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393章

作者:一斤小鳄梨

战俘们坐在板凳上,很多人激动的双拳紧握。

因为在对面就是他们日思夜想的家人。而管教则拿着名单一个个的念:“劳伦斯出列,你的父亲来看你了。”

一名英国士兵激动地快速站起。

管教又念道:“费休斯出列,你哥哥来看你了。”

“狄更斯,你姨妈来了。”

“霍尔,你的姐夫来了。”

每念道一个名字就有一人激动的走出来,而伴随着对面家属的人数越来越少,很多人心中暗暗默念:希望自己的家人也顺利的来了。

第四百六十四章 幸运的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始终是有家人来看望他们,始终是最好的,不过显然不可能所有人都来。

有的家属来之前就通过电报的方式告诉了自己的亲人,所以他们早就心心念念了。

但是大家很期待也有可能落空,因为从欧洲来朝鲜已经很远了。要几乎横跨欧亚大陆才能办到。

而那些从美国来的就更加不用说了。除了横跨欧亚大陆之外,还要跨越大西洋,甚至还要横穿美国。

在任何时代以任何角度来看,这都是一段艰辛而漫长的旅程。即便是现代也不例外,所有大家都怕自己的家人出意外。

也确实是有不少人在半途中因为身体不适,只能选择放弃来战俘营看望亲人。没办法,以美国来说。家属们跨越大半个美国,然后在跨越大西洋,很多人的身体支撑不住。刚到法国北岸就病倒了。

他们只能把带来的礼物交付给其他的家属,请求他们帮自己一把。

而有的家属则是事前没有通知战俘,就这么来了给战俘们一个惊喜。就像是黑人维森的叔叔巴蒂突然到访一样,这就是惊喜。

所以到底是惊喜还是惊吓,对于在场的战俘来说都像是开盲盒一样。

“乔治,你母亲佩姬来看你了。”管教叫到一名美军士兵。乔治在美国是一个很常见的名字,普及程度相当于中国50、60年生人叫建国、卫国、国庆。也相当于00、10年生人叫子轩、子墨、子昂、子涵等。

所以,有的乔治在军队里刺杀团长被枪毙,而有的乔治却被俘虏进了战俘营。他们都有……嗯,至少这个乔治还有光明的未来。

不过因为男的叫乔治,母亲叫佩姬,这在美国实在是太常见了。所以有好多名乔治站了起来。

不过最后确认,是陆战一师下C连的中士排长乔治。

其他乔治失望的坐了回去。C连的乔治兴冲冲的跑了出来,边跑边喊道:“妈妈!你真的来了!这一路上太辛苦了!”

佩姬看着有几年没见到的儿子,不自觉的她的眼眶也微微泛红。两人见面,乔治给了母亲一个大大的拥抱。

久别重逢永远都是最让人激动地。

佩姬抱着儿子好好的打量着。

她前前后后饶了好几圈,最后不可置信的捂着嘴说道:“乔治,你胖了?!”

乔治挠挠头,虽然在军队他是一个中士排长,但是在母亲面前他好像总是一个孩子,他不自觉的说道:“大概是因为冬天,吃的比较多,所以胖了吧。”

这让佩姬感到惊讶,因为战俘营是什么地方?这里怎么可能吃胖?

要知道二战时期纳粹修建的各种惨无人道的集中营可是在美国被连篇累牍的报道。这群美国来的战俘家属都做好了心理准备。

虽然说中国这边一直在宣传碧潼战俘营,但是这个宣传威力最大的地方也就是在社会主义内部和欧洲等地。

美国距离世界岛太远了,想要对他们施加影响力很难。而且就算是影响力到了,那边美国也可以说是苏联为首的邪恶社会主义集团的虚假宣传。

佩姬拉着儿子到一边说着悄悄话,母子在好好的叙旧。就和其他战俘与家属一样,他们都有一箩筐的话想要讲。

但是那边还有一群没有亲人来的战俘呢。这边管教对他们大声的说道:“家属没有来的各位,也不要去怨恨你们的家人。因为考虑到你们的家人距离这里很远。”

“有的有在欧洲,有的甚至在美洲。他们要来这里可能需要跨越上万公里,他们可能确实来不了。”

“而且吧,来这里呢需要很长的时间。你们的家属可能请不到这么长时间的假期。如果他们请假了,也许工作就没了。你们在家里还有其他的亲人可能需要家中的父母养育。所以呢,你们大家也不要怪你们的父母,而是要理解大家的不容易。”

佩姬拉着儿子乔治的手,听着管教的说话,她好奇的问道:“乔治,这战俘营的管教为什么说这些?”

“这叫心理疏导。防止我们中有的人因为心理情绪不好而犯错误。”乔治如此说道:“这个在中国志愿军这边叫做思想工作。”

“让在战俘营里的战俘们都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是管教们一直在做的事情。”

佩姬和其他家属都惊了:“他们连这也管吗?”

“是的,在战俘营里他们不光管这些,他们甚至还组织学习班。”黑人维森说道:“他们请了老师给我们上课。”

维森的叔叔立刻说道:“所以你和我说的那些让我听不懂的东西就是在这学的吗?”

“是的。”维森点点头:“实际上除了工作之外,我们每天晚上都会由管教组织起来,进行一到两个个小时的学习。”

“一开始学习是一种很枯燥很无味的东西。后来管教们为了激发我们学习的热情,设置了些奖励。包括糖果,或者是些其他的东西。”维森如此说到。

这些话让那些家属们感受到了一种难以言喻的震撼。因为谁听说过战俘营里有教官给战俘们上课的?

“他们为什么啊?”佩姬不可置信,她的疑问也代表着这群家属们的疑问。

“大概是想要让我们懂一些道理吧。”突然的,另一名战俘说道。

大家的目光看过去,正是那位和维森关系不错的白人士兵。他说道:“我不知道该怎么说,但是事实就是如此。这些中国人教会我们的第一件事就是平等。”

白人士兵如此说道:“第一个平等就是管教和战俘是在一个食堂吃饭的,没有例外。我们能看见那些管教们和我们一样,他们吃的食物也和我们一样。”

“这里的食物确实不算多么的好,比美国军队能供应的东西确实少。但是这里的味道好,最重要的是这里的所长和所有领导都是吃着和我们一样的食物。”

“没有特殊化,没有差别化。他们教会我们什么是平等,什么是尊重。这很不一样,非常不一样。在美国军队里,我们不是这样的。也许连长还有可能和我们这些大头兵一起吃饭。”

“但是到了营这一级别,哪怕是在营部工作的文书们,他们都是特别的小灶。”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见那些管教们也要自己打水自己洗衣服。”白人战俘说道这里,忍不住嘴角微微抽动。

“虽然这么说好像有点贱,但实际上他们完全可以命令我们去做,我们也不会因为这样的事情而拒绝他们和他们翻脸。”

“在美国军队里就是这样,不要说更高级的长官了。谁没给连长刷过鞋呢?实际上我们军队不是一直都这样吗。排长给连长刷鞋,士兵给排长刷鞋,新兵给老兵刷鞋。向来如此,我们甚至已经习惯了。”

说到这里,黑人战俘维森点点头接过话题:“对,我们已经习惯了。包括黑人给白人刷鞋洗衣服什么的。”

一旁的乔治扬扬眉毛说道:“维森,在战俘营里那些管教和我们好好谈过,并且教会了我们很多道理之后,我们可没有再让你们帮我们刷鞋洗衣服了。”

维森立马道:“当然,当然。现在我们甚至是朋友,不是吗?”

在维森叔叔巴蒂和其他战俘家属惊讶的目光中,周围的白人士兵很自然的点头:“对,现在我们都算是朋友了。”

黑人和白人交朋友?这是哪门子的世界?世界线变动了?

反正至少在五十年代,你说一群白人和黑人好好相处,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就像是维森,他来自美军第二十四黑人团。这个团在这个年代的美军序列里就是妥妥的“次等团”。

基本上战场上的脏活累活全让他们去干了。

之前打朝鲜的时候黑人团就基本上是干脏活的,打人民军的时候黑人团还能顶一下。但是基本上美军上级都会把黑人团的功劳分润到其他白人团身上。

就比如说两个白人团和黑人团一起进攻阵地吧。大家发挥的作用是一样的,甚至说黑人团的作用还更大一点。

但是最后定功劳肯定是两个白人团的功劳更大,黑人团最多只能分到点渣渣。

这才是美军的常态。

所以这也导致了黑人团的厌战,尤其是志愿军加入朝鲜战场之后,黑人团更加厌战了。基本上是白天守阵地,晚上直接开溜。一个营守一个高地,然后自己点燃火药炸一波阵地,然后说遭受数倍于己的志愿军或朝鲜人民军攻击。

然后就全部溜了,而且还经常是武器都不带。一个营溜走,还能在阵地上留下一百多把步枪,十几把机枪,好几门迫击炮和火箭弹之类的武器。

这倒是让一些志愿军部队莫名其妙的一枪不打就拿下阵地不说,还发了一笔小财。

所以美军在最后撤退的时候卖黑人团也是卖的很干脆。

本来黑人团也是在大撤退的时候趁着夜色撤退的。在黑暗中原本是黑人团天然的保护色。但是周围几个白人团为了能顺利的撤退,为了让志愿军去找黑人团的麻烦。

所以疯狂的往黑人团撤退的方向打照明弹。

硬生生是把原本有环境色优势的黑人团打成了逆环境局。可想而知那些白人团打了多少照明弹吧。反正是生怕他们不死啊。

而黑人团自然也没有为白人老爷的生命而做出自我牺牲的伟大精神。所以基本上志愿军才冲上来一个连的兵力,这群黑人团直接投降了。

甚至还主动的自己把自己给绑起来了,就是为了节省志愿军的时间,让他们可以更好的去追击白人团。

所以最后的结果是不光黑人团被抓了,黑人团还没有起到白人团希望的阻敌效果。那可是一个团的黑人啊!他们到处跑,志愿军抓也要抓几天吧!

他们怎么就整编制投降了呢?导致我们几个白人老爷团也被抓了!

所以这群黑人团和白人团的战俘刚来战俘营的时候,那可是各种暴力事件不断上演。管教们也是花了很大功夫。

为了阻止他们的冲突,管教们可是做了不少事情。但是都没用,最后还是看乐子不嫌大的李夏出了注意。

他们这群人心里的火气很旺,我们现在将什么道理他们都听不进去的。

那换个方法嘛,他们美国人不是喜欢打拳击吗?我们搞些拳击设备来嘛,他们不爽就让他们上擂台单挑,这就不算打架,算是体育运动了。

让他们一个个的上擂台打打,打没劲了,他们才能坐下来好好听我们讲道理嘛。

还真别说,李夏出的这个主意还真损……啊,是真好。

双方不爽去打拳击去,别搞什么群体性围殴事件。一对一拳击场上决胜负,这才是真爷们。

这群黑人虽然不说有多么壮,但是相同体重下,黑人手长脚长。打过拳击的就知道,你要是手比对方长个十厘米,那打起人来不要太爽。

对方拳头碰都碰不到自己。

所以这拳击场上虽然黑人绝对人数处于劣势,但是居然和那群美军白人打的势均力敌。

而真等到两方都打的没有力气之后,管教们才出面。

“说吧,你们白人为什么就非要那些黑人帮你们洗衣干活?”

“因为他们是黑人!”

“所以呢?”

“他们天生就是该给白人干这些活。”

“嗯?为什么?”

“不然黑人还能干什么?”

管教们听到白人士兵这种话都快翻白眼了。倒也不是说多站在黑人这边,主要是白人这种自大傲慢的心理实在是让人不爽的很。

于是战俘营里也进行了一些很简单的比赛。

你们白人和黑人有矛盾,不管你们是历史原因还是教育原因还是其他原因,你们白人既然看不起那些黑人。那你们就好好的比一比呗。

从体育比赛,再到工厂生产,夜晚学习,全方位的比一比呗。

最后的实际结果是很多自诩为高等民族的白人战俘发现。不管是黑人也好,还是亚洲的黄种人战俘也好,自己好像并没有比他们优秀到哪里去啊。

各个方面如果摊开来算,好像都是半斤八两啊。也没有说白人特别聪明,或者说在某些方面特别擅长。

管教们也很公平,所有的比赛也都不会偏袒任何人。

就直工直令的把所有结果告诉众人。

很多白人的信心被打击到了,这才有了管教们和他们好好聊一聊的机会。

“你们能做的事情,他们也可以做。所以为什么要看不起别人呢?就因为他们的肤色?还是因为什么?”

“这……还有因为我们的老师和报纸还有政客们一直在这么说吧。黑人是愚蠢的,不可教育的之类的。”

“所以事实摆在你们眼前,在公平的平台上其实所有人都一样。没有任何一个人种比其他人种优越什么。你们美国人不是也打过二战吗?希特勒法西斯不是天天吹雅利安人种优越论吗?如果真的一个人种优秀到可以和其他人种拉开差距,他怎么就输了呢?”

管教们循序善诱下,黑人和白人在战俘营的问题才慢慢得到解决。

想要让人互相理解很难,但是先先从互相尊重开始,并且要设置一个公平公正的平台才可以让不同人之间有相互了解和相互尊重的可能。

而这就是碧潼战俘营的含义。

当这些战俘士兵们你一言我一语的把这些话说完,那些战俘家属都惊呆了。因为这是他们从来没有考虑过的问题。

黑人巴蒂看着侄子维森,他问道:“真的吗,维森?”

“真的,叔叔。我们在这里不仅没有被虐待。相反我们在这里才真实的感受到自己是一个人。管教没有欺负我们,他们不允许在战俘营有任何人欺压人的情况出现。按他们所说,这里是公平的。”

佩姬也看着自己的孩子乔治,她问道:“这样好吗,乔治?”

乔治点点头:“其实没什么不好。妈妈,你知道吗,其实在这里久了我才感觉到。一切的战争和纷争其实都可以通过和平的方式去解决。只要所有人能相互了解。”

“相互了解,太难了。”佩姬笑着摇摇头:“不过看着你在这还好,我就高兴了。”

“对了,还有礼物!”佩姬一拍脑袋突然想起来,然后她急急忙忙的去找管教,并且耳语了几句。

李夏管教走了过来对其他战俘家属道:“你们中还有帮助其他没能来的家属带礼物的吗?”

“哦,有有有!”沉浸于喜悦中的家属们才想起他们好像忘记了什么事情。

“那你们来我这里登记一下。等会儿我们发给他们。”李夏说道。

上一篇:光阴之外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