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352章

作者:一斤小鳄梨

你说那些白框框是不是房子的墙壁啊?"周总理看着那些科学家做的事情,他点点头:“应该是,感觉他们都是在白框框里面走。你看,他们拐弯转身都是在白色框框里的。

而且在框框里不出来,还会在画了白色虚线的地方等,就像是等开门一样。"毛主席也观察了一会儿,确实是如周总理所说的那样。

他转头问旁边带路的技术员:"你们的李主任呢?"“李主任在哪呢,毛主席你看,就在那。”

顺着技术员手指的方向,毛主席和周总理在空地的角落发现了李锐的人影。

他现在正和一大堆电脑仪器待在一起,一条条粗大的电线从远处拉来,给这些设备供电。

一台足足有七十寸的大液晶电视正在输出画面,包括钱学森、陆光达、陆光达在内的科学家们都围在电视旁边。

对着电视上的画面指指点点。毛主席和周总理看着稀奇。“周总理,走,我们也去看看西洋景。看看我们的李锐主任又给我们整出了什么新花样。”

毛主席哈哈一笑,一步当先。

空地上,李锐正看着电脑上的硬件占用率心惊,这些电脑外接的冷却设备的风扇已经转的飞起,声音刺耳的就像是微型航发要起飞一样。

而钱学森等大佬们对于正在高温警报边缘的电脑设备发出的巨大噪声一点都不在意。

他们聚在电视屏幕前指指点点。"这个部分感觉还要修改细化一下。画设计图的时候没感觉,放在实地上感觉供电有冲突。"嗯,我也是这么想的,这一部分的涡扇叶在仿真的时候算出来的压力值不够,要不要在修改一下?“增加叶片的数量是个简单粗暴的办法。但是怕材料吃不住,也怕加工不出来。能不能修改叶片的曲线角度来增加?""好,我记下来试一试。

“可以先做一个微型的,我们实际测算后在进行优化。""这地方的供电太乱了。图纸上清清楚楚,但是放在实地一看还是不行。

到时候要是检修的话能要了工人师傅的老命。"“嗯,这里改掉去。不要集中在一起。李锐对于这些大科学家们聊的东西是一点都不懂,他现在唯一懂的就是电脑,在这他的工作就是网管,带着几个技术员确定这些设备别烧了。

这可是网咖里配的最贵的设备了。而这群科学家们正在干嘛呢?正在做原子弹!准确来说,现在大家坐在一起干的事情是将前期画原子弹相关生产厂房和各种高设备的设计图纸进行三维建模后,制作成可以vr体验的一整套虚拟现实系统。

空地上的那些白线就是墙壁,虚线就是门或者是窗。

这些全部对应着电脑内已经建好的模型。

当然网咖的电脑设备不能支持整个虚拟现实系统。

而这群科学家们设计的厂房车间和各种设备数量极多,而且几乎所有设备都塞入了物理仿真系统。

即便是服务器级别的电脑设备想要带起这些仿真。

尤其是在vr里显示出来,这些电脑设备都有巨大的压力。

所以这些设计和虚拟现实都是进行分段分片的模拟。

不然一口气全部塞进去的话现在这些设备早就全炸了,后世科技发展的这些虚拟现实和仿真软件与三维建模软件结合在一起,当真是无比强大的生产力。

即便是李锐他们已经购买了最早期型号的原子弹资料。

但是设计图和实际生产依旧是有巨大差距的。

就像是现在这样,科学家们设计了各种设备和车间,在图纸上看起来都很好。

但是一维建模放到现实里,让人带vr设备进去逛一圈后就会发现,里面还有很多问题。

就比如说供电线路的配置,在图纸上可以画的仅仅有条,而且一目了然。

但是放到虚拟现实里一看,密密麻麻的电线在一起。哪怕是排布的很好,但看的依旧脑壳疼。

这还是用三维建模建出来的极其规整的电线线路,在等到实际施工了,那些电线鬼知道能乱成什么样。

还有其他各种设备和车间的问题,在虚拟现实里加入物理仿真系统,可以尽可能直观的看到问题所在,在设计阶段尽可能的排除掉可能出现的问题,总比在实际生产中发生了问题,然后在整改的代价小多了。

就像是现在这样,在相关的车间正式投入建设,设备进入生产之前,这些科学家们尽可能排除问题减少损失。

“各位,各位先停一下吧。”李锐揉搓着眉头走到讨论的很热烈的科学家们面前:"先休息三十分钟吧各位。""李主任,现在还早啊。还没到吃午饭的时间呢,我们工作还没完呢。”

钱学森看了看表,才早上十点。

陆光达也说道:"对啊,李主任你好好看设备吧,我们会还没开完呢。"李锐无奈的摊开手:"你们是不用休息,但是电脑撑不住了。

冷却系统快要压不住了,我要换冷却液降温了。在开下去,这大几十万的设备就要报销了。"赶紧关了,赶紧关了!"陆光达第一个跳出来:"快快快,关了冷却!"刚还热情讨论,并且对李锐要他们休息而不满的科学家们,现在一个个的急得跳脚,让技术员赶快把数据保存一下。

然后把所有设备全部关机休息,这可是花了后世钱币足足大几十万的设备,后世钱币的价值可比现在这年代的美元和卢布还有价值。

没有后世的钱可买不到各种超越时代的物品。

就像是这个电脑设备,要是没有它,自己等人哪有这么快的设计出各种设备和厂房。

而且在仿真系统里,自己等人拥有无数次试错的机会。这可是现实里无可比拟的优势。

可不敢让设备坏了。一说设备可能坏,这群科学家比李锐还急。会议和讨论直接停了,一群人围着设备。"哎,真烫啊。"是不能开了,先凉快会儿吧。

“这机器和人一样,用久了也会发烧啊。"得,现在不用搞了,一下子空下来了。李锐也说了,最少空半小时散热。

也就是空闲下来,众人才发现毛主席和周总理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在不远处看着这边的一切。

“诶,毛主席、周总理,你们时候来的?”李锐快步迎了上去。来了有一会儿了。站在这听了很多原来不懂的知识。”毛主席笑呵呵的说着。

周总理慢慢踱步走到那台大电视前转了两圈,然后围着电脑设备转了两圈才说道:"这东西是真的神奇啊。

你们不用真的盖房子就把房子结构摸透了,不用真的把设备做出来,已经知道设备的性能了。'一众科学家们对视着笑了笑。

钱学森开口道:“电脑上的物理仿真是一个有着巨大作用的东西。目前我们已经在电脑上进行了许多物理仿真实验,设计制造了很多原本我们根本不敢想的东西出来。”

说到这里在场的科学家们都一脸幸福的模样。

受限于现如今中国的物质能力,很多科学研究以及设备生产是很难投入实地的。

虽然说李锐已经想尽办法帮新中国捞钱了但是在基础科学上中国亏欠的太多了,各个学科需要的资金太多。

现在虽然说因为李锐搞出来的各种商品正在疯狂的全世界捞钱,情况已经比历史上好太多了,但是依旧不够。

自从明末之后,中国的基础学科的研究就几乎陷入停滞。

当英国人已经在印度修建了几万公里的铁路时,北京的慈福老佛爷也修了铁路。

一条在园子里用马拉着火车车厢跑的铁路。

中国欠债实在是太多了,要还的债也太多了。

网咖开了很多挂了告诉了科学家们答案。

但是有的路还是要亲自走一通才行。

所以电脑上的各种仿真软件就成为了科学家们的巨大助力。

毕竟仿真不要钱,不占据资源就像是钱学森,他有很多关于空气动力学的构想。

现在都可以通过物理仿真得出一个初级结果。

然后在利用3d打印和数控加工制作微型模型,在自己制作的函道风洞里做实验。

这样一波下来的出的实验结论不能说和后世那种专业的风洞实验相比。

但是却并不比现在美国的实验结果差。

关键是这么惊还很省钱。

所以钱学森才能很快的搞定初代短程导弹的设计和小规模制造。

除了钱学森之外,在场的很多科学家都在这方面得利了。

刚好毛主席和周总理来了,现在电脑设备又要休息,他们就干脆把自己的工作成果都汇报一遍。

因为原子弹项目牵扯的可不仅仅是原子弹一个东西,里面还牵扯到气象、材料、观测设备、电子电路、矿业、化工等等。

一个原子弹的先期研发,带动了整个产业上下游的全部跟进。在网咖开挂的情况下,相关产业技术都得到了巨大的突破。

毛主席听了汇报后高兴的连连点头:“好啊!好!这些技术也不能仅仅是局限于基地里。有的技术该下放到工厂提高产能,那就放下去。

这些都是我们以后的优势啊,周总理也兴奋的点头:“大家伙做的不错嘛,今天来我是要告诉大家两个消息的,一个好消息,一个不那么好的消息。"“好消息呢,是在朝鲜我们又打了一个大胜仗!过两天报纸上就会有详细的报道了。在场的众人还来不及兴奋呢,周总理又说道:"不好的消息呢我也要说。

美国佬在朝鲜输急眼了。说要对我们丢原子弹!"这话一出,在场的科学家和技术员们都哑然,“狗日的美国鬼子,他们要是敢对中国丢原子弹,老子和他们拼了!""原子弹要是丢到中国人的头上,那要死多少人啊?""妈的,美国佬做事太绝了!常规战争打不赢这场不义之战,就想着来这个。我草xxxxx!”很多平时文质彬彬的科学家和技术员现在都是满口脏话,一口一句问候美国人的母亲,钱学森想起他来中国的船上,赵忠饶问他回中国也要研究原子弹和导弹吗?他回答道:"手上没剑,和有剑不用是俩码事。

要是有一天美国人的核导弹落在中国人的头上,我回后悔一辈子。"现如今,情形似乎就到了最坏的那种地步。" 这个时空的朝鲜战场和历史上差别太大了。

钱学森不敢赌美国佬会不会还能和历史上一样忍住。

因为在美国待了那么长时间钱学森很清楚美国佬的性格,他们就是一群没有赌品的烂赌鬼,世界就是他们的牌桌。

如果他们能一直赢那就还好。但是万一他们输了,他们就会和曾经美国西部那些无法无天的烂牛仔一样,直接翻桌开枪把其他赌客打死,然后把钱全部收走。

这就是美国人的规矩,他们只能赢不能输。所以听到周总理所说的话,钱学森眼中多了一丝阴霾。

他看了看陆光达,陆光达点点头。在众人发泄对美国人不满的时候,陆光达对李锐耳语了几句,李锐点点头:"我同意。

虽然还么定型但实验性也可以给毛主席和周总理看看吧。"他们的行为没有瞒着毛主席和周总理,毛主席打趣道:"你们在说什么悄悄话啊?"李锐哈哈一笑:"毛主席,没说悄悄话。

就是有些东西给您和周总理看看。原本是打算先上报聂荣臻元帅的,不过您俩来了,不如先看看。"毛主席和周总理对视一眼,两人都来了兴趣。"好哇,看看你们又给我们整了一些什么新花样!”

第四百一十章 万事俱备

穿越最严密的布防,周总理和毛主席来到曙光基地核心程度最高的地方,这里储存着大量需要随时调配使用的资料,每一块资料都做了编号,每一份资料的调配使用都需要其地三位负责人中的至少两位签字,并且需要由科学组内晶少三名科学家署名使用权限。

因为在这里的任何一点资料流入到基地之外都会引起轩然大波。

甚至于部分资料流传出去后,李锐有一万个理由相信美苏甚至可能达成合作,就为了攻陷这座资料库。

所以这里的保密措施严密再严密总归是没有错的。

而在这里,毛主席和周总理坐在两张木凳子上,在他们面前是一块电脑屏幕。

屏幕里正在播放着一个3D建模渲染的视频,这个视频里的3D建模渲染制作的很粗糙。

毕竟现在基地里的技术员能掌握3D建模和物理仿真已经不容易了。

让他们短时间内在学会渲染什么的,太为难了。不过虽然画面比较粗糙,但是并不影响毛主席和周总理死死盯着画面不放。

因为画面里正在演示的是整个原子弹的爆炸过程。

非常详细的从最基础的原子弹构型,再到其中产生核裂变的所有过程都做了演示,并且配上了相应的3D建模画面,并且在视频的最后,还有非常详细的原子弹运用在实战中的3D建模画面演示。

其中包括了核炸弹、核导弹、核鱼雷等等,并且都具有相当详细的资料解释,毛主席和周总理虽然并并不能完全听懂里面的术语是什么意思。

但是当他们看完这部演示片后,他们已经知道了基地为什么要放这部记录片给他们看的原因了。

“理论研究全都完成了?"毛主席转过头看向陆光达等人,他有些不可思议:"一年多就搞完了?还顺便把鱼雷、导弹、地雷各种实战化武器都搞了?"陆光达点点头:"对,毛主席。

我们已经完成了理论研究了,并且在电脑里做过了多次模拟试验。从理论数据上来说,我们已经彻底吃透了一代核弹的所有技术资料!"“没错。”

陆光达也走了过来,他指着房间里分门别类放好的资料说道:“关键资料都在这个房间内。不仅仅是核弹的构型,还是实战与相应的武器,我们都基本做完了理论研究。

甚至我们基地里已经有同志开始着手核潜艇的理论研究和理论技术突破。"钱学森感慨来的拍了拍电脑:“李主任带来的这些东西实在是给与我们太多太多的帮助了。其中很多关键数据,依靠这些电脑服务器很快就能算出结果。在美国算一个月的数据,在这里只要几个小时,甚至更短的时间。”

“再加上之前李主任从后世收集的各种资料给我们大量的参考。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从理论上来说,我们现在一年已经走完了原本需要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理论研究。”,“不过这么没什么值得骄傲的。毕竟李主任带着资料告诉我们答案了,还给我们配备了这么先进的设备。”

钱学森说到这里笑了笑,并没有居功自傲。

其他几名科学家也认可他的话,尤其是很多科学家学习的资料还是历史上中,二三十年后另一个时空的他们写的。

这给他们一种奇怪的错觉,有一种我抄我自己的感觉。但是还真别说,抄自己答案的感觉真的很爽。

因为很多科学技术的突破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在科学家们的心头盘旋了许久,最终在适逢其会下捅破窗户纸,才水到渠成。

这个过程有的时候可能需要持续十几年甚至二十年。

所以看着另一个时空后世自己写的资料,这些科学家们都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因为其中很多念头他们现在已经萌发了,只是不知道该怎么走,或者是前面有好几条路,他们不知道该选哪一条。

自己学自己的东西到是有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

如果用电脑游戏来打比方的话,那就是这群科学家们都吃了李锐塞给他们的经验果实。

随随便便就从穿着轻甲拿着刚剑的精英角色变成了穿着战神铠甲手拿屠龙刀的顶级大佬了。

“目前基地里已经完成了关于原子弹的各方面研究,已经开启了原子弹的深层次研究。并且钱教授的两弹结合的也在理论上有了突破。”李锐做着总结性发言。

“以目前的技术来说,理论上钱教授已经可以生产射程在八百公里左右,落点准确度在百米左右的核导弹。

当然这只是理论,我们缺乏一部分材料,一部分机械加工能力,很大一部分的电控能力。"“不过这些都是想办法可以弥补的。理论技术已经到了,原本我打算在明天去找聂荣臻元帅。和聂荣臻元帅商量之后在和毛主席、周总理两位汇报。”

“虽然朝鲜战争确实是资源吃紧,但是原子弹和导弹的实际试验和生产必须要开始落实了。”

李锐看着毛主席和周总理。

两位共和国元勋都靠在椅背里深吸了一口气。

因为他们也没有想到基地里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进展的这么快。

不声不响搞出了个大动静。“也就是说,你们现在已经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毛主席摸了摸口袋想要抽烟,但是一拍口袋才发现,自己已经戒烟许久了。

“对。”李锐点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铀矿的勘探工作有地质队的科学家们已经探明了。并且可以开采了。”

陆光达:“理论设计的图纸和各方面生产车间的图纸也到了最后的细节阶段。”' 陆光达:“各型设备的理论研究已经完成,电脑仿真和微缩模型我们已经优化再优化了。百分之九十五设备的理论设计已经达到了可以实际生产的标准。”

钱学森:“我们现在就差开始动手直接制作了。美国人既然要搞核讹诈,那我们就要诈回去。毛主席、周总理,实际生产部门上马吧!如果美国佬真的敢让飞机带着核弹来中国,就让我们的核导弹升空,炸烂他们的海军舰队!”

上一篇:光阴之外

下一篇:返回列表