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609章

作者:一斤小鳄梨

历史上之中新世纪后好莱坞改编了两本世界名著,一是《大侦探福尔摩斯》,另一个是《基督山伯爵》,都是名著改编,但是两者的口碑却大相径庭。 《大侦探福尔摩斯》票房口碑双丰收。并且全球影迷遥遥无期的期待等待着第三部续作的到来。

而新世纪翻拍的《基督山伯爵》则是票房口碑双扑街。读过原著和没读过原著的都表示:改编经典不能瞎改啊!

明明按照故事结构逻辑来分析,《基督山伯爵》 才是天下第一大爽文。只要按照其本身的叙事结构添加一些新世纪观众喜闻乐见的桥段,他就能成为一部非常好看的复仇电影。

但是好莱坞电影公司偏不,他们表示:我们就要怎么狗血怎么来!

原本一出堂堂爽快的复仇大戏,最后变成了家庭伦理剧,这也是没谁了。很难不相信编剧和导演是不是在拍电影之前看了中国新世纪拍摄的《情深深雨蒙蒙》。然后按照里面的桥段抄。

而《大侦探福尔摩斯》的改编很成功,不仅仅是因为在原本传统本格推理的名著上加入了很多符合新世纪之后审美的桥段。

而对于《水浒传》这样的漫画来说,李锐在让手下人进行漫画改编的时候就说过了:“不要照本宣科。学语文还有个阅读理解呢。任何的名著,除了要保留其原本的韵味之外,更要加入我们时代的需求和解读。"

这就是李锐让手下人对名著进行漫画改编时的一个重要宗旨。

所谓时代需求和解读是什么?其实也很好理解,因为主席可是非常喜欢水浒传的。

他对于水浒传最大的评价就是[投降主义不可取]。后世挺多人用此作为论点,认为主席不喜欢水浒传。

其实恰恰相反,这就是主席最喜欢水浒传的地方。水浒传最好的地方就是招安投降,最妙的地方也是招安投降。

而且更妙的是水浒传,造反这种事情其实将其换个皮,套在革命上也是说得通的。

不管是水浒其中各种夸张演绎的桥段,亦或者是那些并不是怎么英雄的好汉们,他们的所作所为完全都可以安排在那些混入革命队伍中,只是为了求得功名利禄的投机分子。

李锐最恨的就是有一帮屁股不正的文人,天天喊着:文学作品要自由,要让政治滚开。

李锐只觉得放屁,除非纯景物描写或者是纯儿童幻想文学。其他但凡涉及到任何一点有深度的文学作品,哪怕是在后世被称为没有营养的快餐网文都是带有政治立场的。

不把文艺作品握在自己手上当利剑和坚盾,难道看着敌人拿着这样的武器对着自己嘎嘎乱杀吗?

所以啊,这版《水浒传》就是在这种思想下诞生的产物。

其中改编了许多情节,最重要的就是将[官逼民反,民不聊生]八个字放大来创作。

从花石纲开始,《水浒传》 漫画用一种残酷的手段表现出了横征暴敛下民众的生活。

征伐民夫,运送花石纲。无数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上下官员横征暴敛,逼的老百姓背井离乡。 所谓天灾人祸,什么是人祸?什么是吃人?

如果说鲁迅的《狂人日记》是用文字的方法写出了一个抽象的人吃人的世界。 那么这版诞生于五十年代的中国《水浒传》却用极其具象的画面表现了什么叫做人吃人!

而且这里面的画面表现有的时候很血腥,很有冲击力。

当宫崎骏看着那些因为北宋朝廷横征暴敛而活生生饿死的百姓倒伏路边,就像是世间杂草的时候,他双拳紧紧的握紧了。

为什么?因为他见过啊! 东京这几年有多少人是被饿死在路边的啊?千年前的中国和现在的日本怎么这么像呢?

因为中国和日本的封建君主都是一样多不做人啊。

对中国和日本越了解,就会知道两者有多像。只是日本缺少真实成功的农民起义,没有喊出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再加上日本地窄人稠,稠这个地方的人也在压迫且看不到未来希望的情况下,变得越来越极端。

有一句对鲁迅名言的改编说的挺好: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变态。

无疑,日本人选的就是变态的这条路。

所以当水浒传里面那些人喊出:“皇帝轮流坐,今年到我家!”的时候,很多因为水浒传的画风而买了这个漫画的日本人是觉得震撼的。

因为别看后世日漫发达,但后世的日漫在经历短暂的左翼人士燃情岁月后,基本就没有任何反抗精神了。

所有的热血少年漫都是讲究血统的。不管主角前期描绘的多么草根,到打后期一定会设定一个隐藏的大爹。

所谓的反抗精神,最后一定是主角重新融为上级阶级为结束。

而这样的故事可不仅仅是后世动漫才有的。实际上从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开始大量流行市井传奇小说时就是这个套路了。

所以当梁山举起替天行道的大旗时,对很多第一次看这样剧情的日本人来说是震撼的。

这里面有很多农民出身的人,居然还想要撼动高高在上的皇帝他们吗?这些人是疯了吗?

就连宫崎骏这样的成熟一点的小孩子都能看懂这部漫画里所表现的东西。这就是简单易懂的漫画所带来的好处。

而这一次李锐投入日本的可不仅仅是一部《水浒传》,还有其他很多作品可都是一口气投入了。 通过赤军搞出来的四海书屋直接在日本大肆发售。 就像是宫崎骏家里可以通过贿赂的方法让掌管飞行器的官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不合格的产品流入日本飞机制造之中一样。 文艺方面也可以直接照搬这种办法。 官僚主义之所以不是个好东西就在这里了。它既伤害别人,也会伤害它们自己。

说来可笑,自从打通香港相关的问题之后,中国对外出口增加最多的是哪个国家?不是美国不是英国,而是日本!

现在日本政府陷入到了官僚体系和原本的旧贵族、军阀派系的争权夺利之中。

武装日本,复辟东条英机这种老鬼子的坏处体现出来了。

日本政府陷入了内部动荡之中。在这种乱局之下,很多人都想要乘乱捞钱,给自己赚取更大的利益。

而中国方面配合赤军,给日本的官僚机构们狠狠的砸了一波钱。直接把不少人砸的晕头转向。

《水浒传》出版算啥啊。李锐直接让人搞了《恰同学少年》的漫画发到日本去。里面讲的就是毛主席从学生时代成长为领袖的故事。

这种故事其实主席个人不是很喜欢,虽然李锐让人搞得这个漫画已经很客观了。但是主席还是认为有个人崇拜的嫌疑,所以国内一直没发。

但是李锐发到日本去了,因为日本人的民族性不同,如果没有办法带动他们先搞对一个偶像的崇拜,他们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的路该怎么走。先让他们动起来吧,不动起来他们连纠正方向的机会都没有。

四海书屋的《恰同学少年》、《水浒传》 、《抗美援朝》 、《酒吞童子传》 等漫画直接在日本发行,并且大行其道。

日本的文艺部门就像是瞎了眼一样,根本没看到一样,就让他们发。

而这些作品如果说对宫崎骏还只是简单的震感的话,那么对那些了解更多的日本大学生和高中生来说,已经是让他们感觉世界在割裂。

感觉日本到了不改革就要亡国的地步了。

而火山正在酝酿,日本政府内部还在争权夺利。也不知是该赞美他们不愧是官僚主义,还是要嘲笑他们真他妈是官僚主义了。

第二百五十八章 全共斗的基地

东京大学,这所亚洲最早建立的大学之一,它比北大建立还要早上二十年。(北大1898, 东大1877) 目前也可以算的.上是全亚洲综合实力最高的综合性大学。这里也算的,上是日本未来政商和精英人士发育的摇篮吧。

但是有一点很有趣,那就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东京大学也是日本左翼人士发展的基地。

不管是极端左翼人士,还是温和派左翼人士,在东京大学里都可以找得到。

在历史上之中冷战最高潮时,日本也出现了全共斗。东京大学差不多就是全共斗的大本营了。

(全共斗:全体学生共同斗争会议。包含:核心派、社学同、学生解放战线、反帝全学联、社会主义学生战线、第四共产国际日本委员会、无产阶级学生同盟、共学同等日本当时八大学社。)

历史上后世之人,尤其是一水之隔的中国人其实并不清楚全共斗,就像是很多人也不清楚文化大革命的起因一样。

全共斗是1968年日本大学生对学校经营不公开,学校内官僚主义横行,对社会阶级压迫不满等等诸多诱因而引起的。

是一场跨区连府,参与人数超过三万人(基本为大学生), 涉及全日制大学共165所,占据全日本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大学。整场抗议时间长达一年,期间日本政府在多次谈判(威胁)无果后采用了大量的暴力手段。 其中东大被冲击的最严重,超过七千名警察暴力冲入校园,使用催泪弹、高压水枪、胶木剑等武器对东大学生进行暴力施压逮捕。

实际上历史上后世的日本人斗有意无意的淡化这段历史。日本的年轻人是抗争过的,只是可惜失 败了。

大量秉持无产主义斗争战线的大学生都被逮捕了。至那之后,大量的日本左翼人士失去了合法工作的机会,他们大多数人投身进入文艺界。即是为了混口饭吃,更是为了还能继续宣扬自己的思想。

有理想的人创作出来的文艺作品才是有灵魂的,只想着捞钱的创作者只能创作出代餐和爆米花。

而这群人在文艺界的创作,带来了日本在七八十年代的文艺起飞。不管是电影、漫画、动画、文学作品,那都是现代日本最为璀璨的时刻。

而日本的全共斗之所以能形成,其中很大的原因是中国在六十年代开始对外输出革命思想。

相较于苏联的革命和苏联的文化,明显一水之隔的中国输出更加简单易懂。

而历史上之中,中国在六十年代才开始对外输出革命思想,很大原因是中国穷。

嗯,搞革命也是要是有本钱的。为啥中国最开始搞马列主义的时候对苏联马首是瞻甚至唯命是从啊?很大原因就是因为苏联人真金白银的拿钱出来啊。在初期,没有苏联的援助,中国的共产党都未必能起来。

但是在本时空之中,这种情况显然是好多了。现在的中国可比历史上有钱多了。

说一个简单的事情就能证明这一点。那就是除了那些交通实在是不便的深山之外,白羽鸡场已经 推广到了全国大部分地方。

以江西、广东、福建、浙江、河北、河南、湖南、湖北八个省份人均食肉量和食糖量来算。从建国时人均每日肉类摄入为1.5克、糖0.7克,一直到1953年人均每日肉类摄入上升至18克,糖6克。

看总数好似还很少,但实际上增量却是涨了十倍。按照居民的生活感受来说,那就是每个星期大概能吃上一顿肉菜,虽然量不算多,但是却能解馋了。哪怕是后世被人诟病为没什么味道的白羽鸡,在整个年代也是解馋的好东西啊。

人均年消费布匹量也比建国初上升了足足四倍。而这还是在全国勒紧裤腰带支援朝鲜战争的前提下取得的发展。

朝鲜战争一结束,美国的赔款一来,国内的经济瞬间好转不是一点半 点。而那些美国赔偿的美元,其中有一部分就被拿出来支援周边国家的共产主义革命。反正日本的官僚阶级收的是很爽就是了。

而在日本东京大学内最近几年一 直有收到赤军支援的共进社(共同进步社会主义联盟)已经发展出了数千名社员了。

而在东京大学内,类似的社团还有一个核心社。两社组织架构基本相同只是人员不同,可以认为一个社是另一个社的备份。

共同社在学校里打出来的对外名头是一个读书会,当然他们也确实是读书会。只不过他们读的书,学校和政府不一定会喜欢。

“毛殿真的是太厉害了!他居然可以靠着+几把枪,和几百名经过简单军训的学生就把三千多名正规军给吓跑了!”读书会内一名叫大河三川的年轻人正在大声分享着自己的读书经历。

而他读的书正是《恰同学少年》,最近在日本大学生中非常风靡的一部漫画。

这漫画该怎么说呢?对于一般日本民众来说或许差点意思,但是对受过高等教育的日本大学生来说就太有意思了。

就是因为受到过高等教育,这些人才会从《恰同学少年》的漫画中看出许多不可思议的事情。

一个生长于农村的孩子,经历过那么多,不管是年少求学的经历还是当两年兵,还是后来带着三百学生保卫长沙,驱逐湖南军阀张敬尧。

漫画里的年轻毛殿都显得过于不可思议了。

大河三川在读完漫画之后,只想要向每一个他认识的人推荐这部漫画,推荐他们认识一下这位神奇的毛殿。

“我们的国家就缺少毛殿一样的人物。诸位看看吧,我们的国家现在何等的凋敝啊。

“当年东条英机、岗村宁次这样的人教唆发动对外战争(不仅仅是对中国,二战时期日本对外战争很多),说是能为我们的国家带来富裕,可是现在我们看看呢。我们的国家依旧无比穷苦啊! "

大和三川哀叹着说道:“我家开的是布料店,尚可维持生活让我读大学。但是我可是眼睁睁的看见了去年大雪时分,多少东京老百姓聚在桥下避风取暖。多少人因为衣物单薄冻死在路边!”

越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对共产主义越是呈现出极端的态度倾向,要么极端拥护,要么极端排斥。

而在年轻群体中,拥护的人更多。该说年轻人还保持着天真和热血,亦或者是说他们还有更多的理想主义呢?或许都有。

“我们就需要一个毛殿一样的人,带领着我们一起前进啊! "大河三川对着参加读书会的大几十号人疾呼着。

“看起来你对毛殿的理解还不够深刻。”在读书会里,又有一人站起来道:“你只是看了漫画,我今日向各位分享的是毛殿的《选集》。这是刚刚翻译成日文不久的一套文集。这里面才是详细的记载了他对于中国社会的看法,还有对官僚主义资本阶级的看法。其中很多观点套用在我们日本完全没问题,甚至都不需要进行任何修改。”

这名同学向着大家分享着《毛选》。而如大河三川和这名同学的人在如今的日本学生群体之中到处都是。

因为历史上之中,日本吃到了朝鲜战争的红利,让被压迫甚重的底层老百姓缓了一口气。

而在本时空之中,因为官僚主义和军阀主义的互相争夺,再加上美军在朝鲜半岛上的全面失利,导致底层老百姓是一点好处都没分到。

现在的日本就像个烧热的大油锅,表面上看平静的很,一点事情都没有,但是只要有点冷水滴进去,这锅油马上就要劈里啪啦的爆了。

而现在滴进油锅的冷水马.上来了。

就在东京大学的学生们开读书会的时候,一名学生 兴奋的跑进教室对同学们喊道:“同学们, 手冢先生的《铁臂阿童木》电影上映了!我弄到了票,大家一起去看啊! 大河三川撇撇嘴: "铁臂阿童木虽然画的不错,但是对比中国漫画还是有差距的,我觉得我们国家的漫画家还需要努力。而且那个漫画太少年了,我不适合。"

大河的话引起了周围一群人的赞同。

而带来电影票的同学则飞快的说道:“不,这部电影不一样。不是单纯的少年向,是给我们成人看都好看的电影啊!快点啊,马上就要开画了,没人去吗?这是一部披着科幻外衣,深刻讽刺了当下日本的巨作啊! "

听着这位同学的话,东京大学的同学们开始有了兴趣。

“同去,同去。票钱自己给自己的,不用你请了! "

第二百五十九章 回到过去

现在的日本电影院数量比同时期的中国多多了。毕竟日本之前也是帝国主义国家啊,虽然是亚洲的穷逼帝国主义,但是也比当时穷的叮当响的中国好点。

而且还有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赤军开始在日本大肆发展之后,作为意识形态宣传的方式,中国生产了相当一批放映机和放映幕以成本价出给了赤军,让赤军用这些东西在日本本土宣传思想战争。

而这批放映机和放映幕的生产厂还是当初李锐刚开始向苏联提供文化武器进攻西欧的时候,苏联那边斯大林特批的。从这种关系来说,到是有一种共产 主义战士都联合起来的意味。

不要忘记了,赤军除了在工厂里大量发展底层工人之外,最大的一个基本盘就是日本的各大渔村。

那些经过赤脚医生培训,拿着中国廉价抗生素跑来日本工作的中国战士医生们,已经在日本各大渔村和贫穷无钱看病的日本底层中取得了极高的威望。

如果说在本岛上面的渔村还有所收敛的话。那么一些孤悬于本岛之外的渔村岛上,这些掌握了治病救人能力的中国赤脚医生已经成为了最有威望的人了。

而这些支援来的放映机和放映幕也在这些活跃于乡村、城市之间的赤脚医生的手,上发挥着它们的作用。

成为一柄刺入帝国主义心脏的利剑。

革命需要先革思想之腐朽,否则拔剑削肉而不去除病灶,不过是自我放血而不可恢复罢了……而在东京大学附近的电影院内,今天放映的剧场版《铁臂阿童木:革新》票卖的特别好。电影院老板笑的合不拢嘴。 “果然,还是大学生的钱最好赚啊。他们吃家里的,花家里的,一点都不知道省钱。几十几百日元的钱随便就花掉了。一点都不知道赚钱的辛苦呢。"而在电影院里,东大的学生们早就坐好了位置,等待着电影的开始。

实际上《铁臂阿童木:革新》要出电影版的消息一出来,日本国内很多漫画迷就都挺期待的。毕竟很多人没看过中国现在的漫画杂志,所以初看手家治虫的漫画只觉得惊为天人。

四格漫画变成电影分镜漫画对漫画界来说是石破天惊的一档子事。

而且也把漫画从纯儿童向的文艺作品,拉到了大人小孩都爱看。别看东大的学生大河三川觉得阿童木有些幼稚有些太少年向,那是因为他受到的教育高读过的书籍多,所以才会有这样感觉。

而很多日本人,包括三十四十的中年人,可能也就是读了几年小学,阿童木这样的漫画就刚好合适了,深度和内容都不复杂,大家都爱看。

所以电影院里可不光是东大的学生,还有各种贩夫走卒也回来看。就像是永福小学的小学生宫崎骏平生第一次逃课,就是今天和小伙伴们一起去看《阿童木》的电影动画。三五个小学生结伴而行,直接溜到附近的电影院去看电影去了。

而除了这些大的电影院之外,赤军旗下控制的那些小影院数量也不少。这些地方准确来说应该叫地下放映室。因为面积小,投影幕小,放映设备也比较差,总体看电影的感觉也差,但是架不住他们便宜。所以来看电影的人也不少。

日本这个月的电影似乎注定是要给阿童木的了。

上一篇:光阴之外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