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斤小鳄梨
扩建的铁路,延申的公路,兴建的水库等等等等。但这部电影并不是一场严格意义上的报告文学。
而是通过一个个的鲜活的视角向所有人展现出新中国五年到底发生了什么。老百姓到底过的怎样。
不仅仅是国家的、民族的、 还有个人的。
钢铁厂里的炙热的钢水与民众骑在身下的自行车。
一车车漆黑的煤炭与华灯初上的城市,以及灯亮下一个又一个小小的家庭。
磅礴震撼的化工厂与老百姓身上款式越来越多,颜色也越来越鲜亮的衣服。
在这场时代大河的故事里有一朵朵溅起的浪花。浪花中有你,浪花中有我。
当一切汇聚成1954年的那个春节。
是大张送给媳妇的一个翠玉色陶瓷生肖小摆件。
是大张媳妇从乡下巡诊带买回来的一袋玉米棒子。
是老孙归来的儿子)媳为老孙和小小孙带来的新衣裳。
是小小孙坐在父亲肩头在大集。上买的新玩具。
是小王从哈尔滨带回的各种年货在人民商场被人民抢购。
是道一声新年好。
是风吹过风车发出的咯吱咯吱声。
是满天繁星中的烟火璀璨,更是千千万万中国人眼神中终于闪动的光芒。
吴斌看着电影里的中国,他已经四年没回国了。而这一次他觉得自己回到了家乡,看见了自己的父母,看见了自己的哥哥姐姐。
他们和自己一起围坐在老家的圆桌旁,说着家常磕着瓜子。当天色旁晚,炊烟袅袅,妈妈做了家人最爱吃的红烧鱼。
就像是电影里所展现出来的千千万万个平凡又普通的中国家庭一样。
吴斌回过神来时脸颊已经挂满泪水。
这是自己梦想的生活啊!自己为什么参加解放军,为什么服从组织一切安排,就是因为这个啊!
虽然自己现在虽然无法享受这一切,可是家乡的父母兄姐却能在国家的庇护下平静的生活。自己所作的一切都值了!
国家的进程与个人的价值在这一刻无比的平衡。
吴斌哭了,而周围观影的日本渔民也有很多哭了的。
尤其是一些三十来岁的日本渔民。
“混蛋啊!我也想过这样的生活啊!为什么我们不能过这样的生活啊?”
“呜呜鸣,我也好想吃巧克力,我也好想吃一半大米一半高粱的米饭啊。”
“我也好想去那样的学校上学啊。我不怕读书辛苦的,让我去吧!”
第二百七十九章 自己的选择
人的生活幸福与否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标准。
就像是千年前的中国普通老百姓只要能每天吃饱饭,那就是幸福的日子了。而到了一千多年后,当普通老百姓可以有足够的主粮能填饱肚子后,大家对幸福的定义就开始变成能经常吃上肉了。
处于不同生产力不同认知力的时代,人对幸福的追求和定义也就不一样了。
只不过这个世界是参差不齐的。
就像是历史上后世,美国沃尔玛和开市客成箱成箱的倾倒临期(未坏未过期)的生鲜食品时。
地的老百姓还在以吃泥巴为生。
也许作为海地人,那一箱箱被倾倒的食物就是他们所向往的幸福生活。那里的许多人的生活,甚至赶不上在美国超市附近游荡的流浪猫。
而海地人民还能忍受这样的生活,真要多亏他们并没有看过成吨成吨的牛肉饼、一卡车一卡车的牛奶被倾倒销毁的场景。
都说人的幸福是比较出来的。在历史上就有一个现实的例子。
中国旁边有一个叫做尼泊尔的小国。很长的时间里,它的宣传都是[虽然我们国家不那么富裕,但百姓们都很满足很幸福]。
并且尼泊尔甚至在联合国大会。上呼吁过,国家的发展不能光看GDP,也要看[幸福指数]。还真别说,历史上之中尼泊尔推崇的这[幸福指数]还真的成为了许多人深信不疑的东西。包括很多社会社学教授和经济学家等。
历史上后世中文互联网上也有一堆人极度推崇去尼泊尔旅游净化心灵之旅。说在当地和当地人一起体验简单的幸福云云。
但是令人觉得好笑的事情在后续十余年里慢慢发酵了。
伴随着网络的发展,尤其是历史上中中国对尼泊尔援建的各种基础设施之后,尼泊尔人民可以看到更多外面的世界了,然后他们觉得自己不幸福了。(注: 尼泊尔是中印缓冲重要节点。注2:炒的沸沸扬扬的SPP [美国驻军]协议尼泊尔并未签署。五亿美元卖国论未成。最后的新闻是尼泊尔退出美国合作计划,拒绝美国救灾。) 有了网络的尼泊尔人民看着短视频上其他国家的生活,他们瞬间觉得自己不幸福了。
这时候才有很多人恍然大悟。原来他们能忍受首都一天只有六个小时能保证供电,不是因为他们内心平静,而是不知道原来供电可以二十四小时全年不间断。
原来他们可以每天去河边挑水不是因为他们有信仰需要磨练自己,而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原来这世上有的国家可以每家每户都有自来水。
原来他们可以每天吃着相同简单甚至有些过于俭朴的食物并不是因为他们心中宁静所以不追求口腹之欲。而是因为他们并不知道,这个世上有很多人能每天吃到炸鸡、烤肉、啤酒饮料。
尼泊尔政府自己推行[幸福指数]标准,结果自己这个被称为全世界最幸福的国家却在幸福度上不断下降。他们修改幸福的录入标准,一直到他们自己也不在发布[幸福指数]。
尼泊尔的故事简直就像是一场超大型社会观察试验。也越发的证明了以无知构筑起的幸福是多么的脆弱,多么的不堪一击。
就像是现在的日本政府对这些渔民的洗脑的一样。他们在宣称[你们活得很幸福的,你们看看隔壁的中国和朝鲜,那才是人间地狱!你们身在日本要知道感恩和满足!
这样的话术不光现在用,从前用,以后也会用,并且会一直用下去。
但是很显然,这种话术是有漏洞的。那就是中国老百姓活得没有他们惨呢?那该如何应对?
显然,本时空之中中日两国的老百姓生活因为各种蝴蝶效应,出现了此长彼消的变化。
日本老百姓没有过的更好,反而更差了。而中国老百姓则过的更好了。
这样宣传被戳破,那就很难受了。
日本的穷逼帝国主义是对外残忍对内剥削。吃饱喝足的只有上层人士和他们的狗腿子。穿着[爱国装] (纸片 或树皮制作的衣服)的日本老百姓当真只能对应那句话:
即便是东京湾最贫穷吃不饱饭的爱国者,一想到日本的工业和财富也都骄傲的挺起胸膛…… .
而对于渔村的渔民们来说,用这种自欺欺人的方式来欺骗自己没有意义。因为他们的村子里来了吴斌,自我欺瞒的闹剧已经演绎不下去了。
如果说日本的民族特性有一些二极管的话,那么现在这些渔民就算是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了。
尤其是当他们看完了《建国五年小计》之后,吴斌几乎没有间隔的给他们播放了《日本剥削始末》这样的记录电影。
这部电影是基地里查阅了大量资料,并且通过类似吴斌这样的在日本工作的基层人员,还有许多如手家治虫这样被赤军鼓动起来的日本知识份子们。
通过这些人和后世整理的讯息,拍摄了一整个关于日本军国主义兴起与日本帝国主义对外残忍对内剥削的详细记录的电影。
在历史上后世,曾经有人说过:日本对中国的了解,就像是将中国放在手术台上反复肢解过一样。而中国对日本的了解却是一知半解。这话说的是否正确,有待讨论。
但是有一点没错,那就是中国如果想要完成自己的既定计划复兴国家,成为亚共中心(注: 49年建国后,斯大林在内的苏共上层一致决定,中国成为东亚[包含东南亚,除中亚、西亚]共产主义发展中心,支援并领导东亚共产主义事业)。
那么中国就需要做到既了解自己的敌人,也更需要了解自己的朋友。对周边的国家没有足够的了解,那么从朋友变敌人,都会搞不清发生了什么。
而这一次,显然中国拍摄的这部电影比大多数日本人更能深刻的认识到日本对内剥削对外残忍的本质是怎么形成的。
当电影开始,一副日本人既熟悉又陌生的画面展开。
熟悉,那是画面开场就是老百姓最熟悉的场景。破败贫穷的街道,咬着手指头双眼迷茫,身材消瘦脑袋大大的孩童。
还有现在日本人最常吃的黑豆比大米多的黑豆饭。
以及在各地组织的战后妇女儿童自救会偶尔会提供口感更好的南瓜米饭。
至于菜?对不起,真的很少啊!
电影里大多数日本人用以下饭的东西是辣味增(中国人理解为辣豆瓣酱、辣豆腐乳即可)。如果又米糠腌渍的黄瓜,或者是一条咸鱼,就能看到电影里那些老百姓高兴的眼角眯起来。
而同样是吃饭的场景。一群衣着翩翩的日本上流人士坐在桧木制作的餐桌前。
精致的怀石料理如流水一般上来又撤下。
而电影到现在为止都没有旁白,只用画面和环境音默默的叙述着一切。
当普通老百姓因为在鱼市捡到一条还没臭的死鱼而高兴时。
穿着西装的贵族则将整块的牛肉丢给自己养的罗威纳犬。
平民捧着那条小鱼。
“今天家里的孩子可以吃顿好的了。”
贵族摸着罗威纳猎犬的狗头。
"嗯?不喜欢牛肉了吗?明天给你换鸡肉怎么样?嗯,好狗狗!”
不需要旁白说任何东西。当两副画面就这么拼接在一起,一左一右的呈现在电影。上时,在场所有人心里都不太舒服。
[这是日本,而这也是日本。
[你们生活在哪个日本?]
当屏幕上打出这样的日文字幕后,在场的渔民们只能说浑身难受。
而难受的可不仅仅是这些渔民。因为并不是只有七豆渔村有赤脚医生。
如吴斌一样前来日本工作的基层人员已经遍布日本各地。
在东京、在大阪、在名古屋、在北海道、在横……或早,或晚,同样的内容都在上映着。
因为"吴斌”们要点燃这些日本老百姓的怒火。让他们知道五一东京大游行里死去的佐藤明等人到底是为谁死的。
日本的事情需要交给日本人自己解决,是以后成为朋友还是以后成为敌人,也要看他们自己的选择。
他们是要生活在什么样的日本,需要交给他们自己选择了。
第二百八十章 抗稅事件
问:如何表现出日本贫穷阶级与日本贵族阶级之间的巨大差异,以及表现出日本政府的不做人。
同时能够很好的将大家伙的仇恨情绪调动起来?
答:只要将日本政府曾经做过的事情,完完整整的叙述一遍就好了。 不需要添油加醋,不需要去抹黑什么,只需要让他们所有做过的事情完整的叙述一遍,演绎一遍拍摄一遍。那么只要但凡是有点自尊心有点自觉心的人,都会对日本军国主义以及以裕仁天皇为代表的贵族阶级感到前所未有的愤怒。
如吴斌这样在日本扎根下来的,来自中国的赤脚医生们,他们拿着国内带给他们的这些宣传用胶卷。在日本各地的地下放映室内不断的播放这些东西。
尤其杀人诛心的是,中国的建国5年小记和日本剥削始末,这两部纪录电影是前后播放的顺序。
是的,这是在宣传攻势中以李锐为首的中国文化宣传部向这些驻外人员特别交代的。
必须要先放中国5年小计,然后再放日本剥削始末。并且两部纪录片需要一前一后同一 天播放或者是隔一天播放,不能够间隔时间太久。
因为还是那句话。文育宣传的各种产品不仅仅是给人消磨时间用的,它更是一种文化类的武器。
而这种武器是有时效性的,就像是炮弹枪支原子弹等等等等一样。时效性过了那么威力就大打折扣,或者说是毫无用处了。
毫无疑问,日本剥削始末放在中国发展的5年小计之后播出,就是一种杀人诛心的举动。
先给你们看看我们现在发展得有多好,再给你们看看,你们为什么现在还过得这个属样。
这种东西一搞出来可真的是太让人破防了,要知道后世有一句话说得好:怕兄弟过的苦,又怕兄弟开路虎。
这一句网络上盛传的俗语,算是把人性中那点无法完全说明白的东西全给表露出来了。
对于七豆鱼村又或者是日本其他的底层老百姓来说,这样的电影来一个二连播放可真的是太难受了。
一边看着中国人民的日子越来越好,一边看着自己还在吃糠咽菜。
那边中国人民过年的事后大家好像都能够花钱去买一些很好吃的糖果,买一些很棒的点心,还有那些漂亮的衣服。
而日本似乎在这方面完全没有办法相比了。底层工人还在靠着辣味增和米糠黄瓜过日子。
这还真的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从绝对面积上来说,日本其实不算一个小国。
中国人认为日本是个小国,国土面积小,仅仅是因为中国的面积过于的大。以中国为比较,世界上就没有几个能够算得上是大国的国家。
实际上日本的国土面积比德国还要稍微大一点。但是日本虽然国土面积大于德国,可是可耕种的面积却比德国少多了。
德国有大量适合耕种的平原,并且德国水系密布。轻轻松松就能够完成灌溉排水各种农业需要的设施。
原时空的后世德国的粮食自给率高达104%。而同样是历史上的后世,日本的粮食自给率仅能达到30%左右。
纯靠国内那点玩意儿,日本人不饿死都要烧香拜佛求撞大运了。
日本的粮食是必须要依赖于从国外进口的。
在原时空之中,美国对日本的收割可不仅仅局限于金融高科技,半导体等各种产业上。
其中相当大的一个收割就是主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