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40章

作者:一斤小鳄梨

金主爸爸说的话你能不听吗?所以在很长时间内,中国共产党都受控于第三国际。

毛主席在年轻的时候可没少受第三国际的各种排挤和打压。

他也深刻的意识到,人家的钱不好拿的。你拿了人家的钱,你要不要听人家的?

你不听,人家凭什么给你钱?所以当在中国的第三国际解散后,毛主席是写了庆祝词的。

向苏联要援助,那就有可能会造成一个后果:全盘苏化!设备工厂是苏联送来的,这个工厂是谁说了算?

中国人不懂这些设备,你到底要不要听苏联专家的?

人家是不是让你怎么生产就怎么生产?

为了工厂生产和工业化建设,那么城市规划是不是要听人家的?

市政建设是不是也要听人家的?甚至跟扩大一点,决策层是不是也要听人家的?

毛主席是有这样的担心的,尤其是在看了李锐提供的后世资料之后,他知道自己的担忧都落了地,全都应验了。

没有工业化,中国要养活四亿国民时很难的,想要大家都过上好日子那就更是天方夜谭。

但是全盘苏化甚至高层苏化的恶果已经可以预见了。

所以这期间的取舍是个很大的问题。好在李锐出现了,带着后世的电脑和领先这个世界七十年的技术出现了。

给了现如今的中国另一条道路来做选择。

而这条路刚刚往前试探性的走了两步就给众人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结果。

毛主席看着《真理报》上翻译的文章:【苏联与中国签订两亿大单,改善人民餐桌问题】。

他忍不住发出感慨:“还是苏联人有钱啊。”

要知道后面朝鲜战争打起来,苏联为了让中国牵扯住远东的美军,最后向中国援助的156项目一共也才一百亿卢布。

如今李强靠着小甜水就在苏联人身上要来了两亿,而且是不附加政治条件的货款,这可是太舒服了。

“李锐同志滴到来可是为我们国家两条腿走路提供了一个很大的助力啊!”

毛主席看完真理报的文章,他忍不住笑出声:“呵呵,很好嘛!我们中国其实只有一条路可以走。”

“独立自主,顽强拼搏。谁都是靠不住的。反而是我们自己强大咯还可以反过来帮助全世界受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欺压剥削的老百姓。”

周总理看完真理报的报道,他也是喜笑颜开:“是啊,李锐的出现给了我们更多的选择。本来有很多核心技术,我们是不得不以来苏联大哥的。有的技术我们甚至需要政治上进行妥协才能换到。”

“但是现在李锐的网吧带来了更多的新技术。我们完全不必依赖苏联大哥了。这才是我们真正摆脱依赖,走独立自主道路的后盾呐!”

毛主席拿出一根烟抽了起来:“李锐同志他们搞出来的资料,选出合适的。让教育部进行教材编写,在我们国家的几个大学都搞起来。我们的学者和技术人员也不要闲着,要好好学习!”

“争取把里面很多的先进技术发展出来。我们现在还是工业落后,技术落后。所以只能规划副食品出口创汇。要是我们能自己生产那些后世的特效药、高科技产品,我们是不可能缺钱滴。”

周总理点点头:“毛主席说得对,但是工业积累是需要时间的。这件事不能操之过急,越急越出错。到时候又变成了一场运动了。”

毛主席深吸了一口烟气:“生产急不得,学习慢不得。要让我们国家的学者打起十二万分的努力来,尽快啃下技术的硬骨头。”

“对咯,还有西德那边把我们李锐主任精心制作的《中国印象》封掉咯,周总理你怎么看呐。”

“哈哈哈!”周总理笑的很大声:“我看他们是怕咯。要不是做贼心虚,他们封什么。苏联方面的同志希望我们能多做这些方面的投入。”

“甚至还免费投了我们一个胶卷厂,李强同志还软磨硬泡的要来了半个摄影机厂。”

毛主席一呆:“怎么还有半个?”

“扎罗多夫同志表示愿意送半个,但是另外半个需要我们这边出至少二十部质量不逊色于《中国印象》的社会主义主旋律电影。”周总理呵呵笑道。

“这个生意好啊,这个生意做得好。李强脑子好啊,我要写一封表彰信给他呀!”

毛主席高兴的叉腰踱步。

“就是要辛苦我们的李主任咯,看他是不是要加个班。这样,破晓基地那边也要发嘉奖令过去。没有他们,我们新中国也做不成这笔生意。”

“还有就是告诉李锐,他的电影在西德被封了。问他有没有兴趣和我一起在新华社上写写文章痛骂一下资本主义的走狗。”

嘉奖令是随着李强的详细电报一起送来破晓基地。

李锐等人其实早就知道李强在苏联谈了一笔大生意的。

因为新华社已经有报道了。但是具体谈成多少,这个新闻报道上是不会写的。

所有人都只知道中国和苏联签订了两亿卢布的外贸大单。

冯石兴奋的挥舞着电报高喊道:“小李,老陆!快来看看,老曾在苏联办了大事啊!”

李锐和陆光达挤到冯石身边仔细看着这份电报里的清单和谈判详情。

看完之后就连一向稳重的陆光达都兴奋的手舞足蹈。

“两亿啊!两亿卢布啊!二十二条现代化生产线!铝制品厂!化工制品厂!制糖厂!卡车生产线!两亿啊!哈哈哈!”陆光达感觉都快疯了。

而李锐更是举起了电报大喊一声:“李强大大!老子爱你啊!等你回来,我要狠狠亲你一口!”

已经激动过的冯石打趣道:“那老曾知道了怕是不敢回国了,可能就一直待在莫斯科了。”

作为一名后世的人,李锐知道苏联人会很喜欢可乐,也相信可乐能在苏联大卖。

但是他的规划中,至少需要三年的时间,山海关汽水厂才能扩产到年产五千万瓶的规模。

苏联一开始进口的力度不可能特别大。

而在莫斯科举办食品展,又搞中国电影宣传,这些可都是李强自己想出来的。

和李锐一毛钱关系都没有。李锐真心觉得,有的人天生就是吃外交贸易和文化宣传这碗饭的,比如说李强。

而且谈判还这么厉害,能说动苏联人先款后货,这谈判技巧绝了!有了这些工厂打底,自己后续拿出更多高科技的东西来放到工厂生产,再去全世界赚外汇就不是梦了。

“毛主席的嘉奖令。”“裱起来!裱起来!挂墙上,给所有人看!”李锐高兴的不得了,甚至手舞足蹈的哼唱其歌来:“好运来一我们好运来一好运来一我们齐喝彩——”

基地里的一些新人以为李主任疯了。

只有一些来这里一段时间的老科学家淡定的表示:“李主任就是疯疯癫癫的。你们习惯就好,越是厉害的人脾气就越怪。”

把好消息说完,冯石又把西德那边的事情又说了一遍。

李锐听完之后一个非常缺德的想法涌现出来,并且打算去做。“和毛主席一起打嘴炮就算了,我文笔比较差。骂人只会骂娘,不够文雅。”李锐拒绝了嘴炮。

但是他继续说道:“但是往资本主义心口上插两刀的事情我还是很愿意做的。”

“苏联的扎罗多夫不是需要我们制作更多社会主义主旋律电影吗?这样,我给他一首歌,帮我问问能换多少钱。”李锐嘴角上扬。

苏联驻华大使馆今天一早就收到了一份来自中国政府的礼物。

说是对中苏达成双赢贸易的回馈,是送给苏联礼物,也希望苏联在西德好好的运用它。

礼物是一张唱片,虽然很奇怪为什么中国会送一张唱片过来。

但是驻华大使罗申还是让人播放了这张唱片。

于是在苏联大使馆大厅内,在一众大使馆工作人员的注视下,唱片机开启。

一首弘大嘹亮的充满了苏联风味的进行曲被唱出。【苏联将击败不共戴天的仇敌,帝国主义者、锁链的主人。】

【站起来吧,无产者们!将奴鞭撕碎!】“全世界将共唱胜利的雄歌”“在红色的旗帜下缔结联盟”“与伟大的共产主义团结一心”“成为坚不可摧的可靠堡垒”“列宁带领我们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站起来,从饥饿从奴役中站起来!】

“现在所有人都已整装待发”【勇敢的同志啊,撕碎邪恶的锁链,为正义而战!】

【为了国家的胜利前进!】【红色旗帜信仰永不动摇!】【列宁照亮我们伟大的道路,他指引我们实现这一伟大壮举!】

【乌拉——】……这本该是EA游戏《红色警戒3》中关于苏联的主题曲《苏维埃进行曲》。

其歌曲本身的含义是表达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

因为其中的歌词大多为【我们苏联将要惩罚(统治)世界】诸如此类。

但是因为其浓重的苏联风格和铿锵有力且激燃的大调进行曲旋律。

所以这首曲子在后世的俄罗斯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欢。

有后世俄罗斯网友根据《苏维埃进行曲》的原曲进行了重新填词,歌词不再是充满着大国沙文主义和侵略主义的傲慢。

而是实现共产主义的雄壮和慷慨。

这首歌实在是太符合现在苏联人的审美了,可以说就是生长在苏联人的审美点上。

苏联也有很多红歌,比如说《红军最强大》之类的。但是在音乐性和传唱度上,很多红歌是不如现在西方的流行乐的。

而着手《苏维埃进行曲》很明显是将红色歌曲和流行音乐做了极高的融合。

现如今没有一首流行音乐是这么唱的,但是又感觉这首歌就应该这么唱。

这么唱才会有力量。哪怕这张唱片是对着破晓基地的电脑喇叭录制的全损音质。

但是依旧无法掩盖苏联大使馆内一众工作人员的热情和亢奋。

当曲调来到最高昂时,那些年轻的卫兵和工作人员忍不住一起高唱:“乌拉!”

就连老成持重的驻华大使罗申都激动的血脉喷涨,他对着前来送这张唱片的中国工作人员询问:

“这首歌的词曲作者是谁?我要带他去见斯大林!他值得一块斯大林金制勋章!”

中国方面的工作人员笑了笑却没有回答罗申的问题,反而掏出一个信封给他。

罗申打开信封,里面用俄语写着一段话。“新中国献给苏联的一个小礼物,希望你们喜欢。也希望所有共产主义者不忘初心,带领全世界人民走向共产主义。”

“另外提一个小小的建议,可以将这首歌翻译成英文、法语、西班牙语等各种语言去传唱。下面是歌词和详细的乐谱……”

这封信的署名人是“词曲作者EA”。

李锐这次大概是要让中国的大熊猫挨饿了,因为他把山上的笋都夺完了。

你见过用你的矛刺的你欲仙欲死吗?诺,现在就是,马上就要开始了。

第六十七章 苏联人整了个狠活

EA编写的《苏维埃进行曲》好不好听?李锐觉得是好的,但是又没有那么好。

其实解刨开来进行仔细分析的话就不难发现,《苏维埃进行曲》虽然采用了交响乐的配置,用了苏联进行曲的风格。

看上去好像很高大上。但是究其本质而言,它就是一首流行音乐。节奏简单明快,没有多么复杂的技巧也没有多少曲折悠扬。

艺术性?有,但不多,肯定经不起仔细的琢磨。甚至再其音乐性上还不如《国际歌》来得强。

虽然《国际歌》是一首很老的歌曲了。但是其音乐性极强,改一改节奏就可以成为爵士乐、节奏布鲁斯,算是口琴曲中非常有难度的作品。

更不用说后世很多人喜欢的摇滚版和电音版《国际歌》。更不用将《苏维埃进行曲》与《天鹅湖》、《序曲1812》这些真正的音乐巨作相比。

但是,《苏维埃进行曲》在后世能广为流传的原因也很简单。

因为它够简单!够直白!这首曲子的词曲是EA请了美国流行乐大家做的,人家知道听众想要什么,其实很多普通人是没有多高音乐素养的。

让所有人都去欣赏古典乐,这多少有些为难人。流行乐之所以是流行乐,就是因为它使用了太多重复简单旋律,节奏明快。

每一个段落的起承转合都做的极其明确。

情绪表达直接奔放,没有做任何修饰,就是给你喜欢的东西。或许是悲伤,或许是激昂。

流行乐的情绪化煽动是很厉害的,那么多人因为听了一首歌后哭泣的难以自拔。

也有那么多人听了一首燃曲后就恨不得找个黑恶势力当场同归于尽。

流行乐和古典乐在情感的表达上就像是夏目漱石和张艺谋在作品里处理感情表达方式的不同。

夏目漱石:今晚月色真美。

张艺谋:安红,额想你!其实表达的感情是一样的,但是很明显,张艺谋的表达更直截了当。

没有七拐八绕,就连文盲都知道他想要干什么。而EA的《苏维埃进行曲》大抵就是这样的流行音乐。

所以当这首曲子的乐谱和歌词传回苏联交给苏联的艺术家后,大家一致认为,歌词写的还行。

但是曲子就是个垃圾。

这大概是古典乐本身对直白流行乐的一种天然歧视。

毕竟搞艺术的人清高一点是可以理解的。

他们并不是很想排这个曲目,也不是很想做。因为大家都觉得这不如《红军最强大》。

但这是上面交代的政治任务,在斯大林时代。

鞋匠出生的斯大林是个有着朴素感情的领袖。

他交代的政治任务很简单。做得好你上去(指升官),做不好你下去(指物理)。

所以即便是很多艺术家都觉得这个曲子真的只能算一般般。

但是他们还是按照要求录制了这首歌曲。

上一篇:光阴之外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