小家伙用小脑袋在佩珀怀里拱来拱去。

  她的妹妹也走了过来,抱住她。两个哥哥和父母也围了过来。

  “你没事就好。

  “欢迎回家,佩珀。

  父亲对埃夫林夫人点点头:“辛苦你了,我听说了。美国这一路上多亏了你。”

  “来家里吃晚饭吧,我们准备了很多好吃的。“老母亲也拉起埃夫林夫人的手。

  “有普罗旺斯炖菜,马赛杂鱼汤,还有碳烤牛胸肉、红烩海鲜大杂锅和海鲜炖饭。”

  埃夫林夫人忍不住道:“真棒,听着都让我要流口水了。在美国我们都没结结实实吃过两顿好饭。”

  没有聚光灯和记者的追捧,只有外甥和外甥女的鲜花。

  没有凯迪拉克和劳斯莱斯,只有两个哥哥的雪铁龙。

  没有高档酒店的店晚宴舞会,只有一家人在壁炉前的餐桌吃着热气腾腾的普罗旺斯炖菜和磁带音响里播放的轻柔音乐。

  这一刻,佩珀一点都不后悔。富贵由他吧,这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她喝着红酒,讲述着美国之行的惊险,和大卫案件很快就会沉冤得雪的故事。

  巴黎开始下雪了。

  纽约的雪更大,今年这个冬天注定要有很多人毙于这个冬季。

  胡佛也好,FBI也好。 很多事情已经向着他们不可控的方向走远。

  当党争逐渐接近尾声的时候,这时才突然有人发现不对劲。

  欸?!我们监视的那些被怀疑时钱谍网的华裔研究员呢?那么多研究员,有一两千人呢!怎么都不见了?!

  当然,现在没有人会在这个时刻吱声。因为这不是要打赫克托尔和一众大佬的脸吗?过段时间再说吧。

  而杨振宁等科研人员也早已乘船渡海。在美国党争最激烈的时候,他们已经在上海下了船。

第四百零一章 回归与有二心的人

  上海

  杨振宁和杜致礼、杜致仁三人站在船头,看着这个曾经的远东第一大城市,心绪感慨万千。

  “没有想到,最后兜兜转转又回来了啊。"杜致礼眺望着外滩的方向,她颇有些感慨道:“求学多年,最后落脚还是中国。”

  在她的身边,杜致仁吹着江风头发凌乱的说道:“在美国的这几年,我算是知道了什么叫做物离乡贵,人离乡贱了。 在美国这几年,连想要当个堂堂正正的人都难啊。”

  “是啊。"杨振宁也颇为感慨,但同时又心有不甘:“明明我的研究已经进入到关键阶段了,只要在给我几年的时间,说不定就能出成果了。美国那些短视的FBI,却以我是中国人为理由,暂停了我的研

  究,甚至囚禁我。我……

  杨振宁想要说些什么,但是最后所有的话语都化成了一声叹息,幽幽的说不出口。

  还能怎么说呢?这个年代意识形态高于一切。杨振宁和杜家姐弟是这个时代中少数没有怎么经历过社会毒打和煎熬的中国人。或者换一句说法,他们所认为自己所经历过的毒打和煎熬,在广大的中

  国老百姓看来都算不得什么。

  有句话说得好:如今之世,抛开生死一切皆为擦伤。

  如杨振宁和这一船上千人的科研人员来说,他们曾经的生活中最艰难的选择是:活着要么死去。

  而对于曾经的广大中国老百姓来说,他们的选择是:死去或者死去。他们最多只能决定自己的死法,但是死亡却是常伴身边,死神随时准备收割他们的性命。

  对大多数人中国老百姓来说,穷人生下来就是等死的命,只不过能选的是站着死还是跪着死。

  这条客船上的科研人员们也都心绪万千。对他们来说回到中国是一个艰难的抉择,这意味着他们要放弃很多东西。

  有的人是想通了,但有的人却是觉得自己迫不得已,甚至还有人觉得这一切都是新中国给害的。

  “我听说,咱们在美国搞得那么难,都是因为那个什么钱学森谍网呢。”

  有人在船上传着自己各方打听来的消息道。

  ”说是钱学森当年从美国回来之后,搞了好多科技。有不少可能是从美国偷来……

  "嘘,慎言,慎……

  杨振宁和杜家姐弟也都听到了这些话。杨振宁低声道:“非礼勿言。”

  杜家姐弟点点头。

  杜致礼微微皱眉道:“都已经回中国了,何必再传这样的闲话?这不是给自己徒增烦恼吗?'

  杜致仁却道:“姐,人与人是不一样的。我们听了父亲的话回来,相信新中国能有一番自己的作为。但是这一批回来的人里, 可不是所有人都这么想的。很多人可能还是有其他心思。

  杜致礼道:“那我们是不是要和人汇报一下,这批人里有二心的?”

  “慎言。“杨振宁低声道:“管好自己就不易了,他人的事情莫要理会了。上面的人应该是知道的,他们会处理。我们不要掺和。”

  自从在美国被囚禁虐待过一段时间后,杨振宁对于这一类的事情可是十二万分的小心,能不参与就不参与。

  不过这世上有的人就是很讨厌,你不去搭理他,他却会和苍蝇一样凑上来骚扰你。

  "杨兄,这上海眼看就要到了,不知你可有什么打算啊?”一个中气十足的声音传来,杜家姐弟和杨振宁都忍不住扶额。

  来人姓金,传闻祖上是皇族。共和制废除帝制后,祖上改姓金了。此人叫金无忌,无忌二字来自战国四公子之一信陵君魏无忌。

  所谓[西园公子名无忌,南国佳人号莫愁]。

  在杨振宁一行人看来,这位金无忌的很多做派还真如韦庄诗中所提的曹丕(西园公子)和信陵君(魏无忌) 一般。

  此人有些狂,又有些阴损,但是又善于伪装。不然也不会被转移回来。

  只有和他接触的久了,才会知道这人的性子。还有一点,这金无忌气量极小,在船上些许小事就和人争论不休,非要证明自己是对的才罢休。

  旁人早已懒得理会他了,杨振宁一行人因为不想在路上招惹是非,所以对金无忌一直是表面客气保持距离。不管金无忌说什么,三人都统一口径:啊,对对对。

  但即便是这样,居然已经是金无忌这一路 上唯一能正常 谈话的“朋友”了。

  他这问杨振宁有什么打算,杨振宁还能怎么回答?只能不深不浅的说一句:“既然回国了,听闻新中国也是学习苏联的制度,那我这样搞科研的人自然是听从科研部门的安排。或者是去大学任教,或

  者继续做科研。

  和金无忌这种人,不能交浅言深,不咸不淡的打发过去就最好了。

  只是快到岸了,金无忌似乎有很多话想说,他道:“可惜了杨兄大才。这新中国科研能力不足,您这大才怕是要明珠蒙尘。”

  这话杨振宁不敢说[啊, 对对对]了。这都要到地头了,还说新中国坏话?我是有多缺心眼啊。

  所以杨振宁道:“新中国这些年听闻发展的不错,科研能力应该也是不错的。我的能力应该有一展所长的地方。”

  金无忌哼了一声:“不过是钱学森把从美国搞到的东西偷偷教出去了罢了。”

  杨振宁摇摇头,不好说什么。这些话蒙外行还行,自己在美国的时候已经半只脚踏入美国顶尖的科研圈子了。有幸和那些顶级科学家聊过这些事情,那些顶级科学家听到市面上传的消息,他们都是

  翻白眼。

  “钱学森是怎么偷走一个美国都没发明的科技的?”有相关科学家忍不住翻着白眼这么说着。杨振宁当时还记得这群人在讨论的是半导体问题,然后讨论到雷达、导弹等等。说着说着就到钱学森和他的谍网上了。

  那些顶级科学家认为钱谍网不过是子虚乌有罢了。

  但是没办法,普罗大众和政客们相信,这些顶级科学家说的话反而没人相信。毕竟这群入也就是个很小的群体罢了,在全美国也不过几十人。而且连奥本海默都被抓了,自己还是不要和政治牵扯太深了。

  所以这群人也就没说什么。

  杨振宁相信那群大佬所说的,他虽然不懂谍网,但是他懂科学。除非钱学森是神,不然新中国的成果就不可能是他偷来的。

  但是很显然,他无法和金无忌在这件事上讨论。

  因为金无忌还在喋喋不休的说着自己原本在美国多好多好,回到中国怕是要受苦了。

  船只到岸的时候,杜致仁实在是忍不住了,他反唇相讥了一句:“你要是这么怕在中国受苦,不如现在就掉头回去。和组织组上打个报告,让他们把你送去香港,你在飞回美国,去美国过你的好日子

  去。他妈的,你在美国都混不下去了,都要死了。现在有人愿意收留你,你还这么多废话?

  “要是我,我现在就跳进黄浦江的水里让自己淹死好了!”杜致仁这两年在哈佛大学的求学日子极度难熬,清楚得很现在华人科研人员在美国的日子。他对金无忌半点好感都欠奉。

  金无忌被杜致仁一骂,脸涨得通红,气的面皮直跳。

第四百零二章 扫进垃圾堆

上一篇:光阴之外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