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537章

作者:一斤小鳄梨

雷月星坐回座位:“您说。” “我需要在香港生产这些随身听……” “不可能!”

雷月星想也没想的就直接拒绝了他。 “雷先生,先听我说完。不要着急拒绝。我知道,这个东西很先进,很多东西不可能在香港生产。但是我要说的是在香港组建一个工厂,把零件弄过来,让这里的工人组装呢?”

富兰克林脸上露出微笑。

雷月星看着富兰克林,完全搞不清楚这个外国人在搞什么鬼。

但是雷月星还是开口道:“这个……我需要考虑一下。三天时间。”

富兰克林笑道:“等待您的答复。”

……

1952年末,华尔街突然传出一股小道消息。

有美国商人掌握了随身听生产技术,并且在香港投资开厂了!

美国随身听马上就要诞生了!市场的热情一瞬间就被点燃了。

第一百四十一章 双赢

富兰克林在美国开始散播他的小道消息了。

目的是什么?不问可知。投机者,冒险王,做的事情永远都不会光明正大的。

因为他们要赚的是快钱。

而就在富兰克林觉得在香港的问题谈得胜券在握的时候。

雷月星也把会谈时的细节都报告给了江明。

在香港坐镇的江明心中有一些猜想,因为从做生意的角度来说,富兰克林这么搞似乎不太正常。

他要在香港开工厂,从大陆进组件。一堆散装零件,他也时按照699美金的价格收。

他还有租场地,请工人,搞包装印刷还有机器组装等等费用呢。

这些不都花钱的吗?他干嘛这么做?江明觉得有些奇怪,所以直接把香港这边发生的事情上报了。

除了上报专门负责外事的总理之外,他还给李锐去了一封电报。因为就江明所接触的一众高层来看,李部长其实最懂西方商业那一套。

甚至就江明自己的判断来说,其实李部长应该把对外贸易的部分担起来。

至少应该可以和叶部长搭档干活。江明的电报很快传到了北京。

总理和李锐都收到了这种美国商人反常的商业行为。

总理也没有端着架子,他直接把李锐召来。 “李锐啊,你怎么看?”听到总理的问话,李锐恍惚间感觉这词儿有点熟,差点就想要直接回应道:大人,我看其中必有蹊跷!

还好,他摆脱了来自DNA里说台词的冲动,稍微思考后回应道:“事出反常,必有妖!” “对啊,不管是马克思的理论,还是我们所见过的事实。无一不向我们证明一点,资本家可以卖出绞死自己的吊绳,但是绝不会做赔钱的买卖!所谓杀头的买卖有人做赔钱的生意没人干,也就是如此了。”总理沉吟着。 “可惜啊,我们在美国方面的情报实在是太少了。我们的情报组织伸不进去啊。”总理有些无奈。

国与国之间,情报战大概是最重要的一环。

想当年还是红军时期一直到解放战争时期,毛主席打过那么多胜仗……

其中有一半的功劳归于主席超乎寻常的战略指挥和战略决策。

其中还有一半的功劳需要归于情报部的强大。

中国缺少在美国的情报网,这一点太致命了。其实总理一直想要组建北美情报 网。

历史上中之所以没成功,很大原因就是没钱。培养情报人员没钱,去美国没钱,去了美国之后没有活动经费等等。

算来算去,北美谍网机构的预想只能胎死腹中。 “我们现在对美国的了解,只能依靠我们在中南美洲活动的同志们传来的只言片语,我们了解的太少了。”总理叹口气。 “这个叫富兰克林的要搞么,我们也不清楚。谁能知道他是不是给我们挖坑呢?”

李锐想来想去,最后对总理说道:“这个富兰克林要做的事情,也许我大概能猜得到,他的想法是什么。” “嗯?说说。” “也许是一场金融诈骗。当然,他这个诈骗到底是以融资为主,还是纯粹的圈钱跑路,那我们就不知道了……”

李锐将他的猜测给总理说了一遍。

富兰克林这种搞法无非就是几种捞钱的手段。

第一:从华尔街和美国银行进行融资吸纳大量的钱财,真的在香港搞出一个颇有规模的组装工厂。

他们机器可以卖的贵,但是牛逼可以吹,再把公司放到华尔街去上市。

接着拉高股价,收割一批韭菜。

第二:依旧是从美国融资,但是融资完成之后没有厂也没有货,捞了钱就跑。

第三:不仅仅是从美国融资,甚至把中国一起算进去,他是钱和货都要一起骗。

李锐之所以能一瞬间想到这么多,并不是因为他有多么的聪明。

而是在历史上中他已经见过太多这样的骗术和手段了。

别以为华尔街的投资人都很聪明,他们被骗子收割韭菜也不是第一次了。

李锐记得从前美国就有个骗子,搞了个什么高级果汁机,各种花里胡哨的宣传词说的天花乱坠,又健康又养生……

好像用他们的榨汁机榨出来的果汁吃完之后可以长生不老。

而且这种榨汁机还不能直接轧新鲜的水果,要配套的压榨他们工厂生产的水果包。

而且还宣传,这种水果包只能用他们的榨汁机压榨出来。

用了什么最新技术等等。这玩意儿当年在美国卖的很贵,李锐当时去美国旅游的时候见到过,一个机器卖几千美元,水果包一包就是大几十美元,而且还只能榨出一杯的果汁。

在美国都属于贵上天的东西。

李锐当时差点都被销售的话术给说心动了,想要在美国买一台人肉背回国。

后来想想觉得不对,果汁再建康也不可能有新鲜水果好啊。

中国又不缺水果吃,我为什么要买果汁啊?随即,李锐放弃了这场购物。

然后回国没多久,李锐就听到新闻,美国这个高级水果榨汁机爆出巨大的丑闻。

他们所谓的水果包所谓的高科技都是假的。

水果包说是要搭配他们的机器才能使用,结果有一个顾客用手直接从水果包里挤出果汁了。

其实所谓的水果包,里面就是工厂生产好的果汁。

那个榨汁机其实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所有的高科技都是吹牛逼出来的。

这样一个智商税产品还卖这么贵,是不是没人买?还真不是,在美国几大城市,一堆中高收入人群上赶着被收割智商税。

里面有明星,有运动员。

榨汁机的创始人还从华尔街融资数亿美元,其中还包括从比尔?盖茨手上融资了一亿美元。

全美国被他耍的团团转。李锐可是这件事的亲历者,他差点就被收割了智商税了,所以记忆犹新。

更不用说历史上后世的国产造车新势力的卷钱跑路了。

李锐还买过他们家的股票呢,当真是亏得底裤都不剩了。有的时候,真不是后世人聪明,只不过是后世人看得多了,吃的亏多了,上的当多了,所以才慢慢懂了。

而富兰克林的投资骗术在五十年代却是一种极其高级的骗术。

总理和李锐研究分析了富兰克林一个下午,以及商讨着与他的对策。对于一个投机者,总理和李锐花这么长时间,有必要吗? “如果按照你所说的,那个富兰克林是搞长久的投资骗局。那么他肯定就是要成立公司的。一个假的生产工厂,哪怕只是做组装,但是架子还是要有的。” “一条从香港到美国的航线,一条可以光明正大进入美国的线……”总理站起来踱步。

李锐看着总理,总理的眼神里都是思考的神色。

李锐大概猜到了总理的意思,他开口道:“总理,你是想布局北美?”

“这话说的有点大。”总理摆摆手:“但是我们不能在美国当瞎子和聋子啊。美国在我们国内是安插了钉子的。有的钉子我们知道,有的眼线我们是不知道的。就算是你带来了历史上的资料,但是万一有美国佬没解密的资料呢?” “所以啊,我们不能完全依靠你的资料,我们也要做我们的事情。在美国安排长久的情报人员,帮我们收集美国的情报,这是很有必要的。”

李锐闻言点点头:“是啊,如果富兰克林真的要成立这样一个公司。那么我们能不能把我们的人塞进这样的公司里。找机会前往美国工作,在美国落下脚跟来。这是一个很长远的事情。” “嗯。”

总理点点头:“这样,你去给小江回信。让他和富兰克林继续谈着。不要轻易的断掉,但是也不要轻易答应对方什么。要看他最后要做什么。” “他想要借我们的金鸡下金蛋,不是不行。我们也要借一下他的鸡,给我们下一些蛋才行啊。这个叫什么来着?”

李锐笑了:“双赢。”

第一百四十二章 官与商

1953年的元旦,富兰克林是在飞机上度过的。

甚至于1952年的圣诞节他都没有正经过。

因为他要忙活的事情是真的多。

当他拿着美国国旗涂装的随身听回到华尔街的时候,他就像是一个英雄一样。

在纽约中央公园旁的希尔顿酒店里,一场盛大的欢迎酒会正在举办。

如今中央公园旁边的希尔顿酒店还不像后世那样,成为一个专门宰游客的垃圾酒店。

而是货真价实的,纽约最高级酒店之一。

从高楼往外眺望可以清楚的看到纽约的中央公园。

对于纽约这个缺乏城市绿化的地方来说,中央公园大概是全城市最让人舒服的地方了。

纽约(以及许多西方大城市)在城建规划的时候就压根没有考虑到在马路两旁种树。

导致城市虽然繁华,但是路边连一点绿色都没有。而且对行人很不友好,夏天走在这种城市里,想有点阴凉地都没有。

这种城市建设规划显然是失败的。但是发达国家嘛,总是有人推崇他们的。

就像是历史上后世的中国,因为喜欢在城市马路边上种树,被很多人嘲笑懂不懂城市设计和规划,人家美国纽约都没种树,你们种什么。

纽约那种夏日暴晒,以及街道缺乏绿树带来的问题,只有生活在纽约的人才知道。

导致后来纽约的城市街道建设也开始种树了。

那群叫嚣着纽约城市不种树,中国城市道路两边种树是落后设计的人开始闭嘴了。

不过他们又要开始声称,纽约才是全球最早考虑到城市绿化与植物种植的城市了。

当然,现在这波历史上里的【吹】们现在还没出生。不然的话富兰克林在香港的旅途可能会更加顺利一点。

在希尔顿酒店最高层的宴会厅里,这场于下午三点举办的欢迎酒会显得很热闹也很隆重。

富兰克林花了足足五万美元,把场地装的精美无比。

就连酒会上用的酒都是来自于旧世界(欧洲)的。一瓶美国本土的酒都没有。

现在的欧洲酒牢牢占据着美国高端酒业市场。

美国国产酒是给穷人喝的。当然,来现场的人也不一般,非富即贵,有议员政客,有华尔街的银行家投资客,还有纽约各行业的大亨等等。

所有人都举着酒杯一边浅酌一边看着宴会厅最中间的那张桌子。

这张放在宴会厅最显眼处的大圆桌本身没什么特别的,特别的是那些摆在桌子上的东西。

一个个随身听被当成砖头一样,在桌子砌成一面小墙。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这些随身听的外貌实在是太吸引人了。

其实自从熊猫随身听在欧洲开始风行之后,美国这边就迸发出很大的市场期望。

尤其是很多在欧洲旅游尝试过熊猫随身听的人,他们真的渴望这种东西。 有人偷偷从欧洲带来的随身听,还有诺玛(梦露)最新的专辑。

这些东西已经在美国的一些圈层传开,所有人都知道,随身听是个捞钱的大项了。

看欧洲旺盛的购买需求吧!东柏林成为了最大的倒爷基地了。

包括一些美国倒爷都把欧洲的随身听倒到美国来卖了。

在东柏林正规售价是699美金的随身听,飘洋过海之后身价再次暴涨,在美国卖到999美金一台。

这已经是天价了。美国半导体协会召集全体成员紧急召开会议,讨论的就是美国能不能生产中国的这玩意儿?

这一次可是难得的美国一个行业内部如此同心协力。

半导体产业内的厂子都派出了自己最得力的技术人员对中国随身听和便携式收音机进行拆解。

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便携式收音机美国可以生产(历史上中就是1953年美国诞生)。

目前已经有工厂做出了类似的原型机。

而随身听是真的没办法了。

完全做不出来啊!半导体协会的主席忍不住咆哮:“你们就不能想点办法吗?!中国人正在拿着卡车装黄金呢!”

带头公关的技术人员一摊手:“主席先生,真的不好意思。科学技术就和数学一样,不会就真的是不会啊!”

美国半导体产业被卡脖子了,异常的难受。

美国相关产业的官员也难受,现在的美国官员还是稍微注重一下自己的业绩的。

而现在,他们感觉自己扬眉吐气了!

美国人终于有自己的随身听了!是的,他们完全没有怀疑这些随身听的来历,完全相信了富兰克林编造的说法。

因为这些随身听从造型上、设计上、涂装上和中国的熊猫牌随身听完全不一样。

上一篇:光阴之外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