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斤小鳄梨
主席也确实发表了《呼吁世界人民联合起来反对美国主义的种族歧视、支持美国黑人反对种族歧视的斗争声明》一文。
罗伯特随后依据主席此文,在古巴发表了一篇《主席的美国黑人解放宣言》,将该声明列为同林肯的《解放宣言》一样的位置。
并且列为黑豹党的纲领之一。只不过在美国这种地方,想要搞共产主义。尤其是你们一群黑人想要搞共产主义。
那可真的是头铁到一个不行。 FBI、CIA、警察、国民警卫队……
但凡是能插手的单位都会过来插一手弄死你的。
而本时空之中,战俘营造成的向心力更大。
被深刻影响的也不单单是黑人连和一些白人了。
而是数以万计的战俘。
他们可以对美国造成的影响肯定比历史上的黑豹党更大。
毕竟黑豹党只是黑的,而现在里面除了黑之外还有白呢。黑白结合,那不是通吃?
当然没那么简单,不做好应对的话就怕现在的美国地下皇帝胡佛会给他们连根拔起。
所以电视里王管教对所有战俘们大声疾呼列举了几十种FBl会对他们进行的迫害。
包括且不限于对他们进行跟踪,对他们的工作地点发威胁信,调查他们的子女和配偶的学校和工作单位,扣押他们父母的退休金等等……
王管教在台上侃侃而谈,在台底下的战俘们一个两个,越听越心寒啊。
因为王管教说的也太详细了,详细到细节都有了。 “FBI的探员会假装招工,然后对你们进行诱骗。告诉你要去外地工作,等你和家人说了之后,开心的打点好行装,登上他们给你们准备的大巴车,然后他们会把 你们带去何地?你们不知道。” “你们会面临什么?也不知道。能不能活着和家人再见面,也不知道。” “甚至想找你们也找不到,因为他们会有一个虚假的公司地址……” “所以你们回国之后要找工作,一定要先确认公司是否真的存在,而不是虚假诈骗信息。”
这些管教们对战俘们说的这些,一边是说给战俘们听的。
但更多的是给电视机前的观众听的。
就像是威廉一家和伊娃一家看着这个节目,威廉喃喃的说道:“做人不能这么坏吧,爸爸你说呢?”
活过两次世界大战,经历过三次经济危机的德鲁先生摸了摸自己的胡子,他嘿嘿了两声,也不知道笑还是什么意思。
但是没有回答威廉。威廉忽然有点明悟,因为老爹每次这样不回答自己问题的时候,就代表他觉得自己是个傻子,这种问题还要问? “那看起来是真的了。”
威廉摇摇头,“做人可以这么坏的吗?” “美国人都可以往我们脚下塞核弹了,还有什么更坏的事情他们做不出来吗?”伊娃在旁说道。 “有道理。”威廉点点头。 “我们这边看不到,但是美国那边到时候看看FBI会不会这么做咯。”
有的人看这个节目就是看节目,而有的人看这个节目就像是看镜子。 FBI虽然说海外的权力被砍掉分给了CIA,但是胡佛还是以各种方式在海外安排了一些探子。
毕竟至少要掌握一下海外的基本动态嘛。
在西德这边就有这些探子,他们看着这些节目都惊呆了。 “为什么中国人对我们的搞法这么清楚啊?” “靠!这个迫害人的点子我们还没想到啊!” “这法子真坏啊!但还真像是我同事能干出来的事情。”
在西柏林的几个FBI的探子一边感慨,一边用小本本把自己看到的内容都记录下来。
不过记录到了一半,他们忽然意识到不对。 “不对啊!中国人把我们做的事情都说出来了,我们以后的工作怎么开展啊!人家不就都提防了吗?不行,马上给局长拍电报!” “你傻啊,今天圣诞节,电报局早就关门休息了。再说了,圣诞节给局长发电报你是不是想被局长骂你一年?”
这话说的刚刚提议给胡佛拍电报的探子不敢说话了。
只能等圣诞节假期结束之后再说了。而这就是中国要达成的效果。这种宣传肯定是有一定制约作用的,当然不能指望能完全制约就是了。
所以管教们还在公开讲课,要求所有战俘回国之后都要一口咬定自己肯定没有通 共,并且没有和共产主义有任何关系。
当然了,管教们还说了一些别的。这就是一种阳谋啊。不能说特别有用,但是也能形成一种监督机制,算是能对战俘有一定保护作用。
当然有些私下里说的东西就没有剪辑到视频里就是了。【当然,除了我们的管教向我们战俘营的学员们传授回国后的生存技巧之外。我们的战俘学员们也在最后临别的时刻准备了许多的礼物。】【因为我们的战俘学员们在最近两年在战俘营的工作和生活中和周边的朝鲜百姓也接下了深厚的友谊……】
伴随着旁白的声音,管教们的讲课结束,画面切换到了经常去帮朝鲜村民的战俘小队。
一群战俘们带着他们从工分商店买来的礼物,冒着大雪向着村子里进发。
当他们抵达战俘营附近的村头时,为首的一名白人战俘乔治大声的用半生不熟的朝鲜话喊道:“李大娘,我们又来看你了!”
伴随着这名白人战俘的叫声,原本因为大雪天气而都在家里猫冬的村民们纷纷推开了自家的大门,大家伙探出头来。 “是乔治小兄弟来了。” “哦,还有爱德华也来了呢。”
村民们谈论着,纷纷笑着走出自家小院。
然后脸上露出高兴的笑容。
这种笑容不是那种看着侵略者的咬牙切齿,而是仿佛看到自家兄弟一样的亲切。
村民们热情的招呼着这些战俘们。 “我家打了年糕,来吃吧。” “哎呀,我家做了辣白菜猪肉的饺子。就是上次你们去林子里帮我找回来的那头猪做的。来吃吧!” “我家新酿了一些米酒,来喝一杯吧。”村民们热情的招待着。
对于美国士兵也好、英国士兵也好,所谓的军民鱼水情很多时候都是不存在的。
而现在,在朝鲜半岛当上了战俘之后,他们反而感觉到了什么叫做军民鱼水情了。
有的时候人和人的亲密不仅仅是血缘,更多的是感情。最开始这些战俘来帮村民做事,仅仅是因为战俘营里发布了帮忙村民的任务,他们可以获得工分。
而慢慢的做下来,村民们感谢他们的帮忙,明明很贫穷,却把家里珍贵的鸡蛋、肉、米酒送给他们吃之后,很多战俘都沉默了。
而现在,大家要走了,也许这辈子再也见不到这些熟悉的面孔了。
很多人莫名的眼眶已经开始湿了。
第二百零五章 送别
人这种东西真的是很奇怪。在美国军队里面待了很久,所有人都把欺压比自己弱小的人当成一个习以为常的事情。
所谓弱肉强食,所谓阶级压迫。都是大家习以为常的东西罢了。
在历史上中有一名中学老师(兼社会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大名鼎鼎的实验,那就是【纳粹实验】。
以全班中学生为实验对象,按照纳粹对纳粹党内的管理方式来管理学生。
仅仅二十天内,一个纳粹党便初具规模。当然,这个实验的目的不是为了培养纳粹。而是证实培养一个群体性格需要的时间罢了。
在美国军队内培养他们对阶级的服从,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和纳粹培养党卫军有差别吗?
没有。所以美国大兵要是坏起来,那可真的是能坏到脚底流脓。
但是正如二十天就能培养出一个纳粹党卫军一样。
如果外部环境合适,其实也只需要几十天的时间就能培养出一名初具形态的红色解放军。
战俘营的存在就证明了就算是美国大兵也是可以改造的群体,只要土壤合适总是能开出漂亮且无害的花朵。
就像是现在,这群战俘们来到朝鲜的村庄,他们不是侵略者,而是这些村民的朋友。
伴随着这群战俘们来到小村庄,电视画面上开始播放其轻柔的音乐。
并且开始回放曾经这些战俘们在这个村庄的经历。
从前刚来的时候,他们仅仅是为了赚取工分,磨洋工也好,消极怠工也罢。
总之肯定不是特别好的一个状态。在到后面管教给他们做工作,让他们去好好的干活。
管教说的那些话是说给他们听的,更是说给全世界所有观众听的。
这叫洗脑吗?FBI也许会这么认为吧。这肯定是属于意识形态传播了。
因为管教们和战俘们讲的是无产阶级的共情。
这世上到底是无产阶级多还是资产阶级多?
能当大头兵的又有几个是资产阶级?现在这个年代是革命的时代,就像是拿破仑在欧洲掀起资产阶级大革命的时代一样。
革命思潮在全球范围内激荡。拿破仑时代能有《红与黑》,现代革命时代也会有《碧潼》。
而这些自然是之前在战俘营节目就拍摄过的内容。
只是这次利用了快速剪辑的方式播放出来。
很多观众们的思绪都被拉回过去,想着之前他们看过的节目。里面的那些细细点点。现在还不流行回忆杀。所以回忆是真的很杀。
“我还记得那个乔治之前还被村里几个孩子给整了。整个人掉进粪坑里了。” “对,因为他偷了金大叔家的鸡蛋。” “对啊,他和村里的那些孩子作对了两三集呢。” “是啊,不过他后来慢慢就好了啊。不光自己用工分换了鸡蛋还回来。还和那几个孩子关系处的很好。甚至在这两年还学习了朝鲜话。” “嗨,那几个孩子也是可怜。父母都死在了美军的空炸里……”
威廉家里对这些快速掠过的回忆画面不断的讨论。
而类似的事情也发生在其他所有都能收到这个节目信号的地方。
圣诞夜里,大家伙看着电视里的节目,开始回想战俘营曾经发生过的点点滴滴。
从桀鹜不驯的美国式麻烦,变成笑容和善正直的邻居。这些人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就如很多观众所说的一样:“如果我家附近的邻居都能和碧潼战俘营里的这些战俘一样有素质的话,我会觉得我住在一个真正的高尚社区。而不是只有地价高的地方才叫高尚社区。”
他们不懂中国有句话叫做把鬼变成人。
而这群战俘就是战俘营最好的实践。小村里,乔治带着战俘们把从工分商店换来的东西都拿出来了。
就在村里最大的一间堂屋里。 “这是暖手炉,放一块炭火进去可以保暖四个小时呢。平时可以贴在胸口上保暖,手冷了拿出来捂一捂,马上就舒服了。阿张,最适合你了。”乔治将礼物拿了出来。 “这条毯子也很好。是中国上海生产的,这个牡丹花的图案挺好看的,而且很软很暖和。大金,听说你明年结婚了。这是我们送你的结婚礼物。” “这里是我们拿工分一起换的,有三百双棉袜子,有大人有小孩的,村里刚好可以一人一双。” “还有……”
刚开始这些战俘拿出这些礼物的时候,村民们还是很开心的。
因为战俘营的工分商店里用工分兑换的中国生产的轻工业产品,他们在外面反而不好买到。
因为这些轻工产品一般只在城市有卖。
他们距离最近的城市又太远了。
平时村民也会用一些农产品和他们换这些轻工产品。
但是当乔治他们一件一件的将礼物全都拿出来,并且说好用途之后,村民们的脸色也慢慢的凝重了下来。
当乔治说完最后的一些手套怎么分配的时候,李大娘看着礼物,低声说道:“你们是不是要走了?” “嗯!”
乔治重重点头:“停火协议签署了,我们作为战俘,要回去了。”
堂屋里,村民们都没有发出声音,只有几个大爷吧嗒烟袋的声音。
李大娘强笑了一声:“好啊,回家好啊。你们该回家了,家里的父母都该想你们了。这么多年了……”
李大娘这话着,乔治翻译给其他的战俘听,突然的有人哭出了声。因为李大娘原本有五个孩子的,但是因为美军打进朝鲜半岛,五个孩子要么上了前线,要么当了民夫。
如今无一有音讯传来。很大概率已经阵亡了。
而杀死李大娘孩子的人很有可能就是美军,很有可能就是自己……可是这个老妇却从未怪过自己这些人。
她总是碎碎念叨着:你们也不容易,将军一句话,你们也是要上去送死的。
去她家里帮忙干农活,她总会准备饭菜,即便不丰盛但也很花心思。
她总喜欢念叨:贫苦人不要欺负贫苦人,要团结起来去打地主。衣服破了李大娘还会帮着缝补。
在这异国他乡,这些战俘因为李大娘而对自己所作的一切深感愧疚。 “对不起,对不起。不该有这场战争的。无论这场战争能不能赢,它都不该发生的,对不起。”
有一名美军战俘涕泪横流的上前,双手紧紧的握着李大娘的双手,他无比惭愧。
因为他曾经是一名重机枪手,他收割了多少朝鲜军人和民夫的生命?
他自己也不知道。对于他来说,这场战争胜负如何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根本就不该发生。
任何以侵略破坏他国为前提的战争,打不赢的仗不该打,打的赢的仗就该打吗?
很多战俘在战俘营里学会了这么一个道理。 “这是高兴的日子,你这孩子怎么还哭了呢。”
李大娘用手绢给那名战俘擦了眼泪。 “正好,你们今天都来了。而且你们不久就要走了。我们村也好久没有热闹了。我提议,咱们村热闹一下吧!”
李大娘的提议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成。
村里的男女老少都动了起来。有的人去杀猪,有的人去劈柴烧火,有的人准备蒸米饭现场打年糕。
战俘里有的人回去了一趟,用剩余的工分兑换回许多喜悦的罐头。
包括最贵的徐闻菠萝罐头都换了一些。
整个小村很热闹,这是一场庆祝,庆祝这些战俘的新生,也是一场送别,送别他们离开了这个让他们重生的地方。
前途险阻,山高水长。他们日后的生活也许注定无比艰难,但是其中会有很多人都会记得今天。
那些杀猪宰鸡的朝鲜老百姓们给他们端上一盆盆热乎的美食,那酒精度数不高反而香甜可口的浊米酒。
想起自己在碧潼的日日夜夜,这的一草一木,这里学习过的知识。
这样的告别不仅仅发生在这个小村庄,更发生在战俘营的各处。
镜头快速的带过它们,在电视机外,有些感性的伊娃已经眼眶湿润,她低声道: “真好。人就该这么活着才对啊。没有战争,大家互相帮忙。” “你帮我修屋顶,我帮你做饭补衣服。” “是啊,这才对啊。”威廉赞同道。
伊娃突然转头对威廉道:“威廉你帮我一个忙吗?” “当然。” “你肩膀过来一下。” “嗯?”
虽然有些疑惑但是威廉照做了。
女孩轻轻的小脑袋依在他日渐宽阔的肩膀上。
当女孩头靠上来,茉莉花香味洗发水洗过的头发从发间丝丝散发出淡淡的香味,萦绕于男孩的鼻腔。
男孩前所未有的全身绷紧,莫名的心跳加速,就像是喝了一瓶陈年红酒一样,甘醇迷醉。
第二百零六章 天下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