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416章

作者:一斤小鳄梨

所以把马车在县委大院前停好后,彭学武和两人交待了一下,让他们看好马车和车上的东西。

然后自己在进了县委大院。

今天裴县长非常高兴的见了彭学武。作为同样是从作战部队里退下来的退伍军人,裴县长一直对彭学武这样在作战时期敢打敢拼,退下来后回到家乡勇于任事的战士颇有好感。

即便两人不是同一支部队的,但只要是解放军,那就都是战友。

“小彭!你今年给我长了一个大脸啊。一年时间,你就把你们村里这个全县最贫困,全市最贫困,全省最贫困的帽子给我摘掉了!做得好啊!”

裴县长招呼着彭学武坐下,并且亲自给他沏了一杯茶。

“县长严重了,严重了。”彭学武急忙双手接过裴县长递来的搪瓷杯。

“县里面研究了,决定给你一个县里的先进代表,你看怎么样啊。”裴县长笑呵呵的看着彭学武。

彭学武看着裴县长笑了笑,然后低下头一边笑一边双手在大腿裤子上来回的蹭,好像要把自己弄得摩擦起电一样。

裴县长笑容慢慢收了,他靠在椅子里用调侃的语气道:“怎么,一个个人先进,你彭学武是看不上了?你可不要小看一个个人先进,放在部队里那也是个三等功!”

彭学武呵呵一笑,看着裴县长道:“老班长啊,咱都是部队里出来的。这干放屁不拉屎的玩意儿咱就别整了。个人先进不先进,我真不看重,县里要真的觉得我给县里争光了,给咱们一些是在玩意儿。”

裴县长被彭学武的话给气乐了:“彭学武,你现在大小也是个干部,说话能不能不要那么粗俗了!”

“咱就是个俗人。”彭学武呵呵笑着:“县长,来点实在的。”

“你小子!”裴县长笑骂一声:“你说要点什么实在的?要是合情合理,县里也不是不能办。”

“先给咱村拉条电线,这最实在。这样咱们村能放广播,下次放映员来放电影,也不用让我发电的是玩命踩,累的跟个孙子一样。”彭学武得了话头,直接打蛇随棍上。

裴县长对此到是没有拒绝:“你们村电线的事情,县里已经讨论过了。原本就定下了过完年就给你们村里拉条电线过去,先通电。”

“哎呀!那谢谢、谢谢。县长,既然这样县里已经决定了。那我这条拉电线肯定不算。咱还是要些别的实际的。”彭学武高兴的站起来对裴县长鞠了一躬。

裴县长看着彭学武,他忍不住开了粗口:“你他娘的是真的不要脸啊!”

“县长,您看您现在这么大的干部,不适合说这么粗俗的话。”彭学武嘿嘿笑着,就像条癞皮狗。

裴县长气的手指连连摆动,最后哼了一声道:“说吧,那你还想要些什么?”

“招工名额。开了年县里是不是又要扩工厂,咱村里别的不多,有力气的男光棍多的是!县里全招走怎么样!”彭学武嘿嘿的笑着,丝毫不觉得自己提出的要求有多过分。

裴县长都惊了:“明年县里能算到的扩招岗位都是有数的,县里中学毕业的学生不要工作了?你彭家村是打算包圆了是吧!”

“县长,好歹给点。今天我在咱们县里的商场可是看见了,咱们当农民的太苦了,一年到头了想拿点现钱扯三尺布做衣裳都没钱。”彭学武开始卖惨。

裴县长站起来踱步了一会儿,然后重重呼了一口气后道:“这样,招工名额我可以给你一点。但是具体多少个,我要和同志们研究一下。但是工厂招工还是那句话,至少识字五百个。普通的四则运算得懂。不然去了工厂都是个祸害。”

“你村子里要是有合适的,到时候让他们去也不是不行。”裴县长算是开了口了。

彭学武激动的感谢:“谢谢县长,谢谢县长!”

彭学武感谢着裴县长愿意给几个招工名额。而他不知道他现在所想的东西很快会被他自己推翻。

注1:五十年代皮衣价格基本在三十元到八十元的区间。主要看皮质,皮料。比如雷锋当年想和女同志处对象的时候花了两个月的工资,合计四十多接近五十元买了一件皮衣,一双皮鞋。

第四百九十五章 张集与彭学武

裴县长既然开口答应了给彭学武一些招工的名额,那么他是不会反悔了。

不过除了这个事情之外,裴县长还有别的事情和他说。

“小彭啊,有个事情我要和你说一下。”

“您说,您说。”听到能拿到招工名额,彭学武说话都客气了好几分。

“你们村一年摘掉安徽省最贫困村的这个帽子,你的功劳不小。”

“这也不全是我的功劳,乡亲们肯干才是真的。”彭学武谦虚道。

裴县长呵呵笑了两声,没有反驳彭学武说话,毕竟这算是一半一半。

他继续道:“我从前有个战友,叫做焦裕禄。他现在在尉氏县大营区当区委书记。哦,一个区就相当于我们一个乡镇。他听我说了你们村的事情,所以想要派一个同志过来考察学习你们村的先进经验。”

裴县长用手指戳了戳彭学武的胸口:“你小子不要给我藏私啊。有什么先进的想法办法都交给那位同志,让他也好好学。看看你的办法有没有普适性,看看在咱们安徽能用的办法,能不能在河南也用上。”

彭学武还以为多大事情呢,一听这话他拍胸口保证:“县长,您放心。这个同志只要愿意学,那没得说的。彭家村的东西他随便学,最好全学走。”

“我巴不得全天下的农民各个都能吃饱饭,家家户户过年过节都能吃鱼吃肉,新年有钱扯两米布做一身漂亮的衣裳。”

“他来了,尽管学!”彭学武答应的很痛快。

“那就好。”裴县长点点头:“那个同志之前已经来我这报道过了。我让他直接去了你们彭家村,估计你回去就刚好碰到他。”

“那人估计也对你脾气。”

彭学武眉头一扬:“也是咱部队里下来的?”

“嗯,是的。还记得之前报纸报道的,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的英雄人物张集吗?就是他,你回去好好和他聊聊。看看能不能在咱们民生领域打开新大门。”

……

彭学武等人回去的速度比来的时候快多了。因为马车来的时候驼着很重的粮食。但是回去的时候基本空了,村民们虽然也让彭学武从县城里捎点年货回来。

但是这些年货没有多重的,驮马轻松多了,走的也就更快了。

葛蛋坐在车尾又开始说着闲话:“哎一去的时候满满一车粮食和兔毛,回来就拉了这点玩意儿。”

李贵瞪了他一眼:“咋就你怪话多呢!”

“本来的嘛!”葛蛋撇撇嘴:“那么大一车粮食呢,能养活多少人呢。你看换成钱,然后再买县城里的东西,就换回来这点。”

如果按照葛蛋这种以体积来和重量来计算的方式,那么还真的是亏的慌。

驾车的彭学武没回头,但是说道:“葛蛋,你这讲的就是废话。生产这些工业产品不要钱?是设备不要钱,还是工人不要发工资?还是原材料是白给的?”

“你嫌人家布料贵。你咋就没算算研究那种漂亮的布料要花多少钱?设备要花多少钱?”

“你想买汽水,又嫌汽水贵。咋的,汽水厂的设备是白来的?报纸上我不也给你们念过了,人家山海关汽水厂加一条生产线,就一条生产线和车间就要百万人民币。”

“合着人家就该白给你?合着天下就你聪明,其他人都是蠢蛋?人家苏联老大哥也全都是蠢货,一个个的从咱这花真金白银买这些玩意儿拉去苏联糊弄鬼?”

彭学武这话说的有道理,李贵连连点头。葛蛋也被噎的说不出话来,最后坐在车尾闷闷的说道:“还是工人好,有钱想买啥就买啥。”

李贵白了葛蛋一眼。

驾车的彭学武听着葛蛋的话,他嗡的一下火气就上来了。提着马鞭跳下车辕,朝着坐在车尾的葛蛋就走了过来。

葛蛋一看事情不妙,立刻跳下马车和彭学武拉开距离。

“支书,解放军有规定,不许打骂群众!”

“我现在不是解放军也不是村支书!你给我过来,你爸妈死前把你托给老叔照顾,老叔死前关照我,要我看着你。现在我是你家长,小兔崽子你现在给我滚过来!”彭学武马鞭一甩,在地上的泥地上打出一道痕迹。

李贵也跳了下来,急忙急拦住彭学武:“支书,支书。没必要,没必要。葛蛋就是少年人眼馋,别说他了,其实我也眼馋。”

“毕竟有好东西谁都想要不是。葛蛋,别说怪话惹支书生气。你这一山望着一山高。去年你都要饿死了,要不是支书想办法搞咱们互助小组,你今年能过好?你这刚过两天好日子,就嫌弃这嫌弃那儿。你是嫌弃支书了?”

“你这是端起碗吃饭,放下碗就骂娘啊!赶紧过来给支书道歉!”

葛蛋看着彭学武手上提着的马鞭,他怯怯懦懦的走过来,小心翼翼的给彭学武鞠了一躬:“支书,我错了。我不该好高骛远的。”

彭学武狠狠的瞪了他一眼,然后闷声道:“上车!”

最后三人沉默了一路,坐在车后的两人用嘴型交流。

李贵瞪着葛蛋:都怪你惹支书生气了!

葛蛋:我没想惹支书生气啊。

李贵:但你就是惹了。回村里在和支书好好赔礼道歉!

葛蛋:行。

等到车回到村里之后,彭学武的心态才算是调整好。他笑呵呵的招呼着村民过来拿他们委托自己购买的年货。

然后和村里的会计招呼一声,让那些委托自己卖粮的村民过来拿钱。

会计道:“行了,支书。对了,有个同志找你。说什么叫张集的,现在就在村委等你呢。”

“人这么快就来了?”彭学武把马鞭交给会计:“那我先去见见他。你等会儿把车赶回去。马给喂了,多抓两把豆子喂马啊。今天它累着了,别掉膘了。”

彭学武掸了掸身上的灰尘,一走进村委所在的那个房子,就看见一个穿着呢子大衣的年轻人坐在马扎上,围着火盆烤火。

听到动静的年轻人回头看来。

“是张集同志吧。我是彭家村支书彭学武。我已经从裴县长那里听到你的事情了,欢迎欢迎,热力欢迎啊!”彭学武双手在裤子上蹭了蹭就双手向前的热情的要和张集握手。

张集也急忙站起来用双手和彭学武握手。

“你好,你好。彭支书,你的大名我已经从焦书记那儿听说了。我这次来就是准备向您好好学习,看看您是怎么让一个全省有数的贫困村,一年时间就摘帽子的。”

两人相互客套着,但是还没等他们怎么客套呢,就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喧闹。彭学武还以为是村民出什么事情打起来了。

他急急忙忙的跑出村委,张集也跟着一起跑了出来。

跑出来一看,到不是村民打架。而是之前村里嫁出去的彭四妹今天回娘家,她丈夫大包小包的提了好多东西回来,引起了村民们的围观和喧哗。

尤其是他老公骑了一台半新不旧的自行车回来,说是把这台自行车送给彭四妹家里那个在县里念初中的弟弟时。村民们发出了一阵哗然。

“这回娘家就是要衬头脸啊。”张集笑了笑。

但是彭学武却冷着脸道:“衬头脸?呵呵。”

第四百九十六章 我不要了

彭四妹是去年出嫁的。

彭家村这里因为连年贫困,所以一直是光棍多,好多光棍根本找不到老婆。村里人生了女儿呢,但凡是稍微为女儿考虑一点点,也会想着把女儿嫁给外面条件好一点的地方去。

彭四妹在彭家村里算是村花了,之前有好多村里的光棍都盯着呢,好多人家都去她家提亲来着,但是彭四妹老爹都拒绝了。

他一直想着女儿不能在待在彭家村。就算是去年彭学武开始搞互助小组,村里的日子看着能好起来了。

但是外面还有更好的呢,所以彭老爹一直咬着没松口。

后来经过亲戚介绍,彭四妹和她现在的丈夫,在乡里开拖拉机的赵宏民认识了。赵宏民今年二十六了,在这个时代算是比较大的年纪了。

两人经过媒人一撮合,也算是郎有情妹有意了。虽然赵宏民比彭四妹大了六岁,但是他为人不错,长得普普通通但胜在踏实肯干还能专研技术。

在乡里开拖拉机也是个不错的工作,接触了一段时间后,两人都觉得合得来。再加上双方父母都同意了,所以很快婚事很快就定了下来。

彭四妹出嫁那晚,村里不知道有多少光棍哭了一宿。

今天刚好是彭四妹回门,也碰着赵宏民休息,两人就一起来了。

赵宏民父母也都是在乡里工作的,为了给儿子儿媳长长脸,也为了别人亲家说他们女儿在自家受了委屈。

所以让赵宏民带了不少礼物来。大包小包的拿了当真是不少,有烟有酒,还有非常不好买的肉罐头,还有些糖果饼干。又扯了几米布,灰色、红色都有。这些礼物,再加上一台半新不旧的自行车。

这在彭家村都引起轰动了。

穿着一件大红色新衣的彭四妹脸上有抑制不住的笑容。她高兴的和村里相熟的姐妹、阿姨们聊着她在乡里的生活。

而村子里的那些男的则围在赵宏民的身边问东问西。

“宏民哥,你在乡里就开拖拉机啊?”

“啊,不光开,还要修的。咱们乡里刚来了两台洛阳拖拉机厂的拖拉机,我要负责开,还要负责保养。”

“还要保养呢?!”

“多新鲜呐。你家养马也不能光吃草吧,还要喂喂豆子,打理一下马毛吧。”

“那宏民哥,开拖拉机难不难啊?”

“开拖拉机不难,胆大心细有膀子力气就好。但是光会开没用,你要会修啊。有个小毛小病的坏在了半道上,不能天天拖去机械厂吧,要不然我不就是吃干饭的了。”

“那宏民哥,你在乡里一个月挣多少钱啊?”

“呵呵,三十二块钱。”

“这么多啊!”

周围的村民都惊呆了。对于村民来说,开拖拉机是一个很体面的工作了。又有技术又能赚钱。

而彭四妹身边的那些姐妹和阿姨们则家长里短的谈着一些更加具体的琐事。

“你们在乡里一个月能吃上一次肉呢?!”

“嗯。宏民疼我,每次都是让我多吃点。上次还买了汽水给我喝,不过我喝不惯,喝完尽打嗝了。”

“你家的那个对你这么好呢。”

“是啊,宏民可疼我了。我和你们说啊,我们现在住的那个地方可好了。最近刚通了自来水,咱们十来户人家可以共用一个水龙头。不用去井里打水了。院子里还有大喇叭能听广播呢。”

上一篇:光阴之外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